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公 实用课件_第1页
梁任公 实用课件_第2页
梁任公 实用课件_第3页
梁任公 实用课件_第4页
梁任公 实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几天,我们非常幸运:因为大师一个接一个向我们走来:鲁迅来了,巴金来了,现在,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是他-------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他的老师就更了不起。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他的老师之手。梁启超梁启超老师:康有为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袁世凯光绪帝梁实秋徐志摩战友:谭嗣同学生:同仁: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儿子:梁思成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后师从康有为。1894年,参与“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出亡日本。1912年,回国;1915年,参与策动反对袁世凯的“云南起义”;1920年后,脱离政界,专心学术;1929年,病逝。代表作:《饮冰室合集》1902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中华民族”这一词语的首创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先生的书法先生书法沉稳秀丽,文章酣畅淋漓,演讲更是感情丰沛、动人心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思考:一、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用一句话把它写出来。二、这篇文章有具体内容,用若干句话把每个具体内容写出来吗?技巧:给每一段标上序号。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一段:梁任公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比了其他哪些人?“显宦”、“叱诧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唯有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段:他的演讲稿以及读和听之间趣味和想法。第三段:写梁启超先生的形象以及自己的印象。肖像描写很精彩第四段:开场以及自己的印象。

第五段:一首古诗。第六段:梁启超朗诵古诗的效果,给大家的印象。另外,作者触景生情,在什么地方?——茅津渡第七段:梁启超的博闻强记。用手指敲他的秃头。第八段:讲演变成了表演。从里面我们看出梁启超先生的率真,

爱国……第九段:演讲的效果或作用。第十段:评价先生,交代写作的缘由。第十段在全篇里有什么作用?总结上文,表现出作者对梁启超的赞美。揭示了文章主旨。“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个?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意思是:像梁启超这样有学问,有文采的,有热心肠的学者当代已经很少了。所以……我要把我从前的经历记下来给大家看。1、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应该按三步展开思路。从标题看,本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2、记述演讲一般可以怎样去写?纵向展开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散文解读(3)演讲时间、地点、人物

(4)奇特的开场白和他的语音语调。(5-8)写梁任公先生的三个演讲片段。(9)演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演讲稿美观3、文章记叙演讲的段落是哪些?可划分为几个层次?第2段-第9段写演讲的情况。演讲前:演讲中演讲后:主要事件纵向展开博闻强记、旁征博引内容:风神潇洒、光芒四射神态:印象深刻、影响深远效果:痛哭流涕、张口狂笑感情:手舞足蹈、掩面顿足动作:(开场白)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语言:短小精悍、步履稳健、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外貌:音容笑貌、学者风范4、作者从哪些角度刻画先生的讲演的?表现了他哪些特点?

成为表演酣畅淋漓表情:(感情丰沛)(学识丰富)(沉稳睿智)(潇洒自信)(自由洒脱)阅读思考,质疑问题再阅读一遍,提出一些问题。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希望同学们记一下。第一,不理解的地方;第二,自己的见解。最主要的问题第一,为什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一开头要引用《箜篌引》这首古诗;第二,梁任公先生为什么要引用《桃花扇》?《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齐读《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有学者研究这首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明明知道渡河会死,还要去渡河,为什么?戊戌变法。有了戊戌变法这个背景,我们就理解了。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他经历了变法的许多动乱:追捕、逃亡、淋漓的鲜血。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怪他要引用《箜篌引》。梁任公为什么在前面引用这首诗呢?有什么背景呢?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第二,为什么要引用《桃花扇》?他从讲演变表演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掩面,顿足,狂笑,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的行为,都是因为读《桃花扇》而来的。“高皇帝,在九京”,北京的京。“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他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为什么这个时候,他这样难受呢?《桃花扇》主要记录的是明朝时候的事情。它的主人公一个叫做候方域,一个叫做李香君。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一个名妓。候方域是一个才子。后来他们相遇、相爱、结婚了。后来,居然和政治搅在一起。由于明朝的腐败,后来亡了整个明朝。其实《桃花扇》的主题就是借这种悲欢离合谈兴亡之事,国家兴亡之事。所以,我们看梁启超,他很喜欢读《桃花扇》,读了这些,他就会想起些什么呢?国破家亡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崇祯皇帝光绪帝爱国情怀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杜氏”是谁呢?杜甫因为梁任公讲到《闻军官收河南河北》的这两句“剑外忽传收冀北,初闻啼泪满衣裳”,所以他就有下面这样的表现:“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是非常感人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背景,如果不知道背景,我们不能知世论人,我们也不能知人论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阅读都要又要读出我们的个性,我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最感动你?为什么?

听众“泪下沾襟了”说明什么?先生能以自己的情感调动整个课堂,让无数人跟着他同喜同悲,他的魅力很大。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有很丰富的情感,还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那么,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当时可有相似之处?任公与杜甫之心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第九段的“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表现了什么?为了理想,他敢于付出他的真情实感,可见他对一件事的负责、认真的态度。1段交代背景,为下文展现先生风采作铺垫。暗写先生过去的政治风采--衬托现在的学者风范;明写达官显贵的演讲--衬托先生演讲的精彩深刻;主要事件之外,文章还有第一段。这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才华横溢、谦逊自负、风趣幽默。抒发崇敬之情,总结全文。最后一段是散文的归结部分,这段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热心肠”是什么意思?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抒发自己的崇敬之情。总结文章思路符合一般散文的展开思路其他事情主要事情揭示主旨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年地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上午的课很严,三日一问,五日一考,不用功便被淘汰,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每天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玩笑。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公事,乐得敷敷衍衍。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地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能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徐先生介绍完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