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稿_第1页
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稿_第2页
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稿_第3页
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稿_第4页
质量管理手册修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质量管理制度2、产品质量的监督控制单位为质检科,其他科室车间,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作。4、主要辅助材料工业丙酮必须达到GB6026-1998规定的一级品及其以上等级。5、生产岗位化验物品要按中控分析规程,搞发各控制点的分析,填写中控分析记录,中控指标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生产工序。6、产品按照充装规定充装完毕,静置8小时后进入成品库,经质检料检定人员检定合格,贴上规定的产品标签方可销售。 第二节工艺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工艺考核等内容。本制度适合于我公司生产中的工艺管理。一、组织职责1、全公司工艺管理由生产设备科管理,其它各部门配合,副经理主管。2、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技术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设备科和车间共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技改等活动。4、生产设备科负责全厂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二、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1、本公司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设备科审核,副经理批准实施。3、对原产品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生产设备科组织,车间技术员配合进行。4、生产设备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三、工艺变更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理区域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2、工艺变更程序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设备科。2.2生产设备科接到方案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副经理审批。2.3工艺变更后,由生产设备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生产设备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公司各部门论证,报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四、生产过程管理1、生产设备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2、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生产设备科负责查找原因,由生产车间进行跟踪落实。3、对生产中的不合格情况,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生产设备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4、关键过程管理4.1关键过程包括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4.2质量不稳定在必要时,由生产设备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生产设备科定期检查。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生产设备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定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五、工艺事故的管理1、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2、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相差制度。3、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调度室及有关领导,并组织抢险。4、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六、工艺质量记录管理1、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等。2、工艺质量记录要求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更改,更改率≤3%。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3、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工艺记录由车间技术员负责收集保管。七、工艺指标控制1、发生器工艺规程:型式:ZFS-Ⅲ10-60型中压法溶解乙炔产量:60M发生器正常工作压力:7~11KPa(700~1100mmH2O)电石粒度:Ф30~Ф250mm发生器水温:≤80排渣方法:定时、定温、溢流2、净化工艺规程:净化方法:次氯酸钠、湿法净化净化剂配比:次氯酸钠氯含量0.06-0.08﹪净化能量:≤80M净化出口压力:净化器温度:常温净化效果:用10﹪硝酸银试纸测试不变色3、压缩机工艺规程:型号:M2V-20/1-25型膜式压缩机排气量:20M吸入压力:≥0.05MPa排气压力:一级:0.05~0.07MPa二级:2.5MPa吸入温度:<35送气温度:≤90冷却器前各级排气温度≤90冷却水进水温度≤28冷却水出水温度≤35冷却水耗量:0.4吨/小时润滑油牌号:10号或20号机械油润滑油消耗量:油压:一级:0.8-0.9MPa二级:2.8~3.0MPa活塞行程:95mm主轴转速:400转/分各级气缸直径:一级:98mm二级:52mm电机型号:YB132S-4电机动率:5.5千瓦压缩机旋转方向:从油泵端看为逆时针方向电机转速:1430转/分4、充装规程:乙炔充装纯度:≥98﹪用10﹪硝酸银试纸测试不变色充装流速:采用一次充装<0.6m3/h采用二次充装<0.8m最高充装压力:2.5MPa乙炔充装量:4~6公斤/瓶乙炔充装后静置时间:8小时以上试漏方法:采用GB12137中涂液法充装最高温度:≤408)冷却方法:水喷淋法第三节设备管理制度一、生产设备管理制度(1)生产设备是进行生产的必备条件,必须配备齐全,严格管理。大力开展“设备完好”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机责任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均有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以严格的态度和科学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2)本公司应配备足够数量、适合产品特点、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对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溶解乙炔产品部分)5.2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必须配置齐全;(3)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启动、运行与停车,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4)坚守岗位,严格按巡检制度对所属岗位的设备进行巡检;认真执行五字操作法(听、摸、嗅、擦、看);定时定点按巡检线路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5)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设备一般应定人定机使用。多人操作的设备,生产车间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6)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独立操作。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经考试合格,发给证书才能持证单独操作设备。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7)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状况不正常,要立即查找原因,进行排除,并及时向本单位领导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紧急措施或立即停车,并报告值班长和厂调度及相关岗位。没弄清原因,没排除故障不得随意开车,当班对已处理或未处理的设备缺陷必须做好运行记录,并向下班交接清楚;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下列主要工作:a、严格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b、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c、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d、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e、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能果断采取措施或停车,不弄清情况,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原因要记在运行记录上,向下一班交待清楚情况。f、维修工对分工负责的设备,负有保维修质量的责任,做到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j、车间内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h、严格执行检修技术规程,做好设备大修、中修、小修,逐步延长设备使用周期。(8)起草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经经理批准,按批准的计划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认真填写记录;(9)设备维护保养: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班内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有小故障时,及时排除,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机件;下班前对设备要进行清扫;(10)设备检修:生产车间确定检修的日期、内容和人员,报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检修人员要对设备进行预检。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进行外观检查、运转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11)备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做到不潮、不冻、不腐蚀、保持清洁卫生,经常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保证应急使用;(12)严格控制备用设备的使用。动用时由车间设备副主任或设备管理员批准,夜间动用备用设备由值班长批准,并在次日向本单位领导汇报;(13)设备、管道、支架、厂房、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基础、接地线要保持完整,定期检查测定,并采取防潮、防冻、防尘、防腐蚀措施。设备管道上的安全装置要齐全完好,并按时定检、校验;(14)维修工人(机、电、仪)对分管范围内的设备认真负责,坚持按“巡回检查制度”进行检查,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缺陷要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及时报告,由车间采取措施解决;(15)车间小组严禁将配套设备拆卸使用,闲置设备要按规定办理退库手续,若未退库的闲置设备,由设备所在车间负责维护保养;二、生产和检验工作场所设施管理制度为保证产品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完好,充分发挥安全防护设备、生产设施效能、检验工作场所符合要求,特做以下规定:(1)严格交接班制度,对生产和检验工作场所设施要严格进行交接班,当班存在的问题当班一定要处理,决不能交给下班,如当班一时难以处理的,在交接班时交接清楚,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和人员处理。(2)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完好稳定运行。(3)各使用单位对其所有安全设备、设施的自动上料、连锁、限位、互锁等保险装置,每月必须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设备电器箱、柜、线路应规范、完整,动作可靠,接地良好。(5)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对生产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日常和定期保养,保持外观清洁、整齐、润滑、安全等四项要求。(6)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若因管理不善,造成设备、人身事故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7)生产设施、设备要责任到人,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8)生产设备、设施属国家强制性检测检验的,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安环科负责各种安全设施、设备的建档管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有专人管理,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达100%;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循章操作,并认真做好使用记录。4、仪器设备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经专业人员修复,核准后方可继续使用。5、报废或检验不需要的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四、计量器具管理制度1、计量器具使用保管制度(1)正确使用计量检定证书的修正值,使用计量器具要保管好器具的标准值,不得自己随意改变;(2)不懂使用仪器的人不得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计量厂方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细致使用以免损坏;(3)对仪器设备各项指标按时观察,在数值不稳定或有其他问题时,要随时请计量检定部门重新检定,以免产生误差;(4)计量器具使用中表面要保持清洁卫生;(5)要随时对计量器具做好保养工作;2、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制度(1)计量器具必须送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2)所有计量器具必须建立详细技术档案,按规定定期送检。并建立使用台帐记录;(3)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要在前期检定的使用期内使用,如使用周期超过,必须立即送法定检测机构重新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如出现计量器具有问题,要送计量部门重新修复、检定合格后再投入使用;(5)所有检定后的计量器具均应进行适当的标识;(6)计量器具使用人必须经统一培训学习后方可使用计量器具。五、化验设备管理制度(1)化验室所有的药品、标样、试剂、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能在容器内盛装与标签不符合的药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2)化验室的各种精密仪器、器皿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未经保管人许可,不准随意拿取;(3)配制药品、溶液,首先要弄清药品的性质,不能盲目操作,如有挥发性气体应在通风罩内进行,对于腐蚀性的药品使用时应带好防腐手套;(4)所有的化验项目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心所欲;(5)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化验完毕立即洗手;(6)化验完毕,应把仪器刷洗干净,放回原处;药品、试剂应摆放在原来的位置;(7)水、电、气闸,一经停止使用,立即关闭;(8)根据危险化学药品、品种特性,抽取的未检样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应分别放置,实施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9)危险化学药品出入库时,应严格检验药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现象。库存化学药品时,应定期检查,做到一日两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其药品质变、包装破损、渗漏、短缺等,应及时处理;(10)领用药品时,应当对药品领用人及数量、流向和用途如实记录详细,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11)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防毒用具,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有毒药品;(12)危险化学药品库应有中毒急救、清洗、中和、消毒用的药物等备用。第四节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一、采购控制制度1、控制制度(1)、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合格的供方,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并监督和控制不必要的开支,保证企业的采购工作正常化、规范化;(2)、销售科负责原材料的采购与管理;(3)、车间主任负责提出采购物质的质量要求,制定主要原辅材料的采购文件,并报厂长批准;(4)、购销售科根据批准的采购文件实施采购,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5)、物质一律经化验室检验或验证合格,所需部门认可,库房验收签字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6)、化验室负责对采购原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或试验;(7)、办公室负责采购监督价格的制订、采购前计划的审核、采购物资验证的监督及采购票据的审查;(8)、质量负责人负责物资采购实施过程中有关事项的审查、考核与奖惩。2、供方评价制度对原材料供应商必须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择,应按如下条件选择。采购单位根据历年采购情况及收集到的需购物资有关质量、价格、信誉等方面的信息,选择供货单位。(1)价格因素:应优先选用质优价廉者;(2)质量因素:供应商应具备相应资质及质量证明,所供物质符合标准要求;(3)交货准确及时因素:供应商应及时交货;(4)产品更新因素:供应商要不断推出新品种,以丰富下游产品;(5)其他影响因素:如管理能力,供应商的地理位置,供应商的经营规模和库存水平;(6)供应商应具有良好的信誉及服务质量;(7)采购物资应采取多家供货单位,竞标采购的形式,比较多家单位产品的性价比;3、采购文件(1)、对所有能按计划批量采购的物资,由采购单位根据审定的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并报有关领导审批;(2)、供应处按照批准的计划和清单,在合格供方范围内进行采购;(3)、采购尽量使用合同作为采购文件,合同中必需约定所购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数量、价格、验收方法和履行日期等;4、检验或验证(1)、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必需进行检验或验证。采购物资到货后,按有关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采样、检验或试验;(2)、对不具备检测条件需验证的采购物资,由采购单位进行自检,并签字认可;必要时,由部门委托外单位检测;(3)、采样人员、检验或验证人员要严格按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采样、检验或验证,并对检验、验证结果承担责任;

