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第三章中国的四大宗教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五章中国的饮食文化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七章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第八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九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目录1.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及旅游的概念1.2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3旅游业2.1中国古代简述2.2中国历史常识2.3中国文化艺术常识第三章中国的四大宗教目录3.1宗教知识简介3.2佛教3.3道教3.4伊斯兰教3.5基督教目录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4.1概论4.2汉族和少数民族4.3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4.4中国的传统节日4.5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和朝鲜族4.6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4.7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和傣族第五章中国的饮食文化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目录5.1中国烹调菜系介绍5.2中国名酒5.3中国名茶5.4中药6.1陶瓷器和丝织刺绣品6.2文房四宝6.3中国传统工艺品第七章中国自然旅游景观目录7.1地文景观7.2水域风光7.3天象景观7.4生物景观第八章中国古代建筑目录8.1中国古代建筑导言8.2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8.3宫殿建筑8.4礼制建筑8.5陵墓建筑8.6民居建筑8.7楼塔桥8.8园林第九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9.1世界遗产的类型及标准9.2世界遗产的分布及申报程序9.3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一节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及旅游的概念第二节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第三节旅游业第一章引言一、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二、旅游的概念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并且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第一节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及旅游的概念三个方面:旅游者(主体)旅游服务及其设施(连接的纽带)旅游资源(客体)第二节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要素。1.游客2.入境旅游者3.入境一日游游客4.国内(过夜)旅游者5.国内一日游游客2.旅游资源的功能(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是在亿万年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之中形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包括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和生物景观类等。2.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民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迹与建筑类、休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对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及旅游经营者第三节旅游业一、内涵旅游业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二、特点综合性、服务性、劳动密集性、敏感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述(一)第一个时期(1949~1977)特点:接待对象局限;旅游接待规模很小;政治目的,不计成本;旅游主管部门与旅游接待单位合为一体。(二)第二个时期(1978年至今)1.初创阶段(1978~1990)2.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明确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原则;国家旅游局要面向全行业,统管全国;1986年后旅游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种形式全方位发展;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的行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一节中国古代简述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第三节中国文化艺术常识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朝代歌》和中国历代纪元表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节中国古代简述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一)原始社会巫山人(距今约204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40万~50万年)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的末期,正是传说中黄帝和尧、舜、禹的时代。尧舜禹的时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二)奴隶社会夏朝创立者--启(破坏了禅让制)。夏人已会制造青铜器和制作玉器。夏朝的统治,维持了400多年。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残暴统治激起奴隶们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汤建立了商朝,后盘庚定都于殷,遂又称“殷商”。商朝时期,已有了历法、甲骨文等;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日食的记录;青铜器的代表有“司母戊鼎”等;原始瓷出现;针灸学的应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胜利,商灭,建立周。周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上分别实施分封制、井田制等。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0年,犬戎破镐京,周幽王死,西周亡。其子周平王将都城东迁洛邑,为东周。东周分为前阶段的春秋时期,后阶段的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周王室衰微,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争霸战争。先后称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东周后期,兼并战争继续进行,主要有韩赵魏齐秦楚燕,并称战国七雄。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铁器普遍地使用在农业和手工业中;兴修水利工程,如邗沟、都江堰、郑国渠等;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兴盛,出现许多繁荣的商业城市;在学术思想领域,思想空前解放,形成诸多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出现许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诗人屈原;四书五经成书;能工巧匠鲁班等。二、封建社会(一)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秦、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修长城,建陵墓,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经过休养生息的调整,以及文景之治,已为西汉的强盛奠定基础。汉武帝期间,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多次攻打匈奴;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司马迁携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外戚王莽于公元8年夺权称帝,改国号为“新”。后宣布一系列改革,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25年,王莽政权被推翻。公元25年,刘秀复辟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经过政策调整,经济开始恢复发展。