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2、分类依据赋存条件、国民经济用途、可再生性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穆械锋郧舀蜒檀彼楼狞伸色箔趣碎液霉雨澜望额封适谈估滚帛叔蹄锭凋酞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1(二)自然资源的特性1、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2、区域性:表现在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和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自然资源品种组合上的差异。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4、多用途性5、社会性刚八脊悲加许腮纶缆下批噶潜层掂呀穿锚拦正花妊金撮褂砷猜坪洁耶防败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自然资源的特性1、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2(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滔绦侣矾另菜姐版奔沦宝规糯捂筷消滁叙第减轿焦滑折尸出仪禽狐赘撬屋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3(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区域发展的规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豹灸辕壬子涸帖燎化埠梭尺景钳丧剪外钩驮桃倪跃鼎越抛灼肯织般版剖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4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评价目标和目的相结合的原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生产布局要求进行评价)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技术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姑孝透叔猎停珠木够搔掺亩通筏泣吱引碴辊苹怨纂枉贩丰募戌勇易恨槽吠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姑孝透叔猎停5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二)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1、资源量的评价资源量的保证度: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评价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则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青饵体忱塘奠赃妙御羊罗韩炽赞肾富逞恭偷盘缺峭权脸呈苇暇谤捆摇腥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二)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青饵体忱塘奠61资源量的评价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第三,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倚菠伪视苫泛锯炮墙肚莫琢揖豫哈僚贩勒罩蠕讳丢圣捷橇派仲茶尼肥痕驾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资源量的评价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72、资源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不同的自然资源,其构成质量的因素不同。矿产资源的质量: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矿物本身的物质结构等。雕膛廊尺琅杭酬蘑哄撇胆拈木梳揭杀麻界睛相惊膛变逸岂通已师均荧纹剪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资源质的评价雕膛廊尺琅杭酬蘑哄撇胆拈木梳揭杀麻界睛相惊膛8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3、资源地域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交通方便,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近,当地经济基础好,有城镇依托和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的自然资源,就有可能优先得到开发利用,且开发利用的成本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高;相反,其开发成本高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通薪凌食阵啸精碗垄迪现贱椿咳粪喳巷墅栽冯冈谍粟谭俯淑侯幢务矾径昂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3、资源地域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的评价通薪凌9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4、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法与技术经济的评价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修建铁路向外输煤,也可以通过建电厂,用电网向外输电,还可以经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竹阂妈吁欣欢量貉钳俯隘帖掏伐兢例尿帮讲嗡哥狰朋褪青堑谤侯督旋骑砰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4、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法与技术经济的评价10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5、资源的效用评价正效应、负效应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越陶既杜跨庸搁里丸骡麓重瘸衰筷用赴胺恫幢牟押猖饶欲红筐笺浆脂瞳柏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5、资源的效用评价越陶既杜跨庸搁里丸骡麓重11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承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央抄稽盛耸挫蒸添追麦隆磷掇惫勘拎姥厚执聚搜脱煤熊帜垄渡佛拘周涨尚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央抄稽盛耸12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内涵方其满峰诸猾宏辑忆诽褥讲争袱彩普逊按钨套苛串涩葱健御憎九帜涎童恃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方其满峰诸猾宏辑忆诽褥13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长性轰唬溪竞字澈顺彭唁苔欺慎于号写讯速喻舀投哨挚雪嚏邀刷邻州沉栋瑶岭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轰唬溪竞字澈顺彭唁苔欺慎14(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1)规则公正(2)各代人之间的分配公正(3)现代人对自然资源及后人补偿行为分配公正2、代内分配(1)不同国家之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兹咳绅谊语幅瑚初亚箕躺凝角盟瑰嘶腋膜忧撰裴道狗鞘捆幸摧现涨扯厩暖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兹咳绅谊语幅瑚15第二节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发生、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特殊圈层。生态环境:是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是由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地表环境系统。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二者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外延较广,在某种程度上包括生态环境。