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培训课件_第1页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培训课件_第2页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培训课件_第3页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培训课件_第4页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汽车工业培训中心2000年4月培训课程2001年8月根据总公司修改要求作第一次修改(锻造总厂)0精益生产评价体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培训课程2001年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概述市场适应能力指标技术质量能力指标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成本控制能力指标组织活动能力指标评价实施1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概述1概述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迈向精益管理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价值的定义识别价值流价值流的流动用户拉动不断改善、尽善尽美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目的框架2概述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2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3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

改善物流管理,实施准时生产

一物流,看板管理

推进适时供货,开展系统供货

按主机厂的质量、品种、数量、交货期、库存等要求供货,部件总成供货

强化现场管理,深化特区建设

新版生产特区;标准化作业;“5S”活动;保障系统改善

推行全员参与,努力降本增效

“TEAM”工作法;合理化建议;CIP;”三上一下”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管理模式

与高校合作开展管理模式的探索

融合先进经验,形成管理特色

纳铁福,上海通用,上海大众,联合电子,易通,上实,汽齿,延峰4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5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精益生产推进了SAIC制造系统能力的提升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

汽车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走向集中10多家年产超过100万辆的大型企业生产世界80%以上的汽车

大型公司之间的合并和联合,形成控制世界汽车生产和市场的六大超级企业集团通用/菲亚特/铃木/五十铃/富是重工集团福特/沃尔沃/马自达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集团大众集团丰田/大发集团雷诺/日产/三星集团

汽车制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面向全球市场的发展机遇,国际竞争的挑战6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汽车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走向集中面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7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7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8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8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9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9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理解精益思想是全面推进精益管理的基础精益思想:在从概念到投产的设计过程、从订货到送货的信息过程、从原材料到用户使用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消除浪费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价值识别价值流并据此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让产品在增值过程中流动让用户拉动价值流永远追求尽善尽美10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

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理解精益思想是全面推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1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1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2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2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3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3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4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4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5精益管理认识的深化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15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

实施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是要通过评价落实深化精益生产的具体工作要求,推动精益生产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评价体系使精益生产向整体性、系统性和持续性三个方面拓展,向精益管理迈进通过评价体系建立和落实企业经营的预警机制以指导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特点,推动企业的不断改善通过评价体系,较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经营,为集团提供信息总体目标16

精益生产评价体系实施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20)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A322)组织活动能力指标(A518)技术质量控制指标(A218)市场适应能力指标(A122)评价体系总体框架17精益生产评价体系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20)准时化生产能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A1)目的和意义:

本组指标用以考核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推行精益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在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适应市场变化、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是精益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竞争战略管理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

评价体系从这五个方面来考核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体现了企业最高层领导对竞争的长远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的把握,这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的表现企业在竞争中取得的地位和成效的集中体现18市场适应能力指标(A1)目的和意义: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A122)市场占有率(B46)出口创汇水平(B35)市场覆盖率(B54)企业销售收入(B23)竞争战略管理(B14)市场适应能力指标指标构成:19市场适应能力指标(A122)市场占有率(B4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B14)目的:考察企业为确立市场地位的战略规划的制定评分构成: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制定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分阶段滚动12是否制定其分步实施计划并有季度的总结和实施情况的综合分析13是否建立收集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网络,并对市场信息有目的、有系统地比较和分析14是否对同类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技术、市场进行专题研究和探索,并有相应的对策措施1总分420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B14)目的:考察企业为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制定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分阶段滚动考核要点:中长期战略规划:

指企业三年或更长规划期发展的纲领性、战略性规划战略规划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

•战略目标

•主要经营方向

•重大经营方针策略

•分阶段实施步骤战略规划的滚动:

在规划期内每隔一定时期根据对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动态监测,对规划进行检查,并考虑后一时期的新战略评价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历史文件,与有关人员座谈21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制定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制定其分步实施计划,并有季度总结及实施情况综合分析考核要点:分步骤实施计划:

指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和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的分阶段或季度的活动计划实施计划应做到:季度总结及实施情况综合分析:

按季度检查实施状况,确认与目标的差距,分析原因,确定对策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历史文件,与有关人员座谈保持与总体目标的一致性分阶段目标尽可能具体和定量的阐述应包括产品开发、营销、财务、采购、生产、人力资源等主要经营管理活动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乃至个人22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制定其分步实施计划,考核要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建立收集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网络,并对市场信息有目的、有系统地比较和分析竞争对手信息:

主要包括竞争对手产品的经营战略、质量、技术及价格水平等市场信息:

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市场份额、行业动态、法规政策和金融信息等考核要点:

信息收集的责任部门及人员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收集方式信息整理及储存方式信息使用部门及使用制度信息分析及使用的重要案例及其在战略规划制定中的作用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历史文件、现有信息资料,与有关人员座谈23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建立收集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网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对同类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技术、市场进行专题研究和探索,并有相应的对策措施意义:

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首先必须研究国际市场。本条指标考核企业是否深入研究自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采取切实步骤开拓国际市场考核要点:

国际市场研究的责任部门及人员国际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形式及收集方式主要产品国际比较结果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对策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研究结果,与有关人员座谈24市场适应能力指标竞争战略管理是否对同类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企业销售收入(B23)意义:销售收入的变化,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市场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对企业盈利及其他经济指标有重大影响考核要点:经财务确认的当年累计销售收入是否完成或超过按年度计划指标(经济运行部考核指标)到考评期应完成的数量,是否较上年同期有增长评分标准:由两部分组成

当期销售收入(累计值)与年度计划(以经济运行部考核指标为准)比较,高于年度计划到考评时应达到的指标,得1.5分,否则得0分当期销售收入(累计值)与去年同期比,高于去年同期累计销售收入得1.5分,否则得0分25市场适应能力指标企业销售收入(B23)意义:25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出口创汇水平(B35)意义: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企业应立足于国际竞争。出口创汇水平是评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的重要指标考核要点:本指标除了考查出口创汇的实际业绩,同时还考查企业是否将出口创汇当作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并努力加以实现

26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出口创汇水平(B35)意义:26市场适应能力指标评分标准及方式:出口创汇水平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有出口创汇的市场分析及三年滚动计划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计划、座谈12是否按年度目标分解至季度并进行有效考核考核方式:查阅年度目标分解文件及考核结果13是否完成年度目标并同比增长考核方式:查阅有关财务数据14是否每半年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变的对策措施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座谈15是否企业的出口创汇外向度〉=3%出口创汇外向度:出口创汇收入在同期总销售收入中所占比例考核方式:查阅有关财务数据并计算127市场适应能力指标评分标准及方式:出口创汇水平项目评价内容应得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占有率(B46)意义:市场占有率是现代企业综合效绩的科学、可靠、简明和最具价值的指标之一。较高并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企业在生产供应能力、产品质量、营销、服务及企业形象诸方面较强的竞争能力考核要点:当年累计本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额(量)占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量)的比例市场占有率=本企业主导产品的销售额(量)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量)100%28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占有率(B46)意义:本企业主导产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占有率评分标准:市场占有率30%以下30%-40%40%-50%50%-60%60%-70%70%以上应得分12345629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占有率评分标准:市场30%30%-4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覆盖率(B54)意义:市场覆盖率表明企业产品销售在空间分布上的广泛程度,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往往是满意的市场占有率的条件,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及对各类市场的适应性考核要点: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于以为整车厂配套为主的零部件制造企业,考查其为国内各主要轿车车型配套的覆盖率市场覆盖率=本企业产品配套总数国内主要轿车车型总数100%其中:“国内主要轿车车型总数”指桑塔纳、别克、捷达、奥迪、夏利、富康、雅阁的大类数“企业产品配套总数”指当年具有配套关系并实现销售的车型的总数30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覆盖率(B54)意义:本企

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覆盖率评分标准:市场配套率5%以下5%-10%10%-30%30%-50%50%以上应得分01234注:整车企业自然得分4分。31市场适应能力指标市场覆盖率评分标准:市场5%5%-10%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A2)目的和意义:

本组指标着重考核企业科技开发、新产品开发和质量保证能力水平。企业的技术素质与管理素质并列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两大支柱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提高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是缩小与世界汽车制造企业先进水平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推进精益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加速提高科技和质量保证能力创造条件32技术质量能力指标(A2)目的和意义:本组指技术质量能力指标(A218)质保能力评审(B94)新产品产值率(B82)用户满意评价(B107)产品开发比率(B73)开发费用率(B62)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指标构成:33技术质量能力指标(A218)质保能力评审(B94)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开发费用率(B62)意义:开发费用的投入为企业科技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开发费用率反映了企业科技开发的相对规模,预示着企业科技进步的潜力。考核要点:科技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即

开发费用率=当年累计科技开发费用累计销售收入100%其中:科技开发费用和销售收入均以企业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有关制度确认的数据为准,以到考评当月止当年累计数计算34技术质量能力指标开发费用率(B62)意义:当年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开发费用率评分标准:开发费用率1%以下1%-3%3%-5%5%以上应得分012235技术质量能力指标开发费用率评分标准:开发费用率1%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技术开发水平(B73)代产品开发比率具体内容考察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对市场的适应性.36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技术开发水平(B73)代产品开发比率具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新产品产值率(B82)意义:考核在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在科技进步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加快的环境下,企业新产品产值的比重表明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发展的潜力及决策的前瞻性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是以企业产品开发储备及技术能力为后备的产品开发工作组织方式的革新、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新产品开发活力的基础

37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新产品产值率(B82)意义: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新产品产值率考核要点: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数工业总产值100%

