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1.gif)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2.gif)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3.gif)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4.gif)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3357ec94e16c21b7c6b5d9796a006c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6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第四单元第16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直至瓦解的过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散去,美苏之间的战时合作逐渐被“冷战”对抗所取代;随着雅尔塔体系逐渐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敌视对抗,双方“冷战”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势均力敌,这也导致世界形势一方面始终处于战争威胁之下,一方面又保持了相对和平。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直至瓦解的[学法指导]1.学习本单元需要把握的基本线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出现、演变及结束。2.学习时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原因和实质;二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过程、斗争阶段、特点。3.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以下认识:冷战是大国集团之间实力抗衡、利益博弈的结果,不符合时代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4.分析雅尔塔体系时,应注意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系和比较。[学法指导]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知识点知识要素记忆理解运用美苏争霸戴维营会议和第二次柏林危机√√核战争的阴影美苏核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知识点知识要素记忆理解运用美苏争霸戴维营会议和第二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1.历史背景苏联领导人
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美国提出对苏联的两手政策。2.戴维营会谈(1)时间:1959年,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
举行戴维营会谈。(2)结果:戴维营会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3.争霸(1)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处于攻势。(2)争夺的重点是欧洲,
是双方较量的焦点。(3)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建
而暂告结束。(4)特点:既剑拔弩张又缓和,优势在美国。[特别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柏林柏林墙3.争霸柏林柏林墙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原因美、苏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
成为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2.概况(1)核军备竞赛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2)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3)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4)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
。核武器原子弹均势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核武器原子弹均势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1.美、苏两国的核力量美、苏两国分别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数次。2.古巴导弹危机(1)背景:美国企图推翻古巴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
和军事援助。(2)导火线: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
发射场,并向古巴运送导弹。(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作出不进攻古巴等保证。经济导弹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经济导弹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1)终究走到双方当初愿望的反面,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2)促使美、苏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知识点拨]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对抗,又有对话缓和,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同时,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一、苏联对外战略政策的调整表现、原因及影响是什么?(1)调整表现:“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大林采取防御型的外交政策,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一、苏联对外战略政策的调整表现、原因及影响是什么?(2)原因:①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存在。②历史渊源——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③主观原因——苏联领导人指导思想的错误。④现实条件——苏联实力的增强。(3)影响:使美苏争霸的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愈演愈烈。(2)原因: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的一套战略是(
)A.巩固战争胜利果实B.实现联华遏制美国政策C.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D.独霸世界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经济恢复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的突破。他认为美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改变了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答案:C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对二、美苏争霸有什么影响?总体上看美苏两国各有得失实质上看美苏争霸实质上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对美国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美国势力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苏联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又遭受极大挫折对世界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美苏争霸有什么影响?总体上看美苏两国各有得失实质上看美苏2.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A.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对抗导致苏联解体也削弱了美国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解析:在对抗中既削弱了美国也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答案:B2.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高频考点考查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示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国家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战略轰炸机美国10546564000550苏联13002401700150高频考点考查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国家陆
材料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核武器?
(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眨了眼睛?
