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养殖技术_第1页
苍蝇养殖技术_第2页
苍蝇养殖技术_第3页
苍蝇养殖技术_第4页
苍蝇养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蝇蛆是家蝇的幼虫。家蝇(Muscadomestica),在我国有2个亚种,其中学名为M.domesticadomestica的家蝇是欧洲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学名为M.domesticavicina的家蝇在我国分布广泛,又称饭蝇、舍蝇、南方蝇。适于作为中国林蛙饵料的为后一种。蝇蛆含蛋白62%左右,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全价新型饵料。实验证明,用它完全代替鱼粉喂养中国林蛙,蛙的生长明显加快,增产显著。蝇蛆不仅可以鲜用,也可以干燥粉碎成蛆粉,效果同样好,更易于贮存和运输。蝇蛆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可以从中提取蛋白粉,开发高级营养食品,而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得到脂肪、抗生素、凝聚素等。苍蝇抗生素蛋白可以消灭真菌微生物,具有极强的消毒作用。蝇蛆的壳也是提取价格昂贵的几丁质的上等原料。养殖蝇蛆,周期短,产量高,见效快。苍蝇生长速度惊人、世代短、繁殖快,据测算,一对家蝇一个夏天循环繁育2000亿个蛆,可累积纯蛋白600多吨;从卵发育到成虫,一般仅需要10〜11天。在羽化前即可作为饵料,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养蛆可在室内进行,不受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若有加温条件,一年四季均可养殖。饲养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麦麸、米糠、酒糟、豆渣等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均能利用。蝇蛆养殖包括成虫养殖和幼虫养殖两个关键环节,幼虫养殖和成虫养殖,在饵料、场地、养殖方式上相差很大。(一)种蝇选育现在很多农业院校及医疗研究单位的实验室都有优良家蝇纯种保存,应选用他们实验用的优良纯种蝇,以保证繁育出优良蝇蛆。母蝇繁殖群应选择个体大而健壮的幼虫专门加强培育,要注意较好的营养卫生条件,不断连续优选,使母蝇群体质量不断提高。从理论上讲,一对种蝇能持续产卵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但是人工养殖条件下却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刚羽化的种蝇头两天产卵很少,从第三天开始进入产卵高峰期,此期可以持续一个星期,10天后产卵率开始明显下降,15天后,产卵率已降到每天平均不到2个。因此在生产中,每批种蝇养殖两周左右就要淘汰,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蝇卵,提高养殖效益。淘汰的方法是断水断食,一般断水断食2〜3天种蝇就会全部死亡。在生产中刚引进的种蝇个体大,生命力强,产卵率高,但是随着生产的进行,种蝇不断从下一代选取,经过几十代以后,整个种蝇种群的素质开始下降。在生产中,下一代的种蝇一般是直接从大批商品幼虫中提取,而商品幼虫的培育不能达到最佳条件,商品幼虫无法充分发育,这必将影响种蝇的素质,具体表现是种蝇个体小,飞翔能力差,产卵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种群的优势,可采取以下措施:生产中,从野外捕获自然种蝇与人工种蝇混养、杂交,将下一代提纯复壮;捕捉自然界的同类种蝇也有几条来源:最方便的来源是:蝇蛆繁殖饲养场的周围因平时繁殖的蛆虫逃在外面和喂蛙时钻在土里又羽化成的蝇,比较健壮;届时可在蝇蛆房的门口放上食、水和产卵盆,与繁养蝇蛆一样,收集蝇卵,精心饲养,待变成蛹消毒后,放入蝇房交配。