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四川教案_第1页
可爱的四川教案_第2页
可爱的四川教案_第3页
可爱的四川教案_第4页
可爱的四川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第一课科技与教育●教学目标了解西汉文翁在古蜀创立蜀郡郡学的基本原因和经过,了解西蜀郡郡学创办、开创官学先河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作为古蜀文明继承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方法录音机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导入。”就不一定为人所知,其实“文翁化是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教学过程帝末年官拜蜀郡郡守,到四川去上任。当时,蜀地的文化教育还十分落后,人们不读书不看报,仿佛蛮夷一般。文翁看到这种情况,觉得不好,他决心在任内把蜀郡变成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乐土,培养蜀人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风气氛围。一个个都得到文翁的重用。他们中的不少人因为政绩突出,后来当到郡守、刺史等重要官职。成毕业后,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留用去向,成绩好的可以在郡县机关当官吏,成绩差些的可以做乡官。规定一出,不少蜀郡子弟跃跃欲试,可也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读书真的就那么管用么?他们决定看看再说。这样,第一年招到的学生不是很多。来越多。不几年的功夫,进官学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有些富人还想办法花钱让孩子去念书。经过文翁的一番举措,蜀地的风气果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乐意读书,仰慕文雅,在京师求学的蜀人数量跟齐鲁不相上下。后来,汉武帝把文翁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各地郡国都设立了自己的官学。文翁最后死在了四川任上。四川官民为了纪念他对蜀地发展做出的贡献,凑钱为他修造了祠堂,每年都来祭祀这位父母官。官学文翁石室的影响。文翁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公立学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硬件”实体:成都石室中学。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到现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课时1、领先的科技。落下闳(156—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创制“太初历“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西汉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历法,即颛顼历。至汉武帝元封年间110—105年)100余公元104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恰逢合朔和冬至,合乎历元要求。于是,太史令司马迁等人上书建议改改历工作。20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孙卿、壶18家不同的历法。经过仔细仔细比较,汉武帝认为落下17家,遂予采用,于元封七年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因而新历又称为太初历。3200年(104—84年)。为表彰落下闳的功绩,汉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职,落下闳却辞而不受,隐居于落亭。29+43/8181一分法。它在很多方面超越颛顼历,归纳起来主要有:太初历采用夏正,以寅月为岁首,与春种秋收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合拍。8尺。有的环固定,有的则可绕转,还附有窥管以供观测。135个朔望月有11.5135231=346.66日,比现代测量值大不0.040.590.03日,已属不易。另外,作为基本数据,落下闳测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725),才被一行重新测定的值所取代。可以说太初历具81这个数字,使得精度反而低于颛顼历。中国古代有四大科学门类成果突出,即农学、医学、天文、数学,简称”农、医、天、算“。落下闳在这“”并已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同。他的创新与发展最突出的是:2424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学的一大独特的创造,完整的记载于《淮南子•天文训》(140年左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农牧业242424节气中是奇数项的(节气中是偶数项的气)550--557年)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不均匀现象。现在知道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所以落下闳置闰法”111219个月仍采用落下闳制订的“以无中气月置闰”的方法。11135个月为交食周期。这些特点都是生活中发挥直接的指导作用。“和“浑天说”“”和“”是“浑天说”58-18•或史界已普遍认同:西汉的落下闳是提出“浑天说的最早的代表人物。东汉的张衡(78—139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从他流传下来和著作《灵宪》、《浑天仪》(见《隋书••经籍志》)可以看出,张衡大大改进了落下闳研制的浑天仪,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浑天说”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定灵轨,寻绪本元。先准之于浑体,是为正仪立度……”就明确承认了他的前辈的贡献。2、医学家唐慎微。唐慎微北宋医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他把前人研究过的一千多种药物和二百多家唐慎微北宋医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州)人.他把前人研究过的一千多种药物和二百多家单方综合起来,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做了详细的考订,写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这部书受到后世医药学家的重视。别名:审元国籍:中国中国四出生地:川

