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_第1页
论语十则翻译_第2页
论语十则翻译_第3页
论语十则翻译_第4页
论语十则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论语》十则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1、 关于《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2、 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二、文白互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懂得活解。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因为这个词现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们没有翻译;一定要译,也可以译作“高尚的人”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有这样一种理解,把“温故”(复习旧知识)和“知新”(获取新知识)看作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肯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其中,“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一这就是聪明智慧。”〔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译文: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合并。〔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伤;平岁,众木亦有不死者,故须岁寒而后别之。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大同小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知识储备】三、字词积累:1、 通假字:(1) 不亦说(y响乎("说"同“悦",愉快。)(2) 诲女(rfi)知之乎(“女”同“汝”,你。)(3) 是知(zhi)也。(“知"同“智",聪明。)2、 词类活用:(1) 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2) 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3)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3、 古今异义:(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2) 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3) 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 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4、 一词多义:(1) 而:①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②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知: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②领悟(温故而知新)③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同“智”,聪明。(是知(zhi他。)5、 涉及的成语:(1) 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 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 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 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6、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论(拍n)语不亦说(yue)乎愠(ytn)三省(xing)传(chudn)不习乎曾(zeng)子罔(wang)殆(ddi)诲(hui)女(4)知之乎是知(zhi)也自省(xing)弘(hong)毅(yi)凋(dido)己(口)所不欲,勿(wt)施于人死而后已(yi)焉(ydn)哉(zdi)四、 特殊句式:1判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省略句:(1) 可以(之)为师矣。(2)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 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五、 区分内容:1学习方法:(1) 学而时习之。(2) 温故而知新。(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学习态度:(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思想品德修养:(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吾日三省吾身。(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名句默写: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浮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1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相关识记:1、 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2、 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3、 理解背诵《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填空。1、 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3、子曰:“见贤思齐焉,。”//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6、 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7、 子曰:“其恕乎, ,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8、 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台州一中:董琳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蔡伯潜《诸子通考•绪论》总说:《论语》及其教学一,《论语》的历史价值:《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1、 一般来讲,《论语》是中国散文的开始一一语录体散文:语录体、对话体散文(《论语》《墨子》)对话体、篇章式议论文(《孟子》《庄子》)专题性论辩文(《旬子》《韩非子》)2、 口语性:上古时代人们的口语。3、 文学性:文学价值很高。4、 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性:5、 文化长河中的经典性。正是因为〈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以及思想史、哲学史等反面的经典性,〈论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二、《论语》进入中学教学的意义:1、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势所趋: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中国的文化源头即在《论语》;⑵道德有继承性,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⑶经过“批林批孔”等歪曲历史的“运动”,处在西化的狂潮中,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⑷国学传播机构渐渐兴起,而且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响应;传媒的国学讲坛开始火爆,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⑸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⑹有长远效应的国学典籍教育,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在此形势下,《〈论语〉选读》应运而生。2、 《论语》具有深刻的思想性。3、 《论语》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4、 《论语》陶冶性情,吸取智慧。5、 《论语》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6、 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缺失。《论语》是千年万年之经典,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论语》有必要进入中学教学。三、 关于《〈论语〉选读》的编排问题1、 初中教材中已经有的〈论语〉篇章,高中《〈论语〉选读》不再选入,避免重复;2、 注释详细,附带翻译,降低学习难度;3、 教材共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3、每课后面都有相关的文章链接:第一课:“中华文明是追求道德的文明”第二课:“礼教思想之变本加厉”第三课:“中国知识分子:从政治到人生”第四课:“孔子的政治品格”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内涵”第十五课:“孔子的价值本源观”《论语》进入语文教材,有特定的编排体系,当然,进入语文课程的《论语》,必有它特定的解读角度。四、 解读《论语》的途径:解读《论语》有不同角度,解读途径也是多样。⑴从对人及人的生活的关怀角度来解读:如:“节用而爱人”“仁者爱人”等⑵从政治(政治原则与社会治理)角度来解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⑶从教育(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法等)角度来解读:如:“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等。⑷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解读:不仅包括《论语》对文学的看法与观点,还可以分析《论语》的文学性、艺术性等。⑸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论语》中所反映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角度。⑹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解读:除上述几个角度而外,还可以从美学角度、从思想史角度、从史学角度等方面来解读。总之,解读《论语》的角度很多,每个人读它,都可能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方面。作为教学,我们应当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素质入手,适当把握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以之培养学生的素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把握和处理教材。五、 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尊孔就是以孔子为偶像而极力崇拜,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样就会堵塞探索真理的道路,阻碍社会的进步。反孔就是对孔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也就违反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张岱年尽管对《论语》的解读有不同的角度与途径,但我想,对它的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的基本理念来教学,特别是对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就更应该如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们应从“语文”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做起。