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还有书籍_第1页
好在还有书籍_第2页
好在还有书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好在,还有书籍目田君

我已经很久没读完一本书了,一年里,零零散散开启了好多书,却都只是翻开五六页,运气好的书会被我翻到中间,随后中止。我可以把未完成阅读功课归咎于日益繁忙的工作,也可以埋怨日常的信息接收愈发碎片化,导致无法一心,或许还可以强调,自己每天在工作、通勤上花费了太多精力,回到家里只想躺平,丝毫提不起精神去做别的。总之,能找到一万种理由不去读书。但最重要的原因,生怕还是由于懒。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每个月购买2至3本纸质书的习惯。近几个月,我的枕边又新增了几本“经典〞: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卡夫卡的小说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还有大量新挖掘的的书,譬如袁哲生、布尔加科夫、接受《巴黎评论》采访的作家们。

在过往,书籍是权力和影响力的象征,古人皓首穷经,连一个字也要解释出不同的涵义。而现在,书籍是文化,也是商品。书籍作为商品,能够大范围地印刷、复制乃至电子化,这给了我们这些普通民众获取智识和理解力的可能。越来越便利的阅读形式——手机、pad、kindle,反而使得纸质书作为商品的意味更浓。油墨和纸张终究实体存在,拿来、买来,就多了一丝“珍藏〞的况味。

买书确定要翻看,但不一定要读完。中学时候,常和我妈一起逛书店,挑拣了几本新书准备结款时,我妈确定会说一句:“又买新的,之前的看完没有?〞但常买书的人确定知道,书怎么可能读得完呢?特别21世纪的读者们,早已有了好多其他的选择,短视频、视频课、听书,书又何必一定要用读的形式?而且,“买书〞与“读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从书店书架上抽出,从网上下单邮寄到家,“买了〞是一个完成的动作,“读书〞则是一个持续的行为,这个行为没有“买〞那么直白,那么干脆,往往伴随着思考和一定程度的痛楚。于是我也渐渐放松下来,享受“购书〞的乐趣,而减少了“读书〞的痛楚。

但不光是阅读,其实近年来,或许是减少了关注书籍内容的起因,我也开始留意起装帧、排版、编辑这些部分。有时,会由于好的封面,留意起一位此前不太了解的作家。有时也会由于同一系列的包装装帧,强迫症似的要凑齐这一系列的书,摆放在书架上,整齐划一,颇有满足感。也是这两年才留意到,写作的纵然宏伟,但把书编辑成型、印刷成册,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校对都有不可忽略的功劳,也因此,我近来特别喜欢看前言、后记,也喜欢反复去看书籍的封面,琢磨封面和内容的匹配程度。

Bilibili有一套微纪录片《但是,還有书籍》,带我们了解了编辑、封面设计、绘本、把书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家的心路故事。实际上,书籍有什么宏伟的呢?拆分开来,不过是油墨和纸张的结合罢了。但就是这样奇妙的魔术,出现了千变万化的组合,让人心安。

而到了我们这个“后古登堡〞的年头,媒体多样,资讯爆炸,大家连在一个网页停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