另一种是用捕捉笼到垃圾摊随时捕捉种蝇。捕捉方法有两种:垃圾摊上的种蝇很多,只要手提捕蝇笼的上部对准蝇群罩下去,苍蝇都会钻进去。在捕蝇笼的下面放上诱饵,也能诱进野生的种蝇(图4-10)。在养殖过程中,挑选个大体壮蛆虫,单独加强营养、精心照料,给种蝇幼虫提供充分优越的条件,包括食物、水、温度、饲养密度等,这样可以获得比较优质的成熟幼虫,进而得到优质种蝇,从而保证种蝇种群的整体素质。准备作为种蝇的蛆虫,除上述条件外,于幼虫第3-4天,即变蛹前要进行蛆料分离,分离的种蛆要用0.3ppm高锰酸甲溶液浸泡消毒,待变成蛹后再进行同样消毒,即可以放入饲养室、笼进行换代繁殖或放入4。。左右冰箱中冷藏备用;每次蝇房或蝇笼换代前必须打扫干净,用0.3ppm的高锰酸钾或2ppm漂白粉进行消毒;500克鲜蛹约2.3-3万只,每克约50只。(二) 成蝇的饲养食物、水有如下几种成蝇饲料可供选择:红糖或葡萄糖、奶粉各50%。鱼粉糊50%、白糖30%、糖化发酵麦麸20%。蛆粉糊50%、酒糟30%、米糠20%。家蝇幼虫糊70%、麦麸25%、啤酒酵母5%、蛋氨酸90毫克。蚯蚓糊60%、糖化玉米糊40%。糖化面粉糊80%、家蝇幼虫糊或蚯蚓糊20%。上述配方中,最佳配方是第一种,但是成本相对较高;第二至六种配方成本较低,生产中可以采用。糖化面粉糊是将面粉加水按1:7的比例调匀煮成糊状,再按总量加入10%的糖化曲,放在60°C下糖化8小时即成。淀粉糖化酵母糊是用麦粉、玉米粉、薯粉等类淀粉接种糖化菌,降解成糖类,再接种酵母,制成糖和酵母混合物,可满足成蝇对蛋白质的需要。气温25C以上,家蝇产卵多,取食旺盛。每天早晚各喂食一次,喂食量以每顿稍有剩余为好。种蝇在产卵前摄食量较大,产卵期相对减少,因此种蝇产卵前应供应充足的食物,以确保其正常产卵。每只成蝇每天平均摄食红糖0.520毫克、奶粉0.688毫克或摄食淀粉糖化酵母糊1.5毫克。成虫饲料调成糊状直接放入食盘内投喂即可,一般每1000只种蝇要有40平方厘米以上的采食面积。水是种蝇生存的必要条件,一经羽化就要立即喂水。水要保持清洁,特别是盛夏,种蝇饮食污水会大量迅速死亡。如果用水盘喂水每天早、中、晚要各换一次,一般每1000只种蝇要有30平方厘米左右饮水面积。大规模养殖散养最好采用水盘喂水。温度、湿度饲养家蝇温度以25〜30C,空气相对湿度以50%〜80%为宜,家蝇蛹在此温度下,经3〜4天即可羽化。盛夏天气炎热时,可以通风撒水降温,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控温仪和通风扇并配上湿度计。适宜的光照能刺激成蝇采食、产卵,成蝇的光照以每日10〜11小时为宜,晴天可采用自然光照。阴雨天及光线较暗时,用日光灯或白炽灯照明,夜间关灯,让其休息。种蝇室要经常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还要随时检查有无敌害,如蚂蚁、蜘蛛、壁虎等。收集蝇卵成虫羽化2〜3天后,在蝇笼中放进直径12厘米的碟子(大规模的用平底方塑料盘),碟子里放用水拌好的麦麸(以手攥能滴水,放下能松散为宜),堆成馒头状,用手指或筷子在周边捣数只小洞,让成蝇产卵。气温高时要喷水,必须24小时保持产卵料湿度。产卵高峰期平均每立方米要放4〜8个产卵碟。种蝇多在上午8时至下午15时产卵,每天可收集卵1-2次,中午12时及下午16时各一次,将产卵碟内诱卵物倒入幼虫培养室培养。成虫产卵期可持续20天,产卵高峰在前15天。(三) 幼虫的饲养饲料每天早晨将产卵碟中的麦麸倒入幼虫孵化饲养盒,含水量以65%〜70%为宜,PH值以6.5〜7为好,可用石灰水及稀盐酸调节。每平方米饲养池可放饲料厚度为3〜4厘米,料面可高低不同。饲料中可接蝇卵20万〜25万粒/立方米,重约20〜25克,蝇卵不能暴露在饲料面上。幼虫主要取食饲料发酵后产生的菌丝,包括根霉、毛霉面包霉等。也可将饲料预先发酵,待产生大量菌丝后再喂幼虫更有利于幼虫生长,同时能缩短培育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如果用麸皮喂养幼虫,新麸皮发酵12〜18小时后投喂最佳。