张衡创造了浑天仪、地动仪;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随着东汉的衰败,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南北统一。公元316年匈奴攻占洛阳,西晋灭亡。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几乎在东晋统治的同一时期,北部中国陆续有十六个国家建立,史称十六国。东晋后期,公元386年拓跋跬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朝开始。后北魏分为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后为北周所代)。南方地区,于420年,刘裕废帝自立,建立宋,东晋灭亡。后又先后经历了齐梁陈三朝。此四朝均建都建康,史称南朝。南北朝时期,全国出现各族人民大融合的趋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内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三)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南朝陈,重新统一中国。隋朝建立的一系列制度,为封建社会后期制度的基本规模奠定了基础;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在隋政权土崩瓦解时,太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得国力逐步强盛,国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王朝也是当时最发达的国家。690年武则天迁都洛阳,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唐玄宗将封建社会推向繁荣昌盛的顶峰,史称“开元盛世”。中国的力量逐步扩大,并加深了与其他国家的联系;隋唐时期的建筑、雕版印刷、天文等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金刚卷》;《大衍历》;唐政府编写的《唐本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鉴真东渡日本;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造纸、纺织、治瓷等技术先后传出;舞蹈、绘画、香料、药品等相继传入;文成公主入藏,加强汉藏关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875年黄巢起义爆发。(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
展——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从唐朝灭亡到北宋王朝建立为止,北方中原一带,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同时在山西、南方地区还相继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即十国。这一时期,北方各国混战不休,南方相对安定,经济有较大发展,社会经济中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建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宋经济极度发达,海上贸易兴盛,也是当时世界造船水平最先进的国家,船上已装指南针;泉州成为最大对外港口;宋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治瓷业、纺织业技术均已达高峰;毕升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军事应用;沈括的《梦溪笔谈》;李诫的《营造法式》;司马光组织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北宋灭亡的同年,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国长期对立。北方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后,发动大规模战争,先后在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掉南宋。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融合。元朝末年,政治黑暗,阶级压迫深重,民族矛盾尖锐,灾荒连年,红巾起义爆发,元朝灭亡。(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是哥伦布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程最远的海上探险;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传统科技仍领先世界;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崛起于东北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清初,鼓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经济繁荣,国家富裕,史称“康乾盛世”。清朝后期,政治腐朽没落,皇帝荒淫无度,高官贪赃枉法,贵族大肆兼并土地,加紧剥削和压迫人民。对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使我国长期与世隔绝。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六)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宣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终结。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4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后改为中国国民党。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条件。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经过三年战争,共产党取得最终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十五大、十八大。一、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1.后、王、天子、皇帝奴隶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者称为“后”、“王”、“天子”。“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天子”一称始于西周。自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以后,各诸侯国的君主纷纷开始自称为“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第二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2.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3.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4.公主、驸马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三、帝王的各种名号
1.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谥号不独立使用,多与庙号结合,成为全称的组成部分。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2.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庙号始于商代,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汉代以后“帝”字与谥号结合,成为庙号,如“汉文帝”、“魏文帝”、“晋武帝”.
3.尊号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叫做尊号,也叫徽号.尊号为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多次。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死后70余年,被奉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4.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谥号,其余均为尊号。5.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一般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如遇祥瑞灾异等重大事件,也常常改元。明清两代的皇帝除明英宗外均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用年号来称呼在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6.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叫陵号,始于西汉,如明长陵、唐昭陵等。