出生日期年逝世日期年职业: 北宋名《经史证类备急本代表作品:草》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 “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秦九韶的数学成就及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的地位。1、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秦九韶潜心研究数学多年,在湖州守孝三年,所写成的世界数学名著《数学九章《癸辛杂识续集》称作《数学大略》“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每类9题(9问)共计81题(81问,该书内容丰富至极,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直到现在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被誉为“算中宝典”。该书著述方式,大数书九章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给出答案;“术曰”,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此书已为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此书不仅代表着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我国数学史家梁宗巨评价道:“秦九韶的《数书九章》(1247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特别是大衍求一术(不定方程的中国独特解法)及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那时欧洲漫长的黑夜犹未结束,中国人的创造却像旭日一般在东方发出万丈光芒。”2、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领先卡尔·弗里德里希·554年,被康托尔称为“最幸运的天才”秦九韶所发明的“大衍求一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1801年著名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4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秦九韶不仅为中国赢得无尚荣誉,也为世界数学作出了杰出贡献。3、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数值解领先霍纳572年。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除“大衍求一术”外,还创拟了正负开方术,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秦九韶所发明的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人霍纳(W·G·Horner,1786—1837年)的同样解法早572年。秦九韶的正负方术,列算式时,提出“商常为正,实常为负,从常为正,益常为负”的原则,纯用代数加法,给出统一的运算规律,并且扩充到任何高次方程中去。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秦九韶还创用了“三斜求积术”等,给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海伦(Heron,公元50年前后)公式完全一致。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4、高校内迁。●教学目标

第二课灿烂的文学知道汉赋是汉代文学代表,识记汉赋三大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知道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学形式。●教学重点赏析唐宋大家的代表作品,比较他们作品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方法教师讲读●教学手段讨论,赏析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导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如今,邛崃县城里,“文君井”、“琴台”古迹犹存。教学过程(179年—117年今南充蓬安)人,一说成都人,汉族,西汉文学家,是汉赋的代表作家。据《汉书?艺29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天子游猎赋》(一般称之为《上林赋》,不当)、《哀二世赋》、《长门赋》、《大人赋》等几篇。就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司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琴之一。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这对爱情是一个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汉赋三大家。扬雄(53-18)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班固(32—92)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人。字孟坚。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54)所续前史未详明帝(5班0(8体今古文,(89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胜利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作铭辞以记汉之威德。永元四年(92)《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罔论》等科学著作,张衡的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散体大赋以《西京二“剿民以“”□百戏的演出情况等都有所反映。有些片断“濯龙芳林”“角之妙戏一段,记述各种技艺的表演,宛如目睹,且是中国古代极珍贵的杂技艺术史料。张衡的赋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二课时1、唐宋八大家。汉文翁兴学始,巴蜀大地人才辈出,固有“人文之盛,天下莫与京焉”之说。后“唐皇幸蜀”,才人皆入蜀”之兴盛。然近代以降,外侮不断,民生多艰,泱泱帝国残败,对川人政治、文化国共之争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巴蜀之士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有的抱儒门而成蛟龙,有的守道言佛潜心治学敢为大师,他们济苍生于政治权力中心,或治问学游弋于外,默默地为保存华夏文化根脉做出自己的贡献。巴蜀大地,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又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之说 。“诗仙”李白李白(701228762),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诗仙”之称,是伟大的主义今(今四川省江安徽当涂县静夜思有《李太白集76261初唐诗文革新人物——陈子昂陈子昂(661~702),100387《登幽州台歌》。4.“诗圣”杜甫杜甫(712770),汉族,巩义市,杜工部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垂老别无家别》)襄阳人格高尚15005、爱国诗人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6、“三苏父子”(1039~1112)。