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_第1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_第2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_第3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_第4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通史模式第2编 阶段5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整合融会贯通主题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新的阶级力量孕育发展经济上颁布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法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外交上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参加一战,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表现出妥协与抗争的两面性思想上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育上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主题二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1.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2.革命力量:从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始国民革命运动。3.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武装力量,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4.革命道路:1927年,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俄国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性,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5.处理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致对外,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主题三国共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演变原因及影响阶段特征演变原因影响国民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国民党“围剿”与中国共产党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国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的斗争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蒋介石退居台湾,两岸分离主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1)目的:进行根据地建设,推动革命斗争。(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3)影响:为保卫胜利果实,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2.抗日战争时期(1)目的: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2)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3)影响: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1)目的: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3)影响: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类型1研读题干,定时空明关键,快速判断正确选项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机率。类型2以题干主旨为依据,题意选项对照选以题干主旨为依据(不能仅仅以教材为依据),筛选选项。不仅要注意选项是否无中生有、选项表述是否全面,还要注意选项与题干规定的范围是否一致、选项与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否一致等。[例](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 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尝试解答]A1.(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卷)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尝试解答]B2.(2021·辽宁新高考适应卷)1937年9月3日,英国人在上海发行的《字林西报》发表社论称:“无论数星期前中国之地位若何,而中国今日已团结一致……在新时代中,中国从未若今日之一心一德者也……中国男女平民之尽劳于国家奋斗,在此中国A.中国抗战得到英国支持 B.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空前高涨[尝试解答]D3.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尝试解答]A4.(2021·重庆选择性考试适应卷)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B.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D.标志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尝试解答]C[点拨]定时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隐性时空“1923年”(国民革命前夕)。明关键:根据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题意选项对照选:题干是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分析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点拨]定时空:巴黎和会。明关键:一战期间,14万华工作出重大贡献。题意选项对照选出正确选项。[点拨]时间1937年,《字林西报》社论高度评价,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点拨]“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表明隐性时空:抗日战争时期;明关键:农民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快速判断正确选项。[点拨]题干材料是1945年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符合和平民主、和平建国的愿望,所以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题意选项对照选出正确选项。(1)逻辑性:论述部分的同一段内部要先后有序,或先因后果、或先总后分、或并列关系,分别概述。(2)层次性:论述要层次分明。答案做到要点化、段落化。第一段重点论述一层意思。如果要论述第二层意思,分段进行。(3)学术性:语言要有历史学科特点,忌口语化,要使用历史术语表达。(历史术语是指教材语言、时政语言、大型正规考试主观试题的答案等)。(4)概括性:内容全面,语言精炼,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要突出关键词。[例](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适应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927年10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后,准备向井冈山进发。他发现部队中有许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几天后他颁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等“六项注意”。1929年后,修改补充为“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形成。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该训令提到,这部纪律规定“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故作统一规定。朱德当时也说,必须要把红军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1949年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占领上海后,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入城纪律。有市民回忆:——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意义。(6分)关键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行文的逻辑性、层次性、学术性和概括性。第(1)问,根据材料“部队中有许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可知,土地革命时期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主要是规范军纪,改造军队中存在的旧军队习气。根据材料“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可知,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主要是纠正和明确军纪,恢复红军的优良传统。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有助于确立人民军队的纪律,成为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鲜明体现;同时还有利于增强革命军队的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培育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答案](1)土地革命时期:规范军纪,改造军队中的旧习气。解放战争时期:纠正和明确军纪,恢复红军的优良传统。(8分)(2)确立了人民军队的纪律,是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鲜明体现;增强了革命军队的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培育了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都有着深刻的影响。(6分)5.(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适应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中国的新式邮电始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国家才逐步独立办理邮件及电信传递业务,但仍比较落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交通部下设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1年后,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任。此后,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掌握大权。交通部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至1937年,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1934年10月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普通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邮局即按格外迅速手续办理。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摘编自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在交通部下设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可知,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根据材料“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任”可知,由中国人取代洋员主管国家邮政;根据材料“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可知,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根据材料“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普通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可知,开办快递业务。第(2)问,根据材料“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掌握大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理权基本上被收回;根据“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可知,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根据“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可知,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根据材料“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全国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1)措施: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由中国人取代洋员主管国家邮政;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开办快递业务。(4分)(2)影响:改变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理权基本上被收回;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使全国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试题设计]提炼观点型开放探究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问形式](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证。[答题模板]解答提炼观点型开放探究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第二,多角度逻辑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第三,史论结合。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而乱发挥是不可取的。第四,语言通顺准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例](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目标(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命题立意:课程标准是国家设置课程的依据,可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文本。本题以1932年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为载体进行设问,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提取史料观点以及调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时代高考能力提升的考查要求。关键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立论、评论、史论结合。首先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评析。本题可以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如根据第一条中“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等信息提出“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一观点,评析时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和九一八事变等对中国人民民族复兴思想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本题还可以综合四个目标的内容,提取“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关”这一观点,评析时结合1932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参考答案]示例:观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关。(2分)评析:1932年颁行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与世界形势有一定的联系。政治上,中国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两党为争取对军队的领导权进行斗争。经济上,国际上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受经济大危机影响,日本加速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动了一系列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来到井冈山,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综上所述,此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与世界有密切联系。(10分)6.(2021·山东等级性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足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下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解析]首先,要注意题目所设定的范围和主题,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足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史实。所谓“足迹”就是我们说的脚印,在这一题中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述地图中的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平这五个地点所进行的革命活动或者决策给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同时要注意不同地点之间变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