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60年代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UrbanPlanningTheoryin1960s1960年代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UrbanPlanningContents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2.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3.196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4.结语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Contents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2.1960年代的社2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9701990城市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动态的过程196019001960年代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系统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以及认为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城市规划被视为更大背景范围内的建筑设计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终极状态”蓝图式城镇规划:建筑的延伸=艺术规划师技术专家科学协调者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9703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刘易斯·吉伯勒城乡规划的原理与实践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刘易斯·吉伯勒布赖恩·麦克洛4二、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1945年1970s——1990s1960s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900s1、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表现在建筑和艺术运动上,还表现为一种思考方法,核心是相信科学以及科学在实践中的普遍应用,并表现出对未来的高度乐观,人们坚信有能力在科学的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善生存质量,坚信能够通过理性认识和行动改善未来。2、1960年代政治追求民主,公众追求自由,是其显著的是社会大环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公众抗议活动,引发了对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进而推进了城市规划的政治色彩,并由此开始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时代。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二、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1945年1970s——1990s5三、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质空间规划理论,认为城镇规划要处理的是环境(城市、城镇、区域等),一个有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系统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的理论,特别是有关将规划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过程的理论;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三、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6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代表人物和著作: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乔治·查德威克《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7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概念——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①任何系统都具有一致性或统一性,与别的系统区分,并作为一个整体。②组成系统不仅仅是一组不同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部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是系统发挥功能的核心。③系统都依赖于环境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的基本概念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8系统规划理论(2)系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同样,我们可以把城市及其区域看做一个系统:它是由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空间所构成,这些空间功能通过交通和其他通讯媒介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用地或交通系统。系统规划理论就是沿着这种将环境视为系统的概念发展而来。如果城市规划所寻求规划和控制的物质环境是系统的话,那么城市规划就能定义为对城市进行系统分析(analysis)和控制(control)。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2)系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1960年代的西方城9系统规划理论(3)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系统规划理论在当时是一个新奇的理念,与传统城市规划观念有很大的区别,具备以下五大特征。首先,城市是复杂系统,需要规划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是怎样运行的”。规划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格迪斯)第二,系统规划理论把城市看成不同区域位置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那么一个局部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局部的相应变化。新的开发项目,都必须从项目其可能产生的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一种新型的规划师:接受经济地理学或社会科学方面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建筑学或测量学方面的训练。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3)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10系统规划理论第三,系统理论将重点放在功能活动、城市活力和变化上,提出需要有更强适应性的、灵活的规划。英国规划咨询小组报告中提出的粗线条“结构”规划(StructurePlan)。麦克洛克林在描述规划的形式时,将城镇规划方案设想为若干条发展“轨迹线”,而不是为一个特定的未来而制作的“终极状态”蓝图。他说:“规划方案的形式就是以适当的时间间隔来表达的不同空间状态发展轨迹的形式”。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11系统规划理论第四,系统规划理论坦然面对城市变化,将城镇规划看作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地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而不是为一个城市或城镇理想的未来形态制定“一劳永逸”的蓝图。第五,系统规划把城市(或其他分散的区域)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活动系统,应从社会、经济、物质空间、美学等全面考察。英国1968年《城乡规划法》引入的新“结构”规划之中,结构规划具体用作战略规划文件,对目的的考虑既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也有物质空间方面的内容。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12系统规划理论(4)系统规划理论的兴盛①19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革命”,推动了系统理论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②生态系统理论,加深了对系统的认识③建模、数学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系统理论在城乡规划理论中的发展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4)系统规划理论的兴盛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13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核心思想:认为城市规划是带有理性色彩的决策过程,并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代表人物和著作安德烈亚斯·法卢迪《城市规划理论读本》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14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理性过程理论的时代背景①在国家政治追求社会民主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兴趣,专业技术人士通过建议政治家如何管理经济、国家福利等,在国家的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新的科学信念,即认为决策过程(policy-makingprocess)同样可以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决策有关的因素能得到量化就是科学的,不能量化的(如景观)则无关紧要;而Popper(1963)提出的“假设——证伪”是科学发展途径的思想也对这一时期的理性过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理性过程理论的时代背景1960年代的西1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不是第一个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格迪斯提出的“调查——分析——规划”的方法成为1960年代规划理论的前导。