有条件的可以用人工培育的菌种进行发酵,用人工培育的菌种只要4〜5小时即可完成新料发酵,根据饲料消耗情况,不足时可及时补充。饲料变黑并略带有氨味时,说明料已经老化,幼虫不愿再吃,需补换新料。补料前应先剔除一些旧料,然后再将新发酵好的料均拌在池内。温度如用未经发酵的麸皮者,因麸皮会发酵生热,这时就要随时用手或温度计测量发酵料里的温度,温度高时,堆层要薄,反之,要厚,在孵化、饲养过程中,料内温度要严格控制,由于饲料本身不断发酵放热,因而料内温度也会随之不断升高。如果料铺得厚,时间一长,料内温度很快上升,当温度超过42〜45°C时,幼虫便会因温度过高而外逃或在料内被烧死。如果料铺得薄,室内气温又低,则会使料内温度也随之降低,当低于30C,幼虫生长缓慢,发育时间长,影响生产,因此,控制好料内温度,使其保持在35C左右为最适宜。当温度高时要及时翻料摊薄降温;当温度低时要及时堆料保温,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养殖室的室温,以确保幼虫正常生长。取食生长规律为了提高蝇蛆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幼虫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要注意蝇卵的孵化,孵化时控制好料内温度至关重要,最佳温度为30C。其次是幼虫生长的前三天需供足饲料并调控好料温。第一天幼虫刚孵化出来,食量较小,无需供料;第二天、第三天生长最快,一定要供足料,生产中以麸皮和米糠混合喂养效果最好;第四天、第五天幼虫已经基本长成,体重还稍有增加;第五天体重开始下降。一般第四天开始分离、清洗、消毒干净后喂蛙(消毒用高锰酸钾0.3ppm浸泡或用FK微生物治剂)。外逃在蛆虫饲养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幼虫经常外逃,分析下来,无非是以下几种因素。盒内温度超过极限;饲料干燥,缺少水份;饲料太湿,水份过多,料内闷而无氧;幼虫生长期已结束,寻找蛹期场所;饲料已吃完;幼虫孵化、饲养盒,最好每盒做一块60目纱网盖,这样做,第一可防止外逃,第二也不让盒外散飞的种蝇在幼虫盒内产卵,以免大小不齐。收集幼虫在30〜35C条件下,经4〜5个昼夜,幼虫个体体重可达20〜25毫克,500克成熟的幼虫约1.7-1.8万条,趋于老熟,停止取食。此时即可进行幼虫分离,目前国内还没有特别理想的分离方法。以下介绍两种分离方法仅供参考。⑴网筛分离法可利用其趋暗避光性,用分离筛将幼虫从培养料中分离出来。分离时将混有幼虫的饲料放在8目网筛上,网筛放在不透光的盒子上,上面光照强,下面暗,幼虫会不断往下钻,直到大部分幼虫钻下去为止。并不断用刮刀刮去浮在上面的麸料,放在另一筐中,让蛆虫不断暴露在强光下,反复几次。分离出的蛆虫必须按上一章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喂蛙。⑵堆积分离法利用成蛆避光且聚集成堆、成团的习性,将饲有成蛆的育蛆盒(框)全部搬到事先选好的平坦且有阳光充分照射的场地上,先将蛆盒上层的料用平铲铲去,稍待一会,再铲一次,如此2〜3次后将底层的成蛆连同废料一起倒在地面上,并堆成厚层,操作人员可不时的将上层的料渣,再用平板木条慢慢抵到场地一侧,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随着渣料的减少,大批的成蛆逐渐暴露在阳光下积聚成堆,这时可用大平铲快速将蛆收集。此法适用于中小规模生产,分离收取老熟蛆较好。蝇蛆养殖技术蝇蛆养殖技术.苍蝇的生态习性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分述如下:1、卵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C以下不发育,低于8°C或高于42°C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C时,20小时;25C时,需16〜18小时;28C时,需14个小时;35C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2、幼虫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有口隽淦冢?