新产品是指

在产品结构、性能、材料、技术特征等某一方面有重大改进和提高填补国家空白,达到或接近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近二年投产并实现销售评分标准:新产品产值率10%以下10%-30%30%-50%50%以上应得分012238技术质量能力指标新产品产值率考核要点:新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B94)

目的:主要考察企业质保体系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是否进行不断优化以提高工艺的能力和可靠性评分构成:

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按计划实施过程质量审核12是否按计划进行内审、不合格项及时通知有关部门13是否对各类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落实不断改进的措施14是否按要求进行管理评审1总分439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B94)目的:主要考察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计划实施过程质量审核(1分)意义:企业应策划并实施过程质量审核,对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考核要点:企业是否制定了过程质量审核大纲是否按计划得到了贯彻实施对发现偏离控制要求的事项的处理对检验不合格的处置过程能力的验证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生产现场考察40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计划实施过程质量审核(1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计划进行内审、不合格项及时通知有关部门(1分)意义:按计划实施企业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评价企业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考核要点:内部审核计划和大纲内部审核实施的机构和人员组成一年来内审的记录审核报告的批准与分发审核中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座谈41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计划进行内审、不合格项及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对各类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落实不断改进的措施(1分)意义: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落实改进措施,体现了评审的目的,是满足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根本保证考核要点:对评审提出的问题的检查

对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和监督如何验证纠正措施是否有效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座谈、生产现场考察42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对各类评审中提出的问题落实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要求进行管理评审(1分)意义:对质量负有责任的管理者(厂长、总经理),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考核要点:

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及实施情况是否由组织中对质量负有责任的管理者(厂长、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是否有规范的评审记录

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座谈43技术质量能力指标质保能力评审是否按要求进行管理评审(1分)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B107)44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B107)44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考核要点及方法是否建立由企业经营者挂帅的推进用户满意组织保障体系并有效开展活动(1分)

要有中长期用户满意工程计划,要有负责部门,措施落实到人,体现三个改进:产品改进、质量改进、用户服务改进、

是否有明确的整个用户链的用户满意标准及组织保障体系的职责(1分)

“三找”程序是否建立,内、外部用户的投诉处理,自查反馈 是否使成品缺陷率达到考核要求(1分)

根据用户(整车厂)反馈信息,与技术质量部下达的指标对照

对缺陷产品原因分析和改进45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考

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考核要点及方式:是否发生批量性退货或用户重大抱怨(1分)

查阅用户反馈信息记录、总公司技术质量通报(年内)查售后处理的程序文件是否定期收集产品的用户信息并及时分析反馈(1分)-查阅用户信息记录,检查是否有及时的信息的分类、整理、分析-检查设计、制造、质保、销售等部门是否得到了信息的传递-建立客户信息挡案;客户对产品质量、对产品改进信息是否根据用户要求制定不断改进目标并加以实施(1分)

查阅有关记录,座谈“三找”的经常化开展,是否有满足用户要求的质量保证水平(1分)

座谈、查阅有关资料46技术质量能力指标用户满意度评价考核要点及方式:46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A3)准时化使企业: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灵活性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目的和意义:建立准时化生产体系是精益生产的支柱建立准时化生产体系才能保证快速及时地满足用户需求精简高效地生产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47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A3)准时化使企业:目的和意义:建立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目的和意义巩固已取得成效完善准时化体系深入到所有的工序和操作“拉动式”的计划、控制机制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的优化有效的现场管理:5S、信息目视化计划与控制的生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生产保障系统的完善制度化、标准化与不断改进48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目的和意义巩固已取得成效“拉动式”的计划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A322)信息技术运用水平(B148)生产现场管理(B134)协调保障能力(B125)适时供货水平(B115)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指标构成:49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A322)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B115)项目内容最高分1适时供货平均分32是否制定对企业本身适时供货的考核标准及办法13是否对考核标准每季度进行具体分析和不断优化1意义:

准时化生产对外的标志即准时、准量、保证质量地供货适时供货要靠内部生产的准时化,而不是用库存来保障本指标考核企业对外供货的适时性及企业内部生产供应各环节准时化的状况评分构成:注:主机厂只考评第2、3项,每项最高分分别为2.5分,并根据检查结果按比例评分50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B115)项目内容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适时供货平均分考核各零部件生产企业为整车厂供货的适时水平。目前适时供货分数根据沪汽总经运{1998}40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如果新标准颁布,则按新标准执行。配分方法:适时供货平均分小于90分90分—95分(不含)95分—100分(不含)100分应得分012351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适时供货平均分适时供货平均分小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是否制定对企业本身适时供货的考核标准及办法考核要点:

采购、外协、各车间对其内部用户准时供货的制度要求、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当年考核记录,现场考察是否对考核标准每季进行具体分析和不断优化考核要点:

