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古典诗词教学的三境界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情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说的是诗歌的通请渠道是隐的,达理的蹊径是幽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是通情达理的,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通诗情达诗理,以到达诗歌教学的智育、情育、理育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美感、熏陶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理解才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达诗词的隐情幽理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做好诗歌阅读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分析探究,理解诗词的意象。意象这个词,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其内容表现为一定客观的物像,物像不因人的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像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经过诗人的大脑,就带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渗入了诗人的某种情感和思想。这种浸透了诗人情感思想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诗的意象。比方:“孤云漂泊复何依〞中,不用白云、浮云,而用孤云,就表达了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惆怅孤寂的悲哀心情。对一首诗来说,诗人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意象就是载体。意象是诗的构思的最小单位,是诗的建筑材料。意象在诗中要靠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用以表现意象的多半是词语也有句子。一个句可以是一个意象,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三个意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语的联缀,从构思上看那么是意象的组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出现了月、乌、霜、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等多种意象,这些意象组成了承载情思的意象群。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那么全部是意象的连缀。因此,我们进展诗歌教学时,首先要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充分理解诗句中的词语的含义,分解每行诗句,提炼出可以表现诗人情感或意象的关键词语,从而把握诗的每个意象。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渲染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并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诗篇前四句借急风、天空、哀猿、清渚、白沙、飞鸟、无边的落木、滚滚的长江等系列萧瑟悲凉的意象,渲染了萧飒浓郁的秋意,情景相契,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和感慨。后四句描写了悲秋的游子,孤病登高的诗人、新停的酒杯,说明了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举目无亲的孤独,痛苦之情可想而知。情因景生,作者长期远离故土,单独漂泊在外,暮年多病,举目无亲,在凄清的秋天登高望远,愁绪满怀。而国势艰危,仕途坎坷,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其忧国伤时之情跃然纸上。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使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刻画意象,以期到达诗歌意象的鲜明、详细、生动。这样,我们在分析诗的语言时,就要找出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所表现事物的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确立该诗句的意象。如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知道作者是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第二境界:联想想像,把握诗词的主题。假如说第一境界全面分析诗句的意象,就像我们走进一座大花园,对每一株花草、每一桩盆景进展单个的细致的整理和欣赏,初步建立一个多元素的印象的话,那么,第二境界把握诗歌的整体形象,就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整座花园的构成作一宏观的审视,对该花园的主题风格有一全面的完好的印象。诗一般是多个意象的集合,但并不是说这些意象的总和就构成了诗的主题形象,诗中的各个意象聚合在一起,起着互相支撑、互相修饰的作用,每个意象都围绕着主题。“意象和主题的关系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一首诗的意象是详细的有限的,而主题形象是宏大的、无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联想力,放大诗的意象,并且全方位的联接诗的意象,建立一个高大的完好的诗的主题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强烈,因此诗的语言不仅高度凝练含蓄,而且具有极强的跳跃性。表如今意象上,往往出现意象与意象的断层,给阅读理解造成突兀感和隔膜感。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对诗的意象进展补充、再创造,才能使诗的整体形象更完美统一。“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深化,更能深化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学生在正确理解诗词后,根据诗词的语言文字,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把诗词的意境用画面创造在脑海里,叙事诗就象电影故事片,写景诗就象电视的风景欣赏片,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词的丰富的形象,深化的意境,同时获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美感。例如,叙事诗?石壕吏?应引导学生抓住典型镜头:杜甫投宿石壕村,夜间官差来抓丁,老翁翻墙逃走,老妪出门应答,早晨独别老翁等情景,这样就能深化理解“安史之乱〞给人造成的深重灾难。李白的写景诗?望庐山瀑布?学生理解后就能想象这幅画面:阳光灿烂,香炉峰紫色烟雾飘动,奔腾的瀑布从山上滚滚飞泻而下,通过形象想象后,学生就能深化理解诗的意境,就能感受到诗歌浪漫优美的情调,祖国河山的壮丽。抒情诗也要抓住典型镜头来理解思想感情。如孟郊的?游子吟?,要捕捉“慈母穿针走线为临别儿子补缀衣服〞这一感人肺腑的特写镜头,理解母亲的高大形象。当我们读陶渊明的?饮酒?时,都会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所吸引,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和情景:厌倦官场生活的诗人回归田园后,兴致勃勃地“采菊〞,无意中看见了南山,“悠然〞二字暗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追求恬静安宁的心情,从“菊〞的高洁品质中我们还能联想到诗人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只有通过想象,才能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对诗词才能有“透彻之悟〞。第三境界:联络生活,内化诗词的情理。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要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没有思想的文学是不存在的〞。诗歌更是如此,不管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或生活的哲理,或个人的情趣等等。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诗的整体形象后,还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形象大于思想。〞鲁迅也曾说:“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历不同,即不能心心相樱所以常有极紧要,极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历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分调动和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诗人所创设的形象情境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让“灵魂受到震撼〞。为了可以准确、客观、深化地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时还要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以及分析诗的表达、构造艺术。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漂泊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完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稳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象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由此,诗歌的主题也就一目了然了。学习?书愤?时,先向学生介绍陆游是南宋出色的爱国诗人,早年立志抗金,收复中原,曾上前线作战,晚年终因坚决主战而被削职返乡,在贫寒、忧愤中度过余生;告诉他们,写?书愤?时,陆游已罢官回家六年了。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在学生的“灵魂受到震撼〞之后,要进一步联络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把诗中和“诗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腹膜透析护理业务查房
- 家居定制购销及安装服务合同
-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合同
- 电机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 运动生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 住宅租赁转租合同模板
- 电商广告投放合作合同
- 核桃产业合作开发合同书标准范本
- 股东退出合同范本
- 红酒销售合同样本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溅射工艺》课件
- 保障体系及小组的管理文件模板
- (高清版)JTGT 3364-02-2019 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
-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管理制度
- 卫生部妇产科诊疗规范及指南
- 鲁教版七年级概率初步练习50题及参考答案(难度系数0.8)
- 荆楚文化之楚国历史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
- 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上海2019年高三春考英语卷(带参考答案作文答案图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