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1.gif)
![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2.gif)
![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3.gif)
![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4.gif)
![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ca7183e6330d005e249f2f8a806938a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1高考复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重点掌握比喻修辞的答题方法3、回归课本复习相关的古典诗词高考复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什么是修辞定义:修辞,即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分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考纲要求的八种类型)什么是修辞3思考1、什么是比喻修辞?2、比喻修辞有何作用或表达效果?思考4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5思考
遇到使用比喻修辞的诗歌或诗句,该如何组织答案?思考6方法
手法+分析+情感方法7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8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9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10回顾课本关于比喻的诗句有哪些?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氓》
用桑叶的茂盛和枯萎来比喻女子从年轻貌美到年老色衰容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男子的始乱终弃的痛斥。回顾课本关于比喻的诗句有哪些?11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将人生比喻成朝露(早晨的露珠),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人生的美好和短暂,充分表达了诗人时光易逝而大业未成的无限感慨。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作者用羁鸟、池鱼来自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在官场中,如笼中鸟、池中鱼一样不得自由,进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12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用绵绵不断的江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忧愁,化抽象的愁为具体可感的江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绪的绵绵不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作者以沧海明珠、蓝田美玉自喻,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珍珠,而自己就如滴入大海深处的珍珠一般,不为人知,又如蓝田美玉,被埋地下,虽有玉气产生,亦不为人知,充分表达了诗人还才不遇的无限惆怅与伤感。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3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大江”和“浪”比喻时间,由“大江东去”和“浪淘尽”想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以此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用雪喻浪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洁白和壮阔,亦从侧面烘托了英雄人物的气概和精神。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4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杂花飘香的原野,月光照在花树上,就像撒了一层洁白小雪珠。在这里,作者将月光比喻成小雪珠,不仅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还写出了月光的清冷,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9、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层次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此一句写柳树如烟,随风摇曳,桥梁如画,精致华美,帘幕如风,轻盈柔美,纱窗如翡翠,清透碧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钱塘(今杭州)的繁华,以此热情的歌颂了此地地方长官的治郡有方。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15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回头看刚才那狂风大作的情形,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风雨和晴朗都是无所谓的。在这里,作者用自然界的风雨和晴朗的天气变化,暗喻人生起落沉浮,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一个“无”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经受了风雨考验后变得更加超脱旷达、平静自适的苏轼。1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两个人眼下近在咫尺,可是下一刻就是各分南北。在分离的瞬间,月缺花飞。在这里,作者用“月缺花飞”比喻悲痛的分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离别的伤感和悲痛。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6比喻修辞小结
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扣文本分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感情)公式:手法+分析+情感比喻修辞小结17鉴赏下列的诗歌12、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试分析尾联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解析比喻。作者将自己比喻成蓬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去衙门上班,自己的这种处境就仿佛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一样,身不由己,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奔波和辛苦,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疲于奔波的苦涩和无奈之情。鉴赏下列的诗歌12、18拓展复习1、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题: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青山比作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描绘了洞庭风平浪静,在皓月银辉之下,山色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秀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拓展复习1、192、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
解析:比喻修辞。上阕写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映入眼中的景色让人愁肠寸断。台阶下的飘落的梅花就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的满满一身都是。作者用落梅的零乱比喻愁绪的纷繁,形象生动。下阕写鸿雁已经飞回,却没有带回半点讯息,路途遥远,即使想在梦中回去也很难,离别的仇恨恰如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这里作者用春草的随处生长比喻心中离愁别恨的绵绵不尽,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对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2、20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
析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锁,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也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21拓展复习1、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2.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3.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4.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5.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作品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拓展复习1、222、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
解析:比喻修辞。上阕写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映入眼中的景色让人愁肠寸断。台阶下的飘落的梅花就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的满满一身都是。作者用落梅的零乱比喻愁绪的纷繁,形象生动。下阕写鸿雁已经飞回,却没有带回半点讯息,路途遥远,即使想在梦中回去也很难,离别的仇恨恰如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这里作者用春草的随处生长比喻心中离愁别恨的绵绵不尽,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对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2、23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
析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锁,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也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24词句注释及译文
望洞庭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2、译文:清秋时节,夜色下的洞庭湖上,水月相映,相互融合,湖面无风,水平如镜。眺望洞庭湖,山清水秀,月光下山倒映在水中,好像洁白的银盘里托着一只青螺。词句注释及译文25清平乐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1、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2、柔: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3、砌(qì)下:台阶下4、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译文: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离别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清平乐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26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2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①卜算子:词牌名。②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⑤欲:想,想要。⑥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⑦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⑧才始:方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①卜算子:词牌名。28比喻修辞小结
