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听课笔记_第1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_第2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_第3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_第4页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1、?文心雕龙?南朝著作。明代时,开场逐渐受到人们关注。80年代后期到达高潮。37000字。研究文心雕龙的文章超过5000篇,400部。最长的4000000字2、20世纪三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红学。上个世纪100年中形成热潮:诗经学、楚辞学、金学、唐诗学、宋诗学、李白学、杜甫学、西游学、水浒学、三国学不婚:家贫、对佛学的信仰文心:关于文学、写文章的研究的,文章的写作用心、写作规律。前人也用“心〞做书名?琴心?道家的音乐理论著作。雕龙;自古文章都是经过雕刻,像雕刻龙纹一样精心雕琢出来的。邹衍——谈天衍、邹氏——雕龙氏〔像雕刻出的龙纹华美的词句去提醒文章写作的规律、用心、美丽的文章〕文章的写作像雕龙一样、古来的文章都是像雕刻龙纹一样,雕刻出来的,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像雕刻龙纹一样美丽的文章即美文〔文学:审美的文章〕,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文学〔美文〕的写作原理。精心构思、巧妙的语言。出类拔萃靠先天的智慧和后天的技术留名后世:德行、言论儒家思想浓厚离孔子1500年,文章写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作家文章言辞浮华诡异。所以自己要论述文章,正本清源。对前人文章泛泛而谈,不做具体论述。论文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偏激〕陆机文赋巧而碎乱,挚虞精而不实用。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1~5枢纽,以儒家圣人为教师,以儒家思想为源各个文体的始末,名字来源,选其代表,论述写作特点6~25.论文序笔:文章的纲领。论述文章始末、名称的实在意义、选择各种代表性文体进展论述,铺展开来理论,概括的论述各种文体写作特点。25~44下半部。深思篇,揭破文章内在的情到外在的〔文〕采。45-50.文章写作到他那个年代的文学史,说明文章是随着时代的开展而开展的。押韵的叫文,不押韵的散文叫笔。写作动机、目的、原因。1、不虚度年华、虚度岁月,要有一番作为。2、近代文学创作上出现了问题,要正本清源,为作家点出路子,回到儒家、圣人当时的要求。在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上,以内容为主、文体保持纯粹、内容雅正。3、对前代著作不满意,纠正前代文论著作出现的问题。在前代文论的根基上,集其大成。树先圣之告。一、概况、构架1~5篇前五篇全书的总论、原那么、关键。文学的本质论、本体论。前三篇正面论述,后两篇进展侧论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文学观点。2、6~25:各种文体的大致情况,包括论文、序笔,34种文体,实际论述得不止34种,20篇论体式一致。考察文体源流,解释文体名字,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文体进展分析。理论上阐发写作这种问题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又不是机械地按流程来,是错落变化的。3、26~44:4、45~50:外部规律论。作家论、批评论。本质论第一篇原道第三篇宗经第五篇辨骚26篇,神思篇27体性篇28篇风骨31青菜片风骨南朝齐梁之间黄侃〕〔黄季刚〕1886最先讲课刘师培王利器吴小如张少康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有注释也有翻译,山东齐鲁出版社詹瑛?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重要性:永明体\t"://zhidao.baidu/_blank"永明是南朝\t"://zhidao.baidu/_blank"齐武帝的\t"://zhidao.baidu/_blank"年号,“\t"://zhidao.baidu/_blank"永明体〞亦称“\t"://zhidao.baidu/_blank"新体诗〞,这种\t"://zhidao.baidu/_blank"诗体要求严格\t"://zhidao.baidu/_blank"四声八病之说,强调\t"://zhidao.baidu/_blank"声韵\t"://zhidao.baidu/_blank"格律。这种\t"://zhidao.baidu/_blank"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t"://zhidao.baidu/_blank"晦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t"://zhidao.baidu/_blank"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概论作者〔?