(4)、检验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质量检验或验证时,采购单位、供货单位及相关的员不得介入;

(5)、化验室按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报送采购单位、生产单位。对不合格采购物资、原料,检验员要把《检验报告单》报送生产技术部、采购部;

(6)、采购单位对检验或验证合格后的采购物资可办理入库手续,并按《物资仓库管理规定》进行保管;对检验或验证不合格的采购物资、原料,按规定进行退货或降价处理;(7)、检验或验证要有记录;二、过程质量控制制度1、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1)工艺流程中影响产品质量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工序称为关键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点要实行强化管理,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2)关键质量控制点由生产设备科确定,并在工艺流程图上标出,要编制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3)生产车间按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进行质量控制,做好操作记录;(4)化验室对关键质量控制点实施质量检验;(5)生产设备科对关键质量控制点实施质量监督;2、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1)目的:过程管理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过程管理,使之协调有效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和能源消耗;改善劳动条件和文明生产;(3)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A、强化质量意识;B、化验室和生产车间应有机配合,确保生产现场物流和信息流的顺利畅通,实现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由化验室监督检验;(4)生产设备科负责制定工艺文件,及时将工艺文件发放到生产车间;(5)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由生产车间承担,生产设备科和化验室监督检验。生产车间正确实施工艺文件,搞好文明生产和现场定置管理;生产工人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做好工艺操作记录;(6)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不合格不准投入下道工序。各类物质应标识清晰、正确。(7)生产车间对流程性材料要采用工序控制手段,查找问题、消除异因,保持系统平衡稳定;(8)生产设备科工艺技术人员,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情况,对工序管理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使工序管理点处于受控状态;(9)化验室按产品生产特点及要求。定期进行抽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公司有关领导、生产部、相关车间、相关部室,并协助车间、部室进行处理;(10)生产过程发现设备或控制系统异常,由生产车间或发现者及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措施;(11)生产车间主任定期检查,每月考核一次。若发现1次违规行为的,给予口头警告,发现2次以上违规程为的,处违纪者100元/次罚款。第五节产、品管理制度一、标识管理制度(1)化验室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对其进行控制;产品标识的内容应当依据产品执行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确定;(2)化验室规定检验状态的标识方法,并对其进行控制。检验状态标识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三种,标注在相应的物料识别卡上或相应的标识位置;(3)原材料、外供品使用物料识别卡进行标识,检验状况的标识由化验人员在识别卡的相应栏目内标注;最终产品采用产品合格证印章加盖的方法标识其检验状态,采用产品的不同包装形式和外箱的不同类别来标识产品本身;(4)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不同产品应分区放置,并按规定对标识进行维护;

二、产品质量管理

(1)产品出厂必须经化验室按标准采样、检验,合格后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加盖检验合格专用章后放行;

(2)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入厂,能返工、返修的产品进行返工、返修处理,检验合格后按合格对待。三、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1)采购销售科要召开用户座谈会,不定期进行客户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2)客户投诉应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尽量满足客户需要;

