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1页
脑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2页
脑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3页
脑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4页
脑外科医师医师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例分析专题报告(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外科医师晋升副高(正高)职称病例分析专题报告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2022年**月**日额颞顶枕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常在外伤后3周以上开始发病,为有包膜的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生于额顶颞半球的凸面,好发于小儿及老人,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但机化型CSDH临床上极少见,文献报道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2016年共收治170例CSDH患者;其中机化型CSDH仅有2例(1.7%),均行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现对2例机化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5岁、60岁;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外伤时间6个月和8个月。其中1例患者入院前在外院已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2.临床表现2例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头痛、头晕伴反应迟钝,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其中失语1例。2例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正常。3.影像学检查见图1A~G。头部CT检查显示,额颞顶枕区颅骨内板下有梭形或椭圆形低或混杂密度影,边缘呈带状高密度改变,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明显。头部MRI检查显示,病变为短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边界清楚、体积巨大的囊性占位。图1A:术前头颅CT,左侧额颞顶枕颅板下新月状不均匀低密度影,少许略高密度影,皮层脑沟、左侧脑室受压内移,中线结构右移,低密度区与脑组织界限清晰;B、C、D:术前头颅MRI,病变呈短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边界清楚,体积巨大的囊性占位;E: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3d头颅CT;F:1周后头颅CT,左额部血肿复发,不均匀低密度影;G:二次钻孔引流术后头颅CT,血肿消失,气颅;4.手术治疗及效果2例患者均先行钻孔引流术,但引流效果差,改行骨瓣开颅手术。骨瓣开颅术后又均复发,再行钻孔引流术。骨瓣开颅手术采用左侧额颞顶枕大骨瓣翻转入路,术中见硬脑膜与包膜粘连,伴有不同程度新生毛细血管;切开包膜见大量黄褐色奶酪凝固病变组织(量约100ml),予以清除;包膜多呈浅黄色,厚度约0.2~0.3cm,质韧或硬,部分与蛛网膜粘连;壁层包膜与局部增厚的蛛网膜相延续(图1H)。图1H:骨瓣开颅手术中所见,肿块呈灰黄色,块状覆盖于脑组织上,包膜及边界清晰,易与硬膜及蛛网膜剥离,质地较韧,几无血供沿包膜边缘切开,将包膜与蛛网膜分离,切除包膜。止血彻底后,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血肿腔,骨瓣复位,置硬膜下引流管,常规关颅。术后第2d复查头颅CT示,脑复位理想;但1周后复查头颅CT发现2例患者硬膜下血肿均复发,仍为低密度占位,左侧脑室及中线结构受压。即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引流液呈红褐色,稀薄状,继续置管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每天1次,连续3d后拔管。第7d复查头颅CT,2例患者的血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