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4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选项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2、“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军国大政,君秉其权,转饷度支,民肩其任。无论筹费假设干,议院定之,庶民从之,纵征赋过重,民无怨咨?〞该观点〔〕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B.表达出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C.代表士大夫们的普遍愿望D.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3、近代有人指出“假设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此人应属于〔〕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民主科学的提倡者4、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观察胡适以下言行,思考其出现的原因是〔〕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B.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C.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经不占主导地位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5、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开展资本主义B.对抗外来侵略C.反对专制统治D.救亡图存7、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政治的民主化B.救亡图存C.经济的工业化D.思想的自由化8、陈独秀说:“土地、人民、主权者,成立国家之形式耳,人民何故必建设国家?其目的在保障权利,共谋幸福,斯为成立国家之精神。〞又说:“爱国者何?爱其惟保障吾人权利、谋益吾人幸福之团体也。〞此论述旨在说明〔〕A.爱国的前提是国家要保障人民权利B.国家应该具备土地、人民、主权等形式C.国家创立的根本途径是缔结社会契约D.一国人民要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9、以下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革命与救亡并重10、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表达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认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开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开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11、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2、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入西学以拯救儒学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直至严复,到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A.强国御辱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科学理性13、以下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拟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开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14、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经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了〔〕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15、在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根底的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民报?D.?新青年?16、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轨迹可概括为〔〕A.派系斗争十分锋利 B.政权更替相当频繁C.抗争、变革和启蒙 D.忧患、抗争和共和17、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A.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D.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18、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C.中国文化本体论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19、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町能不存在。这说明了〔〕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20、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这一观点〔〕A.主张发开工农群众进行斗争 B.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C.与民主革命的思想根本一致 D.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1、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前期,许多历史学家相信,历史研究可以除去主观因素,到达完全客观的境地。以下哪些说法反映了这种对历史客观性的信心?〔〕①“历史是一门科学,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②“并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透过我的口在说话。〞③“我们只要把材料准备好,那么事实自然显明了。〞④“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是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效劳。〞这一事件〔〕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C.表达“体用统一思想 D.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23、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那么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够印证此观点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院,开国会24、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梁启超〔〕A.质疑否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25、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文学改进的话,我们已锣鼓喧天的闹了一闹;……先生说‘本是个顽固党’.我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更要大大的用些加波力克酸,把未受毒的清白脑筋好好预防,不使毒菌侵害进去。〞这一论述反映了〔〕A.提倡建立国民新文学 B.知识分子还必须自身改造C.主张文学要言之有物 D.西方文化要取代传统文化26、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是〔〕A.李鸿章 B.冯桂芬 C.康有为 D.陈独秀27、?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选择这个副题最合理的解释是〔〕

A.陈独秀曾经留学法国喜欢法语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C.杂志出版时在上海法租界,必须附上法语D.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28、魏源的?海国图志?中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说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29、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该主张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强权政治盛行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根底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30、“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1、某学者指出: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翻译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后者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1912年到1940年,后者比前者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A.社会科学逐渐衰落B.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学习西方C.科技开展举步维艰D.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32、五四运动前三天,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一待就是两年。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停留一年。1922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来华讲学,停留数月。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应邀访华,停留一个多月。这些现象反映出〔〕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哲学教育受到国人重视D.中国政治领域的巨变33、1916年,陈独秀在?新年报?上写到:“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主要意图是〔〕A.启发国民的现代政治意识B.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C.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D.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34、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那么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明了〔〕A.传统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B.旧有的官僚体系仍为主流C.总理衙门的官员低人一等D.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35、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似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这材料说明梁启超的态度是〔〕A.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36、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常常被称作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注重人的个性要求B.构建了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C.主张复兴传统文化D.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3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以下要求3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材料三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天经地义〞的,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君主,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人民也可以把它废除;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趋势。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中国近代史?〔上〕材料五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中国近代史?〔上〕请答复:〔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2〕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3〕材料五反映了李大钊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39、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近代学术思想传播到中国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时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为了让中国人适应天主教,经过一番的曲折摸索,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努力使自己融入中国社会,他学会中文,取号为“西泰〞,以结交儒士。通过多番努力,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官僚仕绅的活动圈子。利玛窦们在传教的同时极大地迎合了儒家文化的需要,他们根据中国知识阶层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有选择地突出或者省略了某些内容,即使在宣传基督教的某些信条时,也多使用儒家的术语和思想来进行诠释。为了引起儒家知识分子的兴趣,他把带到中国、或在中国自制的奇器有西洋镜、自鸣钟、地球仪、世界地图以及精美的油画圣母像等,公开展出,吸引乡绅、官僚士大夫,所宣传的西学涉及天文、历算、地理、数学等方面,这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