四、追溯制度(1)原材料的追溯应能溯及原材料的供应商信息、检验信息、进货的数量和日期等;产成品的追溯应能溯及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班组、生产时的质量状况的记录、相关产品的流向、仓库的收发货记录、检验记录等相关信息;(2)当产品有追溯性要求时,应按如下顺序和途径进行:第一步:查清产品的生产日期和包装班组;第二步:检查产品生产当日的生产日志和相关的生产记录报表,找出当时的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记录;检查当日仓库的出入库记录,查清同类产品的市场流向和数量,查清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并根据相关记录查出原料的供应厂商;检查产品生产当日的控制记录,找出质量问题点,分析原因;检查当日的其他相关记录,找出与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第三步:对比分析上述收集到的信息,以产品、原料和供方三者为主线,以生产加工过程的记录和检验控制的记录为辅线,逐一排摸,查找产品不同状态下的唯一性的标识,做到产品的可追溯性不能向上可溯及到原料的供方,而且要做到向下能溯及到产品的市场流向和在市场上的信息反馈;第六节不格品管理制度(1)目的:对不合格品实施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2)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负责对不合格品组织评审、考核和管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作出隔离要求,将处理要求通知各有关部门并监督处置。并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按规定进行重新检验;(3)原、辅材料质量不合格时,分别按换货和退货的方式处理;(4)对不合格半成品的处理,可返工得到纠正的,加工者应按要求进行返工,返工后重新检验合格放行;(5)对不合格成品的处理:问题不严重的进入次品处理程序;不可返工的直接报废处理;第七节产品销售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销售行为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范公司销售业务管理,做到安全合法销售。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厂乙炔销售业务活动的控制与管理,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3、采购销售科职责1)负责跟踪掌握乙炔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编制年、季、月度销售计划;2)负责乙炔销售合同的签约、执行、过程跟踪及外部协调;3)负责传递产品外发信息;4)负责产品市场询价,牵头产品外销招、议标工作;5)负责货款结算与资金回笼;6)负责顾客沟通及服务工作;7)负责处理质量、合同纠纷的异议;8)负责建立健全销售台帐,做好销售月报、年报工作;9)负责建立销售对象的用户档案,用户档案包括: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销售合同等。运输车辆的危险化学品准运证件、行车证、驾驶证等证件。10)签订销售合同,应充分考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因素,尽可能规避潜在风险;4、合同担保1)原则上必须款到发货,否则必须有人担保;2)2万元(含)以下由采购销售科负责人签字担保;3)2万元以上由厂长签字担保;4)每月25日为合同销售结算日,由采购销售科依据合同、产品结算量、结算价格等与对方办理结算事宜;5)合同期结束后的尾款,应及时清理,必要时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5、顾客沟通A、商务咨询(售前服务)1)采购销售科编制产品价格表,生产技术部编制产品大纲,提供顾客需求的信息;2)采购销售科根据用户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建立用户档案,并根据用户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随时更新相关数据;3)采购销售科接到顾客的订货要求、合同或订单的修改要求后,应及时组织评审;4)采购销售科在受理顾客的技术咨询后及时转技术部,技术及商务咨询要求在8小时内给予答复;B、售中服务1)采购销售科应及时了解合同的生产进度、产品质量以及顾客资金等情况,需要时及时向顾客反映,包括:产品交货期、让步接收信息;2)生产设备科编制技术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另根据销售部的需要实施技术服务;C、售后服务1)采购销售科不定期组织客户召开质量座谈会,征求客户意见;2)产品质量异议按《质量异议处理程序》办理;3)商务、质量异议、合同纠纷、过磅计量由销售部会同相关部门处理;4)采购销售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用户访问,将收集的意见汇总、整理后,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反映,由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列入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计划;D、报告和记录表式销售合同评审记录表发货通知单货款结算审批单顾客档案第六节计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科负责全公司生产计控装置的建档、综合管理工作。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计控装置的维护、保养工作。计控装置按规定的检验周期,由化验室负责联系检验,对检验合格的装置,要粘贴有效期标签并登记。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计控装置要及时更换。各车间对本车间计控装置实行专人负责,确保完好。积极采用可靠的先进技术,为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物质基础。第七节环境保护、文明生产制度1、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保护环境是每个企业,公民应尽的义务,只要管理措施落实,公司现有生产工艺守全可以做到“零污染”。2、沉清池做成防渗坑,发生用水实现闭路循环,不能往生产区外排放。3、沉清干渣储存在干渣池内,做为建筑材料出售给使用单位,不得往生产区外堆放。4、废清净剂经酸碱中和达到中性后,进入循水系统。5、职工要做到文明作业,阀门要轻关轻开,气瓶要轻移轻放。6、生产现场要做到清洁、整洁,相关物品实行定置化管理。7、开车前十五分钟进岗清洁,停车后十五分钟离岗位清洁。第八节各级质量责任制度一、厂长质量责任制度1、企业领导应积极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加强学习,学习内容为质量管理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常识性生产检验知识;2、具有基本的质量管理知识,了解《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3、了解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能够以职责领导质量管理工作;4、企业领导应当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生产工艺流程和检验要求;5、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质量与信誉的关系。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范围内开展经营;6、严格把关,全面负责企业的产品质量;二、供销科科长质量责任制度1、认真贯彻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制度;2、负责采供满足企业产品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3、及时将随附的原、辅材料质量证明书送化验室,对质量有怀疑的提请化验室检验。4、负责对采购、库工的质量管理教育。5、搞好原材料、辅助材料的入库管理。6、及时为公司收集产品质量信息。7、建立用户档案,搞好用户回访,听取用户对要公司产品质量的意见。8、及时将收集到的质量信息,用户意见返馈给化验室。9、接受用户需要产品信息后,应及时按用户要求提供合格产品。10、向用户宣传本企业产品质量优势,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开拓,巩固产品市场。三、安全生产科科长质量责任制度1、认真贯彻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制度;2、质检科,供销科沟通,解决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问题。3、负责对全公司生产设备的综合管理。4、负责对各生产车间的生产业务指导。5、定期检查各车间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四、生产车间主任质量责任制度1、认真贯彻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制度;2、负责检查分管范围职工的岗位操作记录;3、负责监督检查岗位职工执行操作规程,履霆岗位职责的情况;4、负责组织职工开展质量活动和质量教育;6、负责本车间的清洁文明生产管理。五、各生产岗位工人质量责任制度1、认真执行公司有关质量制度;2、负责分管设备的维护保养;3、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4、搞好巡检,及时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向车间班长汇报。5、做岗位操作记录。6、保持本岗位生产装置干净,环境清洁整洁。六、质检科长质量责任制度1、全面负责本厂的检验工作。2、监督各科室、车间质量职责履行情况。3、及时与生产科、生产车间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4、负责审核各项中控指标的分析检验结果,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做出整改决定。5、负责对公司化验员,生产工作的质量培训指导。6、负责出厂产品检验审核,出具合格的质量检验报告。7、管理好化验室仪器、标准溶液、药品和工作环境。8、管理好分析原始记录、分析报告单、产品质量合格标签。9、质检科长对公司产品质量负全责,行政领导用其它人员不得干扰质量管理工作。七、化验员质量责任制度1、在质检科长领导下做好化验工作。2、及时将审核合格的化验分析结果,抄送各生产车间以便指导生产。3、自觉接受质量检验理论实践培训,提高业务水平。4、保存的分析原始记录、分析报告单,按时归类存档。5、对分析合格的产品,及时粘贴产品合格标签。6、氧气检验按每批产品的2%进行随机抽样,乙炔检验按每批产品的5%进行随机抽样,当检验结果有一瓶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应重新加倍抽样检验,若再有一瓶不标准要求时,则该批产品视为不合格。