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_第1页
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_第2页
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_第3页
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_第4页
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氓1说教材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

《氓》是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和《行行重行行》《祝福》《窦娥冤》共同组成“关注女性命运”模块。2、教材分析:

它是一首弃妇诗。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说教材说教材一、说教材2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

预设目标1、复习《诗经》基本常识,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1、体会比兴艺术手法。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深入地多角度地思考文本;2、引起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关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依据:预设目标1、复习3

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难点:1、比兴手法的赏析2、造成女子悲惨命运的原因

依据:《氓》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

依据:《诗经》运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依据: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储备说重点难点依据:《氓》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依据4

依据理论说教法

采用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说教法

依据理论说教法

说教法5更新理念说学法

设计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探究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从而达到鉴赏学习的目标。

说学法更新理念说学法说学法6说过程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

展示几幅打印出的图片。祝英台刘兰芝林黛玉戴安娜杜十娘等。(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啊?答: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都很漂亮、在婚姻的道路都不平坦、命运不幸。)今天让我们认识另一位婚姻上遭遇不幸的女性,我们一起学习《氓》。(板书:氓)

说过程六、说教学过程7(二)检查作业(学案上的预习作业)(1)《诗经》简介。(2分钟)

《氓》是《诗经》中的名篇,我们来复习一下《诗经》的有关知识。(出示大屏幕)

(二)检查作业(学案上的预习作业)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或者《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成:风:不同地方的民间音乐,有15国风,共160篇。雅:宫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9(2)字词过关。(3--5分钟)齐读重点字词。(注意划线词语)要求:读准、读清楚。

读不准的点拨,重点突破。还有哪些词语障碍,学生互相解决。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10蚩蚩

将子无怒

载笑载言

愆期

尔卜尔筮

犹可说也垝垣

其黄而陨

渐车帷裳

汤汤

士贰其行

靡室劳矣徂

靡有朝矣

隰则有泮

蚩蚩将子无怒载笑载言愆11(三)诵读诗歌。(6分钟)

1、指名诵读诗歌。(要求:读准,把握好节拍)2、老师背着朗诵

。(要求:学生注意感情)3、鼓励学生主动诵读。(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三)诵读诗歌。(6分钟)12(四)谈感受(3--5分钟)通过读课文,你有哪些体会或疑惑?

(四)谈感受(3--5分钟)13

有可能谈到的体会和疑惑有:

1、我觉得诗歌讲了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经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故事。(表扬学生涉及到故事情节层面了)

2、这个女子有很多优点,为何最后被抛弃了?(涉及到悲剧原因了)

3、文中出现“斑鸠”有何用意?(引导学生出现“鸠”还出现“桑”,涉及到艺术手法)

4、“淇水”在文中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归纳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有可能谈到的体会和疑惑有:14归纳感受确立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艺术手法赏析感情变化1、谈到故事情节的引导分层;没想到的用万能概括法引导概括。2、引导学生思考《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归纳感受确立目标:15(五)体会情感,分析形象,赏析艺术手法。(10--12分钟)

读出

女主人公是

的人。分析----补充----再补充----总结女子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纯真、痴情、温柔体贴、勤劳、坚强、理智。

(五)体会情感,分析形象,赏析艺术手法。(10--12分钟)16(六)讨论探究(5分钟)

简直是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妇女,面对一个有这么多优点的女子,你又有什么疑惑啊?学生回答:

为何会被抛弃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成果。)

1.女子被爱情冲昏头脑

2.女子容貌色衰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5对男子多加考验

学生会热烈的讨论出很多很多原因,引导归类。(六)讨论探究(5分钟)1.女子被爱情冲昏头脑2.女子容17(七)课堂拓展(5分钟)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社会的、他人的原因我们改变不了,只有改变自身。在现代,仍然有很多女性面临被抛弃的危险,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你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婚姻的幸福?

(七)课堂拓展(5分钟)18

有可能谈到的做法:

1、学着用心经营自己,它体现在自己的外表、涵养、品味上。

2、要自强,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3、“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看书的习惯,去提高自己的气质。4、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有可能谈到的做法:19(八)布置作业

表现怨妇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还有很多篇,这一题材不断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宫怨诗、闺怨诗。此类作品在唐诗中曾大量出现。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曾参与创作。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作品,体会诗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1、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让学生落实好赏析诗歌的方法。)(八)布置作业20(九)小结后师生背诵第一段结束课文。(2分钟)(九)小结后师生背诵第一段结束课文。(2分钟)21

七、说注意问题:

1、以“怨情”为线索贯穿全文。2、课堂容量大,落实好预习工作。3、本课是一篇著名的弃妇诗,在教学中,诗的鉴赏是主要的,不能把重点放在爱情观的探讨上。

22

八、板书:恋爱------------婚变-----------决绝依恋、幸福 怨恨、伤心 愤恨、决绝纯真痴情,活泼热情 勤劳能干,任劳任怨 冷静决绝,坚强果断

23谢谢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多提宝贵意见241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2我们也会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3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4.留守儿童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不法侵害。5.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的未来。6.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7.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1我们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25氓

氓26说教材说教材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

《氓》是必修三第三单元中的一篇,和《行行重行行》《祝福》《窦娥冤》共同组成“关注女性命运”模块。2、教材分析:

它是一首弃妇诗。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说教材说教材一、说教材27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

预设目标1、复习《诗经》基本常识,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1、体会比兴艺术手法。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深入地多角度地思考文本;2、引起学生对现实人生的关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依据:预设目标1、复习28

重点:人物形象的分析难点:1、比兴手法的赏析2、造成女子悲惨命运的原因

依据:《氓》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

依据:《诗经》运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依据: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储备说重点难点依据:《氓》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依据29

依据理论说教法

采用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说教法

依据理论说教法

说教法30更新理念说学法

设计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探究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从而达到鉴赏学习的目标。

说学法更新理念说学法说学法31说过程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

展示几幅打印出的图片。祝英台刘兰芝林黛玉戴安娜杜十娘等。(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啊?答: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都很漂亮、在婚姻的道路都不平坦、命运不幸。)今天让我们认识另一位婚姻上遭遇不幸的女性,我们一起学习《氓》。(板书:氓)

说过程六、说教学过程32(二)检查作业(学案上的预习作业)(1)《诗经》简介。(2分钟)

《氓》是《诗经》中的名篇,我们来复习一下《诗经》的有关知识。(出示大屏幕)

(二)检查作业(学案上的预习作业)3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或者《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成:风:不同地方的民间音乐,有15国风,共160篇。雅:宫廷宴会或朝会时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34(2)字词过关。(3--5分钟)齐读重点字词。(注意划线词语)要求:读准、读清楚。

读不准的点拨,重点突破。还有哪些词语障碍,学生互相解决。氓课件(说课)-【人教课标版】35蚩蚩

将子无怒

载笑载言

愆期

尔卜尔筮

犹可说也垝垣

其黄而陨

渐车帷裳

汤汤

士贰其行

靡室劳矣徂

靡有朝矣

隰则有泮

蚩蚩将子无怒载笑载言愆36(三)诵读诗歌。(6分钟)

1、指名诵读诗歌。(要求:读准,把握好节拍)2、老师背着朗诵

。(要求:学生注意感情)3、鼓励学生主动诵读。(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三)诵读诗歌。(6分钟)37(四)谈感受(3--5分钟)通过读课文,你有哪些体会或疑惑?

(四)谈感受(3--5分钟)38

有可能谈到的体会和疑惑有:

1、我觉得诗歌讲了一个女子同一个男子经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故事。(表扬学生涉及到故事情节层面了)

2、这个女子有很多优点,为何最后被抛弃了?(涉及到悲剧原因了)

3、文中出现“斑鸠”有何用意?(引导学生出现“鸠”还出现“桑”,涉及到艺术手法)

4、“淇水”在文中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归纳问题确定教学目标。)

有可能谈到的体会和疑惑有:39归纳感受确立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悲剧原因艺术手法赏析感情变化1、谈到故事情节的引导分层;没想到的用万能概括法引导概括。2、引导学生思考《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归纳感受确立目标:40(五)体会情感,分析形象,赏析艺术手法。(10--12分钟)

读出

女主人公是

的人。分析----补充----再补充----总结女子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纯真、痴情、温柔体贴、勤劳、坚强、理智。

(五)体会情感,分析形象,赏析艺术手法。(10--12分钟)41(六)讨论探究(5分钟)

简直是一个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妇女,面对一个有这么多优点的女子,你又有什么疑惑啊?学生回答:

为何会被抛弃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成果。)

1.女子被爱情冲昏头脑

2.女子容貌色衰3.男子变心

4.社会原因5对男子多加考验

学生会热烈的讨论出很多很多原因,引导归类。(六)讨论探究(5分钟)1.女子被爱情冲昏头脑2.女子容42(七)课堂拓展(5分钟)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社会的、他人的原因我们改变不了,只有改变自身。在现代,仍然有很多女性面临被抛弃的危险,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你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婚姻的幸福?

(七)课堂拓展(5分钟)43

有可能谈到的做法:

1、学着用心经营自己,它体现在自己的外表、涵养、品味上。

2、要自强,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3、“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看书的习惯,去提高自己的气质。4、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有可能谈到的做法:44(八)布置作业

表现怨妇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还有很多篇,这一题材不断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宫怨诗、闺怨诗。此类作品在唐诗中曾大量出现。很多著名诗人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等都曾参与创作。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作品,体会诗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1、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2、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