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曾巩。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第三课多彩的艺术●教学目标知道青铜器的含义和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指导学生鉴赏三星堆以青铜立人为代表的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和工艺水平。●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画像砖是汉代时期四川艺术的最高成就。。●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我国艺术珍品之时,认识到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学方法教师讲读●教学手段多媒体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导入。大家去过三星堆嘛?哪位同学来讲讲?什么是青铜?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我国青中国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铜,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炼制铜锡合金的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青铜冶炼情况国古代青铜器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现代已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距今约4800年,经检验,是用锡青铜铸成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代,人们已能用石范和陶范铸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商代早期的铜爵,所用铸型由多块陶范和泥芯组成,有的壁厚仅2毫米。铸造技术已达一定水平。商代中期已使用锡青铜和铅青铜两种合金,能铸造重80千克的大鼎。具有中国特色的组合陶范铸造工艺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形成。青铜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其克服了纯铜的柔软弱点,且具有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古代铜器中的主要品种,并促进了车、船、雕刻、金属加工等制造技术和农业、军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应用,代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标志。3、三星堆三星堆遗址是一个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积居住区和两个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遗迹,位于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许,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悠悠五千载,胜迹昭汗青。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三星堆因此而得名。现在考古发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因年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三星堆的实体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个堆也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距今4800~2800年。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4、 意义。重新认识巴蜀文化丰富的青铜文化第二课时1、多彩的雕刻艺术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人本身、认识世界的过程。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帝国大军的威势。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2、汉代画像砖东汉时期流行在四川等地的画像砖墓,是一种在墓壁上镶嵌具有浓郁绘画韵味的画像砖的墓葬,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上,是我国最有特色的古代墓葬之一。汉画像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一幅幅生动逼真的风俗画,凸现了汉代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图景,是研究那个时期历史、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文化等最可靠的实物资料。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汉代画像砖石的分布地。画像砖,专为装饰墓室而用。其优美的图案模印在砖的平面上,上面又有各种颜色的彩绘,因此装饰效果甚佳。各地的画像砖,以成都制作最为精美,图案也最为复杂。加之在雕刻技法上采用了浅浮雕、阴线刻,或两者相结合的技法,使画面显得极为生动而富于变化。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无论是桑园、田圃、市集、居住的庭院,或是宴乐、杂技、舞蹈,以及各种生产的场面,构图匀称,形象逼真。鲜活、热闹的生活场景,使人钦佩古代艺术家的杰出才能和敏锐的眼光。根据出土情况,画像砖可分为成都、新都区,和广汉、德阳、彭县、邛崃市、彭山县、宜宾等地两种类型。而不同的题材约近50余种,大体可分为五种内容:一、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砖。这类画像砖,内容最为丰富,颇具研究价值。如成都羊子山一号墓出土的“盐井”画像砖,细致地刻画了[汉代]井盐生产的情况。画面上盐井,装置着提取盐卤的滑车;盐卤正通过架设着的竹枧,缓缓地流向烧着火的铁锅中。是研究古代盐业史最难得的实物资料。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砖,如车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砖的墓主多为当地的豪强显贵,如桓宽在《盐铁论·刺权》中所说:“贵人之家,云行于涂,毂击于道……中山素女,抚流征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披罗纨,婢妾口希宁。子孙连车列骑,田猎出入,毕弋捷健”。这类画传砖所表现的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合。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集、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砖。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当时的杂技表演场面:“临迥望之广场,陈角觚之妙戏。鸟获扛鼎,都卢缘穜,衔狭燕濯,胸突钴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绳上而相逢”。这些,在画像砖上都可以找到印证。又如“讲学授经图”,生动地塑造了博士、都讲和学生上课时的情景,[汉代]的教育,于此可得其梗概。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画像砖。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砖,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4、安岳石刻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521),130010510340455、历史意义和艺术特色。●教学目标