就《〈论语〉选读》整本书的教学而言,我想,我们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 教学目标设计:1,把握必要的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了解必要的古汉语句式;培养文言文翻译能力;——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文言阅读基本功明确《论语》所选篇章的思想意义,初步懂得一些人生哲理,并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对学生从情感方面进行熏陶。4,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增强语文智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分“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基础要求”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常用文言字词意义与用法的理解以及句段篇的翻译、课文内容的解读等难度稍低的要求。“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作用。(三) 教学建议:《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属文言文;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语录体散文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涵盖范围很广。因此,《〈论语〉选读》教学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注意: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分说:一、二、三、四、十四、十五课备课设想一、这六课核心内容的分布情况简述:第一课:“为政以德”一一孔子的德政主张,即政治原则;第二课:“克己复礼”一一孔子的礼治主张,即社会治理主张;第三课:“待价而沽”一一孔子积极的入世态度;(属自读课文)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一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十四课:“中庸之道”一一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孔子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第十五课:“敬鬼神而远之”一一孔子的天道观。(属自读课文)二对这六课教学的教学建议:1、 注意落实文言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文言阅读基本功;2、 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加强对原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 注意结合孔子所生存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与评价孔子及孔子的思想;4、 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5、 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认识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智力。第一课:为政以德一【教学目标设想】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设想理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设想理由: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背诵重点语段。设想理由:着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教学要求】(一)基本要求:背诵篇目:2.1、2.3、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除此,还可加上13.6、2.19两章。理由:常用,更是理解孔子德政思想的核心篇章。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等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由: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去甚远,属于特殊词语,但又是常用词语。必: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用: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费用)相: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年: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成不好,灾荒)劝: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努力)共: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环绕。)道: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通“导”,训道)齐:齐之以行……齐之以礼(整治,整顿)词语理解:“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代汉语与古汉语词意义的区别)“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现今常用语)理由: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词语间的区别。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理由:课文内容的理解。发展要求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理由: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把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及政治原则。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理由:正确并深刻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承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三【教学建议】1、 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条件,所以,除参阅课文注解外,对课本未加注解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可古今参照,让学生明白其意义。如:围绕“为政以德”的内涵而涉及到的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概念: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2、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诸如“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可以分条学习掌握。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如: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讨论问题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明确: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均贫富”是从百姓角度讲的,“去食”是从为政者的角度说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讨论问题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明确: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但又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吃不准,于是两个人来试探孔子的意向。讨论问题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明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讨论问题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明确:“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探究问题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明确:孔子所讲的为政,指的是政治原则。作为思想家与圣人,他是在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本章节中,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身正”,则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再次,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同是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五【写作实践】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治国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见仁见智,重德治也罢,重法治也罢。或者德法共用也好,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二课:克己复礼一【教学目标设想】理解“礼”与“仁”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设想理由: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设想理由: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背诵重点语段。设想理由: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教学要求】(一) 基本要求:1、背诵12.1、3.1、16.2、13.3章。有条件的话,可加12.11、1.2、3.3等章。理由:常用,也是理解孔子礼治思想的核心篇章,增强学生的古文化底蕴。2、重点掌握“归、希、奚、阙如、弟、期、目、诸、女”等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归: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赞许)希: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奚: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什么)子之愚也!奚其正?(哪里)阙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做处理)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敬爱兄长)有事,弟子服其劳(子弟)期: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延续的时间,时期)钻燧改火,期可已矣(ji,整一年)女: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通“汝”,你)有条件的话,可加上:理解“君、臣、父、子”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与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一些规律;把握“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等主谓倒装的句式特点。