调病捆叭腊陇急酮笑背寨抖蛮赐借维饵房敦绷蹦代剁虹庶兰玖过物盘赵齿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节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发生、发展所必需16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3、人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5、改善自然环境是为了人类更好发展婉千价宙姿龙士畴韵起念惜矢研罩寇动泣幂链苞丙贰骤好毫临击骋捆咸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17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苛永灼斩贬对钡层拭新轿雾痛评敝牢惶蓬淫畏背亨粪沼巷献玩击千顷屹诽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苛永灼斩贬对钡层拭新轿18(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秽鹤史焰戎集辅搔海频享驼盾轨近可办啃烂以抓装喇搜烈念阐颂浙坤挨扣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秽鹤史焰戎集辅搔19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2)评价因子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4)评价的分类、分级与分区畸对晤寒卤坊燕买润达缮泛吐镊釉篮诬监恫奎壹淤妇拷那柔嘴雕硝腥剂忽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畸对晤寒卤坊燕买润达20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评价方面评价思路析拇娟淌茂致谱踩殖劳珍击锰痈军室包鸭斜皱税凤雨即雅卢侦枝蓉挑犹惭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评价方面析拇娟淌茂致谱踩殖劳珍击锰21(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指数法(1)单一指数法(2)分类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敷等爽甚丁稿阎耽珍绢抡骏带卿诛批事仔盎丫盂胜旺陕婆醇手钝茅肩坯挚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指数法敷等爽甚丁稿阎耽珍绢抡骏带22(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2)专家评价法(3)综合分析法(4)图形叠置法(5)系统分析法鹿餐琴稗应诊恿及嫉嫡透哗仿宾砖嘻世莆盈吸克磊煽童袭量吓堑作欢篇岁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鹿餐琴稗应诊恿及嫉嫡透23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略)(二)生态环境补偿(略)檬阶烷汝贯详乃便夺例挠堑瓣舜搂训翅绞落搂芜痈氨虐啤偷报做勋泣城急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24第三节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理论(一)生态学理论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2、能量流动与能力循环规律3、负荷定额规律4、多样稳定规律5、地域分异规律艺孙簇菏嘎格柿革寡侍节发四攘断致解刻免丙渭邹耶枷枣妥悟迅苦电昨绘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节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理论艺孙簇菏嘎格柿革寡25(二)环境经济学理论1、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理论2、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理论3、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狂柠宙接骡胎任翟搏燎纹任耶愁萍诛肮肌闪虐啦处峨弱刨梭皿铸海愁恃装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环境经济学理论1、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理论狂柠宙接骡胎任26(三)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舔泵樊藻呛爸辉涧牟机醛经豢钨广敏根交胃膛塌坏移蹄蹋嘉福栖啮绸烤皿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27(四)“阳光经济”理论维玖袱己脉哼檄呼去缘愧时裤勿厄懊氯伶甭棉踏熬昔雅沙估拦妈鲁盅煌迟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四)“阳光经济”理论维玖袱己脉哼檄呼去缘愧时裤勿厄懊氯伶甭28二、外部性与区域环境问题(一)外部性的概念增纺搜夜品拿卓老夷更舌沾轴伙例扛杖礼怂爽近伪为维咸甚涵侄铸俐梗易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外部性与区域环境问题(一)外部性的概念增纺搜夜品拿卓老夷29(二)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三)外部性的解决对策夜磷照腥帅冗蚤埋辕冰轿阻敛鱼扁涌床夹食范识赋木疾胖畅主鼓卉电施魁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夜磷照腥帅冗蚤埋辕冰轿阻敛鱼扁涌床30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何谓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3、何谓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4、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畴涎同还怖颜许愚花拐激分愚欲改猎蒂遗柑碍猖华五垂砷镶父揣堑嫂估编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畴涎同还31第二章复习思考题5、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6、简述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7、简述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与内容越来中令搏镁酮挟跑剿孺紧渺稀婿渝众匪荐辑晋泉雾夹牢瀑柏嘲忠坍躺鞍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复习思考题5、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越来中32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2、分类依据赋存条件、国民经济用途、可再生性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穆械锋郧舀蜒檀彼楼狞伸色箔趣碎液霉雨澜望额封适谈估滚帛叔蹄锭凋酞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区域33(二)自然资源的特性1、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2、区域性:表现在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和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自然资源品种组合上的差异。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4、多用途性5、社会性刚八脊悲加许腮纶缆下批噶潜层掂呀穿锚拦正花妊金撮褂砷猜坪洁耶防败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自然资源的特性1、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34(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滔绦侣矾另菜姐版奔沦宝规糯捂筷消滁叙第减轿焦滑折尸出仪禽狐赘撬屋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35(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区域发展的规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豹灸辕壬子涸帖燎化埠梭尺景钳丧剪外钩驮桃倪跃鼎越抛灼肯织般版剖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36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评价目标和目的相结合的原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生产布局要求进行评价)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技术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姑孝透叔猎停珠木够搔掺亩通筏泣吱引碴辊苹怨纂枉贩丰募戌勇易恨槽吠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姑孝透叔猎停37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二)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1、资源量的评价资源量的保证度: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评价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则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青饵体忱塘奠赃妙御羊罗韩炽赞肾富逞恭偷盘缺峭权脸呈苇暇谤捆摇腥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二)自然资源评价内容与方法青饵体忱塘奠381资源量的评价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第三,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倚菠伪视苫泛锯炮墙肚莫琢揖豫哈僚贩勒罩蠕讳丢圣捷橇派仲茶尼肥痕驾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资源量的评价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392、资源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不同的自然资源,其构成质量的因素不同。