刘勰传?和序志篇〕?梁书?里的“刘勰传〞刘勰〔456-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山东东冠山东东莞拒人。出生在镇江。南山公园改造成文心雕龙园,还塑了像。爷爷是刘宋时期的高官。少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思想倾向〕。与和尚相处十几年,以佛学为主,还看了儒道家书,定林寺南朝时期最大图书馆。紫金山山麓,中山陵旁边。对定林寺的书进展分门别类,整理出来。梁代第一个皇帝梁武帝萧衍,年号天健,502-519,天健初,出来做官。做文秘工作,后来管理部队仓库,设备的小官,后来做县令,现在的浙江省图州市。做了萧衍第四个儿子的秘书兼东宫太子萧统秘书班子一员,向上通报,升官。晚年当了和尚,不到一年去世了。另一说法,回到老家,建了一个北定林寺,还有个刘家庄。祖父刘玲真。一说法是贵族出身,一种庶族。梁书共记载50多年,25个文学名人。全书代表的普通作家的思想1、460年2、465年〔历史学家范文澜521〕3、467年卒;521(55/56岁)532〔。。复旦大学〕东宫太子死于531年,梁简文帝萧纲539〔四川大学70〕淮北师范、烟台大学。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大连大学,宁波大学,广西师范大学4.471年全书理论构架及书名的意思第五十篇序志篇并列:文心:文章的内在写作用心;雕龙外在形式。英文名:中国文学思想和形式偏正:文心为主,雕龙为辅。雕龙修饰文心。用雕刻龙纹一样精细地去探讨文章内在的良苦用心、得失规律。写作文章以内容为主,问题上保持醇正,内容雅正本质论一第一篇原道论,刘勰关于文学本质根源问题,文学是什么。这篇是最本质,是枢纽。从哲学高度。可以分为三段或五段。按五段分法。文章作为保存得的东西,和天地一起产生,一样伟大。心生而言立,言立而闻名。云霞雕色由于画工之妙,草木碧华无待锦匠之奇。皇帝时期,仓颉造字,取代结绳记事。中华文明开场。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已经最大得特点就是“隐〞,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多的内容。周公做了周礼,还修饰了诗经,孔子比文王、周公奉献还大。人文从伏羲到孔子受到神灵的启发。以道为文我们所说的文都是道的表达,有了道才有天地和人,人有心,然而有文字。人文的起源、确立。从实践角度说明,人文是道的表达,其中圣人起了很大作用。概括从理论上概括,文、道、圣人之间的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并提出文章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文之为得:文保存了得后面的道。中庸之为德也。自然之道太极——道神理——理就是道,宇宙万事万物内在的的规律,神的意志道——儒家——人道、社会政治之道道家——天道、哲学上的道原道篇思想渊源很大局部来自易经,所以关于道是儒家和道家两家之道文学本质论来自道、人心,人心和道是一样的。文是人心的一种表达,人心的产物。人心是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灵魂。人心有情与理。文学本质论是从宏观角度把握、论证文的本质。美学角度论述文的本质:文首先要有内容、道,要本着负责的态度。刘勰看中伏羲到孔子,因为他们用文来明道。写文章要遵循以自然为原那么。对于后来“意境〞论的产生影响很大,隋唐。用很少的文字表现更多的内容。不直接表现作家的情感,而是通过山川景物表现出来。第三篇:宗经篇认为儒家的经书是后世一切文章的写作都要以儒家经典为楷模,才能取得成就。理想作品第一类:情:儒家毛诗大序,像风浮动万物一样,润物细无声第二类:事:用表现情致、教育意义的题材。要有理有据。客观材料有本身的意义:义理第三类:文:文艺类作品要写得漂亮,理论类要写的明白,文辞不要太多。这是1500年前的作品刘勰之前,评论文章,从两个标准:文质〔形式和内容〕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对作品在作家情志和作品内容之间发现新的东西。比方、情、事〔事例、论据〕、神思篇〔构思论〕要形成意象即作家的情志和食物的形象的融合批评有形式无内容的形式主义文峰有内容写了滥情的如宫体诗〔梁代的两位皇帝萧纲、萧逸〕法宝:向圣人、儒家经书学习。文能宗经、体有六艺什么才是文章的源泉刘勰认为是儒家经典,这是偏激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生活。第四篇正伪篇用儒家经书的原那么来匡正一大批伪书。这些伪书搅乱了大家对儒家经书的理解。所以要进展区分和理解。用经书的正来区分伪书的伪这些伪书兴起于两汉之间的一大批注释经书的伪书。从西汉的汉宣帝开场有,对屈原和楚辞进展的评价。更多关注了?楚辞?的文本,侧重在文本的审美、艺术方面,比前任评论的更深入丰富,汉人评论屈原作品与儒家的关系和屈原这个人。非礼勿动、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于礼。抒情可以但要适可而止。认为楚辞是荒淫之作。