第四课和谐的宗教让学生知晓四川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了解张陵和五斗米道;了解道教的现状和重要道教宫观。●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课前查阅与四川宗教有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四川在中国宗教发展历史上独特的地位和分量。学生讨论分组活动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导入。在我们彭州市的同济有个道观叫“阳平观”那里生活的应该是和尚还是道士呢?道教发源地。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我市大邑县的鹤鸣山和都江堰市的青城山则分别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昨日,记者就道教与成都的渊源采访了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段玉明和四川社会科学院教授李远国。张天师创道于鹤鸣山(今江苏丰县)人张陵。汉顺帝时,张陵来到由此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因张陵自称“天师”,世称“天师道”。24123、陈抟和他的“太极图”陈抟(tuán)(872陈抟(tuán)(872989)五代宋初著名学者。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汉族,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乐至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4、四川道教的现状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其信仰的内容,具有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的特点,是我国人民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道教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但作为一种宗教的形成,一般以东汉顺帝时,沛国人张陵在蜀郡鹤鸣山造作道书、创立“五斗米教”为起点。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一、化道西蜀(3156年5875国都)令,后隐居学道。顺帝时代(126—144年)“元”天师道”巴,并北至汉中。由于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所以又称“五斗米教”,或米道、鬼道。文化人类学告诉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文化形态,它的再生和创新必然是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进行的。道教兴起于西蜀的岷山之域,绝非偶然现象。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蜀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为道教的发祥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晋葛洪《神仙传》卷五说,张陵“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用药物,依法修炼。……”张陵栖居于鹤鸣山中,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和参悟,并从宗教观念角度对《道德经》作了诠释注解。正是这种独特的参悟和诠释,为内涵极其丰富的《道德经》批上了浓郁的宗教色彩,成了道教圣典。为了普及宗教思想,便于传道,张陵还采用浅显易懂的手法写成了《老子想尔注》,这部早期的道教代表之作,在巴蜀地区道众之间广为传播。化道西蜀的贯彻。张陵在西蜀创教传教,称为天师,逝世后,教主由其子张衡继承,称为嗣师,之后由其孙张鲁继承,称为系师。•鲁遂据”这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道徒自我治理的政权形式,也是人类乌托邦社会的一种实验。张鲁经营汉中三十多年,虽然取得了极大成功,但最终还是以被曹魏封建统治政权取代而告终。以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形式为主的五斗米教,随后也被改造成了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神仙道教。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道教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通过西南丝路传播到南亚地区,对于印度文化产生过影响。道教还传播到了朝鲜和日本等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重要的篇章。第二课时1、佛教的传播。川求学,并于唐武德五年622年在成都受戒。唐代皇帝与四川的僧人关系也较为密切。中宗曾诏益州慧义寺清虚入宫祈雨;玄宗入蜀时应僧人之请,敖建成都大圣慈寺;僖宗曾诏休梦禅师问法,并赐额改建元寺为昭觉寺,后来避乱入蜀时又诏知玄问法,并赐号悟达禅师唐末五代,中原战乱频繁,王建在四川称帝,川境再次处于相对安定局面,佛教得以继续发展。如著名的诗僧贯休入川,王建为他修了龙华寺,赐号"禅月大师"。王建之后的后蜀政权孟氏父子也崇信佛教。宋统一中国后,禅宗继续发展,四川的许多官吏士大夫大都爱兼修禅宗佛理,四川成为佛教禅宗的重要基地之一。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宋太宗命人在成都造铜普贤像,高达两丈六,送置峨眉山,并下诏重修峨眉山寺院。18761876301900年,2541906年,四川各差会联合成立1901—1935年,100056.5%192051个城镇761920369129545439149035455意义●教学目标

第五课光辉的近代文化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郭沫若在历史、文学、考古和中国文化事业上的主要成就和贡献,巴金作为文坛巨匠的主要文学成就。●教学重点理解他们的文学和艺术情怀,理解他们热爱国家、报效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难点立足四川,走向中国甚至世界,为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教学手段录音机教 学 过 程导入。

