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课时分层作业9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_第1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课时分层作业9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_第2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课时分层作业9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_第3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课时分层作业9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_第4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课时分层作业9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九)明朝的建立及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一、选择题1.(2021·山东名校联盟考试)据史书记载,元末至正年间(1341—1370)流行这样一首童谣:“塔儿黑,北人做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公。”这首童谣()A.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B.保留了珍贵的天象记载C.反映南北不同的民俗 D.揭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A[根据材料“元末至正年间(1341—1370)”“朱衣人做主人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朱元璋称帝,材料中“朱衣人”特指朱元璋,因此该童谣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选A项;材料中的童谣指朱元璋反对元朝统治,并非指特殊的天文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的童谣指朱元璋反对元朝统治,并未涉及南北民俗,排除C项;由“元末至正年间(1341—1370)”可知,元末农民起义即是因为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民族矛盾激化,排除D项。]2.(2021·辽宁沈阳质检)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守”。时人称:“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由此可见明朝迁都北京()A.开创了建都北京的先例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缩小了南北发展的差距 D.解决了明朝的边疆危机B[根据材料“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可知明代迁都北京,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用东南财富,说明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在明朝前,元朝的首都就在北京,排除A项;迁都北京并没有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南方经济领先,排除C项;迁都北京缓和了边疆危机,但无法解决,排除D项。]3.(2021·辽宁抚顺期末)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各省设立左、右布政使各1人。作为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都指挥使则负责本省军事防务。明初这一措施()A.仿照了宋代地方管理制度B.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大变革C.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控D.易于造成地方官吏不作为C[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与材料中“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各省设立左、右布政使各1人”相符,故选C项。]4.(2021·山东滨州期末)明朝规定,凡监察御史所办文卷,由都察院复查。按察分司所办文卷,听总司复查。如有迟错,即便举正。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官员腐败 B.提高办事效率C.减少施政失误 D.强化君主权力C[材料“由都察院复查”“听总司复查”“如有迟错,即便举正”体现了明代监察制度通过对文卷的复查,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减少施政失误,故选C项;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官员是否有腐败行为,但材料强调的是对监察御史所办文卷进行复查,故防止官员腐败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对监察文卷的复查,主要是防止出现错误,但需要多花时间,故其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办事效率,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监察文卷的复查,有利于监察制度的完善,没有涉及扩大和强化君主的权力,排除D项。]5.(2021·山东烟台期末)《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宰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D[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与材料中“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摄政(代帝执政)”相符,故选D项;明太祖废除宰相,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与材料中“我非相”不符,排除A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B项;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这是特例,且内阁首辅的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排除C项。]6.(2021·辽宁葫芦岛模拟)明太祖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不得读书识字。但明宣宗规定: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可以根据内阁所拟字样,按皇帝的旨意,用朱笔批行称“批红”,更是在宫中设内书堂(太监学习的处所)。这种变化的出现()A.说明行政大权旁落宦官之手B.使内阁首辅不再是百官之首C.表明司礼监掌握了决策权力D.反映了皇帝权力的极度膨胀D[宦官由明初的不许干预朝政和读书识字到明宣宗时可以参与朝政和读书识字,关键是皇帝的旨意导致的,这是皇帝运用自己手中的专制权力的结果,故选D项;宦官权力变大,都是皇帝赋予的,所以上述变化说明行政大权依然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内阁首辅始终不是百官之首,排除B项;司礼监的权力来自皇帝,所以决策权依然属于皇帝,排除C项。]7.(2021·北京通州区期末)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藩属朝贡关系的表现,具有政治性和贸易性的双重特点。所谓政治性,是指明朝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的责任。所谓贸易性,是指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该材料不能说明朝贡贸易()A.重以德为邻,厚往薄来B.是和平交往,没有掠夺性质C.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D.有效抵制了列强的殖民入侵D[根据材料“所谓政治性,是指明朝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的责任。所谓贸易性,是指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可知重以德为邻,厚往薄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所谓政治性,是指明朝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的责任”可知是和平交往,没有掠夺性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所谓贸易性,是指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可知并不注重经济利益,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朝贡贸易是否有效抵制了列强的殖民入侵,故D项符合题意。]8.明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民众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联合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转变促进倭患的解决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实行海禁,导致沿海民众生存困难,从而与倭寇勾结,倭患更甚,政府派戚继光等人平倭的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从而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种政策的转变促进了倭寇问题的解决,D项正确;材料并未描述倭寇的构成情况,“私商是倭寇主力”无法推出,排除A项;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上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而非“倭患”,排除B项;材料“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表明政府没有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排除C项。]