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毕业论文②(元/人*年)劳动率生产指数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工业制成品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200143469.816233.726777.51100100100200247310.715681.930168.98112.6799.60112.21200354805.815927.034410.62128.5196.71124.28200465044.216709.438926.71145.3788.25128.29200577034.417766.043360.58161.9385.73138.82200691078.818894.548203.87180.0279.85143.742007110253.920186.054618.99203.9777.41157.902008129929.120553.463215.38236.0876.16179.802009135849.021080.264443.89240.6678.04187.812010162376.421842.174341.02277.6275.25208.912011191570.822544.084976.40317.3474.12235.212012204539.523241.088008.05328.6672.51238.312013217263.923170.093769.49350.1870.16245.69数据来源:表3.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图3.3我国工业制成品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13年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比2002年翻了一番,这与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趋势截然相反。其中,劳动率生产指数的迅速增长是主要原因,2013年的劳动率生产指数是2002年的三倍多,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降幅,所以单要素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根据计算公式,本文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英国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研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得出表3.5和表3.6。表3.5中国与美、英、德、日、韩的工业生产率指数比值(%)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中/美(美=100)100107.29114.18119.72125.60135.33147.69167.87156.60166.86中/英(英=100)100105.24107.48101.11109.58113.49116.43142.71165.51178.61中/德(德=100)100105.5096.4293.88100.73106.89107.79116.64143.11156.92中/日(日=100)100115.82120.63122.59141.13166.00185.14193.89190.45185.40中/韩(韩=100)100101.90103.40100.9295.9995.6496.50126.7193.0887.86表3.6我国与美、英、德、日、韩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年份中/美中/英中/德中/日中/韩20011001001001001002002106.86104.82105.08115.36101.492003110.42103.9493.24116.66100.002004105.6689.2382.85108.1989.062005107.6793.9486.35120.9982.292006108.0690.6285.35132.5576.372007114.3390.1383.44143.3274.702008127.85108.6988.83147.6796.502009122.21129.17111.68148.6372.642010125.56134.40118.08139.5266.12数据来源:国研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图3.4我国与美、英、德、日、韩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从图3.4可以看出,我国与美、英、德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是上升的,与日本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略有下降,而与韩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则大幅下降。这说明中国在工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工业生产率相比于美英德提高更快,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我国与韩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表现出很大的波动,2008年上升,2009年和2010却大幅下降,说明我国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新兴工业国家并没有优势,甚至韩国比我国更具有出口竞争优势。本章小结本章通过统计数据和计算分别得出了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正在趋于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双要素贸易条件中,我国与美、英、德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是上升的,与日本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略有下降,与韩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则大幅下降。

第四章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理论分析(一)经济增长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经济的增长必然引起一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产生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增加,比如劳动力、资本的增加;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由要素积累的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当经济增长是由于要素积累的增加而引起时,根据雷布津斯基定理雷布津斯基.《要素与相关要素价格》[M].1955雷布津斯基.《要素与相关要素价格》[M].1955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增长比由要素积累引起的经济增长要复杂的多,其原因是在不同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的程度是不同的,技术进步的性质不同带来的影响也不同。比如,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资本密集的部门,以及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劳动密集的部门影响是类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生产的商品是可进口品时,就意味着进口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则贸易条件就会有利于该国;反之,当生产的商品是可出口品时,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就可能恶化。综上所述,经济增长后,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供给的增加或减少会使进口需求会发生变化。当一国经济增长使进口品的国内供给增加,就会改善其价格贸易条件。当一国经济增长使人均收入提高,人们对于进口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二)汇率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通常认为,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就会下降,出口量增加,国际收支就会逐渐改善。但同时,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本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国外企业为了保证出口就会降低价格,使本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小于本币贬值的幅度。所以,由于幅度不同,货币贬值造成贸易条件的改善还是恶化还要看进出口商品的供求状况。当进出口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贬值将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当供给需求达到平衡,则贬值不会影响贸易条件;当进出口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贬值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三)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FDI的工资效应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当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由于其对东道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等不了解,这些跨国公司一定会需要本地的专业人才加入。要吸引这些人才,企业必定会相应地支付较高的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提高就会带动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工资水平得到提高,那么当地的平均工资也会相应地增长。一般情况下,当企业以较高的薪酬雇佣了专业人才,就相当于增加了劳动力成本,那么必然就会减少劳动力数量,于是该企业在商品供给减少的同时价格也相应提高。如果出口这些商品,那么就可能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FDI的部门流向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由于FDI的流入会为东道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比如我国塑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出口优势,如果再加上FDI的投资,出口价格就会随着产量的剧增而下降,则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当FDI流入我国需大量进口的制成品部门,则产量的增加会减少带该制成品的进口需求,使得进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另外,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政策等都会影响FDI的部门流向。