第一课时我们在语文上学过很多文人的优秀作品,那么大家来谈谈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文化伟人郭沫若(189211161978612(18921116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郭沫若的重要著作还有《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3、文坛巨匠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帕金森氏症、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恶性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曾表示要求安乐死“爱情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出生地及巴金文学院他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人歌上寿,仁者遐龄。立言立德,益世益民。如鹤如松,长寿常青。百岁翩临,华夏集庆。海上人瑞,天际有星。第二课时1、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艺术家们都用真挚的感情在绘画和雕塑上,刻画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张大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2、艺术成就。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2010年5月17日晚11点半,经过近60轮激烈叫价,《爱痕湖》以人民币一亿零八十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时,这一价格也创出张大千个人作品成交新纪录,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新的里程碑。《爱痕湖》是继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后的另一巨作,创作于1968年,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该作品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BetweenTwoCultures)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史界共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1968年巡展后,张大千本人亲自将本作赠予现藏家。艺术风格和创新。●教学目标

第五课浓郁的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四川浓郁的民俗文化,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图文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四川浓郁的民俗文化,增强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感。●教学难点增强学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感。●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导入。在我们彭州市有个川剧院,大家知道在哪里吗?川剧艺术戏、灯调五种组成。川剧脸谱中还有以文字作为造型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段。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文字脸谱多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舞台上。本书中的文字脸谱是根据资深川剧艺人的口述反复勾画而得到的,大约可以分为简捷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例如,牛皋脑门上写隶书“牛”字;李逵脑门上写隶书“李”字;阎王脑门上写楷书“阎”字;魁星脑门上写楷书“斗”字;据说杨七郎为黑虎星下凡,他的黑霸儿脸上就草书了一个“虎”字。人们常说“脸就是招牌”,文字脸谱起到了介绍剧中人物的招牌作用。变脸、扯脸、擦暴眼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需相应发生变化。如何在一出戏里让脸谱发生变化,川剧艺人创造发明了变脸、扯脸和擦暴眼的特技。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现场,在不能被观众察觉的前提下使用的,以达到人物脸谱瞬间变化的强烈演出效果。变脸以吹粉的方式最常用。扯脸是把脸谱绘制在薄绸上,演出中迅速巧妙地将事前贴在脸上的薄绸一层一层地揭去。擦暴眼是让脸谱局部发生变化的方法,演出中演员将事前涂抹在手指上的黑色松烟迅速将眼睛周围涂黑。16PAGEPAGE313、四川美食川菜是以成都、重庆两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料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1]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川菜的派系上河帮(蓉派,以成都和乐山菜为主);其特点是小吃,亲民为主,比较清淡,传统菜品较多。蓉派川菜讲求用料精细准确,严格以传统经典菜谱为准,其味温和,绵香悠长。通常颇具典故。其著名菜品有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盐烧白、粉蒸肉、夫妻肺片、蚂蚁上树、灯影牛肉、蒜泥白肉、樟茶鸭子、白油豆腐、鱼香肉丝、泉水豆花、盐煎肉、干煸鳝片、东坡墨鱼、清蒸江团等。下河帮(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其特点是家常菜,亲民,比较麻辣,多创新。渝派川菜大方粗犷,以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俗称江湖菜。大多起源于市民家庭厨房或路边小店,并逐渐在市民中流传。渝派川菜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受欢迎,不少的川菜馆主要菜品均为渝派川菜。其代表作有酸菜鱼、毛血旺、口水鸡、干菜炖烧系列(多以干豇豆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鱼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鸡、辣子田螺和辣子肥肠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鸡、烧鸡公、芋儿鸡和啤酒鸭为代表的干烧系列、泡椒鸡杂、泡椒鱿鱼和泡椒兔为代表的泡椒系列、干锅排骨和香辣虾为代表干锅系列等。风靡海内外的麻辣火锅(或称毛肚火锅、火锅)发源于重庆,因为其内涵已超出川菜的范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膳食体系而不被视作川菜的组成部分。小河帮(盐帮菜;以自贡和内江为主);其特点是大气,怪异,高端(其原因是盐商)。一般认为蓉派川菜是传统川菜,渝派川菜是新式川菜。以做回锅肉为例,蓉派做法中材料必为三线肉(五花肉上半部分)、青蒜苗、郫县豆瓣酱以及甜面酱,缺一不可;而渝派做法则不然,各种带皮猪肉均可使用,青蒜苗亦可用其它蔬菜代替,甜面酱用蔗糖代替。而具体烩制手法两派基本相似。所不同的在于蓉派沿袭传统,渝派推陈出新(虽然未必较传统做法更加味)。