9.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B[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体现出密折制在皇权强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作用,故选B项;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故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胁,故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密折制对官场的影响,与行政效率的提升无关,故排除D项。]10.(2021·浙江温州适应性考试)论及清朝中枢权力演变,有清人说:“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起草)。自雍正初年设军机处……机要章奏皆下焉……而政本悉出机庭,兼议政、视草而一之。”这一演变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C.地方政治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D.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A[清初内阁掌章疏票拟,议政处掌军国机要,南书房、翰林院起草诏令,但设军机处后,掌军政、议政、视草等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A项;“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只能反映清初中央权力分配,不能解释中枢权力演变,排除B项;材料强调清朝中枢权力演变,没有涉及地方政治情况,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废除宰相,排除D项。]11.(2021·天津红桥区质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告示》,提出“土地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常加意”,又“约束部队,不许扰民”。施琅的功绩在于()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完成了台湾建省C.抗击了日军的侵扰 D.推动了国家统一D[根据材料“1683年”“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告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投降,1684年设立台湾府,实现了国家统一,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排除A项;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建省是在晚清的1885年,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割让台湾岛,台湾民众发起反割台斗争,排除C项。]12.清中叶以后,中央政府在漠南蒙古设置绥远城将军。历任绥远城将军呈递皇帝的奏折内容极其丰富,大概涉及了绥远城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清朝此举意在()A.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赋予将军处理政务的职权 D.推行改土归流政策A[清政府设置绥远城将军,负责“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工作,目的是加强对漠南蒙古地区的统治,故选A项;扩大地方行政权力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与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清朝设置绥远城将军不是为了赋予其权力,而是加强统治,排除C项;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于云、贵、川、桂等西南地区,与题干中的漠南蒙古区域不符,排除D项。]13.康熙帝曾打算采取招抚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允许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藩封,世守台湾”。郑经坚持以“比朝鲜,不削发”作为投诚条件,康熙帝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材料体现了清代()A.夷夏之防阻碍国家统一B.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C.统治者明确的国家意识D.朝贡体系随改朝易代而瓦解C[根据材料“康熙帝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可知,康熙皇帝有极强的国家意识和底线,故选C项;夷夏之防侧重等级观念,而康熙认为“郑经乃中国之人”,体现其浓厚的华夏一体的观念,排除A项;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活动,而台湾问题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排除B项;朝贡体系瓦解在近代,排除D项。]14.(2021·湖南常德模拟)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其中第一条规定对活佛转世的认定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该条文说:“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掣签认定。”这一制度()A.是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的体现B.解决了西藏各教派之间的矛盾C.确立了佛教在西藏至高无上的地位D.使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A[题干说到西藏的金瓶掣签制度中使用的金瓶是由“大皇帝”代表的中央政府特赐的,所以说明它是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的体现,故选A项;题干提到的制度是对西藏活佛转世的认定,不是对各教派之间矛盾的处理,排除B项;即使没有金瓶掣签制度,佛教在西藏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排除C项;元朝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不是清朝,排除D项。]15.(2021·广东湛江测试)清朝前期,政府颁布的治边法律有《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理藩院则例》等。清政府颁布这些法律()A.意图强化国家大一统的局面B.说明其民族平等意识增强C.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分而治之D.导致边疆管理的体制固化A[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统治立法,表明其通过边疆管理的法制化,强化大一统局面的意图,故选A项;单纯颁布法律无法说明民族平等意识增强,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颁布治边法律,没有涉及分而治之的问题,排除C项;清政府重视边疆各民族的统治立法,尽量将其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不能表明其边疆管理的固化,排除D项。]16.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许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具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A.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B.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C.反映清政府全面解除海禁政策D.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A[材料“清政府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有利于清朝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控,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携眷入台问题,没有体现台湾的海防作用,故B项错误;“全面解除海禁政策”与历史事实不符,故C项错误;当时中原与台湾地区均以封建经济为主,谈不上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方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7.(2021·北京东城区模考)以下为记述“靖难之役”的文献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明太祖死后,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对势力膨胀的藩王实行削藩。1399年,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史称“靖难之役”。材料一太祖病……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允炆矫遗诏嗣位。(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允炆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诸王及文武群臣复(数次)请上尊号,上(朱棣)固辞不允。己巳,诸王及文武群臣备法驾、奉宝玺……拥上登辇,上不得已升辇……遂诣奉天殿,即皇帝位。——摘编自《奉天靖难记》(明成祖时期的官修史书)材料二(乾隆圣谕)易名以谥(意:帝王死后依其行迹定谥号),古之制也……明建文为太祖之嫡孙,缵承大统,在位四年,固俨然天下共主矣……追谥建文皇帝为恭闵惠皇帝。——《清高宗实录》(乾隆御批)七国之反以诛晁错为名,大抵乱臣贼子必有说以为兵端,燕王之称端靖难,亦犹是也……揆厥所由(意:究其原因),殆因成祖自知惭德,欲曲讳其篡弑恶名,以明己无致死其君之事。——《御批通鉴辑览》(1)阅读材料,概括《奉天靖难记》和清代文献对于“靖难之役”的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