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蝇蛆体色,1〜3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如下:①温度: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时间长短。最适环境温度(培养基料温度)为34〜40C,发育期可缩短为3〜3.5天;温度25〜30C时,发育期为4〜6天;温度20〜25C时,发育期为5〜9天;温度16C时,发育期长达17〜19天。发育期最低温度为8〜12C,高于48C则夭折。②湿度:1〜2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80%,最佳湿度为71%〜80%。3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70%,超过80%便不能正常发育。可见蝇蛆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湿度,但并非越高越好。在生产实践中,适宜的湿度为65%〜70%;低于40%,蝇蛆发育停滞,化蛹极少,甚至导致蝇蛆死亡。③食物:蝇蛆的重要生态之一就是食杂性,而且在栖息处就地取食。有人曾在1.5平方米的猪粪中发现蝇蛆和蛹多达7.64万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以至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蝇蛆喜摄入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数量、质量、发酵温度以至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效果。3龄期蝇蛆发育成熟后即停止摄食,在低温15〜20C和低湿的条件下,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泥土疏松处化蛹。有人曾在某酒厂院内墙根的水泥地面破损处缝隙中发现成千上万只家蝇的蛹。④通气:空气流通有利于蝇蛆的生长发育。在垃圾堆里,蝇蛆常分布于具有较大空隙的墙角、墙根处。掌握上述蝇蛆的生长特性,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对于提高蝇蛆养殖效益大有裨益。3、蛹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5〜8毫米。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影响蛹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主要有:①温度:3龄期蝇成熟后,即趋向于稍低温的环境中化蛹。但低于12C时,蛹停止发育;高于45C时,蛹会死亡。在适宜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蛹期相应缩短。16C时,需要17〜19天;20C时,需要10〜11天;25C时,需要6〜7天;30C时,需要4〜5天;在35C时,仅需3〜4天,此为最佳发育温度。蛹的特性是比较耐寒。据试验,家蝇蛹在温度1C、环境湿度85%的冰箱中冷藏4天后返回正常室温,羽化期仅比正常蛹期推迟1天;在上述环境下冷藏3天,并不会降低其羽化率。②湿度:据试验,适宜蛹发育的最佳培养料湿度为45%〜55%,高于70%或低于15%,均会明显影响蛹的正常羽化。如果蛹被水浸泡,时间越长,蝇蛆化蛹率越低,蛹的羽化率也下降。