四、古代官制(一)古代中央官制秦汉--三公九卿,分别掌管刑法,财政,税收魏晋南北朝--向三省六部制过渡隋唐--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六部是隋唐至清的中央行政机构)宋--另设中书内省、枢密院三司等机构,夺了三省六部的实权元--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明--内阁大学士为中央最高决策机构,六部为最高执行机构清--军机处取代内阁权利(二)古代地方机构秦汉--隋唐:郡、县两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元代实行行省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明清:省道府县(三)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官吏选拔是古代官制的重要内容,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夏商周时期的各级官吏由王、诸侯按照与自己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分封,因此,当时的主要官职多为世袭。战国时期除国君仍实行世袭外,其他官职由君主随时任命。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自荐、游说。苏秦当时佩六国相印,张仪也同时为几个诸侯国的国君所倚重。汉代的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对官吏的选拔偏重于封建道德的考察,而将才能放在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制,即按才能评定人物,以才定品,以品定职。隋代在官吏选拔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度。此后,科举制度经过唐代的发展,日趋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基本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1.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命题考试。所谓八股文,即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组成,不得增减。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考试之前,须取得“生员”或“监生”的资格。(二)四书五经、三纲五常1.四书五经四书:儒家四部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代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四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五经:儒家五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称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此后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巩固其政治统治的理论根据,是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2.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封建伦理体系中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纲”的本意是网的总称,在这里引申为支配的权力;“常”即恒常不变的道理。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伦理纲常的纲领性的理论基础。六、姓氏名字号及避讳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时节气(一)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天干和地支依次按顺序搭配,构成60对,是古代用来纪年、纪月和纪日的方法,称为干支法。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
干支对应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中气农历阳历
甲或己年乙或庚丙或辛丁或壬戊或癸
寅月立春—惊蛰雨水正月2月丙寅月戊寅月庚寅月壬寅月甲寅月卯月惊蛰—清明春分二月3月丁卯月己卯月辛卯月癸卯月乙卯月辰月清明—立夏谷雨三月4月戊辰月庚辰月壬辰月甲辰月丙辰月巳月立夏—芒种小满四月5月己巳月辛巳月癸巳月乙巳月丁巳月午月芒种—小暑夏至五月6月庚午月壬午月甲午月丙午月戊午月未月小暑—立秋大暑六月7月辛未月癸未月乙未月丁未月己未月申月立秋—白露处暑七月8月壬申月甲申月丙申月戊申月庚申月酉月白露—寒露秋分八月9月癸酉月乙酉月丁酉月己酉月辛酉月戌月寒露—立冬霜降九月10月甲戌月丙戌月戊戌月庚戌月壬戌月亥月立冬—大雪小雪十月11月乙亥月丁亥月己亥月辛亥月癸亥月子月大雪—小寒冬至十一月12月丙子月戊子月庚子月壬子月甲子月丑月小寒—立春大寒十二月1月丁丑月己丑月辛丑月癸丑月乙丑月每月三旬:上旬、中旬、下旬每月始日:朔上弦月每月十五:望下弦月每月末日:晦古代用12地支来记录每天的时辰。一日为12个时辰,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与现在的时间对应如下:
时辰与时间(时)对应表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23时1时3时5时7时9时11时13时15时17时19时21时至至至至至至至至至至至至
1时3时5时7时9时11时13时15时17时19时21时23时(三)四时节气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八、阴阳、五行、八卦、生肖(一)阴阳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种气——阴、阳构成的。后来阴阳学说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天地万物的生成。道教典籍中,关于阴阳的论述非常多。风水、占卜之术中,“阴阳”被更加广泛地应用。*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二)五行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胜):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后来阴阳说与五行说相结合,构成宇宙图式,用来说明自然社会乃至政治、伦常等生成、变化和更替基本原理.中东北西南脾肾心肝肺宫羽徵角商(三)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它是儒家经典《周易》的重要概念。卦形由阳爻“——”,阴爻“--”组成,每卦三爻,共组成八卦,象征着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艮卦象征山。离卦象征火。坎卦象征水。兑卦象征泽。巽卦象征风。(四)生肖一、文学*文学体裁:散文、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等*由于受各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因而内容与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第三节中国文化艺术常识先秦:散文(诸子散文)、诗歌(诗经)为主汉代:以赋和乐府闻名(贾谊、晁错为代表的政治文章;乐府诗)、富于文学性的史传作品魏晋南北朝:诗歌、辞赋、骈文、散文、小说唐代: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确立了后世文言文的文体模式宋:词达到鼎盛时期元:词、曲、戏剧、话本空前繁荣明:小说兴起发展;戏剧取得新成就;小品文颇见光彩清:各种文体无不具备;小说全面成熟期;对联的顶峰状态1919年五四运动:文学内容及形式都发生巨大变革;使用白话文,成为变革主要特点;小说与戏剧得到充分重视,成为文学形式20世纪30年代:中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各期代表作家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史记》《早发白帝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离骚》《长恨歌》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和(宋)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两宋词家豪放派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婉约派风格上阴柔婉约.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豪放派的题材以咏史、怀亲、议政、纪游等为主,他们把词作导向广阔的社会人生。风格上以豪放、激昂、沉郁为主.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主要有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等。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苏轼词《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关汉卿王实甫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西游记》《水浒传》《窦娥冤》《西厢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吴敬梓鲁迅曹禺老舍郭沫若莫言《儒林外史》《狂人日记》《呐喊》《骆驼祥子》《雷雨》《日出》《红高粱》《女神》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五、对联基本知识(一)对联的特点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正对、反对、串对)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应一致六朝金粉,十里笙歌,裙屐昔年游,最难忘北国豪情西园雅集。九曲清波,一帘梦影,楼台依旧好,且消受东山丝竹南部烟花。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协南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二)对联的格式