对供货商及内部供货准时供货制度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准时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情况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现场考察52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适时供货水平是否制定对企业本身适时供货的考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本组指标考核企业对于用户服务、新品开发和生产的一线部门的支持、保障能力。转变观念:一切经营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

你的用户是谁?你的服务令他们满意吗?组织创新:以团队为基础,精简、高效、协作、灵活性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规范操作流程协调保障能力(B125)53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本组指标考核企业对于用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建立新品工程的保障制度12是否建立满足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13是否制定开展TPM活动的相应制度并有效开展14是否建立服务于生产现场的制度和标准15是否有职能部门负责的为生产现场服务的改进项目1总分

5评分构成:54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建立新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新品工程的保障制度意义:赢得竞争的关键:迅速开发出新产品,使其尽早进入市场企业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采用“并行工程”原理,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行工程: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时间是核心问题55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新品工程的保障制度意义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考核要点新品工程保证的管理措施是否采用跨部门多专业的新品开发小组:这种跨部门的组织形式是并行工程的重要方法,小组成员包括:市场、设计、工艺、生产技术准备、制造、采购、销售、维修服务等各部门人员,甚至还包括用户、供应商、协作厂的代表是否采用了有利于并行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开发小组的必要的职权的落实小组绩效评价和激励方法人员培训和业务能力开发的措施是否采用了有利于并行工程运作的管理方法:在新品开发工程的每一阶段,保证各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合理交叉、遵守共同的规范、协调一致、共同负责的工作制度是否建立有利于并行工程的供应商和用户关系56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考核要点56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考核要点(续)新品工程保障的技术措施DFX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尽早考虑其下游的制造、装配、检测、维修各方面的设计技术的运用。如面向制造的设计(DPM),面向装配的设计(DPA),面向检测的设计(DPT),可维修设计、可操作设计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CAD/CAM/CAPP/CAE等统一的产品数据交换标准、设计标准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过程网络计划技术的运用网络及通讯工具计算机协调管理系统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文件、座谈、现场考察,了解正在进行的开发的状况57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考核要点(续)57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满足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意义:

目的在于考核企业为快速满足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制定的制度、规范及其有效实施。企业对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取决于信息取得、加工和传递的能力技术和装备能力企业内部组织和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的组织管理能力本条指标着重考核:针对市场需求的新品开发计划的快速制定和实施的机制针对用户抱怨问题的快速处理机制针对企业内部突发性的质量、设备故障、供应等问题的快速处理机制58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满足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满足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考核要点有关上述三方面的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责任部门和个人的落实问题处理流程的合理规范问题处理的时间要求处理结果的反馈信息的管理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制度,座谈、考察一年内较重大的处理案例59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满足用户的快速反应机制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制定开展TPM活动的相应制度并有效开展意义:设备是影响制造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全员预防设备维护以谋求设备使用效率的最高极限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设备维护管理方式,是现代设备管理工程理论落实到企业管理实践的成功的手段。其特点是:以设备的整个使用期为对象,使其综合使用效率达到最高涉及设备的规划、使用、维护等所有部门打破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分工界限,从最高领导到一线工人全员参与设备管理设备使用者本人自主维修与设备维修的现场住屯管理有目的的小组改善活动60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制定开展TPM活动的相应制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制定开展TPM活动的相应制度并有效开展考核要点有企业领导参加的TPM推行机构的组成和工作情况推行TPM的制度文件系列设备规划、大修及报废计划管理是否体现了TPM的要求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执行情况设备维修人员的组织方式及工作制度围绕TPM的小组改善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座谈,了解TPM推行的过程,生产现场考察61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制定开展TPM活动的相应制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服务于生产现场的制度和标准意义:

企业产品的增值发生在设计、制造和销售现场,建立服务于现场的体制,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生产现场是产生增值、发生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经营目标的场所职能科室、辅助和支持部门必须:以现场对自己服务的需要为存在的价值以高效、优质、及时的服务现场为宗旨以现场的满意度为评价准则转变观念、改革不适应的组织、更新工作制度和标准,建立以现场为中心的体制62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服务于生产现场的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服务于生产现场的制度和标准考核要点职能部门、辅助和支持部门服务于现场的有关制度和标准生产现场对职能部门评价的制度生产现场对职能部门服务的评价(考核结果)的作用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标准,查阅考核结果,座谈和现场考察63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建立服务于生产现场的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有职能部门负责的为生产现场服务的改进项目意义:职能部门应当根据生产现场的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本条标准考核职能部门主动改进工作的情况考核要点: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检查各主要职能部门有计划的改善活动。改进项目包括——服务内容的扩展,服务方式的改进(更有效、更方便于现场)服务的及时性的提高不必要环节的取消、简化,机构和人员精简考核方式:查阅有关制度文件,记录,座谈64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协调保障能力是否有职能部门负责的为生产现场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B134)目的和意义生产现场管理是精益生产关注的重点良好的生产现场管理可以:消除发生在现场的无效劳动和浪费保证准时化生产在现场的正确实施提高员工素质,保持员工高昂的工作热情不断优化改进