八、技术人员管理制度1、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掌握自己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指导生产,积极进行技术创新;3、依据本手册能够掌握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4、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九、检验人员管理制度1、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掌握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使用最新、有效标准进行检验;3、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4、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第九节财务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办理会计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进行会计监督。2、按期上交国家税金及上级主管部门需订的经济指标。3、本公司固定资产要认真登记、建立档案,保证集体资产的完整。4、专用基金要合理利用,按计划实施,不得挪作它用。5、各项开资要有计划控制,不得超支。6、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帐目日清月结。7、各项经济活动要严格手续及凭证管理。8、定期进行总结,降低成本,取得更好的效益。第十节门卫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本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3、认真记录出入瓶登记,严格禁止吸烟及火种管理。4、负责本公司所有财产的出入检查。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不得脱岗。6、确保厂区内的环境卫生。第十一节汽车运输管理制度1、驾驶员必须经培训持作业资格证上岗,押运员经培训持操作证上岗。2、运输气瓶要轻装轻卸,严抛、滑、滚、碰瓶帽胶圈配置齐全。3、运输时应妥善固定,整齐排放,不得超高、超长,严禁混装。4、危化运输车辆必须按时二保,进行等级鉴定,参加车辆年检,遵章守纪,严禁酒后驾车。5、要办理危险品准运证件,并保持有效。6、夏季要防止爆晒、要有遮阴设施。7、要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在车上禁止吸烟。8、严禁与易燃、易爆及油类同车运输。9、遵守交通规则和危险品运输的各项定。10、确保用户供气准确、及时。第十二节办公室管理制度1、认真整理、统计各车间科室的统计报表,并汇总存档;2、根据各种资料,数据指导生产,降低生产成本。3、负责本年度的各种原料计划,生产指标的情况。4、对国家、行业及上级的有关要求要准确用时的贯彻执行。5、组织有关会议及和项安全检查。6、结合本公司情况,使生产运管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十三节资料保管制度1、公司应设置档案室,有专门管理资料的档案人员。2、企业应有的各类文件,国家政策、法规、标准、设备图纸、说明书、供货方产品质量证明书、技术资料、充装记录,生产记录等应分门别类、妥善保存。各类归档文件应建立索引以便追踪、调用。3、资料保存应做到防火、防潮、防虫蛀、防污损、防丢失。4、所有记录(如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保存期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其他文件资料应长期保存。5、所有档案资料应不得外借,查阅文件应首选到档案室登记,说明查阅文件名称及查阅时间,并办理查阅登记手续。6、资料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卫生良好,并应配置消防器具。7、借阅资料须经部门主管审核批准后方可持<<文件借用申请>>办理借用手续。第十四节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对技术文件的管理,使质量体系文件更加完善,运行更加有效。使各使用单位使用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文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及各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得以持续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2、管理机构公司办公室档案室负责文件管理工作,并确定专人为专门文件管理人员。3、文件类别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4、文件编写与审批4.1:质量手册由办公室、安全科、生产设备科进行编写,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批准发布;4.2:技术工艺文件由生产设备科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写,部门主管审核、批准;4.3:其技术要求和数据等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4.4: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要按规定完备。5、文件的保管档案室统一保管公司级文件,各部门使用的文件由本部门保管,不准私自外借;6、文件的修改和废止文件需要修改时,由原起草单位负责起草修改意见,经原批准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生效。文件需要废止时有关部门报原批准部门或人员批准。7、文件的编号本着能够区别、系统统一的原则,对技术文件进行编号。编号工作由负责质量管理的机构统一进行。1、进入充装站人员一律自觉接受门卫检查,禁止火柴打火机等流动火种带进生产区内。2、操作工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禁止穿拖鞋或空手上岗。3、严禁穿化纤服装和带钉子鞋进入岗位。4、处理瓶阀卡具等常见毛病,应在卸压后进行,不用铁器敲打设备管道。5、严格执行安全票证制度,动火要办动火证,登高作业要办登高作业证。6、服从安全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指导,及时消除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7、每年进行一次全体员工健康检查,接触有害气体设备场所的员工实行上岗前和离岗后健康检查第十六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车间作业场所设备,仪器应保持清洁卫生,环境良好。2、严格执行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办法。3、职业危害的防护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法结合的原则。4、重视个人卫生,饭前要洗脸洗手,车间禁止吃饭、饮水,班后要洗浴,工作衣帽与便服隔开存放,并定期清洗。5、加酸、碱或更换净化剂时配带防酸碱手套,防酸面罩和口罩,耐酸碱服和鞋等。6、企业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7、购置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第十七节厂区道路交通管理制度1、厂区道路应平坦畅通,保持清洁卫生。2、严禁在道路堆积杂物,长期停放各种车辆,园内草坪区的清洁绿化由门卫负责。3、进入厂区拉气车辆门卫应进行检查登记,加设阻火装置。4、运输车辆驾驭员必须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5、厂区内各种车辆应限速慢行,装载气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滑、滚、碰,并携带车辆专用灭火用具。第十八节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新入厂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厂人员等),均须经过厂车间、班级三级安全教育。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3、厂领导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由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进行。4、其他干部的安全技术考核,由安全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考核内容包括: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b、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c、本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特点d、本企业所接触的易燃、易爆品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e、车间各类安全装置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f、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g、安全生产禁止的有关规定;5、工人的安全技术考核,由生产科长负责组织,安全员具体执行、考核内容包括: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b、本车间或本岗位的生产特点以及接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方法和急救处理原则。c、本车间或本岗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d、本车间或岗位各类安全装置的类型和作用及其维护保养方法e、本车间(岗位)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f、本岗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开停车安全注意事项;g、<<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规定。第十九节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1、充装站应积极利用安全标签、气体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对用户进行安全使用常识教育和宣传。2、每年应向用户散发有关气瓶安全管理使用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信息。3、不断掌握市场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听取用户对各种产品及服务的需求。4、不断加强与各用户的联系,每月对用户进行一次回访。5、及时解决用户在产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第二十节用户服务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要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为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规范服务。