——?浅谈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对于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简表阶段时期“西学东渐〞简况第一阶段1840~1860年从1843年到1860年,香港的各通商口岸出版西书434种,其中宗教类329种;属于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第二阶段1860~1900年各种新式学校、教会医院以及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大量涌现,西学影响扩大到社会基层。由于洋务运动的兴起,翻译、介绍西方兵工文化、科技技术,成为中国输入西学的主体局部。甲午战争后,为救亡图存,以进化论为灵魂、以革故鼎新为主题的书籍、各种变政历史、亡国历史、维新传记纷纷出版。四十年中,共译西书555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游记、杂记、议论等。第三阶段1900~1911年西学的影响极大地扩展,并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译书的数量极大;内容上以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为主转为社会科学所占比重加大,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著作成为革命志士的神圣经典。第四阶段1912~1919年由于对政治的不满又进一步导致知识分子们提出全盘西化的主张,在五四时期这种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等

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明末清初,清末民初西学东渐发生的新变化,并简述其影响。40、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中国近代化进程简表阅读上述材料,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根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局部。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标准。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摘编自?汉字开展史纲要?材料二“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一一?新青年?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1918年〕材料三“汉字能够很容易地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够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并指出汉语在古代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的背景并对简要评价其主张。(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字对中华文明开展的重要意义。4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遂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严复?候官严先生年谱?材料二章太炎说:“公理之末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驳康有为论革命传?材料三1930年,毛泽东说:我们党内有一局部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如果认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开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1)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中严复和孙中山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不同观点。(2)阅谈材料二,概括章太炎的政治观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言论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4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以下材料材料章太炎的少年学历主要是专注经史,长期浸润于儒学之中。在维新变法期间,受康有为的影响,针对墨家批判儒家的“有命〞,章太炎指出,儒家并非完全相信天命,在国家的治乱安危方面,儒家主张的是人为,墨子有“诬儒〞之嫌。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一方面固然是反对康有为为代表的公羊学派过分利用儒学的还击,另一方面也出于对满清政府利用儒学维护其统治的剧烈排斥,同时视墨翟为古往今来道德第一人,希望革命者学习墨子“以自苦为极〞、“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道德精神。——摘编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1〕根据材料,指出章太炎对儒墨学说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对儒墨不同态度的原因。

44、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思智寿天、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炯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那么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那么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一一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材料二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那么同胞幸甚!一一?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送会上的演说?〈1905年〉材料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交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晰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那么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开展方式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并简述其手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根底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45、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高潮时期主要方向方式规模及代表人物清末同治时期留学美国官费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詹天佑、唐绍仪等清末光绪年间留学日本官费自费各半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表一高潮时期主要方向方式规模及代表人物民初五四前后留美、留法、留苏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根本民间社团组织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方位,欧美兴旺国家居多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从1978年到2019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9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李彦宏、张朝阳等表二——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开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同治时期相比,光绪年间中国的留学教育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根据表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开展的主要特点。46、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那么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得器,那么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日‘采法、俱、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李鸿章的目的和康有为的主张分别是什么?〔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两位先生〞的含义,并说明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47、阅读以下图片材料:?南京条约?签字仪式江南制造总局大门中国被迫走上了探索之路“自强〞、“求富〞并没有带来中国的富强康有为:中国果真强大了吗?孙中山:民主政体并没带来民主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深入人心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答复:〔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如此状况,中国有哪些阶层作出了反响?