第二课时3、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盖碗茶——巴蜀茶文化的发源地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高耸云天,风光绮丽的塞纳河畔,与铁塔隔河相望的长乐宫剧院中央大厅,具有典型东方民族色彩的厅,具有典型东方民族色彩的“成都茶馆”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一九八六年十月,第十五届“巴黎秋季艺术节”的一幕。“成都茶馆”及“茶馆文化”在异国他乡出尽了风头。川茶飘香中国是茶的故乡,底蕴丰富的茶文化一脉相承,渊源流长。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家的思想精髓,尤其将儒家的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巴蜀大地将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演变发展成独具特色的 四川茶文化。四川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远在青铜时代,这里就出现了灿烂的文明。四川地跨南北,又处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境内有长江横贯西南部和四川盆地,横断山脉纵贯西部地区,自古就是各民族东西和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因此,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目前除汉族外,境内仍分布有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僳僳、满、纳西、布依、白、傣、壮144603.7%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高原山地和南部边缘山地,其中以彝族、藏族、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信仰礼仪:汉族精于农耕,手工业、商业发达。旧习土葬。有春土家族、和苗族等,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性民族风情。四川扬洋)355种角色,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1914年间,梁平、江北二县还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各地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隔壁戏”162308米的帐子,由一个艺人置身帐中,事情节。观众隔帐聆听,如临其境。其表演节目颇为幽默人称滑稽相书,话中有话。四川清音,也称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答腔几句。四川金钱板又称金剑板、三才板,多系单人演唱,以唱为主。其道具仅三块竹板,讲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军万马之雄壮,又要打出清风流水之委婉。四川荷叶系说唱兼备的艺术,艺人手持擅板(天桥)、铜钗(苏交)进行表演。因铜钗形似荷叶而得名。四川盘子系从清音和民歌中发展而来,艺人手持竹签、瓷盘(碟子)敲打节奏,边唱边舞,曲调优美,形式活泼。击鼓,类似杂耍丢刀。1939快板书)、评书、谐剧等四川曲艺有所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谐剧便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节目之一。第七课 四川人民的骄傲●教学目标1、了解朱德的主要事迹。2、知道丁佑君、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不惜牺牲的精神。3、了解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推动新时期改革开放中的主要事迹,理解他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可贵品质。4、调查身边的优秀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历史意识。5、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名族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教学重点1了解朱德、丁佑君、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2、了解邓小平的主要事迹,理解他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与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邓小平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方法:以讲述的方法,讨论为主。●教学手段:朱德、黄继光、邓小平的图片教 学 过 一、导入新课联系现实导入新课。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国庆阅兵典礼显示了当今祖国的富强。为了赢得祖国的富强,有哪些优秀的四川儿女为之努力奋斗?二、新课讲授:1、将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组,确立一名组长。2、各小组长协调分配任务,查找资料、搜集故事、制作演示文稿等。3、各小组既可以重点选择一位英雄人物进行介绍,也可以分别介绍三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其次,课前抽签,课堂依次展示、讲述。最后,老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讲述进行点评和补充,并表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或同学。三、课堂小结:思考讨论:本课展现的四川英雄儿女身上有哪些共同的高尚品质?作为当代学生向他们学习,如何从小事做起?●教学目标

第八课 敢为天下先1、了解广汉县金鱼公社(今广汉市金鱼镇)“包产到组”生产责任制兴起的过程,理解“包产到组”生产责任制实施的积极作用和意义。2、了解四川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过,知道率先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代表企业和改革后企取得的成果。3、综合认识四川的改革在推动全国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重点1、理解“包产到组”生产责任制实施的积极作用和意义。2、了解四川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过。●教学难点综合认识四川的改革在推动全国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教学手段:多媒体。搜集整理一个企业或一个乡改革的相关历史材料。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从教材中的典型事件导入。解读“包产到组”这一概念,指出“包产到组”的历史背景,进一步说明四川在改革中还有许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由此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一)首创“包产到组”1、广汉县金鱼公社(今广汉市金鱼镇)在全国率先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增产分成”的“包产到组”责任制的改革实验。