通过本组指标,评价企业高效的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能力,重点考察企业生产现场是否做到生产流程优化、布局合理、劳动组织合理、文明的现场管理以及不断优化改善的效果。65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B134)目的和意义6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全员参与改善活动12是否不断细化在制品的标准并建立考核制度13是否在物流链间建立完善的看板要货体系14是否不断精简物流且人工作业率大于60%1总分4评分构成:66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实行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全员参与改善活动意义:

标准化:组织内部为术语、原则、方法和过程设定一个标准的动态过程作业标准:成文的、目前最好的安全有效的完成工作并达到必要的工作水准的作业方法。

内容包括:标准周期时间单件工序时间标准操作标准作业顺序标准在制品数量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作业:每个员工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来作业

其目的在于:

-使目前最好的作业方法稳定下来,使效率、质量、在制品数量达到必要的水准,避免浪费-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改进,形成新的更好的作业标准67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全员参与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全员参与改善活动考核要点每个岗位是否有成文的作业标准操作人员是否理解作业标准、是否参与标准的制定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标准来操作改进活动的组织方式、活动的频次和主题、活动记录、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效。考核方式生产现场考察、与操作人员交谈、查阅抽取的班组的改进活动记录,查阅改进活动的总结文件与标准作业书68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实行标准化作业并全员参与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不断细化在制品的标准并建立考核制度意义:生产现场的在制品数量是综合反映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人们希望用较多的在制品掩盖生产能力不均衡的缺陷、降低来不及供货的风险,因而一旦放松控制则有增加的趋势。本指标用以考核生产现场在制品控制的标准及其执行情况考核要点:

生产现场使用怎样的在制品数量控制标准?是否每个工位都有在制品的数量标准?标准的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考核的周期及考核方式如何?标准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考核方式:查阅有关文件,现场考察69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不断细化在制品的标准并建立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在物流链间建立完善的看板要货体系意义:看板系统是在现场传递的、传达补充物料需求信息的物流管理方式,是物料拉动系统运转的重要工具

本指标考核企业是否建立并有效运用看板系统考核要点是否建立了看板系统?系统是否应用于内部物流的全过程?看板卡传递的信息是否完善?看板卡发行数量的控制方式操作人员及运输人员的操作规则现场物卡的一致性,看板架设置的合理性考核方式查阅资料,现场考察70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是否在物流链间建立完善的看板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管理现场是否不断精简物流且人工作业率大于60%意义:良好的物流管理对形成精益的生产组织有重要意义加快物流运转,减少资金占用消除运输和存储中的浪费防止积压和缺件,保证准时供货减少生产和质量损失促进人的工作热情人工作业率是劳动者劳动负荷的衡量指标:

人工作业率=一节拍内人工作业时间之和/生产节拍100%在透彻的工作研究、优化、标准化的基础上,提高人工作业率,标志着对劳动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71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管理现场是否不断精简物流且人工作业率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管理现场是否不断精简物流且人工作业率大于60%考核要点物流控制改善:

-是否取消了不必要的中间仓库-是否通过改进不合理的工艺路线减少运输-是否通过改进平面布置减少运输-是否尽可能组织一物流生产,消除不必要的零件落地-是否采用了合理的运输节拍和批量-是否改进了不合理的工位器具-是否采用了更合理的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编排和运输通道管理人工作业率

-主要生产岗位人工作业率的平均值是否大于60%考核方式查阅有关资料,现场考察、询问

72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生产管理现场是否不断精简物流且人工作业率

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B148)73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B148)73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信息管理水平是否有企业信息化工作分阶段发展规划考核要点-企业是否正式制定了近期以及中长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是否已经开始按计划进行信息化工作考核方式:查阅有关资料,座谈74准时化生产能力指标信息管理水平是否有企业信息化工作分阶段发展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目的和意义:考察企业成本控制和对财、物等资源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效果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效果,应当体现为人、财、物等资源的更合理、高效的使用,这必须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不能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节约,并不是真正的节约75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目的和意义:考察企业成成本控制能力指标目的和意义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存货管理水平应收帐款周转率采购管理水平对精益生产成效的综合的财务评价76成本控制能力指标目的和意义对精益生产成效的综合的财务评价76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20)应收账款周转率(B173)采购管理水平(B186)存货管理体制(B167)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B154)成本控制能力指标指标构成:77成本控制能力指标(A420)应收账款周转率(B成本控制能力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全部可比产品本年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下降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

:对各种可比产品求和影响因素:

