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1.gif)
![统计学模拟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2.gif)
![统计学模拟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3.gif)
![统计学模拟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4.gif)
![统计学模拟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04e008162ac45d2eabb10e522038d38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模拟试题《统计学》试题库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概念一、填空题是完全一致的。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和理论概括。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和。.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阶段。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互转化的。的。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这是统计指标值。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的各种数据。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量和随机变量。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点。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两个基本部分。11、女性是品质标志。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位的差异性。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用或平均数表示。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三、单项选择题为变量。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1、统计认识过程是()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统计学模拟试题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D、从总体到个体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变量A、指标B、标志C、变量D、10、一个统计总体()变量值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个指标时,统计总体是()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指标个职工家庭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12、变量是可变的()名学生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量D、质量指标D、变异性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余额()是()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量标志D、社会性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500元,则“工资”是()是数量标志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15、年龄是()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用统计学模拟试题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体单位是每一个人“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D、数量指标E、变量E、人的年龄是变量9、连续变量的数值()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A、大量性B、数量性C、同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人口密度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度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值C、固定资产净值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知识点二:统计调查()一、填空题A、性别B、出勤人数C、产1、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它的基本要求有、、。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和。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3、统计调查按登记的时间是否连试分数续,可分为和。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4、统计调查中搜集资料的方式性质有、和。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5、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有()和调查单位、、调查时间和。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6、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调工工资查期限是指。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7、调查表是用来表现的,按其形式不同一般有和两种。统计学模拟试题8、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和。9、建立和健全和是保证统计报表质量的基础。10、统计中专门调查包括、、和。1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为标准选取的。12、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的单位。二、是非题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7、单一表能xx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10、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11、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三、单项选择题
1、通过调查xx、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 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D、调查对象的确定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统计学模拟试题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四、多项选择题月D、2个月1、普查属于()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非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全面调查时间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都对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A、报告xxB、采访xxC、大量观统计调查可以分为()察xx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D、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专门调查包括()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A、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报和抽样调查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表D、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A、商品库存量B、职工人数C、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工业总产值13、调查时间是指()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工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伤事故情况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始进行调查的时间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报单位D、调查项目E、标志的承担者()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6、统计调查()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xx重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统计学模拟试题7、抽样调查具有()等特点8、统计表的宾词排列形式有和两A、随机原则B、数量方面的推算种。9、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按分组标C、适用面广D、可靠性高E、误差可以计算和志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控制有和两种。8、统计调查项目()10、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调查的具体内容C、是指标名称是将性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质的单位合并在一起。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11、数量标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下而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12、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各组内上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按统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量值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是分布的。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知识点三:统计整理二、是非题一、填空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统计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的关键是。分组。2、统计整理包括、、和四方面内2、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容。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3、在分布数列中,各组单位数与工。3、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称为,又称为比重或百分比。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4、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时,应用符号“—”表示。限的差额称为。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5、统计汇总技术主要有和两种形划分各组的界限。式。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和四部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和两部分构口组表示。成。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7、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程度可分为、和。