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三历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三历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三历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三历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课上承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下启由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冷战的开始。本课通过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智慧,以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知识,加深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查阅资料,师生共同完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落到实处。【课标精解】1、通过学习绥靖政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对闪击波兰的学习,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3、通过对法西斯扩张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学习世界现代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近些年,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不断的为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敲响警钟。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的现代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历史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表现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等良好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为完成本课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知识的学习融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感悟历史,通过不同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轴心国集团。慕尼黑会议,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不列颠之战。2、方法与过程通过思考题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慕尼黑会议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2)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战争。【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重点解读: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慕尼黑阴谋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绥靖政策,帮助学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的全面爆发与一战的爆发有所不同,它是逐步打起来的,而一战是一触就发的。处理方法:通过展示文字资料,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理解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通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行比较,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述,使学生了解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2、教学难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难点解读: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的分析都是要结合一战来分析,而一战内容是上册的内容,时间长了怕学生忘记了,而且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需要做到瞻前顾后的分析,这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难度。处理方法:通过展示文字材料,学生分析讨论,理解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通过对绥靖政策的理解,和复习前两课的知识点,让学生自行归纳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2、情境导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3、启发式教学: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4、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5分钟设计一:展示自制的结构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结构图复习前两课内容,能更好的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教师介绍: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摆脱危机,大家还记得美国和德、日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回答: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德、日则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教师介绍:大家讲的不错,德日两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也意味着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的策源地已经建立,并且他们还和意大利结成了轴心国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爆发的。【2、讲授新课】30-35分钟投影展示:标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争的酝酿1、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教师介绍:首先我们来看看战争的酝酿,请大家阅读教材,告诉我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学生回答:奥地利教师提问: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是向哪个和约挑战?学生回答:《凡尔赛和约》教师提问:可以说也是对当时所谓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联盟的挑战,那么这个国际联盟当时是被哪个国家控制着了?学生回答:英法。教师提问: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奥地利,那么各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呢?学生回答:没有抵制和制裁投影展示:一、战争的酝酿1、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教师提问:确实,英法对于德国吞并奥地利听之任之,放纵其侵略。使得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接下来德国于1939年9月将目光对准了哪个国家的哪个地区呢?2、慕尼黑会议学生回答: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教师提问: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盟国,但是希特勒还是把侵略爪牙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你们说英法又会怎么样呢?投影展示:慕尼黑会议的时间、与会国、内容、影响学生回答: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的一时太平。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设计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点,将零散的而又不难理解的知识以阅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投影展示:《慕尼黑会议》图片。3、绥靖政策教师讲解: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他们竟然无耻的导演了这一场丑剧!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我们被无耻的出卖了!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在整个阴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法已经从纵容德国的行径中不断发展,并且成了法西斯侵略的帮凶。那这种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而这慕尼黑阴谋可以说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绥靖政策。投影展示:3、绥靖政策。定义、实质和后果。