2、掌握市场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听取用户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3、建立与用户的联系,每月对用户进行一次回访。4、负责解决用户在产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5、建立用户档案,保证做到送气在5公里之内1小时送到,10公里以内2小时送到。6、与用户联系,督促其所属超期气瓶的检验。7、在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征求用户意见并加以改进。第二十一节产品销售管理制度2、掌握市场信息,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沟通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厂产品销售管理的目标。3.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及技术要求,分析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的可行性。4.了解同行业产品更新及技术质量改进的进展情况,分析产品发展的新动向,做到知已知彼,掌握信息,力求企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5、销售科根据市场供求形势确定"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相结合的方针,留有余地,信守合同,维护合同法规的严肃性。6、如价格需变更定价,报财务科负责决定浮动的价格,经总经理批准。7、建立和逐步完善销售档案,管理好用户合同。8、执行销售合同,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将货物交付指定地点。9、销售科每年组织一次较全面的用户访问,将用户对产品质量,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意见汇报公司领导,由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列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10、负责产品销售方面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用户档案,按上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上报销售报表。第二十二节奖惩制度1、奖惩坚持从平等,奖勤罚懒,奖优罚差的原则,坚持上级考核下级、一级考核二的原则,坚持责任制约,互相监督的原则。2、凡自觉履行各自职责,保持生产装置平稳运行,产品质量合格的,按平稳生产工资定期发放定期对各有关人员进行奖励。3、凡为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献策,经企业采纳对企业有利的,给予50—500元的奖励。4、凡未很好履行各自岗位职责,一经查实,接受以下处罚;首次未履行对本人批评教育,劝其改正,两次不履行对本人警告并罚款10-100元,三次以上不履行,并经教育无效可解除劳动关系。5、凡不履行各自岗位职责或违犯公司劳动纪律、操作规程、检修规程和安全、质量管理制度,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根据损失情况,对事故主要责任人进行500-1000元的罚款。6、凡造成重大事故的,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第二十五节乙炔气瓶管理制度一、常规管理制度1、气瓶接收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溶解乙炔安全监察规程》及溶解乙炔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2、必须专人负责气瓶的接收、检查、记录等。3、接收进厂新瓶,须有合格证的,建立气瓶档案即一瓶二卡制,无合格证的气瓶不予接收。4、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气瓶,不准投入使用。5、凡属用户造成的钢瓶严重损伤的,按规定作停用处理。6、接收气瓶的原始记录要及时、准确、真实、齐全。7、乙炔气瓶充装管理制度8、乙炔气瓶充装必须严格按《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充装规定》及有关国家标准、规程、规定执行。9、乙炔充装工作必须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持有充装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10、充装员责任心要强,在充装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充装前复检工作,严禁不合格瓶混入充装。11、乙炔气充装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系统图进行。12、充装员应如实填写原始记录,化验员对分析记录准确性负责,并将结果呈报技术负责人。13、气瓶充装技术资料要建档管理。二、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1、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2、采用计算机对所有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登记内容须有出厂合格证,气瓶使用登记表等。3、按照国标16804-1997逐只喷涂或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并保持警示标签和本充装站标识的清晰完好。4、溶解乙炔气瓶严格按照三年期限定期检验。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检验。6、维修工要及时对检验出的不合格气瓶进行检查修理,修理维护工作包括:漆色喷涂、标识粘贴、放大号编写、瓶帽、胶圈配置、线杆、线芯漏气或瓶阀螺纹磨损严重以至影响安全使用的应予更。三、瓶库管理制度1、瓶库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安全培训、熟悉乙炔特征,责任心强,工作主动负责,持证上岗。2、气瓶在瓶库内应摆放整齐,并留有适当的运输及消防通道,标注明显的安全标志,并在固定地方备有专用灭火器具的。3、实瓶储存量尽量与当天使用量和转瓶平衡,最大储存量不得超过500瓶。4、气瓶库房周围10米距离内禁止存放任何易燃品,不能靠近裸线源,也禁止任何有明火的作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瓶库。库房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气瓶进库及发放制度,认真填写记录。四、溶解乙炔气瓶检查登记制度1、气瓶检验员负责所有到厂气瓶的检查登记工作。2、执行<<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R5001-2005“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所有气瓶办理气瓶使用登记,领取“气瓶使用登记证”。方可使用。3、超期气瓶不予充装并依次登记送检。4、对无余压气瓶要进行真空处理。5、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并补充瓶帽及防震圈。6、计量、补加丙酮严格,强调复称。7、要严格按余压表中要求操作、记录、认真登记。8、气瓶检查记录至少应保持一年。五、避雷设备管理制度1、要定期申请检测单位进行检测;2、每周自行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六、溶解乙炔气瓶储存安全管理制度1、对溶解乙炔储存设备公司要制定出检验、检查计划。属于特种设备的要按照《特种设备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验,其余设备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处理,不留死角;2、车间主任每周要组织有关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本车间难以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公司安全部和公司领导,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限期处理,以避免事故发生;3、溶解乙炔岗位工要严格进行交接班,每天按车间规定定时进行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同时报告班长和车间领导、生产调度。做好交接班记录;4、溶解乙炔储存设备、管线是否有泄漏现象;5、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验、检查储存设备的安全性能;6、溶解乙炔储存设备附属设施是否完好可靠;7、溶解乙炔生产区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可用;8、溶解乙炔生产区的避雷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定期进行检验;9、溶解乙炔储存量的检查,尽量减少储存量;10、检查岗位工作人员是否按照有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11、检查人员要按照公司规定认真做好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七、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1、不合格气瓶应隔离于规定的贮存区,并悬挂醒目的红色不合格标识,不合格气瓶严禁进行充装。2、不合格气瓶应填定不合格品台帐,内容包括瓶号、钢印、气瓶各类,不合格项目等。3、质检科与生产科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进行评审,并签署意见。4、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均应视为不合格气瓶:a、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b、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c、瓶内无剩余压力的,d、超过检验期限的,e、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f、氧气瓶沾有油脂的,g、乙炔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八、气瓶收发管理制度1、对本职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气瓶收发要做到收发准确无误,对气瓶流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帐物相符。2、工作中要严守岗位,不窜岗,脱岗。3、要认真做到空瓶,重瓶排放整齐,瓶台保持清洁卫生。4、当日气瓶要详细记录,瓶号登记准确,瓶号与瓶户相符。5、认真听取用户意见,了解用户的要求并记录信息反馈登记。6、要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第二十六节安全管理制度一、生产区安全管理制度1、各岗位职工要自觉遵守公司劳动纪律。2、进入生产区必须着防静电工作服、鞋帽。3、严禁酒后上岗。4、严禁睡岗、窜岗或干私活。5、对他人管辖的设备未经许可,严禁操作。6、严禁未取得独立作业资格的职工单独操作设备。7、未经生产科长和班长批准,不得随意换岗或换班。