统计学模拟试题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重叠或不重叠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10、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行汇总、加工处理。1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是否重叠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三、单项选择题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可以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变量值A、过录xxB、划记xxC、折叠xxD、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卡片xx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分各组界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A、OB、XC、—D、...选择分布数列种类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为()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有时xx有时成反比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于()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向上累计”是指()多少不同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加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5、等距分组适合于()相加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匀的情况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邻的组限一般要求()际分布情况,应采用()统计学模拟试题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次数密度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总体的内部结构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A、260B、215C、230D、185现象的数量变化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四、多项选择题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配次数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的因素是()()A、组距的大小B、组数的多少C、A、资料审核B、统计分组C、统不同的组限计汇总D、变量值的大小E、分组标志的D、统计分析E、编制统计表性质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8、选择分组标志时应考虑的因素组的有()有()A、职工按工龄分组B、企业按所A、统计研究目的或分组目的B、标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志能否反映事物本质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C、是区分事物数量差别还是性质差化程度分组别D、现象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E、变量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组的有()9、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A、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的()职工按工龄分组C、企业按隶属关系A、准确性B、及时性C、完整性分组D、企业按年产量分组E、学生按D、代表性E、科学性10、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健康状况分组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A、单位数的多少xxB、单位数的工汇总多少成反比D、电子计算机汇总E、逐级汇总与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D、组数集中汇总相结合多少xx11、xx的统计表从其用途上看包E、组数多少成反比括()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组成。A、调查表B、汇总表C、分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析表D、简单分组表E、复合分组表标题1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D、主词E、宾词统计学模拟试题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组成。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主词E、宾词14、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和三种。2、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具体有和两种表现形式,除相对指标可用表示外,其他都用表示。3、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指标;男性人口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相对指标;人口总数与土地面积之比是相对指标;两个国家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指标;两个时期人口数之比是相对指标。4、加权算术平均数中以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中以为权数。5、众数是被研究总体中的标志值。6、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
7、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的的尺度, 同时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和。8、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有、、和等,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9、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 可分为和;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10、在标志值一定的条件下,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只受的影响;在总次数一定的条件下,分配在变量值较大的组的次数,平均数的值偏大。11、算术平均数是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12、统计指标中是基本形式,它是计算和的基础。二、是非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3、强度相对指标是又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量单位用复名数表示。4、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平均数相等。7、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统计学模拟试题8、当变量值的xx等于总比率或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数。A、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9、当变量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或单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宜计算众数。10、算术平均数易受极大值影响,差xx为()A、零B、最大值C、最小值D、而调和平均数易受极小值影响。三、单项选择题平均值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1、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A、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值计划完成程度为()A、150%B、101.9%C、66.7%D、无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法计算2、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女性占47%,这是()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准差系数11、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标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平均数()A、不变B、减少了C、扩大3离散系数12、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倍D、不能确定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于()()A、计算条件不同B、指标意义不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同小于乙D、难以判断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计算结13、平均指标中最常用的是()果不同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5、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几何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1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6、某班学生50名,男女生各占离散系数一半,该班学生性别成数的方差为()A、0.25B、0.5C、1D、5统计学模拟试题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22、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这5个商店苹的平均数是()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几何平均数D、都可以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23、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各标几何平均法16、比较相对指标是()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A、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对比B、A、5B、25C、125D、225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对比24、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C、同一现象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D、是()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A、平均数B、全距C、标准差D、17、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离散系数前提条件是()25、已知某局12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和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B、严格保工资总额,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资时应采用()。C、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A、简单算术平均xxB、加权算术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平均xx18、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四、多项选择题众数值()A、偏向上限B、偏向下限C、为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零D、等于组中值()1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端值影响的是()值C、粮食总产量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D、商品销售额E、产品合格率标准差系数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20、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A、年末人口数B、钢材库存量C、A、各组权数相等B、各组权数不粮食产量相等D、工业总产值E、经济增长率C、各组标志值相等D、各组标志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值不相等21、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A、货币单位B、劳动量单位C、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自然单位A、与原平均数相等B、等于0D、度量衡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C、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常数D、与原平均数无关换位置的有()统计学模拟试题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随X的增大而增大D、随X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全员劳动生产率B、工人劳动生产率C、人均国民收入D、平均工资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7、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A、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B、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D、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10、众数和中位数()