“调查——分析——规划”这个过程有三个缺陷:①要展开调查,预先就假定了存在某种原因或目的需要进行这项调查,从逻辑上来说,应先有一个计划阶段——即定义目标或问题。②“规划”这个词用了单数,暗示了只有一种可能的规划,理论上应有多种方案。③“调查——分析——规划”以规划编制作为结尾,隐含了规划就此结束,而事实上一项规划之后应跟随着行动或实施以及效果检验。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不是第一个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16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的行动过程所以完整的理性过程包括五阶段:界定问题/目标评估比选规划方案/政策确认比选规划方案/政策方案/政策的实施效果跟踪①理性过程规划将城市规划视为一个正在进行的、连续不断的过程。②理性规划过程没有最后的终结状态,反馈环可以返回到过程的任何阶段。反馈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的行动过程界定问题/目标评17理性过程规划理论(3)理性过程规划的理论根源与系统规划理论的情形相同,理性过程理论也发端于在城镇规划领域以外形成的综合性理论。就理性过程理论而言,相关的理论是“决策理论”,尤其是关于理性决策的综合性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决策理论,包括以下几种:①完全理性决策论②有限理性决策论③理性组织决策论④非理性决策论⑤现实渐进决策论:这种理论强调现实和渐进改变,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重视。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3)理性过程规划的理论根源1960年代的西18理性过程规划理论(4)理性过程规划的基本条件一项理性规划活动应当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规划决策的依据应得到认真而全面的考虑——应通过反复思考达成决定,而不是凭猜测,或靠“预感”和直觉。第二,反过来,这意味着规划决策的依据应当是能清楚表达的。如果有人要问一位理性规划者作出某项决定的原因,该规划者应当能够解释产生那项决定的理由。
第三,如果规划的全过程是理性的,那么规划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是认真地、全面地、清楚地思考过。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4)理性过程规划的基本条件1960年代的西19理性过程规划理论(5)理性过程规划的主要特点(1)强调规划方法或手段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关于规划的过程或程序的理论,而不是关于规划的目标或“实质”的理论。客观地说,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只是简单地提到,决策过程必须鉴别出某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某个有待达到的目标,以及为解决那些问题或实现那些目标所构思的规划方案等。但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本身完全没有告诉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制定什么规划等等,一切将依具体的背景情形而定。所以,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论述规划方法或“手段”,而不是论述规划的目标。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5)理性过程规划的主要特点1960年代的西20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倡导“非连贯渐进式”规划关于理性过程理论是否一定采用“综合性”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理性本身要求有“因为...所以...”严格的逻辑推理。作出完全合理的决定,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这也是理性综合性规划。但由于时间或资源限制,或者只可能获取有限的信息,彻底的综合性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划工作表现出阶段性、渐进性、机会性和实用性特征,所以显示的规划是“非连贯”和“渐进式”的,即非连贯渐进式的规划而不是理性综合性规划。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倡导“非连贯渐进式”规划1960年代的21理性过程规划理论(6)对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的批判①因其抽象性和没涉及怎么运作或实施;②对“规划的”行动结果缺乏了解;③
空虚、空洞;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6)对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的批判1960年代的22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7)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异同①系统理论和理性过程理论有着共同的前提假设,它们共同将城市规划奠定在科学的假设基础上,并因此显著有别于早期阶段的艺术假设基础;它们都建立在认为规划有益的信念基础之上,认为可以通过理性的理解和相应的控制行动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②两者显著的区别是,系统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目标,因此是实质性的规划理论(substantiveplanningtheories);而理性过程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过程或程序,因此是程序性的规划理论(proceduralplanningtheories)。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7)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异同12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产生背景(2)对城市规划技术主义的批判(3)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
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960年代的西方城24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产生背景首先,自由主义的复兴以及民权运动的影响,民众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对社会有所要求。其次,激进的现代主义和乌托邦综合方式的城市规划实践引发了广泛的针对大型的住房开发项目和高速公路规划的抗议活动,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讨论。由此,城市规划思想开始转向,不再单纯强调城市规划的技术理性,而越来越倾向于将城市规划视为一种不同利益群体表达、竞争、交涉、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合意的政治过程。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产生背景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2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2)对城市规划技术主义的批判①对规划评估的批判认为对城市规划的评估也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与价值判断紧密联系,不仅涉及由谁来评价那些无法量化的指标问题,更涉及如何计算不同人群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分配规划的收益和成本等问题。②对城市规划是科学的批判城市规划不能完全解释为一项技术或科学活动,还应关注其政治属性,包括对城市规划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认知,以及相应的理性规划决策等多个方面。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2)对城市规划技术主义的批判1960年代26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3)规划师角色的转变①保罗.达维多夫(PaulDavidoff)和托马斯.莱纳(Reiner)在1960年代早期就已经将研究的重点引向对规划者角色和责任的讨论,但在指出城市规划者的职业涉及技术和价值观两方面相关事务的同时,仍视其为技术属性。②1960年代后期,Davidoff对“技术主义者”的观点进行了自我批判,提出“规划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主张规划不应当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而应当为多种价值观的体现提供可能,主张规划师应该作为倡导者,作为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组织利益或政策可能影响到的社区个人利益的代表,参与到政治进程中去。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3)规划师角色的转变1960年代的西方城27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4)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基于前述的认识,公众的参与权,被认为是市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广大的城市市民尤其是受到规划内容影响的市民参加规划的编制和讨论,规划部门必须听取各种意见并且要将这些意见尽可能地反映在规划决策之中,成为规划行动的组成部分。