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基基础及桩基检测概述
重庆天润匠心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地基基础及桩基检测概述目录第一章地基基础检测第二章桩基检测第一章地基基础检测几个名词几个名词地基:通常把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通常为基础工程。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过渡结构,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第二章桩基检测目录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静载试验第三节低应变法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五节钻芯法第六节高应变法第七节重庆市的相关规定及一些注意点第二章第一节基本概念2.1.1几个名词桩基: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有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便于机械化施工、适用性强等突出优点。单桩基础、群桩基础复合桩基:有基桩和承台下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础。基桩:桩基础中的单桩。复合基桩:单桩及其对应面积的承台下地基土组成的复合承载基桩。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性、不产生过大变形时的承载力。第二章第一节基本概念2.1.2桩的分类
第二章第一节基本概念2.1.3相关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最主要的一本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2.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对检测方法及内容、检测程序、检测数量、验证及扩大检测、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第二节静载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桩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最大荷载,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高耸结构物桩基(如高压输电塔、电视塔等)、承受巨大浮托力作用的基础(如地下室、地下油罐等),以及承受巨大水平荷载的桩结构(如码头、桥台、挡土墙等),由于受偏心、浮力等的作用,部分或全部基桩会产生上拔力。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第二章第二节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低应变法: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低应变方法:动力参数法、锤击灌入试桩法、水电效应法、机械阻抗法、共振法、反射波法。低应变桩身应变量:一般小于0.01‰,桩-土系统处于弹性状态。与高应变相对应动测、小应变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第二章第三节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②桩身材料密实性③桩身材料连续性。桩身缺陷: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桩身缺陷指标:位置、类型(性质)和程度。检测时间:采用低应变法及超声波法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第二章第三节低应变法第二章第三节低应变法第二章第三节低应变法第二章第三节低应变法基本原理
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在砼内激发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部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第二章第三节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受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已埋设声测管的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并确定其位置。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和低应变法是相同的,准确性高于低应变法。检测时间:采用低应变法及超声波法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资料分析及基桩质量评判1、桩身缺陷:以声速临界值、波幅临界值以及PSD判据进行综合判定。2、根据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严重程度,将桩身的完整性按四类划分:Ⅰ类桩: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Ⅱ类桩: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Ⅲ类桩: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Ⅳ类桩:某个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桩身混凝土声速出现普遍低于低限值异常或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附录H声测管埋设要点H.0.1声测管内径宜为50~60mm。H.0.2声测管应下端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声测管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应高出桩顶100mm以上,且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宜一致。H.0.3应采取适宜方法固定声测管,使之成桩后相互平行。H.0.4声测管埋设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D≤800mm,2根管。800mm<D≤2000mm,不少于3根管。D>2000mm,不少于4根管。式中D——受检桩设计桩径。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H.0.5声测管应沿桩截面外侧呈对称形状布置,按图H.0.5所示的箭头方向顺时针旋转依次编号。检测剖面编组分别为:1-2;1-2,1-3,2-3;1-2,1-3,1-4,2-3,2-4,3-4。第二章第四节声波透射法钻芯法: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性状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检测时间: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受检桩的钻芯孔数:D﹤1.2m钻1孔,1.2m≤D≤1.6m钻2孔,D﹥1.6m钻3孔。桩身混凝土强度采用在钻出的芯样上,按一定间距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多组,大于等于2),加工后制作成抗压试件,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检测,得出单个芯样强度值后进行评定,得出该桩的混凝土强度值。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成桩质量评价应按单桩进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是,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受检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桩。桩长、桩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强度)或厚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桩。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第二章第四节钻芯法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第二章第五节钻芯法高应变法: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及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种的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本方法进行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第二章第六节高应变法第二章第六节高应变法第二章第七节重庆市的规定及一些注意点检测时间的规定
采用低应变法及超声波法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管专用磁粉探伤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银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埋式滑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公共画面切换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硅胶鞋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年金保险市场的营销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亲子露营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教育机器人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字化工作空间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行业中无机盐应用考核试卷
- 软星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
-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课件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电解槽检修施工方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 广东县级农商银行联社高管候选人公开竞聘笔试有关事项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课件
- 读书分享-精力管理课件
- 新上岗干部的90天转身计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