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0/19/2022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从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学起?1、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人类社会只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源地;2、哲学基础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怎样?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和基本问题。10/19/20222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10/19/20223本章重点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0/19/20224本章难点内容
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0/19/20225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学时安排:共10学时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2学时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4学时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学时习题、讨论
2学时10/19/20226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思考讨论:1、什么是世界观?2、你认为哲学应将什么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对象?
10/19/202271、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精神世界总体看法:抽象的、共性的、全面的(全视角、全程域)根本观点:
基础性、实质性、本源性浩瀚的大海原始的部落坚韧的意志10/19/20228一个化学教授的故事一天,一位化学教授领着学生到实验室向他们说明人身体的物质元素。学生们看到一排贴着标签的密封的瓶子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标签上分别写着:有10加仑的水,可做7块肥皂的脂肪,可做9000支铅笔的碳,可做2000支火柴的磷,可打2支钉子的铁,够粉刷一个鸡窝的石炭,少量的镁和硫磺。教授说,“这是从前一个名字叫约翰史密斯的全部物质。”学生问,“但是,史密斯在哪里呢?”教授说,“回答这个问题是哲学家的事情。”可见,哲学的功用在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寻求事物的意义和价值。10/19/20229哲学研究的方法
对于整个世界,哲学是怎样研究的?哲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他科学区别开来,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其他科学区分开来。透过现象辩证地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早期盛行感性的观察方法,随后产生了与感性相脱节的理性推理方法,其后与超验的方法结缘,随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实证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法是“渡河之舟”。10/19/202210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哲学哲学世界观
世界观10/19/202211区别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哲学)朴素的、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联系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0/19/202212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水利枢纽10/19/202213哲学是方法论的理论体系(1)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方法的理论。(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包含和体现世界观。(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0/19/202214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案例选讲:感悟蜘蛛
10/19/202215案例:感悟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去,又一次次的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后,惋惜地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转换一下攀爬的路径,从旁边干燥的墙往上爬?于是,它凡事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后,它立刻被蜘蛛的屡败屡战、毫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10/19/202216点评:世界观能影响人生人对世界外物有不同的感悟,会对人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结论: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统一。10/19/202217
(1)哲学研究对象及方向的迁移古希腊:道德人伦古罗马:城邦制度中世纪:神学与宗教近现代: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宗教思辨唯心主义当代:语言学转向、生活世界转向、历史和实践转向、后现代转向2、哲学基本问题10/19/202218(2)马克思主义观点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10/19/202219(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而不能回避;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10/19/202220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思索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都涉及到客观和主观、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人们现实生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10/19/202221(4)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不同派别:第一问题划分了: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第二问题划分了:可知论
不可知论10/19/202222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物主义10/19/20222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理论将在物质观中阐述)10/19/202224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10/19/202225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10/19/202226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10/19/202227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法)
“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奥地利)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10/19/202228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黑格尔“绝对观念”是世界的主宰理在事先10/19/202229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柏拉图的“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
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
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10/19/202230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否发生关系,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由此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存在??10/19/202231(1)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2)不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10/19/202232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10/19/202233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10/19/202234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有了社会存在,才有了社会意识10/19/202235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历史观可划分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柏拉图马克思、恩格斯10/19/202236在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观点
辩证法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形而上学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牛顿黑格尔10/19/202237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38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10/19/202238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2、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形而上学内容目录回顾10/19/202239(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10/19/2022401、物质观的历史发展(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构成实物的具体形态
物质=实物的微观结构单元
物质=各种实物的抽象反映
10/19/202241物质=物质具体形态