2(1(2)(3)川省委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二)中国农村改革一乡(三)率先推进城市体制改革首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向家长或长辈了解城市体制改革前工厂的管理、生产情况,了解改革后工厂的管理、生产的变化,增加感性认识。其次,教学中,安排学生讲解了解到的关于城市体制改革前后工厂的管理、生产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前后对比,进而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三、课堂小结本课内容国家教材是在八年下册学习的,对初一学生来讲,具有相当难度。教学的重点不在知识的记忆,而应突出理解和认识四川在改革中“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因此,小结时可突出以下问题:第二,本课所选几个事件不是孤立在在的,几个事件在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把握本课内容应梳理几个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为什么几个重大事件都首先在四川发生?应深入分析认识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多种原因。第九课 改革开放的深化●教学目标1、知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由来,了解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步理解西部大开发国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而表现出的高瞻远瞩与伟大决心。2、通过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与成就,进一步认识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的重大作用。2、四川各族人民为建设和发展家乡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现区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教学手段:多媒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失去下,四川省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什么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二、新课讲授(一)高瞻远瞩的本部大开发战略第一,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西部大开发主要涉及西北五省区、西南五省区市和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原因。1、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2、我国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二)抓住机会实现四川新跨越1、四川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2、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三)城乡统筹发展谱新篇1、成都市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村村通工程助推经济腾飞。三、课堂小结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四川省加快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第十课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教学目标2008重建家园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了解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意识,并学会一些基本的防震自救常识。通过学习国务院设立全国哀悼日这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感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比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感受中华儿女心系国家和民族危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灾区人民乐观自信、坚韧不屈的宝贵精神。●教学重点(三)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国务院设立全国哀悼日这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感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比强大的凝聚力。●教学方法 讲解、观察、探究●教学手段 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的福音啊!”二、新课讲授( 一)灾难突来,举国同悲5的意识,树立关注人类命运和前途、为将来造福人类作贡献而努力学习的奋斗钻研精神。( 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下两方面内容:.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成立.大爱如潮涌蜀中( 三)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艰苦决战堰塞湖地震后出现了上百个堰塞湖,这是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处理的难度之大、时间之紧迫、任务之艰巨,再一次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居功至伟的重大胜利!.奇迹抢通都汶路地震发生后,极重灾区与外界的交通和通信陷于瘫痪,形势万分危急!都汶公路是成都通往汶川最近 .对口援建促恢复对口省区市的支持和援助,灾区人民积极的生产自救。三、课堂小结大灾无情,多难兴邦!汶川特大地震毁掉了许多美丽的家园,夺走了数万名同胞的生命,但摧毁不了第十一课 四川的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教学目标56561560都相互离不开;理解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四川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命保障线。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各民族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彼此帮助的浓厚感情;促进青少年学生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认识,从而承担起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教学重点都相互离不开;理解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四川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命保障线。