单位变动成本节约总固定成本节约及产量增长数据来源:企业成本报表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B154)[(去年同期产品单位成本-当期产品单位成本)x当期产品产量]X100%(去年同期产品单位成本x当期产品产量)78成本控制能力指标综合反映企业全部可比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水平(B167)79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水平(B167)79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水平(B167)80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水平(B167)80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二章储备资金管理第五条:积极推行精益采购,并根据总公司《精益采购管理办法》中地内容制定企业相应地采购管理制度,建立考核体系,以不断降低采购资金的占用。第六条: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开发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指导、管理和考核,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第七条:根据产品特性,努力向集成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以减少部合理的供应环节,并不断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第八条:建立零部件的适时供应体系,制订合理的期量标准,特别对进口件要进行严格控制,降低原材料库存。第九条:建立对设备,特别是瓶颈设备的TPM系统的管理,合理储备各类备品备件及辅料。81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二章储备资金管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三章生产资金管理第十条不断优化物流系统,完善工艺流程,调整生产布局,以消除不必要的停顿。第十一条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第十二条努力推行在IT技术支撑的准时化生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程序化住处集成。第十三条合理制订并优化在制品的期量标准,降低生产资金占用。第十四条建立用户满意保障体系,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提高用户满意度。82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三章生产资金管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四章成品资金管理第十四条建立用户满意保障体系,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提高用户满意度。第十五条建立市场住处网络,加强市场分析,增强订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点对点的供货。第十六条:大力培养复合型的营销人员,加强销售管理,制订销售合同风险制度,制订合理的成品库存期量标准,不断减低成品资金。83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四章成品资金管理第十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五章其它管理第十七条:充分利用内部信息网络对存货的情况作动态跟踪,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确保存货的完整无缺。第十八条:应建立存货分析制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第十九条:各企业按总公司财务部的有关规定建立存货报废制度,严格审批手续,单笔5万以上的存货损失,应报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财务部审核确认,合资企业报董事会审核。84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管理办法;第五章其它管理第十七条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次数)(B173)应收帐款周转的快慢,反映企业销售货款的回收能力及坏帐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其中平均应收帐额余额以“24平均法”计算,即:每月月初余额与月末余额的平均数,再按月平均。影响因素:不同的销售对象,销售工作的质量资料来源:财务报表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85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次数)(B173)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次数)意义

衡量企业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映企业物流准时化水平及购、产、销的平衡和效率优良的存货周转率可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存货的损失,提高应变的灵活性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次数=

平均存货以“24平均法”计算,即:每月月初存货与月末存货的平均数,再按月平均。数据来源:财务报表。销售成本平均存货86成本控制能力指标存货周转率(次数)意义销售成本成本控制能力指标上述四项指标的评分方法:分数由三部分组成:与年度计划(财务部考核指标)相比:占指标总分的40%,若低于计划指标水平则不得分与上年同期相比:占指标总分的30%,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则不得分与集团各企业平均值相比:占指标总分的30%,若低于集团平均水平,则不得分三部分得分之和为本指标总得分87成本控制能力指标上述四项指标的评分方法:87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B186)意义:精益采购、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供应商关系有助于:

•降低成本: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中极重要的构成因素,存在着明显下降的空间。

•缩短供货周期

•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有助于业务重组,突出主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前集团各企业精益生产体系建设中,采购管理是明显的薄弱环节。应当:

•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全球采购的思想

•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

•贯彻总公司“精益采购管理办法”

•结合本企业实际重建科学的采购体系88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B186)意义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建立采购委员会,并有一套科学的采购管理程序12是否建立共享的物料价格信息网络并有有效的价格监督机制13是否每年制定采购成本下降目标并有分阶段计划、职责明确及奖惩分明14是否定期实施采购人员轮岗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15是否实施比价采购并每季对采购成本进行分析16是否制定物料储备的期量标准并使资金占用不断下降1总分6评分构成:89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建立采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是否建立采购委员会,并有一套科学采购管理程序采购委员会的组成及章程采购委员会召集会议的周期,最近几次会议的议程采购管理制度文件采购申请、决策、实施的程序是否建立共享的物料价格信息网论并有有效的价格监督机制价格信息管理责任部门及责任人价格信息是否有规范的获取和更新的程序价格信息的存储方式价格信息的使用方式是否利用互联网采购价格记录、核查的责任部门及实施方式90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90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续)是否每年制定采购成本下降目标并有分阶段计划、职责明确及奖惩分明是否每年制定分类(品种)采购成本最高限价及其下降目标和实施计划目标及实施计划的负责人相应的奖惩规定近期执行情况是否定期实施采购人员轮岗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采购人员轮岗制度及执行情况采购人员岗位责任文件91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续)91