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无限者”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曼德“空气”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赫拉克利特10/19/202242“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相生相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五行说五行图水火木金土物质=直观物的具体形态
10/19/202243(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培根洛克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物质=原子10/19/202244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原子图原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10/19/202245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0/19/202246物质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它不依赖于意识存在而可以独立存在;物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要充分的被意识反映需要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工具,并且需要相当的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反映的形式可以是视觉、听觉、味觉、感觉等人们感官直觉的形式,也可以是借助科学仪器手段所表现的思维模式、信号曲线、图形、色彩等其他形式。10/19/202247课堂讨论
1、“梦”、“理想”是物质吗?2、气功师的“意念”是物质吗?3、“道德”、“法律”是物质吗?4、“信息”、“能量”是物质吗?5、反物质、暗物质是物质吗?6、“道”、“佛”是物质吗?7、“规律”是物质吗?10/19/202248“物质”的判断标准1、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2、能否独立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3、在文明、科技条件足够的条件下、在人脑机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后,能否有“反映”。物质定义:
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10/19/202249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意义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10/19/202250物质的对立面有人说,物质的对立面是“反物质”;有人说,物质的对立面是“非物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意识)与物质相对立。那么,什么是意识?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意识有何特性?意识与物质有何关系?10/19/2022512、意识及其起源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的意识(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0/19/202252岩石风化现象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桂林象鼻山水滴石穿10/19/202253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闻歌起舞现象10/19/202254葵花向日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10/19/202255动物的感觉、心理狗追来,人吓跑人捡石,狗吓跑10/19/202256
非生物反应特性机械反应长时间拍球时的节律性、无意识性人类无意识的机械节律活动10/19/202257人的无意识机械节律活动案例1:黄冈师范学院四六级英语考场中,少数大学生考试时周期性的转笔绝活;案例2:梁实秋《尔雅》文集中,在电影院看电影时,那个旁若无人的有节奏的、但并非打摆子的颤抖;案例3:导致中国飞人刘翔优美的跨栏动作中夺冠的那层规律性跨栏习惯动作;案例4:在我们讲话中,很多句话后多出来的“那么呢,”这几个字。10/19/202258人类意识有意识的活动:劳动、社会实践、创造10/19/202259(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A)劳动使意识的主体—人成为社会的人(B)劳动使意识的工具—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C)劳动使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不断完善
10/19/202260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动物都不能直立行走,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大猩猩、类人猿至多是偶尔撅着背、弯着腰直立行走,并且是在威胁来临或争斗的时候。人类的直立行走很早就开始了,约在400万年以前。南方古猿、爪哇人、北京猿人等。1、劳动说为了弥补体质上的不足,必须使用劳动工具,必须解放双手。10/19/2022612、携带说人类过着迁移性的生活,迁移时女性成员要抱着孩子,带着食物,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的携带能力更强。3、生理因素说人类祖先生活在热带,阳光终年直射,光线强烈。直立行走利于减少阳光照射面积(少60%);利于散热(直立行走周边空气流速快);汗水易于蒸发(近地面空气潮湿)10/19/202262(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10/19/20226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马克思10/19/202264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观的历史发展2、意识及其起源(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内容目录回顾10/19/202265(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的含义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有人认为,世界是不统一的。比如说,人是孤独的个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0/19/2022662、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精神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笛卡尔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物理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理世界。多元论波普10/19/202267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自然界具有物质性10/19/202268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10/19/2022694、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多个,否定了二元论和多元论。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否定了唯心主义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观点。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10/19/202270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鳄鱼出壳火箭升空5、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10/19/202271(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3喜玛拉雅山缓慢的长高10/19/202272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10/19/202273
太阳正带领着8大行星(06.8.25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众多卫星、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
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系全图银河系10/19/202274举例:芝诺:飞矢不动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of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10/19/202275时间与空间都是连续的,芝诺却故意把它们分割成不连续的一系列点和一段段的时间,这就导致了错误的发生。这些悖论却迫使人们对数学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直到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康托建立无穷集论后,这个问题才得到了圆满解决。恩格斯: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10/19/202276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的大脑10/19/202277两种错误倾向割裂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倾向: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10/19/202278
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含义(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0/19/202279