A、都是位置平均数B、都不是平均数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D、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E、都是代表值11、标志变异指标()A、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B、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1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A、系数B、倍数C、成数D、百分数E、复名数13、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人口密度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口出生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E、男女性别比例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是将总体某一个在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按先后顺序排列而成。2、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指标值所属的;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统计学模拟试题3、平均发展速度是的序时平均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数,它有和两种计算方法。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4、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2、用几何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法、法、法和法。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5、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可以分为3、编制时点数列,各项指标的间和两大类。隔长短必须保持一致。6、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有、、和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速度,实等。质上只反映了现象首末水平的变化。7、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有、、和5、对于同一资料,按水平法和方等。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相等的。8、由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6、用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时平均数时应用法,由间隔不等的的大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小。用法。7、半数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变量9、根据某20项的时间数列,采用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离差xx为最小。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8、通过时间数列前后各时间上指匀,xx的新的时间数列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有项。化过程及其规律。9、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10、发展速度根据基期选择的不同可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分为和,两者之间具10、时点数列中各个时点的指标有的数量关系。值可以相加。11、增长量指标由于采用不同的基期1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可分为和,两者之间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xx。具12、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有的数量关系。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单12、在移动平均法方法下,移动算术平均法”13、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平均的项数越长,数列所表现的长期趋势。作用的结果,其中长期趋势是根13、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分解本的因素,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14、采用偶数项移动平均时必须进行为、、和。14、时间数列中的大体相等时,可配两次移动平均。15、用半数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合直线方程;大体相等时,可配合抛物线方程。如果所给时间数列为奇数项,则15、半数平均法的数学根据是;最小可把时间数列的第一项删去。三、单项选择题平方法的数学依据是。1、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二、是非题础是()统计学模拟试题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平9、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均发展水平D、增长速度相加的是()2、序时平均数又称作()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平10、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C、平均增长速度D、静态平均数共同点是()3、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A、12项B、16项C、17项D、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18项一般水平4、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间数列A、7.1%*3.4%*3.6%*5.3%B、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7.1%*3.4%*3.6%*5.3%)-15、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C、()107.1%*103.4%*103.6%*105.3%D、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动(107.1%*103.4%*103.6%*105.3%)-112、平均增长速度是()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6、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均发展水平,以()为权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A、时期xxB、时点xx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间隔xxD、指标值项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3、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7、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是()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均指标D、发展水平平均数8、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平均数14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时期数,便能计算出()动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平变动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期增长量统计学模拟试题15、半数平均法适用于()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线趋势的现象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xx取曲线趋势的现象得16、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如果y=a+bxxx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呈()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直接关系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升不降D、无法确定1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A、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B、历如果y=a+bxxx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年产值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升不降D、无法确定销量18、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4、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19、累计增长量等于()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5、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20、增长1%的绝对值是()100%C、增长了50%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xxB、逐期增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xx6、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xxD、前期水期数,便能计算出()平除以100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四、多项选择题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1、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7、平均发展速度是()间数列有()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对数时间数列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