8、未经安全生产科许可,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9、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戴阻火器。10、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11、认真履行好各自岗位职责。12、加强明火管理、厂区不准吸烟。13、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14、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15、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6、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二、制气管理制度1、乙炔气的制取操作应由培训合格,并持有安全操作证的人员进行。2、乙炔制气工责任心要强,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技术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制气工要如实填写操作记录,对操作工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精神,应在职工中经常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教育,凡新职工都须进行三级教育,经考核合格后,发给安全作业证,方准上岗操作。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职工中普及安全消防知识教育,将安全教育列入重要的工作计划。3、充装检验人员应接受特殊工种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4、日常安全教育,由安全责任人负责,认真执行,安全职能部门检查督促。四、安全检查制度1、为了消除不安全因素,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定期检查。2、建立安全员讲评制,经常检查,堵塞漏洞,防患未然。3、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指定专人负责整改,限期完成。4、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故障。5、机动车辆进入厂区,接受检查(加挂阻火器),并按指定路线行驶。6、来厂装运乙炔气瓶的人员,经检查符合规定的方可进站,无关人员谢绝进入,外来参观人员须持单位介绍信,经批准后,穿戴劳保用品,方可进站。五、安全检修制度1、由于本公司生产工艺,介质的特殊危险性,检修生产系统设备、管线时,必须在停车状态下进行。2、检修前必须用氮气对生产系统进行置换,生产设备、管道有效隔绝,电器应有效断开并挂检修禁运牌,并由化验室对检修管道、设备内的气体取样分析,可燃物和氧含量达到安全范围,方可由安全生产科批准进行检修。3、检修前应制定检修进度计划,合理分工,避免交叉作业。4、检修中必须严格按检修规程,计划作业。 5、较危险的检修项目应明确检修人和监护人。6、检修完毕后,安全生产科组织验收,并进行空载试车,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生产系统。7、在正式生产前,必须用氮气对全系统进行置换,氧含量低于2%时,方可进行乙炔生产,乙炔纯度≥98%时,方可正式充装气瓶六、动火安全管理制度1、溶解乙炔充装必须划分禁火区2、在禁火区内动火,应由动火单位指定专人或动火项目负责办理“动火许可证”。3、动火分析时间不得早于施工前半小时,动火期间,每隔2小时,应重新取样分析至合格,方可继续动火。4、动火分析控制数据CH≤0.2%,动火分析要求做到认真取样,准确分析,取样时间与地点力求有代表性,并在动火分析周期内留样检查。5、动火现场严禁吸烟和其它明火。6、动火执行人有权拒绝不按上述规定办理许可证的动火作业,其它人也有权对违反动火制度的行为制止。七、安全防火管理制度1、制订执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厂内动火制度》等规定,加强安全防火工作。2、不得带火柴、打火机等流动火种进入生产区。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3、严禁穿化纤服装和有铁钉鞋进入车间。4、对消防工作做到“三懂”、“三会”、“三能”,(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懂得本产品性能及火灾危险性,懂得怎样预防及扑灭火灾;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火险隐患,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有效扑灭初级火灾)。5、爱护消防器材,定期、定人、定点管理消防器材,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状态。6、组织车间职工,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学习、训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八、电气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科科长是负责全厂电气管理负责人,任何人不得随意维修、更换电气设备设施。2、电工操作人员必须通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3、定期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操作培训,严禁违章操作。4、严格遵守设备检修规程,防止电气设备漏电。5、保证设备、线路的良好绝缘,防止人体触电。6、电器设备应做好保护接地或接零。九、安全监察管理制度1、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气体充装的法律法规。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所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市局特管科进行登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4、特种设备使用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应有:a、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e、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5、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均应取得国家特种作业证书,方可从事操作。十、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规定和岗位责任制。2、操作人员应当熟悉、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严格招待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3、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人员应当通过学习、培训,经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操作,特殊要求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必须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凭证操作。5、加强对设备的润滑管理,推广应用润滑新材料、新技术。6、润滑工作实行“五定”〈定人、定时、定质、定点、定量〉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油点〉。十一、安全设施管理制度1、安全设施、设备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安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在发生生产事故时用于救援而安装使用的机械器械和设备。2、安全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检测,并由检查人员做好记录,生产科长签字确认。3、各种安全设施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必须立即复原。5、车间操作人员应当熟悉各安全设备,设施性能、用途,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十二、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安全装置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2、爆破片应每半年更换一次,对于超过爆破片标定爆破压力而未爆破的应予以更换。3、压力表和测温仪表到每半年由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校验。4、公司职工防护用品应由供应部门把好质量关,确保防护用品起到应有的质量安全保证。5、防护用品视工种发放。十三、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1、仓库实行专人管理,并经安全培训考核上岗。2、仓库要保持整洁,有序做好无灰尘、无潮湿、无鼠害,标识、数量明确完整,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完好无损,并保证在有效检验期内。3、仓库内严禁吸烟。4、液氧储罐区非工作人员严禁靠近,严禁在罐区周围抽烟,禁止明火,不得油脂物品靠近罐区。5、禁止在罐区设置裸露电线,防止电气火花引发火灾。十四、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制度1、工艺操作规程是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正确发挥设备系统功能的指令性标准。2、工艺操作规程应是经过验证的全面描述的基准性技术标准,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或援权人起草。3、工艺规程是制定生产指令及记录,内控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4、规程制定要求参数准确、术语科学、规范、明确、精练详细说明有关单元操作的方法。5、工艺操作规程起草后,应组织会稿,会稿人员应由文件的起草人、使用人、相关使用人及相关管理人员组成。6、文件起草人根据会稿意见修订。7、规程由安全生产科审核,并经厂长批准后。组织规程使用科室进行文件培训使用。十五、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和公安部《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2、易制毒中第二类和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3、购买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购买前将所需购买的品种、数量,向平定县公安局备案。4、运输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在运输前向运出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备案。