而真正全面和完整的公众参与则要求公众能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Arnstein,1969)。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4)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1960年代的西方28四、结语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学科,既不是单纯的艺术也不是单纯的科学。但是,城市规划的推理判断运用了美学和科学的基本原理。事实上,不存在哪一个理论能够解释规划的全部问题。也没有哪个理论是完全错误或者正确的。1960年代的三个主要理论系统方法、理性过程以及公众参与在如今的城市规划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四、结语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学科,既不是单纯的艺术也不是单纯的29ThankYou!ThankYou!1960年代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UrbanPlanningTheoryin1960s1960年代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UrbanPlanningContents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2.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3.196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4.结语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Contents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2.1960年代的社32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9701990城市系统的分析和控制动态的过程196019001960年代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系统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以及认为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城市规划被视为更大背景范围内的建筑设计物质空间形态的设计“终极状态”蓝图式城镇规划:建筑的延伸=艺术规划师技术专家科学协调者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97033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刘易斯·吉伯勒城乡规划的原理与实践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一、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刘易斯·吉伯勒布赖恩·麦克洛34二、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1945年1970s——1990s1960s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900s1、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表现在建筑和艺术运动上,还表现为一种思考方法,核心是相信科学以及科学在实践中的普遍应用,并表现出对未来的高度乐观,人们坚信有能力在科学的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善生存质量,坚信能够通过理性认识和行动改善未来。2、1960年代政治追求民主,公众追求自由,是其显著的是社会大环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公众抗议活动,引发了对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进而推进了城市规划的政治色彩,并由此开始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时代。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二、1960年代的社会背景1945年1970s——1990s35三、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质空间规划理论,认为城镇规划要处理的是环境(城市、城镇、区域等),一个有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系统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的理论,特别是有关将规划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过程的理论;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三、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36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理论核心:把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城镇、区域乃至整个地域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通过系统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强调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代表人物和著作:布赖恩·麦克洛克林《城市和区域规划:系统方法》乔治·查德威克《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37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概念——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①任何系统都具有一致性或统一性,与别的系统区分,并作为一个整体。②组成系统不仅仅是一组不同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部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是系统发挥功能的核心。③系统都依赖于环境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系统的基本概念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38系统规划理论(2)系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同样,我们可以把城市及其区域看做一个系统:它是由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空间所构成,这些空间功能通过交通和其他通讯媒介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用地或交通系统。系统规划理论就是沿着这种将环境视为系统的概念发展而来。如果城市规划所寻求规划和控制的物质环境是系统的话,那么城市规划就能定义为对城市进行系统分析(analysis)和控制(control)。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2)系统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1960年代的西方城39系统规划理论(3)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系统规划理论在当时是一个新奇的理念,与传统城市规划观念有很大的区别,具备以下五大特征。首先,城市是复杂系统,需要规划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是怎样运行的”。规划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格迪斯)第二,系统规划理论把城市看成不同区域位置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那么一个局部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局部的相应变化。新的开发项目,都必须从项目其可能产生的效果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一种新型的规划师:接受经济地理学或社会科学方面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建筑学或测量学方面的训练。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3)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40系统规划理论第三,系统理论将重点放在功能活动、城市活力和变化上,提出需要有更强适应性的、灵活的规划。英国规划咨询小组报告中提出的粗线条“结构”规划(StructurePlan)。麦克洛克林在描述规划的形式时,将城镇规划方案设想为若干条发展“轨迹线”,而不是为一个特定的未来而制作的“终极状态”蓝图。他说:“规划方案的形式就是以适当的时间间隔来表达的不同空间状态发展轨迹的形式”。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41系统规划理论第四,系统规划理论坦然面对城市变化,将城镇规划看作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地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而不是为一个城市或城镇理想的未来形态制定“一劳永逸”的蓝图。第五,系统规划把城市(或其他分散的区域)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活动系统,应从社会、经济、物质空间、美学等全面考察。英国1968年《城乡规划法》引入的新“结构”规划之中,结构规划具体用作战略规划文件,对目的的考虑既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也有物质空间方面的内容。