统计学模拟试题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xx的N1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次方根括()8、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D、增长量E、增长速度围应该一致1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括()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计量单位应该一致增长速度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9、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14、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式不同可分为()()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主绝对数时间数列观因素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时间数列15、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1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A、时距扩大xxB、移动平均xxC、度的数量关系是()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分段平均xx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发展速度的xx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16、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参数b表示()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的基期一致趋势线的斜率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发展速度之和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知识点六:统计指数11、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一、填空题数列的有()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1、统计指数按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同,可分为和。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2、总指数按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人次数为和。统计学模拟试题3、综合指数按其所反映现象的性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质不同,可分为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4、编制综合指数时有两个要点:4、编制平均数指数,实质上就是一是;二是。计算个体指数的平均数。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计算5、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中,既起作用,又起作用。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6、一般地讲,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6、总指数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通常是以期的指标做为同度量因数量指标指数,而个体指数不能这样素;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分。是以期的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7、在我国统计实践中,零售物价7、平均数指数是从出发编制的总指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加权平均法。数,通常作为的变形来使用,按其8、总指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象总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和。8、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指数变动的情况。9、综合指数xx度量元素的时期的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指标总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以综合是可以选择的。指数的作权数,通常用来编制指标10、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内总指数。9、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编制零售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11、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物价指数的方法是,公式为。10、产品产量增长15%,单位产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品成本上升5%,则生产费用增长。12、对于多因素分析要使用连锁11、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替代法。币少购商品15%,则物价上涨了。13、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12、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等于各因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5%。素指数的,总量指标的绝对增长14、平均指标指数实际上就是综额等于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合指数的变形。13、因素分析法的特点是:假定,来15、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几个测定。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14、总量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关系表16、综合指数是根据全面资料计现为;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的数量算的,平均数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关系表现为。计算的。15、平均指标指数是,它又称为;固三、单项选择题定组成指数的公式是;结构影响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指数的公式是。二、是非题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1、xx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2、总指数就是加权指数。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统计学模拟试题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A、提高了1.76%B、提高了1.9%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下降了4%D、下降了6.8%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D、算10、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动的相对数是()3、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般是()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11、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指标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4、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12、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般是()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标指数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13、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指标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5、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410元,由于价格()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B、的()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5元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D、均数D、序时平均数6、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14、某xx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利率提高20%,则利息额增加()A、30%B、32%C、2%D、10%A、45%B、50%C、5%D、12。5%7、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5、狭义的指数是指()1元钱()A、动态指数B、总指数C、定基A、只是原来的0.09元B、与原指数D、个体指数来的1元钱等价16、根据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量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只是指标计算的总指数是()原来的0.91元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8、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指数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的价格提高了()A、10%B、30%C、100%D、9.09%构成指数17、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9、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量因素一般固定在()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A、基期B、报告期C、都可以D、则该厂总成本()视具体情况而定统计学模拟试题18、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4、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采用()方法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B、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具有平均数的性质均数指数D、固定权数平均数指数C、是一种综合性的代表值D、可19、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用来分析现象变动的原因动程度,应计算平均工资()E、可用来反映现象在长时间内的A、可变构成指数B、结构影响指变动趋势数C、固定组成指数D、都不是5、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中的作20、平均指标指数是()用有()A、平均数指数B、个体指数的平A、比较作用B、平衡作用C、均数权数作用C、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D、推算作用E、媒介作用D、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6、综合指数()2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A、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的动态相A、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对指标B、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B、分子分母分别是两个或两个以C、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D、对上因素的乘积之和个体质量指标进行平均C、分子、分母有一个是假定的总四、多项选择题量指标1、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D、综合反映多种现象的变动程度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E、固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观指数C、价格指数察另一个因素的变动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7、平均数指数()数A、是综合指数的变形B、是各个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C、其权数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指数C、价格指数是相对指标D、产品成本指数E、职工人数指D、是我国目前编制物价指数的常数用方法3、某商品基期售出50公斤,报E、有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告期售出60公斤,指数为120%,该数指数之分指数为()8、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A、综合指数B、平均数指数C、总指数D、销售量指数E、个体指数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统计学模拟试题D、平均指标指数E、可变构成指6、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之间,当它为数正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当9、某种产品的生产总费用2003年为它为负值时,表示现象之间存在着。