5、运输人员应当自启动全程携带运输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6、购置备案时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身份证、单位证明及购置品种、数量、用途、合同等。7、生产、经营、购买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3日前向县公安局报告本单位购买使用情况。十六、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1、企业生产活动必须具备法律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2、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企业生产活动安全进行,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4、综合以上项目,企业每年以销售收入的3%作为安全专项资金。财务科负责资金的提留。5、安全生产科负责编制企业年度安全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报主管厂长审核。十七、定期安全评价制度1、安全评价是危险化学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的基础。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危化品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评价。3、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危化品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4、对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公司在申请生产经营许可证之前,应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6、公司应对本单位的生产条件、储存装置、安全管理等定期进行安全评价。7、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具后申请安全预评价。8、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对建设项目设施、设备、装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设计,必须执行以下规定:a、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b、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3、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参加评审工作,凡未经上述部门签署同意的,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4、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起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5、施工过程中,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方式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6、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应会同工会组织参加竣工验收工作,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产,或经评价达不到原设计要求的,均不能验收。十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1、演练的目的在于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及提高救援队伍的实际救援能力。3、演练情况设置应根据生产现场基本情况尽量与实际相符,并考虑突发情况。4、保证每一个参加救援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演练,熟悉疏散的路线和各种指挥信号,减少事故发生时的恐惧心理。5、每次演练过程应有完整的训练记录,作为训练评价和未来训练计划制定的参考资料。通过演练证实急救预案的可行性。7、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救援常识教育。二十、事故管理制度一、抢险与救护1、企业发生事故,必须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2、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领导要直接指挥,安全技术生产及全厂人员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3、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烧伤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运送医院。二、事故报告程序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公司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用快速方法在24小时内向村委和县安监局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2、发生事故后,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送至村委及县安临局。报出时间为一般事故三天内,重大事故七天内。三、责任划分:1、公司安全管理实行厂长负责制同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正职分配的工作,副职不执行或拖拉未办导致事故的,由副职负主要责任,副职向正职反映,建议得不到重视和支持,或不研究不解决而造成后果的,由正职负主要责任。2、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由分管厂长负责管理部门已制订或已建议制度规章制度,领导不颁发或不组织实施的,由领导负责。4、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有缺陷,可以采取措施弥补而不采取的,由施工或生产部门领导负主要责任,已制定措施,却不执行而酿成事故的,由违反者负责。5、学徒工在学习期间,必须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工作,不听师傅指导擅自操作造成事故,由本人负责,在师傅指导下操作发生事故,由师傅负主要责任。6、因管理不善、纪律浼散,违章违纪严重,发生重大事故时,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四、调查和处理1、凡发生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办理。2、对一般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由车间和有关部门领导组织调查,并召开事故分析会。3、对重大事故,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应组织由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和处理。6、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教育,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7、对防止或抢救事故的存功个人,企业应予以表彰、奖励。二十一、事故上报制度1、事故可分为生产工艺事故、设备事故、质量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伤亡事故。2、事故的最先发明者,除应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各类重大事故企业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等)用快速方法在24小时内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3、发生事故后要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报送企业主管部门,报出时间:一般事故三天内、重大事故七天内。4、对重大事故,企业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后二十天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5、对于重大责任事故,除按有关规定上报外,还应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报告。6、企业发生事故都要按“四不放过”原则办理。即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建立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7、对一般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由车间和有关部门领导组织调查并召开分析会。8、对重大事故,企业或企业主管领导,应组织由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和处理。二十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2、按照“企业负责、国家监督”的原则,公司事故隐患排查;对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各分管班长、安全管理人员对公司经理负责,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各车间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4、隐患自查制度要求企业全厂性隐患自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班(组)第天或每班检查岗位、工艺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完好情况。5、定期排查隐患制度企业建立由工艺、设备、电气和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组成排查小组。6、重点隐患“五必查”制度,企业排查中突出重点,对工艺变更、生产装置、开停车、动火管理、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实行必查制度。7、事故隐患的确认与上报。车间在其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安全生产科每月组织一次事故隐患巡回检查。按级别和类别每月逐级上报事故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次都报,直至事故隐患整改完成。8、事故隐患的整改。事故隐患的整改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专职安全员组织各部门进行事故隐患的整改,做到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