所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FDI的部门流向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因事而异。FDI的贸易方式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跨国企业所采用的贸易方式对贸易条件也有影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商直接投资采用最多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东道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存在限制。以我国为例,在这种方式下,我国制成品的出口量增加,出口商为了获得出口份额不断下调出口价格,由此形成了恶性竞争,严重阻碍了出口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我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还位于下游,大多是简单加工,增值率不高,以致无法提高出口价格。此外加工贸易的方式中,跨国企业所存在的内部采购行为也让进口品的价格难以下降。(四)贸易政策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1.关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关税对于一国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关税能够保护和促进本国幼稚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从而影响贸易条件。当一个贸易大国征收关税时,就会使得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提高,导致对进口品的需求减少,该进口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那么忽略其他因素,本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但不能为了改善贸易条件而无限制的提高关税,如果超过最优关税,也可能引起贸易量减少使本国的福利水平下降,甚至可能遭到对方贸易国的报复。而征收出口关税由于损害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等同于降低了出口价格,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目前各国除了对个别限制出口的产品会征收出口关税之外,一般都不会征收出口关税。2.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条件的影响随着世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贸易量不断增加,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逐渐下降。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各式各样的非关税壁垒开始出现。非关税壁垒的类型主要包括反倾销、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反倾销是目前最常用的非关税壁垒方式,而我国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反倾销税的征收会使进口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对进口品的需求下降,如果征收国为贸易大国,那么征收国的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而被征收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所以,如果我国一直遭受到其他国家的非管税壁垒,那么肯定会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恶化。(五)其他因素除了以上的影响因素,贸易条件的变化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比如产业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价格传导机制、自然灾害等。以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为例,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品结构、层次的高低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改进产品结构,那么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虽然我国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已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但不能说明我国已经优化了出口结构。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增值率低的产品,依然处于制成品加工的低层次地位,而发达国家依然处于高新技术领域的顶端。

第五章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原因实证分析(一)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模型构建根据第四章的理论因素分析来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价格贸易条件为被解释变量Y,以实际GDP指数表示为X1,FDI为X2,汇率为X3,产业结构指数为X4,以及为随机扰动项。其中,FDI采用的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汇率为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价;产业结构指数选取的是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此建立模型: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的各变量原始数据如表5.1所示。表5.1各变量的相关原始数据年份YX1X2X3X42001100100.00468.78827.7039.70200299.6109.73527.43827.7039.40200396.71123.85535.05827.7040.50200488.25145.75606.30827.6840.80200585.73168.58603.25819.1741.80200679.85197.38630.21797.1842.20200777.41243.06747.68760.4041.60200876.16287.25923.95694.5141.50200978.04313.44900.33683.1039.70201075.25370.821057.35676.9540.00201174.12439.031160.11645.8839.80201272.51484.381117.16631.2538.40201370.16533.251175.86619.3237.00为方便计算,将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分别取对数得出表5.2。取对数后的模型为:表5.2各变量取对数后的数据年份lnYlnX1lnX2lnX3lnX420012.002.002.672.921.6020022.002.042.722.921.6020031.992.092.732.921.6120041.952.162.782.921.6120051.932.232.782.911.6220061.902.302.802.901.6320071.892.392.872.881.6220081.882.462.972.841.6220091.892.502.952.831.6020101.882.573.022.831.6020111.872.643.062.811.6020121.862.693.052.801.5820131.852.733.072.791.57回归结果图5.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回归模型结果拟合优度检验从图5.1中数据可以得到,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说明在总变差中由回归模型所解释的部分占98.38%,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检验针对,给定显著性水平,根据F分布,由于,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实际GDP指数,FDI,汇率,产业结构指数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t检验X1和X4的P值小于0.05,说明实际GDP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X2、X3的P值大于0.05,说明FDI和汇率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不显著。4.经济意义(1)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实际GDP指数每增长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平均下降0.3560%,即GDP的增长会导致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这说明在我国,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带来的购买力的提高,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先进技术和设备、奢侈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这些产品的进口额上升,导致进口价格上升;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贸易的增长,虽然出口贸易量增加但出口价格难以提高,也导致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2)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外商直接投资额每增长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平均增长0.1851%,即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会改善价格贸易条件,这与实际情况相反,说明这里存在伪回归的情况。