7、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哪个是自50万元,比2002年多2万元,而单位产品成本2003年比2002年降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一点上低5%,则()与分析不同。A、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4.17%B、8、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的数量生产费用指数为108.56%上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为相关关系;C、单位成本指数为95%D、产量与相关关系对应的是,反映现象之间存在的严格的依存关系。指数为109.65%9、用直线方程来表明两个变量间的变E、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动关系,并进行估计和推算的分析用为2.63万元方法称为。10、三个地区同一种商品的价格10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形报告期为基期的108%,这个指数是()式的方法是,测定现象之间的相关A、个体指数B、总指数C、综合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是,确定现象之间相关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式的指数方法是。D、平均数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11、直线回归方程y=a+bxxx参数a、11、平均指标指数包括()b的数值用方法确定,其xxa=,b=。A、固定权数算术平均数指数B、二、是非题固定构成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1、判断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D、算术平均数指数E、结构影响指系必须计算相关系数。数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知识点七:相关与回归分析分析的两个变量一定都是随机变量。一、填空题3、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1、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4、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可以概括为和两种类型。2、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r的符号一般相同,但有时也不同。5、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度不同分为、和。3、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方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向不同分为和。6、回归分析中计算的估计标准误4、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就是因变量的标准差。不同分为和。7、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关系值5、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表现形式的固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方法是;测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8、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切程度的方法是。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统计学模拟试题9、计算相关系数时,应首先确定6、一般来说,当居民收入减少时,自变量和因变量。居民储蓄存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10、相关系数是直线相关条件下间的关系是()A、负相关B、正相关C、零相关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D曲线相关11、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在定性分7、配合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析基础上进行的定量分析。是()1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xxb大于A、移动平均法B、半数平均法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C、散点法D、最小平方法系。8、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三、单项选择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1、相关关系是()A、复相关B、不相关C、正相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关D、负相关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B、现象间的一种非确定性的数量关系C、现象间的一种确定性的数量关度的方法是()A、作定性分析B、制作相关图系D、现象间存在的函数关系2、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C、计算相关系数D、计算回归系数10、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比较合理y的值也随之增加,两变量之间存在着()的方法是()A、曲线相关B、正相关C、负相A、散点图法B、半数平均法关D、无相关C、移动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3、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11、已知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有直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着()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50000元,A、曲线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2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关D、无相关是()4、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Y=12000+38XB、A、从0到1B、从-1到0C、从-1Y=50000+12000XC、Y=38000+12XD、到1D、无范围限制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比,对Y=12000+50000X12、相关图又称()变量的性质要求是不同的,回归分析中要求()A、散布表B、折线图C、散点图A、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D、曲线图机的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13、工人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C、两个变量都是非随机的 D、因 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 0.85,可以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断定两者是()A、显著相关B、高度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统计学模拟试题1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A、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重要区别是()支出也相应增长A、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B、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度,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应下降用方程式表示C、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B、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增加而增加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密切程度D、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C、两者都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D、增加而增加两者都不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E、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xx的15、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加深而提高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3、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为()A、1B、-1C、+1或-1D、大于-1,之间的关系是()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小于+11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正相关D、负相关E、单相关4、相关系数()y=a+bxxx,b表示()A、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A、是测定两个变量间有无相关关量y增加的数量系的指标B、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B、是在线形相关条件下测定两个量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C、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C、也能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量y减少的数量D、其数值大小决定有无必要配合D、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回归方程量y增加的数量E、与回归系数密切相关四、多项选择题5、直线回归方程()1、相关分析()A、建立前提条件是现象之间具有A、分析对象是相关关系B、分析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方法是配合回归方程B、关键在于确定方程中的参数aC、分析方法主要是绘制相关图和和b计算相关系数C、表明