认为屈原的死,班固认为是屈原志气心胸狭窄、太急躁。刘勰认为屈原的死是值得的刘勰思想里有宗教思想:出仕,不能理解屈原的人格。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文体论6-25篇诗歌的本质界定为人的情志。汉代的毛诗序没有对“志〞界定清楚。志“思想、道德、政治抱负情:抒发感情诗言志:出现在春秋战国孔子时期。第六讲〔创作论〕共19篇26〔神思篇〕-4426篇神思篇——构思论创作理论纲领:抛情稀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剖析文章写作。物色篇是关于文学和大自然的关系即文学的外部规律。46物色篇创作构思是创作成败的关键第一层:艺术构思的重要构思的时候虚静,平时要积累,多读书,还要斟酌事物的道理。还要研究自己本身的阅历,顺着自己的思想感情。顺着自己的情感多多练习。第二层:用语言把握意象四十二篇养气篇学是要广博,写的时候要精练。第三层:文章写出来后,有问题,重新构思赞曰:八句文学史上12位作家分成两类,表现文学创作时会出现的两大类问题。文赋对文心雕龙影响很大。对于构思的描写。中国文学的创作理论正式提出来是陆机,刘勰本于陆机,在此根基上进展加深拓展。全面把握。正式提出神思这一文学理论范畴。并赋予神思更新的内涵,指的是完整的全部的艺术构思。创作的全过程中作家全部的精神活动。其中重点是艺术想象活动。神思不止指想象,积累,构思的意象,笔下的意象出现的问题等都包括在内。〔陆机没有提出这个概念、理论范畴—神思〕艺术构思活动中的两大特点:作家想象的翅膀,不受任何时空约束神思活动的精妙之处: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把意和象真正联系在一起是王充?论衡?第27篇体性篇〔作家风格论〕从作家创作来论述作家风格体:作品风格性:作家个性文艺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综合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存在的形式苏东坡说苏辙的文章“文如其人〞西方美学关于风格就是人18世纪著名文论家布丰提出理论奉献:曹丕——陆机——刘勰〔成熟〕对文学作品进展梳理归纳总结,归成八种风格:典雅、繁缛、新奇、壮丽、、〔八体说〕3、古代史美学史第一次从作家个性角度正式分类作品。曹丕四类八体。陆机十体风格论。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并不是简单机械地说就这八类。八种风格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风格。这种思想来自易经。八卦,六十四384爻。八体没有上下。对新奇、绮靡稍有贬低。第八讲风骨论第28篇风骨篇纪晓岚:气即风骨风骨是一种比喻。带着感受性、?世说新语?里就用过了风骨在不同的地方用的内涵也不同。分成三大段第一段:风是作者情志、个性的表现写的准确直率、不拐弯不饶,把情感志向表现出来。文骨就成了。把情志、个性表达地峻拔爽朗明快,文风就清新了。分论风、骨各自内涵,用了五层。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刘勰认为风是内容、作家情志、个性、气质;骨是文辞方面,精炼准确的文辞。文学作品在内容方面要充实饱满、明朗痛快,不能干瘪、模糊、软绵绵婉约柔性。这种内容就能产生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文辞要精练,显得挺拔有力。文章的骨架。有时也把风骨合起来论述,内容充实,表达准确精练,对作品的完整的精神风貌美的标准。要求作品健朗、阳刚、扩大、清壮。风格与风骨的关系都是对文章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美。但风格是广义的,风骨是狭义的。风格各种各样,无好坏上下之分,风骨特指。风骨和气的关系气:作家的气质个性,表现在作品里,形成作品主要的风格。气有清浊刚柔之分。风骨是两大类气中的一类。风骨论是为了反对矫正南朝时期颓靡艳丽的写作风气。用风骨来振作当时的文风。第九讲文学开展论第29篇通变篇〔从文学内部规律〕第45篇时序篇〔从宏观方面讨论文学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下半部都有通辨篇思想。作品在开展中因革的问题。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若何处理作家作品与前人关系第29/45都是阐述文学作品美的规律。通辨这个词出现在文心雕龙之前,主要来源于先秦的哲学著作,周易里的。周易有经和传。卦、爻。传是对卦、爻辞的传解。先秦的一篇文章,叫通辩论。第一层:动笔写文章之前,要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文体。写文章的方法没有一定的常规的。文学随着时代开展而开展,同时又有自己的开展,并不是完全随着时代的,他有自己内在的规律。第二层:写作文心雕龙原那么,取折中理论。不把自己的观点偏向哪一边,稍稍偏向通。概括整个九代的文学第三层第四奉献文学开展观“通辨〞理论是首创以前作家都主张今胜于古,要创新。刘勰认为前人的作品〔儒家的经书?诗经?〕比后来的好第十讲文质论第三十一篇情采篇质:文学作品的内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