(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材料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解析]
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力量对比;第(2)问关键在于理解“眨眼”的含义;第(3)问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去全面认识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和平的影响。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美、苏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军备竞赛,而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
(2)苏联。苏联自知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加上核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苏联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解析]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力量对(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一直生活在核火药桶上,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美、苏形成核均势态势,加上核战争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美、苏竭力避免直接碰撞,维持了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图文探究二战后美苏争霸及影响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握核武器的特点,掌握冷战格局下美苏争霸的表现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2)能力层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培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能力图文探究二战后美苏争霸及影响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探究示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是相当大的。1000克铀(火柴盒那么大)的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相当于3000吨煤(无烟煤)燃烧所放出来的热量。[探究示例]材料二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材料三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问题生成](1)根据材料一说明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不同点?(2)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探究思路]第(1)问要根据图片和材料,从杀伤力角度分析;第(2)(3)问要注意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要注意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美国行为的分歧。[问题生成]
[尝试解答](1)破坏力极强,杀伤力巨大。
(2)美、苏两国。导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升级,尤其在核军备上。
(3)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人民必须时刻警惕、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尝试解答]一、阅读与思考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提示:学生可根据自身理解阐述理由,答案不求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应肯定。答案可分两个方面:(1)有道理。这位物理学家对原子弹应该是非常了解的,他的论断说明他看到了原子弹的危害。一个国家拥有原子弹,会给人类带来危险,但它只要不轻易使用,而是把原子弹用做威慑别的国家的武器,用来证明自己国家的实力,虽然“够糟了”,但一、阅读与思考与两个国家同时拥有原子弹相比,还是好一些的。两个国家同时拥有原子弹后,一旦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头脑发热,就更容易引起核战争,而且是核大战,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所以说“更糟”。(2)没有道理。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原子弹,将能打破美国的“核讹诈”局面,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巩固。另外,如果两个国家都能认识到原子弹不仅危害别国也危及自身的话,双方都尽力避免核战争,用其他方法解决争端,那么也不见得就“更糟”。与两个国家同时拥有原子弹相比,还是好一些的。两个国家同时拥有二、自我测评用历史事实说明20世纪50、6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提示: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其间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这是美苏关系的总特点。具体表现:第一,缓和方面:(1)1955年5月对奥合约的签订,不但结束了“二战”后奥地利被美、苏、英、法四大国分割占领的局面,使奥地利成为中立国家,给奥地利带来了持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条约对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缓和起了积极作用,东西方关系开始“解冻”。(2)苏联承认联邦德国,并于1955年和联邦德国建立二、自我测评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行为改善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壮大了苏联“和平攻势”的声势;同时,也使西方难以回避东德即民主德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事实。(3)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这是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期间进行的戴维营会谈虽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但它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反映出美、苏两大国战略地位的微妙变化,美国实际上承认了苏联与美国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第二,紧张方面:(1)第二次柏林危机。以苏联要求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行为改善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形象,壮大了苏联在限期内将西柏林变为“自由市”为始,最后以1961年柏林墙的修筑结束。柏林墙,全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它的建立是为了隔离东、西柏林,从而阻止公民自由外流和其他非法活动。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两德重归统一。(2)激烈的核军备竞赛。(3)古巴导弹危机。在限期内将西柏林变为“自由市”为始,最后以1961年柏林墙的第四单元第16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第四单元第16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直至瓦解的过程。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散去,美苏之间的战时合作逐渐被“冷战”对抗所取代;随着雅尔塔体系逐渐确立,两极格局形成。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敌视对抗,双方“冷战”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势均力敌,这也导致世界形势一方面始终处于战争威胁之下,一方面又保持了相对和平。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矛盾直至瓦解的[学法指导]1.学习本单元需要把握的基本线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冷战”格局的出现、演变及结束。2.学习时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原因和实质;二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过程、斗争阶段、特点。3.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以下认识:冷战是大国集团之间实力抗衡、利益博弈的结果,不符合时代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4.分析雅尔塔体系时,应注意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系和比较。[学法指导]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知识点知识要素记忆理解运用美苏争霸戴维营会议和第二次柏林危机√√核战争的阴影美苏核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知识点知识要素记忆理解运用美苏争霸戴维营会议和第二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1.历史背景苏联领导人
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美国提出对苏联的两手政策。2.戴维营会谈(1)时间:1959年,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
举行戴维营会谈。(2)结果:戴维营会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一、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3.争霸(1)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处于攻势。(2)争夺的重点是欧洲,
是双方较量的焦点。(3)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以修建
而暂告结束。(4)特点:既剑拔弩张又缓和,优势在美国。[特别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柏林柏林墙3.争霸柏林柏林墙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1.原因美、苏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
成为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2.概况(1)核军备竞赛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2)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3)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4)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