有人曾从液体垃圾中捞到1000个蝇蛹,转入干燥环境后,结果1个也未能羽化为成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培养蝇蛆的养分不足,蝇蛆在没有完全发育的情况下而勉强化蛹,这种蛹也一样能够孵化成成蝇,但这种成蝇95%以上都是雄性,只吃食物不产卵,一星期左右全部死亡。所以,用来留种化蛹的蝇蛆,一定要用充足的养料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它们的雌性比例就越大。只有雌性种蝇多了,产卵量才有保障,产量才会稳定。4、成蝇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一爬行一伸体一展翅一体壁硬化”几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刚从蛹内羽化而出的家蝇,体壁柔软,淡灰色,双翅尚未展开,额囊没有回缩。稍后两翅伸展,表皮硬化且色泽加深,1〜1.5小时后,两翅方能飞翔。在27r的条件下,羽化后2〜24小时成蝇才开始活动、摄食。它的生态习性如下。(1)食性与寿命苍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们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麻蝇则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它们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性。据研究,雌蝇若单纯供给水、糖及碳水化合物,虽能生长,但卵巢不能发育、产卵;惟有加喂蛋白质食料或多种氨基酸,才能正常产卵。若采用蜂王浆喂饲雌性家蝇,能缩短产卵前期,提高产卵量。影响苍蝇寿命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食物和水。温度25°C〜33r、空气湿度60%〜70最佳。雌蝇要比雄蝇活得长,其寿命为30〜60天;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长达112天。在低温的越冬条件下,苍蝇可生活半年之久。苍蝇的孳生适应力非常强。蝇类的孳生物可大致分为人粪类、畜粪类、腐败动物类、腐败植物类、垃圾、污水类。蝇蛆的适应力很强,几乎在是上述六个类型中都可孳生,尤其嗜爱在畜粪、发酵植物中生活,其次喜在人粪、腐败动物中孳生。⑵活动与栖息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4〜7C时仅能爬行,10〜15C时可以飞翔,20C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C时尤其活跃,35〜40C因过热而停止活动,45〜47C时致死。苍蝇善于飞翔。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8千米,最高每昼夜飞行8〜18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100〜200米范围内活动,大都不超过1〜2千米。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0C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的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5C以上,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⑶雌雄分别1.从它们的个体中看: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雄;2.看它们的肚子分别雌雄:雄性苍蝇的肚子小而扁,雌性苍蝇的肚子大而圆;3.看它们的屁股分雌性:雄性苍蝇的屁股是圆形的,雌性苍蝇的屁股是尖型的。⑷交配与繁殖在适宜温度下,雄性家蝇羽化后18〜24小时、雌性家蝇羽化后30小时即可性成熟而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清晨的5:00~7:00。