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各民族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彼此帮助的浓厚感情;促进青少年学生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认识,从而承担起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教 学 过 程一、引入新课以《爱我中华》的演唱开始本课。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不同民族的服装,让同学抢答不同服饰分别属于什么民族。第一课时二、新课讲授( “56展示全国地图,让学生讲解。汉族:讲解华夏族的来历。指图介绍汉族最早开发的北方黄河流域。苗族:讲述苗族来历或独特习俗。可用多媒体展示苗族民族风情物品或重要节日。讲述和汉族或其他民族交往的故事。藏族:讲述藏族的来历,和汉族通婚、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的故事。指图介绍藏族开发的西藏地区的情况。维吾尔族:讲述维吾尔族的来历,和汉族或其他民族交往的故事。指图介绍维吾尔族开发新疆地区的情况。彝族:讲述彝族的来历,和汉族或其他民族交往的故事。彝族的重要节日如火把节可用视频展示。指图介绍彝族和其他民族开发的西南地区。回族:讲述回族的来历、主要习俗。指图介绍回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开发的西北地区。黎族:讲述黎族的历史和主要习俗,与汉族或其他民族交往的故事。指图介绍黎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开发的海南等地。最后,教师提问回到本目中心问题:这些民族作为中国各民族的代表他们讲述的故事让我们有了哪些感悟?或者使用“想一想”替换该问题。答案要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彼此融合,彼此帮扶,创造了中华灿烂的文明。第二课时( 抢答的内容包括: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四川有哪些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四川还对少数民族有哪优惠政策?( 搜集或调查的成果,让学生从细节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在社会生活、经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也正在向更美好的未来继续迈进。三、课堂小结通过讨论“活动与探究”结束本课。结合与民族问题相关的世界热点,如巴以问题、南斯拉夫问题等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能更理性地看待民族团结问题。第十二课 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一)●教学目标中部地区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运用地图了解四川省东北部地区的范围,及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了解东北部地区的丰富农林资源并分析原因;了解东北部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及发展。查阅资料了解家乡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森林对环境的多种作用,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了解四川省东北部地区的范围,及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了解东北部地区的丰富农林资源并分析原因;了解东北部地区主要交通线路及发展。教学难点查阅资料了解家乡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森林对环境的多种作用,培养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展示五粮液、泸州老窖、卫星发射等图片和视频,再展示成都天府广场、火车站、人南立交等图片和视频,既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又让学生从相对熟悉的成都开始学习本课,使学生有亲切感。第一课时二、探究新课:1、“经济发达的中部地区”。6012、历史悠久而发达的农业。12第二课时、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商业。结合教材先介绍位于本区的部分著名企业,并通过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说本区工业产品品牌名称。教师在指导“做一做”时,让学生列举成都著名的大型商场。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容易让学生接受,从而加深对中部地区的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4、“农林产品丰富的东北部地区”。采取与中部地区对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查阅“四川东北部地区”图,了解本区范围。引导学生先完成教材6l页“读一读”第1问,找找家乡的位置和相邻的县(市、区)。2结合教材文字叙述,介绍本区农林产品不仅是数量丰富,而且种类也十分丰富。强调农业是本区传统的重要产业,补充举例说明本区农业历史也比较悠久,让学生举例回答本区的农林产品。在学生对本区农业发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通过62页“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上,本区由于地形原因,交通条件差,利用视频或图片来表现。准备一些有关的古诗词。李白的《蜀道难》。事先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再通过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一部分,查阅出本区的高速公路和主要铁路线,再标注出从家乡到成都需经过的上述高速公路和铁路线。5、自由阅读卡——九天开出一成都,介绍了成都市的历史发展,供学生阅读。三、教师小结第十三课四川的东西南北中(二)●教学目标乡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各地区主要的城市、资源、交通、优势产业等人文地理特点。●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各地区优势产业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总结●教学手段:多媒教 学 过 程3个地区是我省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对三地区有个直观和总体上的认识。66做一做”65页“本区内河航运航线”图掌握该区主要的河流、港口的分布和名称,以及著名的旅游景观和对应地名。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矿产丰富的西南部地区66页的该区地图了解西南部地区的西昌的卫星发射基地。了解该区为我国彝族的最大集聚地。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