FDI的增加会使我国出口产品增加,价格下降,从而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3)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汇率水平提高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平均降低0.1121%,即汇率上升会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因为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就导致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但t检验结果不显著,说明汇率上升对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不大。(4)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指数提高1%,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平均降低0.7801%,即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会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这与之前的预期相反,原因是当前我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超过90%,但其中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低,难以提高出口价格,所以也无法改善价格贸易条件。(二)收入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回归模型1.模型建立根据第四章的分析,以收入贸易条件为被解释变量Y,实际GDP指数为X1,FDI为X2,汇率水平为X3,出口商品结构,即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为X4,建立模型:为方便计算,等式两边分别取对数: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的各变量原始数据并取对数后得出表5.3。表5.3各变量取对数后的数据年份lnYlnX1lnX2lnX3lnX420012.002.002.672.920.9620022.062.042.722.921.0220032.122.092.732.921.0620042.222.162.782.921.1320052.312.232.782.911.1620062.352.302.802.901.2420072.442.392.872.881.2720082.482.462.972.841.2420092.442.502.952.831.2620102.462.573.022.831.2620112.502.643.062.811.2520122.542.693.052.801.2920132.552.733.072.791.29回归结果图5.2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回归模型结果(1)拟合优度检验从图5.2中数据可以得到,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说明在总变差中由回归模型所解释的部分占98.7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F检验针对,给定显著性水平,根据F分布表,由于,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实际GDP指数,FDI,汇率,出口商品结构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收入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t检验X1、X2、X3的p值大于0.05,X4的p值小于0.05,说明实际GDP指数、FDI和汇率水平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经济意义从图5.1可以看出,实际GDP指数、FDI、汇率水平和出口商品结构这四个变量分别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其中出口商品结构,即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已占绝大部分,而初级产品则相对减少,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虽然我国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使得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但出口量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所以收入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三)要素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模型建立以单要素贸易条件为被解释变量Y,FDI为解释变量X1,出口商品结构即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比重为X2,劳动率生产指数为X3,建立回归模型。其中劳动率生产指数采取的是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就业人数的比值。回归方程为:为方便计算,等式两边分别取对数: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出的各变量原始数据并取对数后得出表5.4。表5.4各变量取对数后的数据年份lnYlnX1lnX2lnX320012.002.670.962.0020022.052.721.022.0520032.092.731.062.1120042.112.781.132.1620052.142.781.162.2120062.162.801.242.2620072.202.871.272.3120082.252.971.242.3720092.272.951.262.3820102.323.021.262.4420112.373.061.252.5020122.383.051.292.5220132.393.071.292.54回归结果图5.3但要素贸易条件回归结果(1)拟合优度检验从图5.3中数据可以得到,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说明在总变差中由回归模型所解释的部分占99.74%,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F检验针对,给定显著性水平,根据F分布表,由于,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商品结构和劳动生产率这三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收入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3)t检验X1的p值大于0.05,X2、X3的p值小于0.05,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不显著,出口商品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经济意义从图5.3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能够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不显著,而劳动生产率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非常显著。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且劳动生产率的增加是直接影响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的。出口商品结构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消极的且效果显著。这与预期相反,原因是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工业制成品由于技术含量低,价格一直无法上涨,所以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恶化程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加程度,导致单要素贸易条件恶化。本章小结本章分别对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结果。在价格贸易条件上,实际GDP指数,FDI,汇率,产业结构指数这五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影响;其中实际GDP指数和产业结构指数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在收入贸易条件上,出口商品结构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而在单要素贸易条件上,出口商品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显著。因此,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尤为重要。

第六章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现状的对策(一)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贸易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快速增长,在数量和价格上都存在优势,然而加入WTO后,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展开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交易中并没有优势甚至处于弱势,以量取胜的策略已经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以质取胜才是现在国际贸易中的生存之道。从前几章的分析可以得出,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相比,目前我国所生产的工业制成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低,因此获得的利益有限。在当前国际分工中可以明显发现,发达国家大多占领着高新技术领域,而我国位于低端的初级加工地位,所以要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是当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首先,在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基础下,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并将其与我国的劳动力优势相结合,运用到传统出口产品的加工中,提升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拥有新的竞争力。