1.对联的横额
2.对联的书写格式千年古树当衣架
万里长江做浴盆春暖带云种芍药
泽以长流乃及远秋高含露摘芙蓉山因直上而成高二、戏曲发展:春秋——俳(pai)优舞者汉代——“百戏”(说唱+舞蹈)唐代——“参军戏”(歌唱+舞蹈+道白+表情动作)北宋——“诸宫调”(连续描述一个故事)“杂剧”(许多演员共演歌舞+长篇复杂的故事情节)元代——杂剧黄金时代(宋代诸宫调+杂剧)--关汉卿明代——“昆曲”出现--汤显祖《牡丹亭》清代——戏曲普及、地方戏曲兴起国粹“京剧”鸦片战争后,中国戏曲进入了艰难的更新变革时期北伐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戏曲与革命相结合抗战开始后,戏曲的编演已表现爱国主义思想1942年,延安成立平剧研究院建国初期,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现代戏曲全面发展京剧源于“四大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功五法”: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发(甩发)、步(台步)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当代最流行的剧中还有:昆剧、粤剧、评剧、黄梅戏、豫剧、粤剧。三、绘画艺术中国画简称“国画”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宣纸、丝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按技法可分为:水墨、工笔、写意、勾勒、白描等题材:人物(产生最早)、山水(最为发达、艺术成就最高)、花鸟三、中国绘画它最初作为器物的装饰纹样存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缸彩画《鹳鱼石斧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距今6000多年。战国秦汉--绘画以气势、朴拙见长魏晋南北朝--出现一批富于文学修养的画家,如顾恺之唐代--立足民族传统,吸收外来文化。初唐:阎立本、尉迟乙僧、李思训、王维;中唐:吴道子五代--水墨山水画已成为主流,荆浩、关仝(tong)、董源、巨然;同时也是花鸟画发展的重要时期,黄筌(quan)北宋--宫廷中设立“翰林图画院”,培养一大批图画人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文人画致力于意境和意趣的创造,代表人物有苏轼、文同、黄庭坚、米芾等。元代--取消了画院制度,文人画成为主流。中后期山水画四大家出现: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明清--更重视文化层次,个性成为绘画中强调的主流。明中期吴门画派“明四家”代表这时期中国画的主要成就。董其昌则是这个时代书画艺术集大成者。清朝文人画仍占主流,山水画、水墨画仍盛行。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花鸟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呈现出学习西方写实风格、追寻西方现代风格、继承中国绘画源流三大派别。分别以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齐白石等为代表。张大千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在此基础上,中国画又产生了很多不同画种。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均是中国漫画创作的杰出代表。20世纪50年代初--“新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改革开放--丁绍光、吴冠中等代表人物对新时期绘画的探索中国画的工具材料、题材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送子天王图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立意在先,构图灵活虚实结合,浓淡相宜诗、书、画、印结合人物画的代表有: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洛神赋图卷》是其代表作。唐朝的吴道子擅长宗教人物画,所画人物衣带飘拂若动,人称“吴带当风”,有“画圣”之誉。唐朝的阎立本擅长政治人物画,代表作为《步辇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山水画的代表有:唐代李思训父子所形成的青山绿水画派,代表作有《江帆楼阁图》。王维的画“画中有诗”,是水墨山水画的始祖。五代后梁荆浩是山水画大师,代表作有《匡庐图》。元代的赵孟山水画极有功夫,《秋郊饮马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花鸟画的代表有:五代时期黄筌是花鸟画大师,代表作《写生珍禽图》。清乾隆时扬州画派是最活跃的花鸟画派,其代表人物是号板桥的郑燮,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悬崖兰竹图》是其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清末及近现代的著名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高剑父、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等。四、文字与书法艺术(一)古代文字的演变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载体,用点画线条来表现审美情感的特殊艺术。书法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1.中国书法的分类(1)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包括殷代甲骨文、钟鼎文和周代的石鼓文。其笔画遒劲凝重,结构茂密奇崛。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使用的文字,是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创制而来。小篆笔画为单线,粗细不变、首尾浑圆,是相当规范的正字,比大篆更为匀称整齐,更加简化和定型。(2)隶书。隶书字形扁方,线条比小篆简直;笔画出现了“波势”和“挑法”,结构工整,棱角分明。(3)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其鼎盛时期。楷书的笔画平直、方整,结构匀称端正。(4)行书。行有流行、行走之意,书体近于楷书而不拘束,近于草书而不放纵,笔画有连有断,书写较为自由.(5)草书。可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体,笔画或省略或连缀,但字字独立。今草是章草的进一步“草化”,又称草书,上下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假借。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二)书法艺术与书法家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讲究点划线条美,结构布局美,形神意境美。它通过点线的轻重、粗细,行笔的缓急,组成字的形象及布白,疏密得当、恰到好处,表达作者的气质与精神、意趣和情感,形成深远的意境,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中国的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楷书--钟繇(汉末)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唐)行书--刘德升(汉末)王羲之(东晋)、苏轼(宋)草书:张旭、孙过庭(唐)、王献之(东晋)行草:王献之五、音乐(新增)(一)中国音乐历史简介商--逐渐步入以青铜、石质为主的“金石之乐”的时代。战国--曾乙侯墓编钟;琴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中介》课件
- 《修改棘皮》课件
- 突发性聋的健康宣教
- 输尿管癌的临床护理
- 继发性痛风的健康宣教
- 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健康宣教
- 孕期肛门疼痛的健康宣教
- 《迎驾贡酒团购培训》课件
- 风湿病性贫血的健康宣教
- 幼年型皮肌炎的临床护理
- 中国校服产业挑战与机遇分析报告 2024
-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双基测试(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4年4s店提前还款协议书模板
- 学校开学安全隐患自查表
- 仓库库房管理制度规定(7篇)
- 【9历期中】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详解)
- 名人-袁隆平2-人物介绍
- 2024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门窗检测)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第二章田径-《立定跳远》教案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新高考一卷读后续写说题课件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