〔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各阶层所作出的应对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各阶层的应对主张分别是什么?〔任选三个阶层作答〕4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知识分子,对于身份立场,是有几项原那么条件的,认为必然属于知识分子行为的表征。其一,有开拓并延续民族文化的使命。其二,有担负国家政治的责任和过问政治的兴趣。其三,如此的保政全民幸福的枪负,所谓“达那么兼济天下〞。其四,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淑世之热肠。如此这般有学识有修养和思想能力的人,才可以说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当近代知识分子自我感悟到觉醒的精神状态以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努力趋向,就是热切的更要晚醒全国同胞。很自然的他们就担当了先知先觉者的身份。——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9、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三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那么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

(2)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50、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学,共计派出120人。赴美幼童在美学习期间“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但是,由于顽固派对于留美幼童的“西化〞心怀不满,所以清政府于1881年下令将他们分批撤回。他们归国后,大都成为外交、海军、航运、电报、铁路等领域的骨干力量。1877﹣1885年间,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了数批留学生共计近百人,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海军专门技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财力不逮〞,以及顽固派的阻挠破坏,派遣留学生的运动在1886年以后中断,直到1896年才恢复。这一年,13名学生赴日留学,开官费生留日之风气。此后,赴欧留学者规模缩小,赴日留学者日众。——摘编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中册〕材料二20世纪初,清末新政急需人才,清政府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1905年废科举后,留学也成为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日本政府采取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加上赴日留学路途近、交通方便、文字习俗相似等,促成了此时的留日热潮。留日学生从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300多人,1904年2400多人,1905﹣1906年8000多人。以自费生为主的留日学生所学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军事、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商业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中以陆军和政法最热门。很多的留日学生在日本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归国的留日学生不少成为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干力量和新军的各级军官。——摘编自王晓秋?改进与革命:晚清民初史事新探?〔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晚期相比,20世纪初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运动出现的变化。〔2〕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运动的影响。51、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辜鸿铭.1857年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字汤生,号立诚.彼称为“清末怪态〞。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是教英国文学的教员.却头戴红项瓜皮小帽.身穿长袍马褂.脚登双梁中式鞋。辜鸿铭当初是最先剪辫子的人.辛亥革命以后反而蓄发留辫,整个一位“前清遗民〞。他精通10余种外语,发音之纯粹.连该语种国人也感到惊讶,.他还从19世纪80年代起.花了20年时间.把中国古典十三经中的十部翻译成英文.然而平时讲课和谈话.张口就是“子曰诗云〞。他喝洋墨水最多.1870年前后,即13岁就出国留学.1885年正式回国,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然而回国以后却变为思想最“守旧〞的卫道士,他反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力主尊孔读经,公然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他十分热熟悉西方文明,然而却从中得出结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竭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他狂热地赞美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丑恶的东西,如一夫多妻制、纳妾现象、女人缠足等。——踢冯建辉?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1)根据材料.分析“清末怪杰〞辜鸿铭的“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辜鸿铭的行为与思想主张?5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的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开展潮流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思想主张。〔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国体、政体的角度答复〕53、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社会变革思潮的总称。其中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潮;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潮;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思潮等。这些思潮作为子系统,构成了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全部内容,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开展变化。从“开眼看世界〞到办洋务,再到维新、革命,一直到最后倡言科学与民主并行,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累加,而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近代向西方学习,从本质意义上说,是向资本主义学习。材料二国人从开眼看世界,到被动的办洋务,最后终于捕捉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富强之“本〞,也即认识到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每次战争的屈辱,都导致一次民族的觉醒和民族主义的高涨,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正是由此为前提而兴起的。作为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启蒙期,所呈现的更多的还有一种“不成熟〞’,但这却是一个最为不易的过程。——以上均选自王建吾?论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因素。并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不成熟〞和“最为不易〞进行说明。〔举一例即可〕54、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55、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参加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还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请答复:〔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参考答案1、C2、B3、D4、D5、C6、D7、B8、A9、C10、C11、C12、A13、A14、C15、D16、C17、D18、B19、C20、B21、A22、A23、A24、C25、B26、D27、D28、D29、D30、D31、B32、B33、A34、D35、D36、A37、〔1〕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历史背景:中华民国成立,亟需在思想上去除专制思想剩余;借鉴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吸收西方教育理念。(2)理念: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评析:辛亥革命不彻底;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开展;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剧烈交锋;推动了思想解放和学术开展;为新文化运动开展营造良好气氛;但是在“两半〞社会的中国,思想自由的理念是无法实现的。38、〔1〕.“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2〕.“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是指科学。全面否认。〔3〕.主张: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主张效仿俄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4〕.仿造器物——仿行制度——思想解放。39、〔1〕特点:以传教士为主要媒介;除天主教教义外,西学传入以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主;以儒学观点解释基督教义,迎合中国专制统治需要;西学传播范围有限,主要是官僚仕绅和知识分子。