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扣文本分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感情)公式:手法+分析+情感固定格式:比喻。将……比喻成……,化抽象的…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比喻修辞小结29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30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31高考复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2、重点掌握比喻修辞的答题方法3、回归课本复习相关的古典诗词高考复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32什么是修辞定义:修辞,即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分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考纲要求的八种类型)什么是修辞33思考1、什么是比喻修辞?2、比喻修辞有何作用或表达效果?思考34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35思考
遇到使用比喻修辞的诗歌或诗句,该如何组织答案?思考36方法
手法+分析+情感方法37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38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39诗歌鉴赏比喻修辞课本回顾及练习课件40回顾课本关于比喻的诗句有哪些?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氓》
用桑叶的茂盛和枯萎来比喻女子从年轻貌美到年老色衰容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男子的始乱终弃的痛斥。回顾课本关于比喻的诗句有哪些?41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将人生比喻成朝露(早晨的露珠),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人生的美好和短暂,充分表达了诗人时光易逝而大业未成的无限感慨。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作者用羁鸟、池鱼来自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在官场中,如笼中鸟、池中鱼一样不得自由,进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42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用绵绵不断的江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忧愁,化抽象的愁为具体可感的江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绪的绵绵不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作者以沧海明珠、蓝田美玉自喻,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珍珠,而自己就如滴入大海深处的珍珠一般,不为人知,又如蓝田美玉,被埋地下,虽有玉气产生,亦不为人知,充分表达了诗人还才不遇的无限惆怅与伤感。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3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大江”和“浪”比喻时间,由“大江东去”和“浪淘尽”想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以此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用雪喻浪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洁白和壮阔,亦从侧面烘托了英雄人物的气概和精神。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4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杂花飘香的原野,月光照在花树上,就像撒了一层洁白小雪珠。在这里,作者将月光比喻成小雪珠,不仅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还写出了月光的清冷,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9、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层次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此一句写柳树如烟,随风摇曳,桥梁如画,精致华美,帘幕如风,轻盈柔美,纱窗如翡翠,清透碧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钱塘(今杭州)的繁华,以此热情的歌颂了此地地方长官的治郡有方。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45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回头看刚才那狂风大作的情形,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风雨和晴朗都是无所谓的。在这里,作者用自然界的风雨和晴朗的天气变化,暗喻人生起落沉浮,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一个“无”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经受了风雨考验后变得更加超脱旷达、平静自适的苏轼。1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两个人眼下近在咫尺,可是下一刻就是各分南北。在分离的瞬间,月缺花飞。在这里,作者用“月缺花飞”比喻悲痛的分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离别的伤感和悲痛。10、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6比喻修辞小结
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扣文本分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感情)公式:手法+分析+情感比喻修辞小结47鉴赏下列的诗歌12、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试分析尾联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解析比喻。作者将自己比喻成蓬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去衙门上班,自己的这种处境就仿佛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一样,身不由己,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自己在官场上的奔波和辛苦,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疲于奔波的苦涩和无奈之情。鉴赏下列的诗歌12、48拓展复习1、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题: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青山比作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描绘了洞庭风平浪静,在皓月银辉之下,山色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秀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步骤三).拓展复习1、492、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
解析:比喻修辞。上阕写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映入眼中的景色让人愁肠寸断。台阶下的飘落的梅花就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的满满一身都是。作者用落梅的零乱比喻愁绪的纷繁,形象生动。下阕写鸿雁已经飞回,却没有带回半点讯息,路途遥远,即使想在梦中回去也很难,离别的仇恨恰如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这里作者用春草的随处生长比喻心中离愁别恨的绵绵不尽,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对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2、50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
析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锁,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也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紧51拓展复习1、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2.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3.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4.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5.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作品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拓展复习1、522、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问题: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
解析:比喻修辞。上阕写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了大半,映入眼中的景色让人愁肠寸断。台阶下的飘落的梅花就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的满满一身都是。作者用落梅的零乱比喻愁绪的纷繁,形象生动。下阕写鸿雁已经飞回,却没有带回半点讯息,路途遥远,即使想在梦中回去也很难,离别的仇恨恰如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这里作者用春草的随处生长比喻心中离愁别恨的绵绵不尽,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对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2、53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题: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
析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劳动合同模板
-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
- 酒水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物理真题:2024年高考辽宁卷物理真题
- 2024年中考物理(长沙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进户门购销合同
- 2025标准网站开发合同
- 2025软件购买合同
- 育儿嫂家政服务劳动合同协议
- 技能培训对员工职业素质的影响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答案)
- 微整培训课件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第19章 一次函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指导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电梯结构与原理-第2版-全套课件
- IEC-62368-1-差异分享解读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下)模拟英语试卷
- 节后复工培训内容五篇
- GB/T 33322-2016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
- GA 1051-2013枪支弹药专用保险柜
- 某水毁公路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