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第2节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节

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第3章生物科学与工业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第2节酶在工业生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从社会中来……

我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中有哪些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的?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从社会中来……我们经常食用一、发酵工程史话阅读教材中有关“发酵工程史话”的内容,并思考:1.发酵工程历经了哪些阶段?2.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一、发酵工程史话阅读教材中有关“发酵工程史话”的内容,并思考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⑴原始发展阶段⑵传统发酵工业阶段⑶现代发酵工业阶段⑷生物技术产业阶段(发酵技术原始,顶多是家庭小制作,技术进步缓慢,完全是经验式的,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人们开始了解发酵现象的本质,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菌种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利用构建的具有特殊生产能力的基因工程菌来进行生产)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⑴原始发展阶段⑵传统发酵工业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发酵

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需氧发酵厌氧发酵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发酵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1、选育菌种2、配制培养基3、灭菌4、扩大培养和接种5、发酵罐内发酵6、分离、提纯产物好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步骤: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1、选育菌种2、配制培养基3、灭菌4、扩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以味精生产为例

味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谷氨酸钠(谷氨酸和Na2CO3中和而成)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以味精生产为例味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1、菌种的选育菌种:如何获得: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先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然后用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得到高产菌种谷氨酸棒状杆菌的选育要求:

细胞膜通透较强,在细胞内不积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需氧异养型细菌1、菌种的选育菌种:如何获得:谷氨酸棒状杆菌先从自然界中分离2、培养基的配制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培养基的种类:依物理性质划分:

液体

半固体

固体依化学成分划分:

合成

天然(玉米粉,牛肉膏等)2、培养基的配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五大类营成分酸碱度

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pH:7-8生产“谷氨酸”的培养基成分:

从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成分酸碱度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3、灭菌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为什么要灭菌?如何灭菌才算彻底?

防止杂菌污染,对发酵过程造成不良影响;杀死所有杂菌的细胞体、芽孢和孢子。怎样灭菌?

将培养液投放到发酵罐中,通入98kPa的蒸汽进行灭菌3、灭菌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为什么要灭菌?4、扩大培养和接种为何要进行扩大培养?目的?

因为发酵罐的体积很大,需要接入的菌种量很多(总体积:几立方米~几十立方米)。所以要经过“种子培养罐”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入到发酵罐中,即先经过扩大培养再接种。目的是为了提高发酵效率,缩短生产时间。4、扩大培养和接种为何要进行扩大培养?目的?因为发5.发酵罐内发酵加料口放料口无菌空气入口排气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PH检测及控制装置搅拌器5.发酵罐内发酵加料口5、发酵罐内发酵

发酵罐内发酵均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你知道计算机系统能对发酵过程的哪些条件进行控制吗?与人工控制相比,它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的基本条件温度30~37℃pH7~8时间28~32h5、发酵罐内发酵发酵罐内发酵均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你知6、分离、提纯产物

根据产品的不同,分离提纯产物的方法一样吗?味精生产中所需的产物又属于哪种情况呢?产物若为微生物细胞本身: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产物若为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方法6、分离、提纯产物根据产品的不同,分离提纯产物的味精生产中产品的形成:

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通常每升培养液中能得到谷氨酸50~100g,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NaCO3溶液中和,形成谷氨酸纳结晶,在经过过滤、浓缩、离心等步骤,便成了味精。味精生产中产品的形成: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出到社会中去……讨论:1、哪些食品是直接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2、哪些食品中添加了经发酵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到社会中去……讨论:思考与探究:3.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如果面团放置时间过长,做出的馒头有酸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2.请举一例说出发酵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哪些条件以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思考与探究:3.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如果面团1.发酵工业经历第1节

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第2节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节

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第3章生物科学与工业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第2节酶在工业生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从社会中来……

我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中有哪些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来的?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从社会中来……我们经常食用一、发酵工程史话阅读教材中有关“发酵工程史话”的内容,并思考:1.发酵工程历经了哪些阶段?2.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一、发酵工程史话阅读教材中有关“发酵工程史话”的内容,并思考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⑴原始发展阶段⑵传统发酵工业阶段⑶现代发酵工业阶段⑷生物技术产业阶段(发酵技术原始,顶多是家庭小制作,技术进步缓慢,完全是经验式的,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人们开始了解发酵现象的本质,采用开放式的发酵方式,生产过程较为简单,对生产设备要求不高,规模一般不大)(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菌种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利用构建的具有特殊生产能力的基因工程菌来进行生产)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特点?⑴原始发展阶段⑵传统发酵工业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发酵

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需氧发酵厌氧发酵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发酵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1、选育菌种2、配制培养基3、灭菌4、扩大培养和接种5、发酵罐内发酵6、分离、提纯产物好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步骤: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1、选育菌种2、配制培养基3、灭菌4、扩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以味精生产为例

味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谷氨酸钠(谷氨酸和Na2CO3中和而成)二、发酵生产过程探密以味精生产为例味精是日常生活中不可1、菌种的选育菌种:如何获得: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先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然后用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得到高产菌种谷氨酸棒状杆菌的选育要求:

细胞膜通透较强,在细胞内不积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需氧异养型细菌1、菌种的选育菌种:如何获得:谷氨酸棒状杆菌先从自然界中分离2、培养基的配制

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五大类营养要素物质:培养基的种类:依物理性质划分:

液体

半固体

固体依化学成分划分:

合成

天然(玉米粉,牛肉膏等)2、培养基的配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五大类营成分酸碱度

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pH:7-8生产“谷氨酸”的培养基成分:

从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看,上述培养基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成分酸碱度豆饼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3、灭菌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为什么要灭菌?如何灭菌才算彻底?

防止杂菌污染,对发酵过程造成不良影响;杀死所有杂菌的细胞体、芽孢和孢子。怎样灭菌?

将培养液投放到发酵罐中,通入98kPa的蒸汽进行灭菌3、灭菌配制好培养液后,是否可以立即加入菌种?为什么要灭菌?4、扩大培养和接种为何要进行扩大培养?目的?

因为发酵罐的体积很大,需要接入的菌种量很多(总体积:几立方米~几十立方米)。所以要经过“种子培养罐”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接入到发酵罐中,即先经过扩大培养再接种。目的是为了提高发酵效率,缩短生产时间。4、扩大培养和接种为何要进行扩大培养?目的?因为发5.发酵罐内发酵加料口放料口无菌空气入口排气口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PH检测及控制装置搅拌器5.发酵罐内发酵加料口5、发酵罐内发酵

发酵罐内发酵均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你知道计算机系统能对发酵过程的哪些条件进行控制吗?与人工控制相比,它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的基本条件温度30~37℃pH7~8时间28~32h5、发酵罐内发酵发酵罐内发酵均由计算机系统控制,你知6、分离、提纯产物

根据产品的不同,分离提纯产物的方法一样吗?味精生产中所需的产物又属于哪种情况呢?产物若为微生物细胞本身: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产物若为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方法6、分离、提纯产物根据产品的不同,分离提纯产物的味精生产中产品的形成:

将谷氨酸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通常每升培养液中能得到谷氨酸50~100g,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NaCO3溶液中和,形成谷氨酸纳结晶,在经过过滤、浓缩、离心等步骤,便成了味精。味精生产中产品的形成:将谷氨酸从培养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