理由: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二) 发展要求: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理由: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理由: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并深刻理解孔子的礼治理论及礼治思想,批判地吸收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八佾(yi)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讨论问题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明确:1,孔子认为,“礼”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即“仁”是“礼”的内核。(17.11:“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探究问题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明确:孔子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的情况也同样应该反对。而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与绝对化,即只讲臣子的义务,而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五【写作实践】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个人实际,谈谈看法,写一篇不少于200字。注意: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可能是见仁见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课:待价而沽(自读课文)一【教学目标设想】理解孔子“待价而沽”的内容实质以及它的精神内涵。设想理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包括文言语段的翻译与理解。设想理由: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背诵重点语段。设想理由:着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学习要求】(一)基本要求:要求背诵9.5、13.10、15.20、9.13、8.13、15.4等章。理由:平时常用,也是理解孔子礼治思想的核心篇章,增强学生的古文化底蕴。2、 重点掌握“沽、见、知、归、与”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训练文言标点。理由: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沽: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卖掉)(9.13)见: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拜见)(3.24)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成n,出仕)(8.13)阳货欲见(拜见)孔子,孔子不见(见面)(17.1)知: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通“智”,明智。)(17.1)归: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kui,通“馈”,赠送)(17.1)与:岁不我与(等待)(17.1)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9.5)(参与)正确理解“笃信好学”“道不同,不相为谋”“岁不我与”等熟语。理由:常用语。正确理解孔子的处世态度。理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与感悟。发展要求1、 孔子积极入世态度的动机。理由: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的处世态度,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孔子言与行之间的关系。理由:培养学生良好的言与行关系。三【教学建议】1、 学习要求中“基本要求”的各项,力求学生在自觉的阅读中实现,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2、 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建议教师能够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并把各段内容统一在“孔子积极的入世态度”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说“待价而沽”,讲的是积极的入世态度。如: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天生德于予,桓魅(tui)其如予何?(7.23)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3.10)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沽之哉!沽之哉!我善待贾者也。”(9.13)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吾将仕矣”(17.1)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探究问题一: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张有没有矛盾?明确:孔子热心于仕途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为如下几点:1,“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即力求用世的态度,救世的自觉性。如9.5、7.23章。2,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如15.20章。3,从政的强烈自信。如13.10章。主要在第一点方面。这中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探究问题二:结合孔子的生平,并结合本课所学,孔子在言与行方面是否统一?明确:从言方面来说,孔子是积极入世的;从行的方面来说,也更是积极的入世的,他一生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孜孜不倦地寻求施展抱负的舞台。这种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探究问题三:如何理解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想主张?明确:这是开放性的题目。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五【写作实践】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强调言行合一,知行合一。但现代社会中并不乏言行不一之人。你对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请以“言与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见仁见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六【课时安排】1课时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教学目标设想:1、 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设想理由: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2、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设想理由: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3、 背诵重点章句。设想理由: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学习要求】(一) 基本要求:1、背诵18.5章和1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有条件的话,还可增加14.21、14.38章。理由:常用,是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核心篇章。2、 重点理解并掌握“弑、之、谏、为、是、食、丈人”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由: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弑:陈成子弑简公(下位者杀上位者)之: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的)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匡正,挽回)为:“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是)是:“是鲁孔丘与?”曰:“是也。”食: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si,使吃)丈人: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对老人的尊称)3、 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熟语。理由:常用语。4、 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理由:课文内容的理解。(二) 发展要求:1.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理由:对课文内容的横向把握与理解。2.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理由:与第三课相衔接。第一章:成子弑简公。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但他仍然沐浴而朝,而且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教学时,可重点体会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第二章:在接舆避而不见的情况下,孔子还想与之对话,从中可看出孔子主动寻求对话的态度。教学时,可重点理解“凤歌”的含义,并抓住“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的细节,特别是“趋”这个动词的妙用。第三章:教学时,可抓住对话使学生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以及孔子作为的看法来教学。第四章:相当是一篇微型小说。教学时,抓住故事情节让学生领会丈人对子路的态度和孔子的感叹。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讨论问题一:对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要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明确:“沐浴而朝”,表现了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讨论问题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这是个开放性题目。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把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行为的目标是什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五【写作实践】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加以合理想象,扩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小说。注意:无论以那则材料为主,都应该表现出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特征。六【课时安排】3课时第十四课:中庸之道一【教学目标设想】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设想理由: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与理解;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设想理由: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背诵重点章句。设想理由:着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二【教学要求】(一)基本要求:背诵11.16、13.23、13.24、17.13等章除此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