灵敏的嗅觉、性外激素和视觉,均是促进雌雄蝇交配的重要因素。一对正在交配的家蝇,可以久驻一处,一同爬行,双飞翔,有效交配时间长达1小时。绝大多数家蝇终生只交配一次。雄蝇的精液可以长久贮存于雌蝇的受精囊中,刺激产卵,并持续2〜3周使蝇卵不断受精,而不必与另一只雄蝇交配。这在其他昆虫中是罕见的。这正是苍蝇繁殖力旺盛的重要原因。产卵的高峰期在每天的17:00~19:00。雌蝇的产卵前期(即从羽化至首次产卵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在15C时平均为9天,在35C时仅需1.8天,在15C以下时不能产卵。交配后的雌蝇常爬入人畜粪便等孳生缝隙中,伸出产卵管在孳生物深处产卵,以利卵粒得到充分保护。苍蝇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据观察,实验室中的家蝇每批产卵100粒左右,1只雌蝇终能产卵10—20批,总产卵量达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蝇一生也能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每批产卵量约100粒,终生产卵量为400〜600粒。即使在华北地区,家蝇一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200个后代,则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个!⑸天敌苍蝇虽然繁殖力强,家族兴旺,但子孙后代有50%〜60%由于天敌侵袭和其他灾害而夭亡。苍蝇的天敌有三类:一是捕食性天敌,包括青蛙、蜻蜓、蜘蛛、螳螂、蚂蚁、蜥蜴、壁虎、食虫虻和鸟类等。鸡粪是家蝇和厩蝇的孳生物,但其中常存在生性凶残的巨螯螨和蠼螋,会捕食粪类中的蝇卵和蝇蛆。二是寄生天敌,如姬蜂、小蜂等寄生蜂类,它们往往将卵产在蝇蛆或蛹体内,孵出幼虫后便取食蝇蛆和蝇蛹。有人发现,在春季挖出的麻蝇蛹体中,60.4%被寄生蜂侵害而夭亡。三是微生物天敌。日本学者发现森田芽饱杆菌可以抑制苍蝇孳生,我国学者也发现“蝇单枝虫霉菌”饱子如落到苍蝇身上,会使苍蝇感染单枝虫霉病。凡此种种,都值得蝇蛆养殖者注意。生产操作步骤生产步骤:选择场地-建设养殖房-发酵粪料-引进或驯化种苍蝇-循环生产。操作步骤:发酵粪料-送入蝇蛆房-堆成条状-放上集卵物-产卵后覆盖卵块-保水保温育蛆-自动分离-收取成蛆-综合利用-铲出残粪-重复循环生产。一、立体蝇蛆养殖房的建造现以建造一个长10米、宽4米的养殖房为例:1.平面建设图(略),这是单层的平面图,二三层设置是一样的。第一层至第二层的相距高度为80〜90公分,第二层至第三层相距高度为60公分。二三层的池板是由一块块分离的单块板,每块板的面积为育蛆池的面积,池板为水泥结构,池板厚度为5公分左右,池板中间要放有少量的钢筋或铁丝。池边的高度为20公分。2.房屋的高度:两边侧墙(安放窗的墙)高度为2.8〜3米,主墙(安放排风扇的墙)高度为3.3〜3.8米。排风扇是把养殖房内的空气排出,你需要在养殖房内给排风扇做一个用铁架和纱窗的过滤罩,以防止苍蝇乘机逃跑。3.窗要设立在两个池的中间,每个窗的尺寸为高2.2米、宽2米。窗要先用60目的塑料纱窗网封住,再用1目的钢丝网封在塑料纱窗的外面,以防止老鼠咬烂塑料纱窗。4.收蛆桶的设立:立体养殖与过去的房养技术收蛆桶设立有点不一样,过去的房养技术是要在每一个池角都安放一个收蛆桶;但立体蝇蛆只有在与操作通道相接的一面两角有收蛆桶,两个池的相连处收蛆桶安放图(略)。5.房顶设置:从房顶分别向两边的二分之一采用水泥瓦,剩余的二分之一采用透明材料,如透明塑料瓦、大棚膜、玻璃瓦等,以保证养殖房内足够的光线。在房顶向两边的二分之一中间分别要安放4个废气排放桶(把能装20公斤水的塑料桶用小拇指大的铁条打无数小孔,用塑料桶的盖把它用铁丝固定在桶的屁股上。安装时先在一块水泥瓦上划开一个比桶口微小一点的口,把桶倒过来放在水泥瓦口上,用水泥固死。屋顶两边共安放8个。)6.