。核武器原子弹均势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核武器原子弹均势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1.美、苏两国的核力量美、苏两国分别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数次。2.古巴导弹危机(1)背景:美国企图推翻古巴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
和军事援助。(2)导火线: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
发射场,并向古巴运送导弹。(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作出不进攻古巴等保证。经济导弹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经济导弹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1)终究走到双方当初愿望的反面,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2)促使美、苏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知识点拨]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既有紧张的对抗,又有对话缓和,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同时,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岳麓版选修3一、苏联对外战略政策的调整表现、原因及影响是什么?(1)调整表现:“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斯大林采取防御型的外交政策,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一、苏联对外战略政策的调整表现、原因及影响是什么?(2)原因:①客观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存在。②历史渊源——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③主观原因——苏联领导人指导思想的错误。④现实条件——苏联实力的增强。(3)影响:使美苏争霸的局面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愈演愈烈。(2)原因: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的一套战略是(
)A.巩固战争胜利果实B.实现联华遏制美国政策C.实现美苏共同主宰世界D.独霸世界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经济恢复发展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有了很大的突破。他认为美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改变了斯大林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答案:C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的对二、美苏争霸有什么影响?总体上看美苏两国各有得失实质上看美苏争霸实质上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对美国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美国势力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苏联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又遭受极大挫折对世界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美苏争霸有什么影响?总体上看美苏两国各有得失实质上看美苏2.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A.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对抗导致苏联解体也削弱了美国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D.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解析:在对抗中既削弱了美国也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答案:B2.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高频考点考查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示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国家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战略轰炸机美国10546564000550苏联13002401700150高频考点考查美苏争霸和军备竞赛[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国家陆
材料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美苏为什么争相发展核武器?
(2)材料二中的“对方”是指谁?对方为什么首先眨了眼睛?
(3)谈谈你对美、苏军备竞赛下和平问题的认识。材料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回忆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时[解析]
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力量对比;第(2)问关键在于理解“眨眼”的含义;第(3)问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去全面认识核军备竞赛对人类和平的影响。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美、苏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展开了军备竞赛,而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所以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
(2)苏联。苏联自知军事力量处于劣势,加上核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苏联不想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解析]第(1)问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美苏双方力量对(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一直生活在核火药桶上,处于战争的边缘。但美、苏形成核均势态势,加上核战争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因此美、苏竭力避免直接碰撞,维持了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3)美、苏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竞争,使人类图文探究二战后美苏争霸及影响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握核武器的特点,掌握冷战格局下美苏争霸的表现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2)能力层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培养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能力图文探究二战后美苏争霸及影响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使学生掌[探究示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是相当大的。1000克铀(火柴盒那么大)的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相当于3000吨煤(无烟煤)燃烧所放出来的热量。[探究示例]材料二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材料三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二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问题生成](1)根据材料一说明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不同点?(2)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探究思路]第(1)问要根据图片和材料,从杀伤力角度分析;第(2)(3)问要注意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要注意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美国行为的分歧。[问题生成]
[尝试解答](1)破坏力极强,杀伤力巨大。
(2)美、苏两国。导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升级,尤其在核军备上。
(3)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
(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人民必须时刻警惕、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尝试解答]一、阅读与思考你认为这句话有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集成电路代工厂商业秘密保护合同
- 2025年动力调谐陀螺平台项目建议书
- 提升学校艺术教育影响力的策略计划
- 医院宣传工作总结与改进方法计划
- 班级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计划
- 营养科膳食服务效果评估与改进计划
- 强化模块独立性降低系统耦合风险
- 小学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讲话2022
- 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故事征文
- 旅游景区游客意外事故免责条款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单元拓展-字族文》教学设计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牙外伤的远期并发症监测
- 2024年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节《制作创意挂件》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 DL-T-1846-2018变电站机器人巡检系统验收规范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建筑)
- 《我的寒假生活》
- 陕2018TJ 040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复合免拆保温模板构造图集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