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没有发生位移(物理位置)没有发生质变(化学性质)静止的表现形式宁静的校园长大的西红柿10/19/202280区别: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行的列车旋转的地球10/19/202281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例1:克拉底鲁:人连一次都不能跨过一条河;例2: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例:静者恒静两种错误倾向10/19/202282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刘翔跑得有多快?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中国与美国有何不同?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一个女孩每天换一发型,她有自己的发型吗?10/19/2022832)时间和空间亚里士多德:事物都是运动的,时间是运动可以计数的东西,或者说时间是位移的数。时间的本性是破坏性的,事物在时间中产生,又在时间中消灭。空间是事物的包围者,既不是事物的质料,也不是事物的形式,是不能移动的容器。康德:时间和空间是认识事物的先天形式。柏格森:时间是内在的,而不是认识事物的形式,本体意义的时间不是合乎逻辑的和理性的。海德格尔:时间是解释学意义的时间,或理解的时间。10/19/202284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绵绵的青山、蜿蜒的海岸线、纷飞的雪花、起伏不平的地貌,空间不是简单划一、合乎逻辑和理性的,柏格森认为时间也不是简单划一的,是内在于生命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的涌动过程,就好比我们身处潮头会感到巨大的空间异质感一样,当我们出自生命冲动的不同时刻,时间的特性也各不相同。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并非是时间本体,而是我们认识的时间。10/19/202285(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含义10/19/202286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两层含义: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特性时间的形态和方向10/19/202287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时间的一维特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19/202288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含义10/19/202289空间的特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YXZOP(X1,Y1,Z1)X1Y1Z1长高宽10/19/202290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地球公转月球表面图(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10/19/202291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约为1013公里(9,460,730,472,580,800米
)。10/19/202292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3)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光锥图10/19/202293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0/19/202294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罗巴切夫斯基黎曼欧几里德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10/19/202295
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几何名称几何性质可作平行线内角之和欧氏几何平面几何1条=180度罗氏几何双曲几何无数条180度黎氏几何椭圆几何0条180度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氏几何对比表10/19/202296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10/19/202297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即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0/19/202298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计算,当飞船速度达到每秒299900公里时,飞船上的米尺,便只相当于地面上的0.02米;飞船上的一秒钟,则相当于地面上的50秒。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0/19/202299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黑洞基本粒子中子星、黑洞等天体的空间是弯曲的基本粒子内部的空间也是弯曲的大尺度范围的空间特点则是平坦的
但它们都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10/19/2022100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时间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10/19/2022101无限由有限组成,并通过有限而存在。
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时间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10/19/202210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内容目录回顾10/19/20221031、实践概念
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10/19/2022104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政法系教师体验农村生产劳动)工业生产2007年拍于中国光谷弘景公司10/19/2022105
社会实践: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实践的基本形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省级辅导员标兵:张庆10/19/2022106文化教育实践的丰富形式考察新农村建设普法宣传与咨询寝室文化建设雕塑习作10/19/2022107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准备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大学生科研发明活动2005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从事高能天体物理中吸积盘理论及活动星系核的理论研究10/19/2022108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0/19/2022109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内容目录回顾(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0/19/2022110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自然界10/19/2022111
正是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了来。——恩格斯10/19/2022112自在世界(自在自然)人类社会
人化自然人的实践人类世界
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理解人类世界的物质性的关键
10/19/20221131.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自然界是无主体的纯粹客观过程,而社会则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10/19/2022114自然过程遵循单纯的客观因果性规律,而社会运动则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目的性的统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10/19/20221151.2、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
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10/19/2022116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织,实现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同主体目的性的统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10/19/2022117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10/19/2022118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创立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观念领域2.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10/19/20221192.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发展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19/2022120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主要内容: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0/19/2022121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辩证法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发展的观点实质、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动力人类认识特点10/19/2022122
基本观点联系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10/19/2022123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0/19/2022124如果手是这样?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黑格尔10/19/20221251、联系的涵义(一)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0/19/20221262.3、联系具有多样性2.2、联系具有普遍性2.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0/19/2022127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1、联系的客观性10/19/2022128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康德承认联系客观性的意义黑格尔10/19/2022129
唯心主义是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和一切邪教组织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法轮功谋财害命的铁证坚决取缔法轮功承认联系客观性的意义10/19/2022130你的幸运数字是……幸运数字一定能带给你幸运吗?810/19/20221312.2、联系的普遍性
(2)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10/19/2022132
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普遍联系的观点被科学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所证实。10/19/2022133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2.3、联系的多样性10/19/2022134联系的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10/19/202213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火水鱼”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城门失火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呀13610/19/202213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13710/19/2022137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核燃料铀原子弹爆炸DNA双螺旋结构克隆牛13810/19/2022138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到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苹果与人的偶然联系。13910/19/2022139善于分析事物事物的具体联系