安装风扇、排气扇:室内需要安装四个壁扇,安放的位置是操作通道两头的墙上各安装一个、操作通道中间的横梁上背*背各安装一个;四个排气扇分别安装在最两头的最上层蛆池的上方。室内的风扇由安放在大门外的温控仪控制,排气扇则由安放在大门外的微电脑开关控制。(数字温控仪、微电脑开关有安装配套好的对学员按微利出售,每套330元,邮购另加邮费12元。我们是从厂家批发进货,每套能获利约13元,全套如果在市场零售价约需380〜450元。)7.房屋瓦下面全部用60目的纱窗布封住,大门采用铁丝纱窗门。大门外要建立长2米,宽1.6米的过道,过道要用水泥瓦盖起,过道的作用是把蛆房门打开后,因为有了过道,光线不是特别强,以防止开门时苍蝇发现门外的强光而飞出来。8.在室内用无数绳子来回固定供苍蝇歇脚,绳子固定的方向与操作通道方向相反。按通道长度方向计算,每米需要8条绳子。9.加温设施:我们发明了一个简单、廉价、有效的自动加温设施,40平方米面积每天仅需加温成本不到10元,室内温度可保持在30°C以上,冬季产量不会降低。具体加温措施是:在大门相反的另一头通道尾建立一个一平方米的炉灶,此炉灶主要是用来烧锯末的(也可烧煤、柴),炉高1米,炉盖用一块铁板盖严(密封),铁板上有两个直径为35公分的孔,每个孔连接着两条薄铁管,每条铁?苎刈徘□氐牡诙口愕酱竺抛口湎蛏?米钻出蝇蛆房,目的是热量通过铁管把热量留在蝇蛆房内,但要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室外。炉灶的进料口设立在大门相反方向的墙外,操作时人完全在室外操作。操作口分上下两个口,上面口为进料口,下面口为排灰口,每一个口都有一块活动的铁板能够封住炉口,下面排灰口的铁板最底部有一个小洞,小洞是用来安放一个30W的鼓风机。鼓风机是由温控仪来控制的,其操作原理是:先把温控仪设定在25C,当蝇蛆房室内温度低于25C时,温控仪自动把鼓风机的开关打开,炉内锯末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加快燃烧,蝇蛆房室内的温度就会提高;当室内温度提高超过25C后,温控仪又会自动把鼓风机电源关闭,炉内锯末燃烧放慢;当温度又再低于25C时,又会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周而复始......。一个炉灶内每次可装入约200~300公斤的干锯末,一间40平方米面积的蝇蛆养殖房每天只需添加1~2次就可满足加温的需要,成本非常低廉,却又非常有效。驯种和引种一切就绪后,就可以自己驯化野生种苍蝇,或引进驯化好的蝇蛆蛹。立体蝇蛆养殖的苍蝇品种我们选择为100%的经驯化红头苍蝇或80%的经驯化红头苍蝇和20%的经驯化的小家蝇。后者这种搭配能够充分利用粪料的养分,从而能使单产提高。一、驯化野生苍蝇红头苍蝇比其它的苍蝇品种有许多优点:①个体大,它是家蝇的2~3倍;②产卵量大,每只雌蝇每天的产卵量是家蝇的3倍;③寿命长,家蝇在20天后产卵量就极少,25天就基本死亡,但红头苍蝇在30天时产卵量还依然旺盛,平均寿命在45天;④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因为红头苍蝇总是生活在肮脏、环境较差的地方,进行人工养殖改善后,很快就能适应,并对养殖者表现出亲近感(可以用手去摸它);⑤蝇蛆个体大,蝇蛆的个体是家蝇的2~3倍,且比家蝇的蛆更易被经济动物消化(家蝇的蝇蛆皮较硬,许多经济动物吃后根本无法把蛆皮化烂消化其中的养分,之后又整条地被排泄出。像用家蝇蝇蛆饲喂蛙类、部分水产、小鸡等,但红头苍蝇的蛆就没有这个情况,能被动物完整地消化):⑥红头苍蝇蝇蛆的生长速度快,在同等环境下,比家蝇蝇蛆成熟时间要快1~2天;⑦蛆粪分离容易,在养料充分、温度30°C的情况下,红头苍蝇蝇蛆在孵化后72小时就成熟并自动分离(设立自动分离收蛆桶),120小时基本分离干净。但家蝇蝇蛆在172小时还未分离干净,约40%的蝇蛆在粪中变蛹。作者本人从94年开始养殖家蝇(笼养),连续三年都没有成功(易死亡、产卵少、操作繁琐、蛆粪分离难、产量低是我对笼养家蝇的评价,相信许多读者都经受过我同样的经历)。