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续)是否实施比价采购并每季对采购成本进行分析比价采购实施的程序比价采购台帐及近期重要的采购工作中实行比价采购的具体情况季度采购成本分析的方式及近期分析结果是否制定物料储备的期量标准并使资金占用不断下降各类(品种)物料储备期量标准文件期量标准不断调整、优化的实际做法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92成本控制能力指标采购管理水平考核要点:(续)92

组织活动能力指标(A5)目的和意义:

考察企业如何有效地建立精益生产组织管理机制并通过开展有效的员工培训活动、持续不断的改进活动并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

推行精益生产应有领导组织上的保证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基础,这体现为:

推行精益生产在领导组织和计划上得到落实•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地开展持续改进活动•逐渐以TAEM工作方式替代传统的阶层组织方式•有效地开展员工培训•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93组织活动能力指标(A5)目的和意义:

组织活动能力指标(A518)安全性评价(B243)持续改进活动(B234)员工培训活动(B253)组织管理制度(B223)企业文化建设水平(B195)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指标构成:94组织活动能力指标(A518)安全性评价(B24组织活动能力指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B195)考察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如何形成特色管理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价值理念具体内容:95组织活动能力指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B195)考察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B203)目的和意义:主要考察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是否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组织体系完善以及开展正常有效的活动推行精益生产应当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针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的问题、有系统开展的企业创新活动,因而必须

有最高领导亲自主持的领导推进工作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有涉及到各主要业务和职能部门的策划、实施的队伍本指标考核的重点:企业经营者为推行精益生产采取的组织措施、总体计划及其贯彻的情况96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B203)目的和意义:96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评分构成: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有精益生产组织网络及相应职责,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企业精益生产的推进计划12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具体措施并逐级分解到责任人并定期开展有效的活动13是否每季对精益生产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总结1总分397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评分构成: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有精益生产组织网络及相应职责,围绕企业战略制定企业精益生产的推进计划考核要点:由企业最高领导主持的专门的精益生产推进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分工是否制定了精益生产推进计划?计划是否有切实的精益生产工作内容和围绕企业战略的具体改善目标?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98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有精益生产组织网络及相应职责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具体措施并逐级分解到责任人并定期开展有效的活动考核要点:精益生产推进计划是否有较长远的准确表达的目标是否有当年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实现目标的责任是否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是否有按计划定期举行的推进活动,如:进展报告、情况分析、问题解决等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座谈99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具体措施并逐级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每季对精益生产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考核要点:

是否在每季度至少有一次全企业的精益生产活动成果评估总结,包括

对按计划应达到的目标或阶段目标的评估对自下而上开展的改进活动成果的评估总结问题总结及下一步对策考核方式:座谈,查阅季度总结报告文件100组织活动能力指标组织管理制度是否每季对精益生产活动成果进行评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B214)目的和意义:

考察企业是否围绕管理目标、运用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思想,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优化管理、不断创新、职责下放的力度精益企业在组织方面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权力下放,减少管理层次,以小组工作方式取代传统的阶层管理控制方式

•形成不断改进的机制,在所有环节和层次上迅速发现问题、深究原因、快速解决问题其实质:

就是充分相信并且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迅速提高企业的素质,这也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最根本的基础101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B214)目的和意义:10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对各类管理目标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12是否积极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方法13是否在各职能条线有不断改善优化的项目14是否根据实际下放有关职责并由现场小组共同负责15是否普遍采用目视管理方法并有全员的积极参与1总分

5评分构成:102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对各类管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对各类管理目标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考核要点:

企业是否在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广泛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如何发动有哪些促进措施广泛程度如何是否已经有成效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现场考察103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对各类管理目标进行持续不断的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积极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方法考核要点: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实行目标责任制改革考核与薪酬体系以及其它方面实施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管理创新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104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积极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手段及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在各职能条线有不断改善优化的项目考核要点:

各职能部门是否根据企业总目标提出自己职能领域的改进项目项目是否有明确目标、完成期限、主要措施是否能有效组织业务部门实施改革项目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座谈105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在各职能条线有不断改善优化的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根据实际下放有关职责并由现场小组负责考核要点:

考核以“扁平化”和“团队工作”为方向的企业组织变革

是否依据价值流组建工作团队(TEAM)?团队是否有明确的职责及相应的权力?员工的工作热忱和绩效是否因团队工作而提高?原有的管理层级是否被减少?管理机构和人员是否有精简?不必要的计划、检查、报告等管理活动是否被减少?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现场考察,座谈106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根据实际下放有关职责并由现场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普遍采用目视管理方法并有全员的积极参与考核要点:

现场的目视管理是让所有员工掌握车间生产和经营活动的重要信息,为员工参与管理创造条件并提高现场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

现场上当日任务、进度、当前状态等信息是否清晰、有效,便于每一工位看到设备故障、缺料、人员短缺等问题信息是否能有效地显示操作要点、警示等信息的显示通道、区域划分、物品定置信息的显示员工的建议、意见、评论的现场显示现场信息的时效性考核方式:现场考察,与有关人员交谈107组织活动能力指标持续改进活动是否普遍采用目视管理方法并有全员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安全性评价(B223)安评总得分950900<950800<900<800应得分3210评分标准