10/19/2022140从熟人关系——陌生人关系从现实关系——虚拟关系从在场关系——非在场关系从地方关系——全球关系从直接关系——间接关系现代社会的“联系”具有什么样的新质?10/19/2022141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10/19/2022142的普遍联系。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10/19/20221431、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主要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说明事物不会永远固定在一点上。变化: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主要指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特别是指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0/19/2022144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2、发展的概念分析10/19/202214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0/19/2022146发展的实质10/19/2022147(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例如:工业文明——历史趋势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19/2022148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10/19/2022149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10/19/2022150(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生存的根据。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0/19/2022151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恩格斯
10/19/2022152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目录回顾10/19/2022153(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10/19/2022154课堂提问:什么是矛盾?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所指的矛盾,是否就是我们平时生活语境中矛盾?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0/19/2022155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10/19/2022156(1)逻辑矛盾:指在同一思维里,对同一事物同时作出两种相反的判断。(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概念辨析:10/19/2022157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为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1.1、矛盾的同一性1、矛盾的基本属性10/19/20221581.1.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谁也离不开谁)
矛盾的同一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10/19/2022159
1.1.2、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黑格尔160如:在经济活动中,生产与消费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生产性消费,如机械制造厂生产机械的同时就消费了钢材),消费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过程(如消费了钢材却生产了机械).
10/19/20221601.1.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位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挣脱羁绊跑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10/19/20221612、矛盾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学术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战场厮杀市场竞争10/19/202216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10/19/202216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0/19/2022164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10/19/2022165
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等同,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
矛盾与和谐10/19/2022166差异和对立是和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异质要素的有序和有机结合;由“和谐”创生新的事物;10/19/2022167
社会的和谐总括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细化为下述六个方面:第一,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如身与心,认知、情感与意志,存在与本质等的和谐.第二,人与人之间关系或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社会系统内部诸种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第四,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五,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第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10/19/2022168关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第一,其哲学基础首先体现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关系之中。第二,在对立统一关系中,侧重点是矛盾的同一性。第三,这一作为矛盾双方中的所谓两点中之重点的同一性,是以斗争性为基础的同一性,是与斗争性处在相统一关系中的同一性。它强调的是各种要素和关系的多样性的协调一致和统一;同时,又并不排除各种要素的独立性、差异性甚至对立性,并不排除矛盾内部对立各方的“斗争”(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指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0/19/2022169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鹤与湿地相存相容人与环境相生相长10/19/2022170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1)同一性:相互吸取,相互转化。(2)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对立
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10/19/2022171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0/19/2022172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1、矛盾的普遍性(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19/2022173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10/19/2022174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事物的个性,是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2、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机械运动中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中排斥与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中化合和分解的矛盾、生物运动中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等,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10/19/20221752、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2、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各有其特殊性3、不同的矛盾和矛盾方面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其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0/19/2022176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生存竞争日本投降2、矛盾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10/19/2022177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南昌起义10/19/2022178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形成全新的事物。10/19/2022179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光的本质是粒子性光的本质是波动性光的本质是波粒二象性10/19/2022180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8110/19/202218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毛泽东: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19/2022182(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案例1:苹果与水果案例2:“白马非马”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0/19/2022183