(现在许多推广单位高价炒种所谓的“工程蝇”,没有见过的读者以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高产新品种,而其实这种所谓的“工程蝇”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家蝇)97年我开始改养房养红头苍蝇,并一举获得成功。红头苍蝇,就是我们农家厕所中常见的头为红色、背为亮绿色的一种苍蝇品种,各地对其名叫法不一,由于它的头为红色的,所以我们称它为红头苍蝇。获取野生红头苍蝇种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厕所中获取。在室外温度稳定在27C以上的晴天,先取10公斤新鲜猪粪、2公斤麸皮、2公斤猪血、0.3公斤EM有效微生物(降低或消除粪堆中的臭味并具有杀菌作用,否则养殖环境将十分恶劣,但不要过量使用)混合成蝇蛆养殖饲料放进蝇蛆养殖房的一个育蛆池中。用纱窗布做成的捞蛆装置,从厕所捞取的蛆要先在池塘中或流水中清洗,然后快速地把清洗后的蛆倒在配置好的蝇蛆养殖饲料上,蝇蛆会马上钻进饲料中。2~3后蝇蛆就会全部长大成熟自动分离掉进收蛆桶中,把收集起来的成熟蝇蛆放在一个大塑料盆中,洒上少许麦麸,并用一个编织袋盖在蝇蛆上(注意不是盖在塑料盆的边沿上,如果把编织袋盖在塑料盆的边沿上,盆中会产生水蒸气,蝇蛆就能从盆中逃出)。2~3天后,蝇蛆全部变成红色的蛹,用一个筛子筛走麦麸,把蛹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种、灭菌(10公斤干净的水、7克高锰酸钾)10分钟,捞出经过消毒、灭菌的蛹,摊开晾干,再重新放回塑料盆中,洒上少许麦麸,再盖上编织袋让蛹进行孵化。三天后,蛹孵化出大量的苍蝇。把投喂苍蝇的食物防在孵化盆的边沿,让苍蝇一孵化出来就能吃到东西。第一批苍蝇是非常怕人的,它们总是停留在房顶光线较强的地方,不太愿意下来吃食,产卵极少或不产卵。这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不管苍蝇是否下来吃食和产卵,都要每天更换、添加食物和集卵物;②操作人员进入养殖房中,走路要慢、要轻。③产下少量的卵块要保证孵化率。当第一批苍蝇的后代孵化出来后,要用最好的养料饲养,使蝇蛆的个体达到最大(孵化出来后雌性增加),当蛹开始孵化时,就要把在蝇蛆房中的种蝇全部赶出养殖房,以不让它们与它们的后代见面,以免它们把它们的野生习性传给它们的后代。如此四代后,种蝇驯化成功。把蛆蛹先放进一个蛆池中,摊开,喷上一点点水,用一块麻袋盖上,蛆蛹会在2〜3天就会孵化。一发现有苍蝇开始孵化出来,就要给其喂食。投喂苍蝇的的配方为:5公斤温开水,加1公斤红糖,30克奶粉。每过三天添加一次“催卵素”,添加量为10克。充分融化混匀就可投喂了。先在塑料盘里垫一片海绵,把糖水淋在海绵上即可。饲喂苍蝇的时间为每天上午的8〜9点钟,食料盘的海绵要求每两天清洗一次。发酵粪料,准备进行循环生产。操作步骤:发酵粪料-送入蝇蛆房-堆成条状-放上集卵物-产卵后覆盖卵块-保水保温育蛆―自动分离-收取成蛆-综合利用-铲出残粪-重复循环生产。⑴.粪料配方和发酵:1.新鲜猪粪(猪拉下3天以内的)70%,鸡粪(一星期内的)30%;2.屠宰场的新鲜猪粪100%;3.猪粪75%,豆腐渣25%;4.鸡粪50%,猪粪25%,豆腐渣25%;5.麦麸70%,鸡粪30%;6.麦麸70%,猪粪30%;7.麦麸80%,人粪20%。由于立体蛆房设计要比过去的通风好得多,粪料只需要简单的发酵后就可以送进蛆房。把以上粪料混合,混合时每吨粪均匀地喷入5公斤EM,含水量在100%(把粪堆成20厘米高度感觉不变形),用农膜盖严,24〜48小时后即可使用。⑵把发酵好的粪料送进蛆房,在每个池中堆放三条,每条长0.8米,宽0.2米,高0.15米。进粪的时间为每天下午的4〜5点。⑶在粪堆上放上集卵物,每条放三小堆。集卵物的配方是:以100公斤粪料计算:麦麸1公斤,鱼粉2两,花生麸3两,水1.5公斤。混匀后就可放在粪堆上。放上集卵物以后,就禁止在蛆房中走动。⑷在正?G榭鱿拢口派霞口盐锖螅□杂口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