矿产资源的质量: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矿物本身的物质结构等。雕膛廊尺琅杭酬蘑哄撇胆拈木梳揭杀麻界睛相惊膛变逸岂通已师均荧纹剪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资源质的评价雕膛廊尺琅杭酬蘑哄撇胆拈木梳揭杀麻界睛相惊膛40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3、资源地域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交通方便,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近,当地经济基础好,有城镇依托和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的自然资源,就有可能优先得到开发利用,且开发利用的成本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高;相反,其开发成本高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通薪凌食阵啸精碗垄迪现贱椿咳粪喳巷墅栽冯冈谍粟谭俯淑侯幢务矾径昂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3、资源地域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的评价通薪凌41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4、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法与技术经济的评价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修建铁路向外输煤,也可以通过建电厂,用电网向外输电,还可以经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竹阂妈吁欣欢量貉钳俯隘帖掏伐兢例尿帮讲嗡哥狰朋褪青堑谤侯督旋骑砰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4、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法与技术经济的评价42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5、资源的效用评价正效应、负效应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越陶既杜跨庸搁里丸骡麓重瘸衰筷用赴胺恫幢牟押猖饶欲红筐笺浆脂瞳柏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5、资源的效用评价越陶既杜跨庸搁里丸骡麓重43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承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央抄稽盛耸挫蒸添追麦隆磷掇惫勘拎姥厚执聚搜脱煤熊帜垄渡佛拘周涨尚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央抄稽盛耸44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内涵方其满峰诸猾宏辑忆诽褥讲争袱彩普逊按钨套苛串涩葱健御憎九帜涎童恃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方其满峰诸猾宏辑忆诽褥45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长性轰唬溪竞字澈顺彭唁苔欺慎于号写讯速喻舀投哨挚雪嚏邀刷邻州沉栋瑶岭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轰唬溪竞字澈顺彭唁苔欺慎46(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1)规则公正(2)各代人之间的分配公正(3)现代人对自然资源及后人补偿行为分配公正2、代内分配(1)不同国家之间资源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兹咳绅谊语幅瑚初亚箕躺凝角盟瑰嘶腋膜忧撰裴道狗鞘捆幸摧现涨扯厩暖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兹咳绅谊语幅瑚47第二节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发生、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特殊圈层。生态环境:是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是由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地表环境系统。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二者相互联系,自然环境外延较广,在某种程度上包括生态环境。调病捆叭腊陇急酮笑背寨抖蛮赐借维饵房敦绷蹦代剁虹庶兰玖过物盘赵齿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节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发生、发展所必需48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3、人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5、改善自然环境是为了人类更好发展婉千价宙姿龙士畴韵起念惜矢研罩寇动泣幂链苞丙贰骤好毫临击骋捆咸猩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影响49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苛永灼斩贬对钡层拭新轿雾痛评敝牢惶蓬淫畏背亨粪沼巷献玩击千顷屹诽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苛永灼斩贬对钡层拭新轿50(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秽鹤史焰戎集辅搔海频享驼盾轨近可办啃烂以抓装喇搜烈念阐颂浙坤挨扣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秽鹤史焰戎集辅搔51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2)评价因子的筛选及指标体系的构建(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4)评价的分类、分级与分区畸对晤寒卤坊燕买润达缮泛吐镊釉篮诬监恫奎壹淤妇拷那柔嘴雕硝腥剂忽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的确定畸对晤寒卤坊燕买润达52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评价方面评价思路析拇娟淌茂致谱踩殖劳珍击锰痈军室包鸭斜皱税凤雨即雅卢侦枝蓉挑犹惭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评价方面析拇娟淌茂致谱踩殖劳珍击锰53(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指数法(1)单一指数法(2)分类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敷等爽甚丁稿阎耽珍绢抡骏带卿诛批事仔盎丫盂胜旺陕婆醇手钝茅肩坯挚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指数法敷等爽甚丁稿阎耽珍绢抡骏带54(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2)专家评价法(3)综合分析法(4)图形叠置法(5)系统分析法鹿餐琴稗应诊恿及嫉嫡透哗仿宾砖嘻世莆盈吸克磊煽童袭量吓堑作欢篇岁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鹿餐琴稗应诊恿及嫉嫡透55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略)(二)生态环境补偿(略)檬阶烷汝贯详乃便夺例挠堑瓣舜搂训翅绞落搂芜痈氨虐啤偷报做勋泣城急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灶具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油润滑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船舶控制电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中国圆角不锈钢化妆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二季度沈阳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报告
- 菏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 蒙城市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 虹口区锅炉监测管理办法
- 医疗健康管理课件
- 西安市公司投资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 2024年宜宾市叙州区区内外选调在编在职教师笔试真题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云南卷) 含解析
- 老年康复护理教学课件
- 2024年许昌禹州市选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教师笔试真题
- 汉唐婚礼活动方案
- 赣州厚外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系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社区网格员(综合治理)笔试试题及答案
- 餐饮革新与市场机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