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新课标_第1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新课标_第2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新课标_第3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新课标_第4页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新课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版新课标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版新课标7/7蒁PAGE7羆羈芅膈薅袄芀螅肆袈蚆葿肃膂聿莅膆螈肇蚁螄蚅肂羄芆蚈膃袂节羃袀袇芆薈薄衿羄芁蕿蒆蚀蒈羅肀莂螃蚂肅蝿蒈莆莁膄肁莁蚄衿荿螇芈薂蚃膀芃衿艿袄葿芄羁罿肆罿腿芅螀螁蒃羂蚆聿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苏教版新课标

2020届高三语文专项复习题:长亭送别

一、曲词鉴赏

对下面曲词赏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1.【正直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描述五幅图画,揭穿深秋节气特色,衬着萧瑟凄凉的气氛,衬托莺莺的离人伤感之情。

B.是什么在一夜之间把这一片树林染红了呢?都是分别之人的伤心泪水!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创立了宛转深沉、令人感触的境地。

C.运用对偶、排比、拟人、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心

理。

D.作者把苏轼词中的“黄叶”改成“黄花”,这就与后边的红叶不重复,满地黄花配上满树的红叶,更能表现秋景的凄凉。

2.【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回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分别。听得道一声“去

也”,松了金钏;远看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A.以途中的光景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样侧面显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陡然,用客观事

物衬托远行人去意已决,难以挽留。

C.张生骑马在前,因沉迷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因难舍而紧紧地随从。

曲词真切、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分别之苦。

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诚然高度夸张,却难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伤害下身心交瘁的状况。3.【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摧残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惶惶的寄。()

A.以丰富的神情描述,补述莺莺出发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B.莺莺看见送其他车马,心中特别伤心、憋闷,没心梳妆打扮,从今今后只

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岁月。

C.叮嘱张生分别后,隔一段时间再寄书信来,不要影响进京应试。

D.运用民间口语,运用排比、屡次等修辞手法,造成音节和韵的回环流转,与莺莺哭泣的声音和心情相合拍。

4.【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

归期。诚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末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A.一、二两句用典,全力衬着莺莺内心的悲戚。

B.三、四两句作者用夸张修辞手法,令人物感情已呈奔跑向前发展之势,表现了人物极度沉痛之情。

C.五、六两句,故作辗转一一诚然马上就要分别了,暂时喝一杯送别酒吧,在宽慰中表达了一种力所不及之情。

D.最后三句,作者纵笔把人物感情推向高潮,使整支曲子散落有致,人物内心活动波浪起伏。

5.【一煞】青山隔送别,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掩盖。斜阳古道无人语,禾黍

秋风听马嘶。我为何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A.这段曲词有景有情,景为情设,情由景生,不分彼此。青山疏林、谈烟浓雾、斜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夜晚时候秋天田野的画面。

B.青山疏林、淡烟暮霭,都是莺莺眼里的光景,可以说这些光景是为情而设的,却又是随手拈来,自然贴切,没有一点牵强和雕琢的印迹。C.“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孤单的斜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指莺莺惋惜张生走开,欲语无人。以景来写心理活动。

D.“听马嘶”,听到马叫声,却看不到骑马的丈夫。“无人语”与“听马嘶”两相照耀,衬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沉痛。

6.选出对《长亭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折戏曲莺莺主唱,经过一系列优美宛转的曲词,突出地描述了主人公内心的烦闷和怨恨,表现对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的不满,对爱情、自由、幸福的热忱追求。

B.作者善于描摹光景,在光景的描摹中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C.语言代美精湛,曲词富饶文采。文中用典好多,极为合适,所用典故均能

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

D.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人物感情,特别是巧用夸张手法。

参照答案:1.D2.B3.C4.B5.A6.C二、比较练习:

试以《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佳丽》中的“问君能有若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好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好多愁”作一比较解析。

参照答案:

都是写愁好手。将抽象的感情化为详尽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不着印迹,且均境地完满。

三、思虑题:思虑:《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朝以来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聚会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巨变成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照: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安若磐石,大聚会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破坏是吻合逻辑的结

果。状元及第,授命成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觉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这样“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凉切中结束,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伤害,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即是幻灭的终点,这不吻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