其次,加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和自由品牌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机电产品、石化、大型成套设备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从而提升出口品的品质,优化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自有品牌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具有竞争力,加大对这些企业的扶持,使他们的产品优势得以完全发挥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始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最后,我国应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发展为劳动密集与技术、资本密集并重的产业形式。通过增加对关键技术、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加强对传统出口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品质地位得到提升,逐步实现贸易结构的升级。(二)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技术的投入,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逐渐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才能改善贸易条件。技术进步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前提。技术进步和创新能使产品拥有更多的比较优势,产品的地位得到提高,产业结构才会升级。随着工业化脚步的不断前进,一国为了提升自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要不断促进技术进步,由此使得本国的贸易结构得到升级,从原来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变为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才能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使得对外贸易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三)对外资进行合理的导向和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资的引资战略主要以推行出口导向的模式。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利润高且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外资都选择流向劳动密集型的出口部门。虽然现在外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在慢慢增多,比如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348.66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3.29%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研究》[D].2008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研究》[D].2008因此,政府应当对外资进行合理的导向,减少外资流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的比重,而流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时,应该更多地投向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有自主创新产品的出口,使商品的增值率提高,促进贸易结构的升级,改变原来一直以简单加工为主的模式。(四)合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从2001年美元兑人民币的1:8.28到2013的美元兑人民币为1:6.19,人民币升值了33.76%。人民币升值从短期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少,导致出口减少,会使收入贸易条件恶化。然而从长期来看,由于价格优势一直处于不利的趋势,我国出口企业必然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会发现,将原本的简单加工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型是最佳的方案。这样的转型使得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加,有利于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从而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同时,人民币升值带来了购买力的增加,企业能够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并进口更多中间材料和能源等,从而为转型提供了条件,逐步改善我国的要素结构和贸易结构。因此,人民币的升值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合理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来促使和推动企业向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型,使得我国贸易结构得以升级,并改善贸易条件。(五)完善外贸政策一个合理有效规范的外贸政策对于一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影响。所以要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一定要完善我国的外贸政策。完善外贸政策除了之前提到的要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贸易结构升级和对FDI进行合理的导向,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规范企业的出口秩序,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我国的出口企业一直呈现多而小的特点,即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同时企业之间还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这使得企业为了获得订单而采取降价的手段,就会产生恶性竞争,也恶化了价格贸易条件。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外贸企业的规模化经营,通过股份化、兼并、联合来实行大经贸战略,或支持中小企业组成出口联盟,从而提高出口的竞争优势,形成良性的贸易环境。其次,调整我国的关税水平和结构,制定统一的各类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避免杂而无章的现象。对于进口需求小、不会影响市场价格的产品可以设置低税率,对于需要保护的产业可以设置较高的关税,并尽量合并税目,减少税目数。同时为了保护我国的幼稚产业和国内市场,也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结语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的交往逐步紧密起来起来。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更是成为世界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国家之一。这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飞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贸易条件却没有得到改善,特别是价格贸易条件一直趋于恶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工业制成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尽管我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的出口结构已经得到提升,我国依然处于国家加工的末端,大部分以简单加工为主,使得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价格难以上升。因此,当前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原材料等来扩大自主创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从实质上改变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使得贸易结构升级,这样才能真正改善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同时,也要逐步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抓住全球经济形势中的有利机会,来积极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参考文献[1]林丽.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D].石家庄:华北电力大学,2002:5-34.[2]刘立立.自由贸易区对区内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27-36[3]李汉君,孙旭.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与出口商品结构——基于1981-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3):37-40.[4]刘渝琳,杨小玲.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与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7(7):107-112,122.[5]谢建国.论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20-25.[6]曾铮,胡小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J].财经科学,2005,(4):162-168.[7]张建华,刘庆玉.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6):20-23.[8]张觉力,王文龙.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意义[J].经济问题探索,2002(10):13-16.[9]张烨.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2(12):90-94.[10]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11]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3]袁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4]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DIAKOSAVVASD,SCANDIZZOPL.Trendsi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