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_第1页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_第2页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_第3页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_第4页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词鉴赏指要《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结②托物言志、借物抒怀、③用典抒情④即事感怀一、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二、间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故乡明月”“乡思情”“松风山月”“隐逸情”“寒林残月”“诗人的忧愁”“中秋圆月”“相思情苦”“长亭折柳”“惜别情”“空城落花”“对国势衰危的哀叹”“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闺怨情”“江湖扁舟,月落乌啼”“诗人的羁旅之苦”“梦后酒醒,烟柳断肠”“悲欢离合情”“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1.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的《别董大》)②以景作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①借景抒情③即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④情景交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春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1】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2)尾联写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有什么作用?(3分)渔船载酒,水涨花落,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闲居生活图(1分),以景作结,寓情于景(1分),含蓄蕴藉地表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1分)。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托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抒情手法——间接抒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3.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北伐的典故,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句,用廉颇的典故,意在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况,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抒情手法——间接抒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暮春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3分)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1分)。

4.即事感怀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里摘取汉文帝在未央宫的宣室召见贾谊,向他询问鬼神之事的镜头入诗,嘲讽汉文帝,也是嘲讽晚唐一些昏庸君主,嘲讽所有以求贤来博取名誉而实际上并不重贤的统治者。抒情手法——间接抒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蝶天末怀李白①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③。

①天末:天尽头。这里指夜郎。当时李白因永王磷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②过:经过。此句说山林鬼怪喜欢有人经过成为它们的食物。③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首句以“凉风”开头,作用是什么?前四句怎样具体表现怀念李白的殷切情意?以“凉风”起兴,自然引出对李白的怀念.“凉风”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悲苦的感情基调.凉风乍起,急切地问远方友人“君子意如何”,表现出关切的心情.友人遇赦,急盼音讯,所以问“鸿雁几时到”;远涉江湖,风波险阻,所以忧虑“江湖秋水多”.这几句诗即事感怀,结合眼前景物和李白的处境,具体表现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表达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解答分析: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巧妙的艺术构思?指出这首诗前后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4、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此手法对于表现意境、传达感情、塑造形象等有什么作用

练习: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