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向太空的航程学习目标:
第12课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飞向太空的航程学习目标:第12课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
重点难点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2.学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重点难点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导入一
2003年10月16日,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重返神州,当飞天英雄杨利伟巡天归来,人类航天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力量。一家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的确,从杨利伟飞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我们这个火箭的故乡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透过中国航天人留在浩瀚太空的那道绚丽彩虹,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行闪光的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导入一2003年10月16日,当“神舟”五号导入二
“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杨利伟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
“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15日下午,在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天地对话”时说的话。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从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
“景色非常美!”——15日晚间与家人通电话,对妻子张玉梅发出的感慨。
“味道好极了!”——在与家人通话中,对8岁儿子杨宁康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意见。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在通话中向家人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以上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2003年10月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言语集锦。这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却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因为它们来自遥远的太空。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最“高”的声音。为了登上最“高”处向全人类发出庄严的声音,中国人经历了哪些过程呢?导入二“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导入三
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在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一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就是杨利伟——第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导入三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理清结构课堂学习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提示: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理清结构课堂学习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理清结构课堂学习2.请同学们概括并展示主体部分关于中国航天史的重要事件。提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升空。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理清结构课堂学习2.请同学们概括并展示主体部分关于中国航天史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就的?提示: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它激励了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就2.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提示:一是航天材料、设备、食品等的准备;二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鉴赏内容课堂学习2.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做了3.“863计划”出台之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多年的构思草图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一直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可谓五战五捷。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历程,寄托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希望,倾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3.“863计划”出台之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在报道“神舟”五号飞天这一重大事件时,将其放在了中国航天史这一历史背景中,你能分析一下这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吗?提示: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叙述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按时间先后贯穿起来。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正是因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探究写法课堂学习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在报道“神舟”五号飞天这一重大事课堂学习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接着提出载人飞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出台,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这时又回到了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地叙述出来,使我们了解了中国航天人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课堂学习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2.本文导语的写法很有特色,运用了描写式和评论式,试分析说明。探究写法课堂学习提示: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入太空时的情景再现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这个梦想终于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能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本文的导语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即评论式导语的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且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感情、倾向、观点。文章的导语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本文导语的写法很有特色,运用了描写式和评论式,试分析说明课堂小结课堂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及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研讨、学习了本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及本文导语的独特写法。学习完本文,我们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课堂小结课堂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布置作业1.模仿本文导语的形式,就“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这一新闻事件写一则导语。2.谈谈自己对宇宙和太空的更伟大的构想,将我们的航程继续,并写成一篇短文。布置作业飞向太空的航程学习目标:
第12课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范的结构特点,进一步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飞向太空的航程学习目标:第12课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规
重点难点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2.学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重点难点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导入一
2003年10月16日,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重返神州,当飞天英雄杨利伟巡天归来,人类航天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力量。一家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的确,从杨利伟飞向太空的那一刻起,我们这个火箭的故乡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上,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透过中国航天人留在浩瀚太空的那道绚丽彩虹,我们看到了这样一行闪光的大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精神。“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导入一2003年10月16日,当“神舟”五号导入二
“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杨利伟对地面说的第一句话。
“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15日下午,在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进行“天地对话”时说的话。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问好,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从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发出问候。
“景色非常美!”——15日晚间与家人通电话,对妻子张玉梅发出的感慨。
“味道好极了!”——在与家人通话中,对8岁儿子杨宁康发表自己对航天食品的意见。
“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非常好!”——在通话中向家人描述从太空中看地球的感受。
以上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2003年10月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言语集锦。这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却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因为它们来自遥远的太空。可以说,它们是中国最“高”的声音。为了登上最“高”处向全人类发出庄严的声音,中国人经历了哪些过程呢?导入二“我的感觉良好。”——15日上午顺利进入太空后导入三
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在苍穹画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一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就是杨利伟——第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今天让我们走进《飞向太空的航程》来了解这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导入三谁能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理清结构课堂学习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提示: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理清结构课堂学习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理清结构课堂学习2.请同学们概括并展示主体部分关于中国航天史的重要事件。提示: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拉开我国航天事业的序幕。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1986年出台的“863计划”,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实验飞船发射升空。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理清结构课堂学习2.请同学们概括并展示主体部分关于中国航天史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就的?提示: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它激励了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我们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鉴赏内容课堂学习1.这篇通讯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初步成就2.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提示:一是航天材料、设备、食品等的准备;二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鉴赏内容课堂学习2.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做了3.“863计划”出台之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鉴赏内容课堂学习提示:“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多年的构思草图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一直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可谓五战五捷。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历程,寄托了多少代中国人的希望,倾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3.“863计划”出台之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航天梦想的?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在报道“神舟”五号飞天这一重大事件时,将其放在了中国航天史这一历史背景中,你能分析一下这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写法吗?提示: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叙述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按时间先后贯穿起来。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正是因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探究写法课堂学习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在报道“神舟”五号飞天这一重大事课堂学习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接着提出载人飞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出台,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这时又回到了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地叙述出来,使我们了解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耗材采购合同失效声明及替代方案3篇
- 2024年软件领域保密技术保护协议样本版B版
- 2025版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与风险控制合同6篇
- 2025版酒店管理咨询公司酒店加盟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5G通信技术研发承包经营协议3篇
- 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环保主题95
- 二零二五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借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机构医疗用房借用协议6篇
- 2024年版软件开发与授权许可合同
- DB-T 29-202-2022 天津市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 DB51∕T 5060-2013 四川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 粤教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越努力越幸运商务红色工作汇报PPT模板
- (完整版)外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和答案(陈杰)
- 医用红外热像仪
- 藏历新年ppt模版课件
- 基于PLC的自动门控制系统
- 沪教牛津版小学四年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