背景: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方交流加强;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开展;明朝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儒学遭遇危机〔答复任意两点即可〕。

〔2〕新变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有译书、报刊、学校、留学等多种方式;传播内

容的渐进性与系统性,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包含了近代西方整个知识体系;传播对象的广泛性,逐步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影响程度的整体性,对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产生了全方位、全局性、根本性的影响。

影响:推动了政治变革和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开展和进步;推动了思想的不断解放和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开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40、论题: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论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他们冲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愚昧思想束缚,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也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的君主立宪、进化论引入中国,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以挽救民族危亡.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覆亡奠定了根底.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化不断开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过程.〔假设学生从救亡图存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经济开展水平影响近代化进程;思想认识水平影响近代化道路等方面答,言之有理皆可.对论题的论述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即可.〕41、(1)特点:历史悠久;连绵不断,自成体系;使用广泛;影响范围广。〔任意两点〕原因:长期的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政府的大力推广;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古代教育的兴旺。(2)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中批判传统文化。评价:这一主张在当时有利于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但三选择的方法太偏激,不可能实现拯救中国的目的。(3)意义:汉字书写统一能够减少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扩展;形成了中华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42、(1)严复观点:通过教育启发民智,主张改革。孙中山观点: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主张革命。(2)观点: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背景:①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改进道路在中国的受挫;②?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论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民族危机空前加剧;③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开展;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要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就必须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3)毛洋东:城市斗争不符国情,接连失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43、〔1〕态度:维新变法期间:尊孔毁墨;辛亥革命时期:彰墨批孔。〔2〕原因:维新变法期间:受维新思想(康有为)的影响;章太炎的儒学素养。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反动卖国嘴脸暴露;有利用墨学鼓吹革命。44、(1)方式:主张循序渐进的开展〔或:通过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体制〕(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加完备的政体。维新思想已经被实践证明没有成功。手段:通过革命建立共和体制(3)改进: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开展,否那么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4)根底:进化论思想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45、1.变化:目的地由欧美转向日本;规模空前扩大;形式更多样,自费生人数剧增;留学专业侧重于政治领域。原因:民族危机激发救国热情;日本有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清末新政对人才的需求;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2.特点:目的地多样化,以欧美兴旺国家为主;方式以自费为主流;规模空前庞大;来华留学人数激增;专业上以科技人才为主。46、〔1〕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或维护满清统治〕。主张:君主立宪〔2〕“两位先生〞分别是指民主与科学。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传播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等。〔3〕过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开展历程。47、〔1〕民族危机。〔2〕开明地主、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3〕拯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