两个相关变量间的数量变D、分析目的是确定自变量和因变动关系量D、可用来根据自变量值推算因变E、分析目的是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量值,并可进行回归预测切程度,并配合相应的回归方程E、回归系数b=0时,相关系数以便进行推算和预测r=02、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统计学模拟试题6、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A、0.5为回归系数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7、相关关系的特点是()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8、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为了()A、说明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B、通过给定自变量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C、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D、用两个变量相互推算E、用给定的因变量数值推算自变量的可能值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和y()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1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A、在两个变量xx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C、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11、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形式分为()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E、不相关12、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B、现象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这种直线关系可用散点图来表示C、具备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资料,且能明确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D、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E、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值13、由直线回归方程y=a+bx所推算出来的y值()A、是一组估计值B、是一组平均值C、是一个等差级数D、可能等于实际值E、与实际值的离差xx等于0知识点八:抽样推断一、填空题1、根据抽取样本的方法不同,有和两种具体抽样方法。统计学模拟试题2、统计误差一般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14、如果全及平均数落在区间表性误差两大类,而代(550,650)内的概率是95.45%,则表性误差又包括抽样平均误差等于。和两种,其中,是抽样调查所固有15、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但又可控制和计算的。有、、、和。3、在抽样推断中,若其他条件不变,1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和。当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则抽样单位二、是非题数必须;若极限误差增加2倍,则抽样单位数。1、由于总体指标是唯一的,所以4、以样本指标去估计总体指标有样本指标也是唯一的。和两种方法。2、抽样误差是抽样法本身所固有5、点估计就是用样本指标去直接估计的,但可以尽量避免。总体指标,它没有考虑;而区间估3、有意选择样本单位所造成的误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去推断总体指标的,并能够说明估计差不是抽样误差。的,所以,区间估计是样本指标推4、抽样调查不仅存在抽样误差,断总体指标的主要方法。6、随机原则又称,是指在抽取样而且也存在登记误差。5、抽样平均误差实际上是所有可本单位时,每个单位都有。7、抽样推断中产生的抽样误差不能出现的样本平均数的方差。6、随机原则并不排除人的主观意但可以,而且还能加以。8、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的样识的作用。7、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本的与的平均离差。9、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总共可以构成个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8、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可能的样本个数,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总共可以构成个可能的样本个误差小于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数。平均误差。10、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9、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素:、和。抽样的随机原则而造成的。11、由于全及总体是唯一的,故10、抽样极限误差可能小于、大根据全及总体计算的参数也是唯一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的,常用的有、11、点估计是用样本的统计量直、等。接估计和代表总体参数。12、样本总体又称为,其所包含的单三、单项选择题位数称为。由于样本不是唯一的,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故据此计算的样本指标也不是唯一的,称为。A、了解现象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变13、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化趋势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动度的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具体的研究大小成,与样本容量的xx成。如其他条件不变,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则样本容量应。统计学模拟试题C、用样本指标对总体综合数量特A、也唯一B、有无数个C、不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估计唯一D、有有限个D、为计划和决策提供详细生动的9、抽样调查中,无法消除的误差资料是()2、从总体中选取样本时必须遵循A、随机误差B、责任性误差C、的基本原则是()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A、可靠性B、随机性C、代表10、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中,抽性D、准确性和及时性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3、样本指标()数就要扩大到()A、4倍B、2倍C、3倍D、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9倍变量11、点估计()C、有些是随机变量有些不是随机A、不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变量D、既是随机变量又是非随机变量B、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C、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4、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况D、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差是()致性A、登记性误差B、代表性误差C、12、相对而言,用样本指标去推系统性误差D、抽样误差断相应的全及指标,点估计的可靠性5、抽样误差是指()比区间估计的()A、高B、低C、基本相同D、时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高时低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13、区间估计的置信度是指()C、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A、概率度B、概率保证程度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抽样误差()C、抽样允许误差的大小D、抽样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平均误差的大小1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C、可以避免,但不可以控制D、重复抽样所需的样本单位数比不重复抽样()不能避免,但可以控制A、多B、少C、相等D、难以判7、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断差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相比()四、多项选择题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1、从一个全及总体中抽取一系列是小于后者C、两者总是相等D、不能确定大样本,则()A、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小8、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的B、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统计学模拟试题C、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D、样本指标也是随机变量E、样本指标随着样本的不同而不同
6、影响抽样单位数的因素有()A、被调查标志的变异程度B、允许误差C、概率度D、抽样方法E、抽样的组织方式企 第三季度 第 四 季 度2、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第四季度E、类型抽样
7、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纯随机抽样D、等距抽样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不重复抽样E、整群抽样3、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中都存在的误差是()A、系统性B、登记性误差C、责任心误差D、技术性误差E、代表性误差4、在总体100个单位中,抽取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样本个数40个B、样本容量40个C、是一个大样本D、是一个小样本E、一个样本有个单位5、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要素是()A、点估计量B、置信区间C、置信度D、概率E、抽样平均误差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
8、抽样推断中缩小抽样误差的方法有()A、缩小总体方差B、适当增加抽样数目C、最大限度地增加抽样数目D、改进抽样组织方式E、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9、适合采用抽样推断的有()A、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的质量检验B、某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情况C、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验D、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评价与xxE、食品质量的调查1、 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统计学模拟试题计划实际计划完成为上季的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万元)(%)(万元)(%)甲100120140乙150180100.00丙25029096.67合计500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单位:亿元)实际比重计划实际计划完成百(%)分数(%)国内生产总值GDP280031003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10011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11001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650190019503、 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分组(元)职工人数(人)各组人数所占比重(%)500以下10010500—60025025600—70030030700—80020020800以上15015合计1000100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4、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按年龄分组甲企业职工人数乙企业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人)比重(%)25以下120525——353403535——452003545以上10025合计800100
