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_第1页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_第2页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_第3页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_第4页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第一节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地下水动态的概念:含水层(含水系统)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含水层(含水系统)地下水各要素(如地下水位、水量、水化学成份、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称为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均衡的概念:某时段某地段地下水物质、能量的收支状况称为地下水均衡。第二节地下水动态一、地下水动态的形成机制含水层(含水系统)地下水各要素(如地下水位、水量、水化学成份、水温等)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含水层(含水系统)中物质、能量收支不平衡的综合表现。因此,地下水动态是含水层(含水系统)对外部环境施加的激励所产生的响应,也可理解为含水层(含水系统)将输入信息变换后产生的输出信息。下面以降雨(9-1)f补给地下水系统f水位上升脉冲式激励波状响应A91a地下水动态(对外界响应)特点:在时间上表现为滞后和延迟(图9-1),以及叠加。叠加现象:是指外界多次激励(或输入)时,引起系统响应(或输出)的变化是多次激励响应的累加结果(图9-2)。9-2(现象。WHY*MmFh9-2信息传输中的迭合MmFh地下水动态描述:地下水某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程度可用稳定性来恒量:动态稳定,是指变化幅度小;动态不稳定,是指变化幅度大。二、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类:是外部环境对含水层(含水系统)给---()因素、水文因素;件,地质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开采、人工回灌、灌溉、库渠渗漏、污水排放等等。(一)气象(气候)因素气象(气候)基本形态。

决定了一个地区动态的气象(气候)要素周期性地发生昼夜、季节与多年变化。其中季节变化最为显著且最有意义。从图9-3,可以分析季节变化对潜水动态影响lwIJKt-榻用.ITn-m,:'4图9—3潜水动态曲线(1954—1955,北京)1—气温;2lwIJKt-榻用.ITn-m,:'4(195416月,19554月蒸发量缺资料)9411年的图9—4前苏联卡明草原地下水位变化图〔阿利托夫斯基等, 1956〕(91水量的变化。注意在分析气象因素对潜水位的影响时,必须区分潜水位的真变化与伪变化。例如,当大气气压开始降低时,处于包气带之下的潜水面尚未感受到其影响,暴露于大气中的井孔中的地下水位却因气压降低而水位抬升。加时井孔地下水位也会呈现与含水层不同步的下降。(二)水文因素——河水

当然,气压突然增河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含水层(地下水系统)距地表水体的远近9-5河流,地下水位变幅减小,发生变化的时间明显滞后。9—512345(三)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影响输入信息变换的内部因素。对动态特征起修饰作用。潜水:降水补给潜水时,包气带厚度与岩性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包气带厚度大,潜水埋藏深愈大,水位变化的滞后性越明显;岩性的渗透性愈好,水位抬升的间滞后愈短。一般地,在补给区的水位变化明显,变幅大;距离远变化逐渐减弱。(T=12h)、地震等地质应力影响。三、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由于排泄方式及水交替程度不同,动态特征也不同。(一)潜水一一三种动态类型蒸发型一一主要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切割微弱的平原或盆地。径流型一一广泛分布于山区及山前。流微弱。(二)承压水径流型——动态变化的程度取决于构造封闭条件。构造开启程度愈好,水交替愈强烈,动态变化愈强烈,水质的淡化趋势愈明显。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类型人类活动通过增加新的补给来源或新的排泄去路而改变地下水的天然动态。(盐化或者淡化)展。量,天然排泄不再存在,或数量减少(),的补给量。(1)9-63—5(6)月采水灌溉,水位降到最低点。6(7)月雨季开始,采水停止,降水入渗及周围地下水径流补给,使水位迅速上升。雨季结束后,周围的径流流入填充开采漏斗,水位继续缓慢上升。翌年采水前期,水位达到最高点。这一动态变化显示了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图9—6)。动态类型称为开采一径流型。(3 Ar9—6河北饶阳五公里河地下水位变化曲线〔据河北省第九地质大队〕1—地下水位;2—降水量;3—采水量(2)若采排水量过大,天然排泄量的减量与补给量的增量的总和,不足以CM8.71659CM8.71659的61 62J刖6«67W70F314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如97河北保定西部地下水位变化曲线〔据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地质大队〕4m,1977年雨季,潜水位已接近地表了(9-8)。9—8河北冀县新庄潜水位变化曲线1—潜水位;2—月降水量(9—8、o即使气候湿润的平原或盆地,由于地表水灌溉过多抬高地下水位,耕层土壤过湿,会引起土壤次生沼泽化。第三节地下水均衡一、与地下水均衡相关的概念地下水均衡是以地下水为对象的均衡研究。目的在于阐明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地下水水量(盐量、物质、热量、能量)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均衡区一一进行均衡计算所选定的区域称作均衡区。它最好是一个具有相对隔水边界的完整水文地质单元。均衡期一一进行均衡计算的时间段,称作均衡期。通常按照水文年来计算,或取多年平均值。正均衡一一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等)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等)增加,称作正均衡。负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期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等)的收入小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储量、热储量等)减少,称作负均衡。均衡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内在原因,动态则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二、水均衡方程式一个地区的水均衡研究,实质就是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参与水循环的各要素的数量关系。进行均衡研究必须分析均衡的收入与支出项,列出均衡方程式。通过估算或测定均衡方程式的均衡项,分析均衡状况或求算均衡方程式中某些未知项。天然状态下总的水均衡:收入项(」)包括:大气降水量(-】')、地表水流入量('[)、地下水流入量(■■-)>水汽凝结量(-1)。支出项(J)为:地表水流出量(-I)、地下水流出量('〔)、蒸发量(乙)均衡期水的储存量变化为-"即:

(X+S+旳+卜爲+屿=

(9—

(9—或:(「

2)(9—,包气带水变化量(m,潜水变化量(L')及承压水变化量(-\-);()压水测压水位变化值。据此,水均衡方程式可写成:(9—4)(一)天然状态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以潜水为例(9-10),建立潜水的均衡方程式。收入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凝结水补给量(-「),上游断面潜水流入量(’ll),下伏承压含水层越流补给潜水水量(匕,如潜水向承压水越流排泄则列入支出项)。支出(_)包括:潜水蒸发(-1,包括土面蒸发及叶面蒸),潜水以泉或泄流形式排泄(=),下游断面潜水流出量r-)。均衡期始末潜水储存量变化(图10)。贝u: ―-丄」(9-5)地二%+I7+N+叫+Q)・(N+@+储存变化量 收入项 支出项9—10潜水均衡示意图(假定地下水流动与剖面平行)

(9-6)1—含水层;2—弱透水层;3—潜水位;4—高、低地表水位几种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r-0:=0’ll0Zu)+打-Z

(9—7):,(97)为:(9-8Qd,Zu)(98)(9—8)式表示渗入补给潜水的水量全部消耗于蒸发。(9—9)(9—9)(9—9)式表示入渗补给的水量全部以径流形式排泄。(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潜水均衡(9—10)(9—10)储存变化量收入项 支出项式中:二、一——分别为灌渠水及田面灌水入渗补给潜水的水量;-:――下伏承压含水层越流补给潜水的水量;-:通过排水沟排走的潜水水量;其余符号意义同前。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均衡,可以帮助我们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预测其水量水质变化趋势,并提出调控地下水动态使之朝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措施。三、均衡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从地下水系统理论出发,进行地下水均衡计算时,应该以大的含水系统为均衡区,避免将统一的含水系统划分为几个计算区(或以行政区划分),否则,系统上、下之间,潜水、承压水之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就会被重复计算。(1)大区域地下水均衡计算:以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地下水均衡模式分析(图9-11)为例,如果分为三段均衡区,各段均衡方程式为:山前丘陵港水J+F冲+JF-Zt+QJ+JF,/Ifl1uld2

9-11冲积平原潜水》+%+牛纭冲积平原承压水附<=Q+气 9-129-13作为整个含水系统的水量均衡方程式:均]+务+%+如+^[-乙]+為+Q+%9-1112139-14

(9-14)二和「属于堆积平原含水系统内部成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