9、事故隐患的管理。安全生产科负责事故隐患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和报告,建立事故隐患登记台帐。

10、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场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无措施的,不得生产。

11、因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在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内确认事故的责任者。溶解乙炔出厂检验规定1、溶解乙炔出厂前由质检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所有出厂的溶解乙炔产品符合GB6819-2004的要求。。

2、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用两倍取样钢瓶数量的气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溶解乙炔为不合格。3、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按GB13591-2009实施,每瓶溶解乙炔净重5~7kg(指40L型乙炔气瓶)。

4、溶解乙炔产品应以同时下排的气瓶为一批,并以气瓶为取样单位,100瓶以下(含100瓶)按5%的气瓶取样,大于100瓶至500瓶(含500瓶),每增加100瓶按2%的气瓶取样,500瓶以上每增加100瓶按1%的气瓶递增取样。5、所有项检验结果符合标准时,方可贴合格标签出厂。溶解乙炔包装和标识规定溶解乙炔的标志、标签、包装均按照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劳锅字(1993)4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凡出厂的溶解乙炔均应附有产品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厂址、商标、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码、本产品标准号与合格印章

3、溶解乙炔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色、字样及排列,应符合GB7144-1999的规定。

4、溶解乙炔气瓶上的阀门,易熔塞等处用肥皂水检漏,各处均不得有漏气现象,否则不准出厂。质量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质量管理职责的考核1、考核承办部门办公室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的考核。2、考核对象考核对象为本公司质量管理组织中的所有人员或部门。3、考核周期考核周期为一季度一次。4、考核内容为质量管理职责中所定的职责落实情况。5、对办公室的考核由安全环保科负责,实行交叉考核。6、考核方式考核采用看、听、查方式进行。看主要是采用查阅履行职责的有关记载,如起草、核准、批准的有关文件,有关工作记录,有关请示等。听主要是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汇报,以及回答考核组对有关问题等。查主要是对原始材料和工作纪律进行检查。7、考核结论采用定性结论,分为优秀、优良、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五个档次。8、考核结果全年考核优秀、优良的作为提拔管理干部的后备人员,对现需要提拔时在后备人员中产生,并对优秀奖励工资的10%,优良奖励工资的8%。对于全年考核称职的给予5%的工资奖励。对于基本称职的不奖励。对于不称职的分为1、进行停止工作,培训学习;2、不称职严重的进行辞退。由考核部门根据考核结论拟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由有关部门执行。二、工艺管理考核办法1、适用范围本考核细则适用于溶解乙炔车间岗位操作人员。2、考核细则2.1考核方法:岗位操作人员每月考核一次,每人每月积分100分。凡有操作不当,或不作为者,视情节严重性,适当扣除积分,月终统计,每2分折合1元。2.2工艺指标考核按照工艺规程要求执行。2.3奖励发现重大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者,奖励积分50分;一月未发现有工艺指标不符合者奖励积分30分;无大影响产量高于平均值者奖励积分30分。

三、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1、操作员工(1)不迟到早退,按要求着装,发现一次不合格扣5元。(2)进出入车间,严禁吸烟,如若违反调离工作岗位。(3)在车间内不得做与工作无关事情,不得串岗。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0-20元。(4)生产场所、设备、工器具必须按要求清洗消毒,保持环境卫生。不得在车间内吃食物、吐痰等。发现一次不合格扣5-30元。(5)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并根据技术人员安排做适当调整。违反一次扣5-50元,并追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6)按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不得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流转。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0元,并追究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7)生产操作人员发生操作事故,造成成品质量不合格的,每次扣罚50元;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扣罚100元。2、化验员(1)按要求对产品进行如实检验。漏检、误检一次扣5-50元并追究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2)按要求对检测设备进行管理控制,发现一次不合格扣10元。(3)不得徇私舞弊,发现一次扣10元。(4)按要求对生产过程和工序产品进行检验。漏检、误检一次扣5-50元并追究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5)所有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及有关部室,以便作出决策,人为造成误差罚款100元,分析报告信息反馈不及时一次扣款50元。(6)化验员对重要控制点的分析要按时取样分析,不准做假样,分析结果要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和有关部室,否则每次款50-100元。3、采购员(1)严格按《采购申请单》上的名称、规格等要求采购原辅料,不清楚的应向申报人问清楚,避免错买。如不清楚也不过问的,追究采购人的责任。(2)熟悉掌握原材料规格及价格,随时掌握市场行情,尽量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如无客观因素,如采购原辅料不及时,影响了生产,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的,一次扣责任人100元。(3)严格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发现无证采购、关系采购、条子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