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42系统规划理论(4)系统规划理论的兴盛①19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革命”,推动了系统理论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②生态系统理论,加深了对系统的认识③建模、数学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系统理论在城乡规划理论中的发展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理论(4)系统规划理论的兴盛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43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核心思想:认为城市规划是带有理性色彩的决策过程,并要求规划师完全理性和价值中立,而且一直延伸至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决策人员。代表人物和著作安德烈亚斯·法卢迪《城市规划理论读本》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44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理性过程理论的时代背景①在国家政治追求社会民主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兴趣,专业技术人士通过建议政治家如何管理经济、国家福利等,在国家的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新的科学信念,即认为决策过程(policy-makingprocess)同样可以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决策有关的因素能得到量化就是科学的,不能量化的(如景观)则无关紧要;而Popper(1963)提出的“假设——证伪”是科学发展途径的思想也对这一时期的理性过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1)理性过程理论的时代背景1960年代的西4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不是第一个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格迪斯提出的“调查——分析——规划”的方法成为1960年代规划理论的前导。“调查——分析——规划”这个过程有三个缺陷:①要展开调查,预先就假定了存在某种原因或目的需要进行这项调查,从逻辑上来说,应先有一个计划阶段——即定义目标或问题。②“规划”这个词用了单数,暗示了只有一种可能的规划,理论上应有多种方案。③“调查——分析——规划”以规划编制作为结尾,隐含了规划就此结束,而事实上一项规划之后应跟随着行动或实施以及效果检验。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不是第一个关于规划过程的理论46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的行动过程所以完整的理性过程包括五阶段:界定问题/目标评估比选规划方案/政策确认比选规划方案/政策方案/政策的实施效果跟踪①理性过程规划将城市规划视为一个正在进行的、连续不断的过程。②理性规划过程没有最后的终结状态,反馈环可以返回到过程的任何阶段。反馈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理性过程规划的行动过程界定问题/目标评47理性过程规划理论(3)理性过程规划的理论根源与系统规划理论的情形相同,理性过程理论也发端于在城镇规划领域以外形成的综合性理论。就理性过程理论而言,相关的理论是“决策理论”,尤其是关于理性决策的综合性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决策理论,包括以下几种:①完全理性决策论②有限理性决策论③理性组织决策论④非理性决策论⑤现实渐进决策论:这种理论强调现实和渐进改变,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重视。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3)理性过程规划的理论根源1960年代的西48理性过程规划理论(4)理性过程规划的基本条件一项理性规划活动应当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规划决策的依据应得到认真而全面的考虑——应通过反复思考达成决定,而不是凭猜测,或靠“预感”和直觉。第二,反过来,这意味着规划决策的依据应当是能清楚表达的。如果有人要问一位理性规划者作出某项决定的原因,该规划者应当能够解释产生那项决定的理由。
第三,如果规划的全过程是理性的,那么规划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是认真地、全面地、清楚地思考过。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4)理性过程规划的基本条件1960年代的西49理性过程规划理论(5)理性过程规划的主要特点(1)强调规划方法或手段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关于规划的过程或程序的理论,而不是关于规划的目标或“实质”的理论。客观地说,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只是简单地提到,决策过程必须鉴别出某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某个有待达到的目标,以及为解决那些问题或实现那些目标所构思的规划方案等。但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本身完全没有告诉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制定什么规划等等,一切将依具体的背景情形而定。所以,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论述规划方法或“手段”,而不是论述规划的目标。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5)理性过程规划的主要特点1960年代的西50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倡导“非连贯渐进式”规划关于理性过程理论是否一定采用“综合性”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理性本身要求有“因为...所以...”严格的逻辑推理。作出完全合理的决定,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这也是理性综合性规划。但由于时间或资源限制,或者只可能获取有限的信息,彻底的综合性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规划工作表现出阶段性、渐进性、机会性和实用性特征,所以显示的规划是“非连贯”和“渐进式”的,即非连贯渐进式的规划而不是理性综合性规划。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2)倡导“非连贯渐进式”规划1960年代的51理性过程规划理论(6)对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的批判①因其抽象性和没涉及怎么运作或实施;②对“规划的”行动结果缺乏了解;③
空虚、空洞;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理性过程规划理论(6)对理性过程规划理论的批判1960年代的52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7)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异同①系统理论和理性过程理论有着共同的前提假设,它们共同将城市规划奠定在科学的假设基础上,并因此显著有别于早期阶段的艺术假设基础;它们都建立在认为规划有益的信念基础之上,认为可以通过理性的理解和相应的控制行动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②两者显著的区别是,系统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目标,因此是实质性的规划理论(substantiveplanningtheories);而理性过程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过程或程序,因此是程序性的规划理论(proceduralplanningtheories)。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7)系统规划和理性过程规划异同15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3、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1)产生背景(2)对城市规划技术主义的批判(3)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
1960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李宝宏2013.05规划是一个政治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文理学院《供热工程与锅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基础缅甸语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林业大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统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工程劳务施工承包合同
- 中央空调施工合同
- 场地短期租赁合同书
- 大型商铺租赁合同书
- 厂房租赁合同协议书
- 英国FBA超重标签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环境艺术与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课件(图文)
- 混凝土缝之宅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警察查缉战术讲义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含答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 Toby and the Eagle教学设计
- 核电厂发变组继电保护系统讲座
- 腌腊肉制品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
- 警棍盾牌操教案(共1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