按国家有关规定,综合考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由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考评。以最近一次考评结果为准。108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安全性评价(B223)安评总得分90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B233)目的和意义:

考核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规模、计划性、有效性、持久性和系统性等。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员工的一般文化素质增强员工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活力满足员工提高自身价值的需要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109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B233)目的和意义:10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每年制定对员工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12是否在生产和工作实际中体现培训效果并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13是否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并不断优化1总分3评分构成:110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项目评价内容应得分1是否每年制定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每年制定对员工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要点:

考核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对执行情况的检查。

每位员工的上级是否根据其业务需要提出针对该员工的培训要求员工是否提出自己的培训要求培训需求的筛选、汇总、批准程序是否合理、规范培训经费预算管理是否合理培训实施计划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

查阅近年培训需求、培训计划资料,了解其产生过程。111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每年制定对员工有针对性的分类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在生产实际中体现培训效果并及时进行阶段性评估考核要点:

考核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跟踪检查和评估工作。

培训完成后是否进行效果的跟踪检查跟踪检查的方式是否可行、有效检查的结果是否及时反馈给培训组织者是否有由人力资源部门主持的阶段性总体评估考核方式:

查阅有关资料,座谈。112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在生产实际中体现培训效果并及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并不断优化考核要点:

考核企业培训方式有效性

是否合理地组合企业内培训、外请专家授课及送员工外出培训等不同方式企业内培训是否根据成人在职培训的特点,突出学员参与、研讨式、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各级管理人员是否直接进行对自己下属员工的培训是否广泛进行企业内培训师的培训技巧培训

考核方式:

与培训部门、培训师及学员交谈113组织活动能力指标员工培训活动是否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并不断优化精益管理评价体系评价实施评价工作组评价实施步骤评分与评价企业应当怎样对待精益生产评价114精益管理评价体系评价实施评价工作组114评价工作组由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工作组的组成

进入评价工作组的企业专家应具备的条件评价实施前评价工作组需经培训,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由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组织协调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财务部政策研究部技术质量部企业工作人员及专家

-从事精益生产工作三年以上,目前仍负责此项工作-所在企业的精益生产推进工作在行业中领先派出115评价工作组由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成立评价工作组总公司经济运行评价实施步骤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组织对企业每年一次的评价企业根据各自具体情况于每年上半年向总公司经济运行部提出评价的时间建议在实施评价前企业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准备精益生产小结-根据标准进行自评-提供有效的相关资料总公司经济运行部根据企业建议每年下半年组织对企业进行评价总公司经济运行部于评价之日起二周内汇总评价结果并向企业反馈综合评价意见书年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小组进行工作总结,将评价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公司集团领导,并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考核依据之一。

116评价实施步骤总公司经济运行部负责组织对企业每年一次的评价11评分与评价《精益生产评价体系》采用配分制的方法对企业实施评价

-结果类指标:评价工作人员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结果,严格按标准进行打分-过程类指标:评价工作人员根据条款通过提问、查阅相关资料、核查实施效果等方法,在配分档次范围内打分:

1分:全部达到条款要求0.7分:较好执行条款内容并取得一定成效0.3分:部分执行条款内容,成效不明显0分:没有执行条款内容117评分与评价《精益生产评价体系》采用配分制的方法对企业实施评价评分与评价评价等级

总分体系评价评价等级90-100好A80-90较好B60-80一般C50-60较差D小于50差D-等级说明:评价等级是否体现了《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的内容实施中的效果A完整体现卓有成效,有所创新B基本体现有成效C部分体现成效不很明显D基本没有体现成效很不明显D-完全没有体现完全没有成效118评分与评价评价等级体系评价90-100好A80-90较好B6企业应当怎样对待精益生产评价重视

-把评价看成全面检查精益管理的观念、组织、计划、措施、成效和问题的良机求实

-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不是评价的得分-着眼于取得对自己真实正确的评估,而不是评委的“好感”-着眼于克服管理中的不足、建立有效的工作规范,而不是拼凑材料的不足学习

-评价过程应当是企业团队学习的过程-重新学习精益管理和先进管理理论,正视企业管理存在的不足,与全体员工共塑企业愿景,并为之共同奋斗贡献

-为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的完善贡献自己企业的智慧-为上汽集团管理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企业的成功经验119企业应当怎样对待精益生产评价重视119

近期(本期培训结束后)需立即开展的工作:

明确(或重新组成)精益生产推进组织,明确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落实精益生产评价工作的责任根据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的要求,对原有的精益生产推进工作计划进行完善,或制定新的工作计划进行《精益生产评价体系》的企业内部培训开展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