教师介绍:英法正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维护自身利益,换取和平和安全,这就是绥靖政策,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就是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其实在日本对我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我国东三省时,英法美也是推行绥靖政策,结果致使日本进一步蚕食我华北,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中国的惨剧中我们可想而知,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后果就是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教师提问: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学生分组根据投影材料和教材第35页内容讨论回答问题)投影展示:材料一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的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材料二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大量的伤亡,严重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学生回答:(1)英法一战后的经济军事地位遭到巨大削弱(2)世界大战的残酷性与破坏性使得出现了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3)30年代的危机使得英法两国政局动荡(4)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的固有的蔑视(5)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希望祸水东引教师强调:尽管英法因为一战和经济危机而受到影响,但他们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还是牺牲小国利益维护自身利益。投影展示:归纳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能全面分析又能让学生轻松好学,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将任务细化交流讨论,归纳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较全面的认识英法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教师介绍: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实行了绥靖政策,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他们认为希特勒的胃口已经填满了,于是张伯伦拿着协定凯旋回到伦敦。投影展示:张伯伦回到伦敦图片教师提问:难道事情真的如张伯伦所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时代吗?学生回答:没有,二战爆发了。教师介绍:哎,正如大家所说的二战爆发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二战的爆发的基本情况。二、二战前期投影展示:德军入侵波兰、英法:“静坐战争”和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等图片。教师讲述:1938年9月,英法曾宣称如果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将给与军事保障,而在1939年9月德国无视英法的存在,突然袭击波兰,这无疑打了英法的脸一样,于是英法不得不对德宣战。尽管在这以前战争已经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但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力量的中心对之采取绥靖政策,而此时英法的参战就标志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投入到了战争中,战争具有了世界性,所以我们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教师提问:德国突袭波兰,英法也对德宣战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波兰很快覆亡了。教师提问:那为什么波兰这么快就覆亡了?(指导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回答)学生回答:1.英法:“静坐战争”2.军事落后: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教师讲述: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波兰人民孤军奋战,以骑兵、大刀、长矛对德国的飞机、坦克、机枪。其结果可想而知,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波兰人民惨遭法西斯的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杀害的波兰人多达600万。投影展示: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教师提问:英法既然对德国宣战,为何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的灭亡呢?(请学生结合投影中的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示意图考虑波兰的地理位置和之前我们讲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学生回答:希望波兰灭亡之后,德国能进攻苏联,消灭共产主义。教师讲解:没错,英法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是却遭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的如意算盘不仅落空,他们妄图安睡的愿望更是破灭了。1940年4、5月,德国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4小时征服了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这时的意大利也加入德国一方作战。教师提问: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指导学生结合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思考讨论)学生回答:武器落后、战术思想陈旧,德国先进的战术——闪击战学生回答:绥靖政策学生回答:没有结成联盟,不团结。投影展示:败亡的原因教师讲解:从波兰的迅速灭亡中我们不难看出,波兰以骑兵、大刀等落后的武器和陈旧的战术思想来抵御德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闪击战,而英法虽然宣战,也只是静坐战而已,再加上西欧这些国家各自为战,这就必然注定它们会败亡。投影展示:法国沦陷图和敦刻尔克大撤退图教师强调:法国投降后,许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其中著名的有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在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投影展示:不列颠之战的丘吉尔讲话Weshallgoontotheend…Weshallneversurrender.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教师讲述:英国人民面对法西斯每天疯狂的空袭,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开始了勇敢的反击。从投影上的丘吉尔的这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英国要坚决抵抗教师讲述:对的,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到现在的坚决抵抗,可见丘吉尔的决心所在,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英国人民齐心抗战、不屈的支撑下,希特勒妄图占领英国的狂妄计划破灭了,之后他掉头东进了,在1941年6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二战规模的扩大三、二战规模的扩大投影展示:莫斯科保卫战的图片教师讲述:对苏联而言,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战争,所以他们称之为卫国战争。希特勒为避免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因天气寒冷而导致战败的覆辙重演,他把时间定在了6月份。战争初期德军不可一世,长驱直入,占领了苏联大片国土,直逼首都莫斯科,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这就是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它的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教师讲解: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所有被法西斯侵略国家人民斗争的勇气,而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也一改对共产主义的仇视,纷纷声明援助苏联。教师过渡: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不断扩大,从西欧已经扩大到了东欧,而亚洲战场日本也不甘示弱,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大肆侵略,甚至企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大帝国,日本这一计划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损害。为此,美国对日本实行了贸易禁运,这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打击,日本决定乘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和重要的后勤基地-----珍珠港。投影展示: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教师讲述:美国对日宣战后,其它许多国家也纷纷对法西斯国家宣战,至此,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希特勒用鲜血染红了地球,世界各地人民如果要捍卫自己的家园,此时此刻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教师讲解:于是世界各国联手协作,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各国人民用鲜血捍卫自己的国家,从这我们能看出这场战争的性质就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派代表回答)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1.根本原因: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4.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3、课堂小结】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德国无视《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在欧洲扩军备战。英、法为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召开慕尼黑会议,牺牲捷克,满足德国,但德国野心更大,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