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1.gif)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gif)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3.gif)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4.gif)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2a82d01b1050f8c36bc644b19c88500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一、分类:2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二、说明顺序:3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4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形象(准确)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形象(准确)地5(1)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了……使文章层次分明(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列举了……的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5)作比较:将……与……比较,突出说明了……。(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具体准确、通俗易懂地说明了……(1)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6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运了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7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B、说明文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准确生动、形象、准确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8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方法:9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10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11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地说明了
。(第一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如
(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12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13题目作用1.问法:“以……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谈谈对本文标题的理解”2.答题思路:
①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
②指明说明内容(说明特点或事理)
③分析语言特色
④注意句式特点3.举例:《津津有味嚼“薄膜”》
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答: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食、无毒的特点;题目新颖别致,用语生动,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作用答: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14首段作用问法:“本文以……开头,有什么作用?”;“第一段引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第一段写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题思路:①,若引用故事或名言开头,先指出引用了……开头②概括首段的内容,引出说明对象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举例:《北京城的那些门墩儿》第一段引用童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引出下文对门墩功能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门墩在北京民居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首段作用答:引出下文对门墩功能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15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16《生物入侵者》阅读答案1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2起到了对生物入侵者作明确界定的作用。或“为了说明通过自然条件下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不是生物入侵者。”3“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第1问:举例子、列数字。第2问示例:①举斑贝的例子是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②举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③列举关岛鸟类由11种减少到两种的数字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危害的严重性。5不能。“到目前为止”限制时间,强调人们至今还在遭受入侵物种的危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物入侵者》阅读答案1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17《漫画对联》答案1.种类(1分)起源和发展(1分)写法(1分)2.①名胜古迹(1分)②自勉(1分)③题赠(1分)3.放在E处。(1分)因为康乾盛世是清代,(1分)E处之后说的是晚清。(1分)4.承上启下(过渡)作用。(2分)5.举例子。(1分)具体、直观地说明了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1分)6.赏名画如沐春风。(3分)《漫画对联》答案1.种类(1分)起源和发展(1分)18蛙年心事7.上海地区蛙类被捕杀的现状及危害。(共2分,答出“现状”、“危害”各给1分。)
8.本题考生可从作比较、摹状貌、举例子三个方面任选角度作答:作比较(1分),将外形难看的虎纹蛙和其它外形漂亮的蛙类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蛙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数量越来越少(2分)。(共3分,说明方法正确给1分,答出“突出强调”给1分,答出“生存环境恶劣”的内容给1分。)摹状貌(1分),对虎纹蛙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2分)。举例子(1分),举虎纹蛙为例,对蛙类的生存环境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分)。
蛙年心事7.上海地区蛙类被捕杀的现状及危害。(共2分,答出“199.示例一:生动的说明文,文章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如无斑雨蛙也是蛙中“美人”等例,使说明更生动。示例二:生动的说明文,文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如“金线蛙披着一身镶金的绿衣,体态轻盈,住得也雅致——它们偏爱有藕莲的水塘,把一天里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坐在浮叶上顾盼四周”等句子,使说明更生动。示例三:生动的说明文,文章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进行说明,如“一旦谈妥价钱,摊主收钱,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开始当场断头、剥皮抽筋。一会工夫,会唱歌的生灵就成了一堆赤裸跳动的血肉,那颜色和形状像极了人体。”等句子,使说明更生动。(共3分,判断正确给1分,分析说明正确给2分;如判断错误则整题不给分。本题可从①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等,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等,③表达方式——描写。本题只需答出使文章生动的手法及例子,不用具体说明其作用。)
9.示例一:生动的说明文,文章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行2010.共3分。答了“充分”给1分,判断错误,整题无分,答对了理由给2分,下面两种理由答出一种即可。①“所有的蛙在上海都属于地方重点保护动物”,上海的蛙类现状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可想而知;②举上海一地就蛙类现状展开说明,说明了蛙类的生存环境的恶劣、捕杀现象之严重,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10.共3分。答了“充分”给1分,判断错误,整题无分,答对了21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22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一、分类:23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注意要抓住立足点)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一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二、说明顺序:24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25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形象(准确)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具体形象(准确)地26(1)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有条理更清晰地说明了……使文章层次分明(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列举了……的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5)作比较:将……与……比较,突出说明了……。(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具体准确、通俗易懂地说明了……(1)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7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运了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28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B、说明文语言风格:平实、质朴、准确生动、形象、准确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A、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29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五、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词语)典型试题方法:30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31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32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地说明了
。(第一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如
(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五、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33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34题目作用1.问法:“以……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谈谈对本文标题的理解”2.答题思路:
①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
②指明说明内容(说明特点或事理)
③分析语言特色
④注意句式特点3.举例:《津津有味嚼“薄膜”》
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
答: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食、无毒的特点;题目新颖别致,用语生动,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作用答: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食用薄膜,指明了食用薄膜可35首段作用问法:“本文以……开头,有什么作用?”;“第一段引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章第一段写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题思路:①,若引用故事或名言开头,先指出引用了……开头②概括首段的内容,引出说明对象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举例:《北京城的那些门墩儿》第一段引用童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引出下文对门墩功能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门墩在北京民居的代表性与普遍性,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首段作用答:引出下文对门墩功能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36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37《生物入侵者》阅读答案1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2起到了对生物入侵者作明确界定的作用。或“为了说明通过自然条件下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不是生物入侵者。”3“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第1问:举例子、列数字。第2问示例:①举斑贝的例子是有力地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②举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③列举关岛鸟类由11种减少到两种的数字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危害的严重性。5不能。“到目前为止”限制时间,强调人们至今还在遭受入侵物种的危害,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物入侵者》阅读答案1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38《漫画对联》答案1.种类(1分)起源和发展(1分)写法(1分)2.①名胜古迹(1分)②自勉(1分)③题赠(1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砂石料开采与环境保护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消费分期贷款质押担保合同书2篇
- 2025版铁路货运特点与业务流程规范合同3篇
- 香烟店卫生标准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委托实施协议3篇
- 2025版环保设备维修与改造承包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版学生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实习教育与培训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大学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新风机销售与技术支持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续约合同
- 配网设备缺陷分类及管理重点标准
- UI与交互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 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讲解
- 尤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 高考作文答题卡(作文)
- 在乡村治理中深化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一张图工作方案
- 梅毒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工程伦理第二讲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