世界上没有“水果”,只有桃、梨、苹果、桔子等具体水果形态。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包含有水果的共同特性,都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机成份。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包含和体现普遍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0/19/2022184(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0/19/2022185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0/19/202218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现实意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案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10/19/202218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常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搞试点调查研究干部下乡蹲点办特区实行民族自治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18810/19/2022188事物的发展决不是风平浪静、一马平川的,而是高潮迭起、故事不断。用哲学的眼光冷眼审视事物发展的这种场景,那就是时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人以恬静的感觉,时而排山倒海、气势如宏,给人以壮美的震撼。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0/19/20221891、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1)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案例: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10/19/2022190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2)量案例:日与年的数量关系10/19/2022191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10/19/2022192量与量是不一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的提高,最初的时候,看一本书可能需要一个月,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到后来可能只需要一周,再往回可能只需要一天。同样是一天,但它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认识量一定要与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一个启示:看一个人的能力有时可以从其阅读速度上反映出来。10/19/2022193(3)事物的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案例: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理性质的度就是0℃—100℃。这个度的两端,即0℃和100℃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冰水汽0C100C10/19/2022194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黑格尔对度的理解案例:乐极生悲10/19/20221952、量变和质变概念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案例1:火车从黄州站运行到北京站案例2: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变成钻石10/19/2022196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案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0/19/2022197量变的形式?质变的形式?慢慢地一起变老优雅地倒了下去捧杀!把对手安置在风险大的肥缺上!有时候,咳嗽是一种教育10/19/2022198思考:“手拍麻袋意在驴”反映了什么量变引起什么质变?10/19/202219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0/19/2022200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案例:受精卵细胞→婴儿→儿童→青年→老年10/19/2022201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量变质变量变案例1:自然界发展演变过程案例2:人类社会进化过程10/19/2022202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的重要意义第一,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坚持辩证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的科学武器。在量变和质量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或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两种极端形式,都是形而上学的。第二,在实践上,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这一原理,就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做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10/19/2022203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因素;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因素。案例: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10/19/2022204“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斯宾诺莎
“规定”、“肯定”就是对事物的性质、状态、范围有所“限制”,即“有限”,这就否定了某物没有别的性质、状态和资格
10/19/20222052、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恩格斯
10/19/2022206真理往往需要从反面把握。问:“与自我否定相对的是什么否定?”10/19/2022207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发展否定否定发展10/19/2022208问:能否举出一个辩证的否定案例和一个保守的否定案例?10/19/2022209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谁与谁的联系?它通过什么联系起来?)辩证的否定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业10/19/202221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案例: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运动是相对的,时空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时空也是相对的。10/19/2022211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有:
A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你没见树上有虫吗?
为什么把树砍了?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10/19/2022212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一般公式: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麦粒植株麦粒10/19/20222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
马克思
10/19/2022214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
10/19/2022215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10/19/2022216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有着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对待我国历史遗产和外国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所要坚持的态度是:第一,对中国历史遗产应该批判地继承,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我们既反对复古主义,又反对虚无主义。第二,对外国思想文化应该有选择地吸收,正确的态度是吸取先进的,拒绝落后的,有选择的引进。我们既反对崇洋媚外,又反对盲目排外。10/19/2022217(2)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还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种错误观点。10/19/2022218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目录回顾10/19/2022219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10/19/2022220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恩格斯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1)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10/19/2022221
(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10/19/2022222案例:载舟覆舟理论客观辩证法: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主观辩证法:以自然现象的规律喻指社会治理规律。
思维推理:
载舟:封建帝王行王道→社会与人安宁→封建统治稳固、长久;
覆舟:封建帝王不行王道→人心不平,社会动荡→封建统治受到威胁。10/19/2022223(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10/19/2022224要一分为二地看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浦发个贷借款质押合同
- 押金收取退还合同范例
- 供货欠账合同范例
- 大型工程承包合同范例
- 保险复议合同范例
- 墙面刷白工程合同范例
- 伊春租房合同范例
- 中国铁路采购合同范例
- 商品代理购买合同范例
- 五金焊接合同范例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大国三农II-农业科技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JBT 1472-2023 泵用机械密封 (正式版)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学前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