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统计学模拟试题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年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5、某年某月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班数产量(件)50——6010825060——707650070——805525080——902255090以上11520合计2524070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6、某企业生产产品需要依次经过四道工序,加工一批300件产品的资料如下:工序1234投入件数300296294294产品合格品件数296294294290要求:计算各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按工资分组甲企业职工人数乙企业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人)比重(%)1000以下14041000—2000320302000—3000240363000以上10030合计800100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统计学模拟试题8、某银行某省分行所属 20个支行的储蓄存款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支行数(个)计划储蓄额(亿元)100以下25100——105830105——110524110——120312120以上29合计2080试计算该银行在该省分行系统的储蓄存款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某银行发行三种不同颜色的债券,其资料如下:债券种类面值(千元)年利率(%)发行量(万张)蓝色21050黑色514150绿色101640试计算该行发行的全部债券的年平均利率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甲企业26262828293030302726乙企业15151718191918161617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
试比较甲、乙两企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甲班乙班60以下24统计学模拟试题60——706870——80211780——90161290以上59合计5050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资金利润率(%)企业数企业资金(万元)-5-011900-121012012-161450016-255800合计401510求平均利润率。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 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甲公司乙公司百分制组别参考人数(人)五分制组别参考人数60以下41560-701521270-801031680-901141390-1009510合计49合计56统计学模拟试题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 (用标准差)知识点五: 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1、 计算并填写表中空缺年份产值与上年比较的动态指标定基发展(万元)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速度(万元)(%)(%)对值(万元)(%)1998320199912200010520016.12002200384.32、 某市革命生产总值 1996—2001年资料如下: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国民生产总值(万元)5057637082100试计算该市“九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递增率3、 某储蓄所1996—2001年年末存款余额资料如下: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合计存款余额2302362412462522571464(百万元)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趋势方程(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统计学模拟试题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1年末职工人数200020202025204020352045年末非生产人数362358341347333333试计算该企业 1997—2002年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5、企业第一季度各月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一月二月三月产品总成本(元)225001200025500产品产量(件)180012002000单位成本(元)12.5010.0012.7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这种产品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6、某年上半年某市副食品公司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月份计划销售额(万元)实际销售额(万元)148060024905523470462450049455206126540706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各月计划完成情况(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7、某地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年份2000200120022003国内生产总值5060569062006620其中:工业增加值3720420046005000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各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统计学模拟试题(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8、某厂某年各月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万件)月份123456789101112产量640620650630610630640610630700650690要求:(1)采用三项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9、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产值与上年比较年份(万元)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万元)(%)(%)绝对值199810019991020001062001820021310、某商店1998—2004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销售额(万元)23023624525025726327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并据此预测该商店2005年的销售额。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生产总值(亿环比动态指标年份增长1%绝对增长量(亿元)发展速度(%)元)增长速度(%)值(亿元)1999502000110统计学模拟试题20011102002920032004342.82005107200620074504.2200820知识点六:统计指数1、 某针织厂三种产品的产量和价格资料如下:产品计量产量出厂价格(元)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万条2025108乙万张15182021丙万副101255要求:(1)计算每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 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和价格资料如下:商品计量销售额(万元)个体价格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指数(%)甲米80090095乙件9001200110丙块850900106(1) 计算物价总指数(2) 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 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统计学模拟试题3、 某商店三种商品价格及吸收量资料如下:商品计量价格(元)销售量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皮鞋双10012030004000大衣件24030013002400羊毛衫件9010040004800计算:(1)销售额的总变动指数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4、 某企业总产值及产量增长速度资料如下:产品总产值(万元)产量增长(%)名称基期报告期甲12015010乙2002105丙4004402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产量总指数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5、 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其资料如下:商品计量销售额(万元)价格今年比去年名称单位去年今年升降的百分比甲台2022+10乙件7072-4丙米5049-2合计—140143—统计学模拟试题试计算:(1)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6、 某企业有以下资料:去年今年职工人数(人)100120职工月平均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The Corner Store说课稿 (新版)冀教版
- 《6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I'm in Class One Grade Three Lesson 7说课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 我们的课余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001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第1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60米短跑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2025关于质押反担保合同
-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长沙打包箱房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2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 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表
-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和术语
-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 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申请表
- DB43-T 2612-2023林下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 三下《动物的一生》教材解读
- 神木市孙家岔镇神能乾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非煤矿山安全应急预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测验考试题目
- 一图看懂《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学习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