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R行业专题报告:乘风破浪的VR
1回顾过去:硬件技术逐步成熟
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在终端设备形态、技术上有相似之处,受技术成熟度以及形态的影响,两者的应用领域上存在差异,VR目前主要下游应用为C端的游戏、视频等领域,而AR目前则更多应用在工业、军事等领域。
产业链:硬件为应用的载体。VR/AR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应用(内容)、分发等多个环节。硬件作为支撑应用的基础,其零部件以及终端形态会极大的影响到用户体验。零部件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光学器件与显示屏,设备主要包括显示设备以及交互设备。
虽有沉寂岁月,前途一片光明。2014年,Facebook以30亿美元收购Oculus公司,此后迅速吸引资本投向VR/AR行业,行业发展迅速。而在2016年VR“三剑客”Sony、HTC与Oculus发布的第一代消费级VR上市,更是将资本市场热情推向高潮。由于当时VR/AR行业发展尚不成熟,用户体验不佳,资本市场热情在2017年后逐步消退,行业进入理性发展期。未来科技巨头(苹果、FB、字节跳动等)有望纷纷加码,或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分体OR一体:兼顾成本下的性能与便携性的矛盾。目前主要的VR形态包括主机式VR、一体机VR与移动VR,主机VR的特点在于需要外接PC或游戏机,用户体验较好适用于复杂场景。一体机VR的处理器内置在头显设备内,适合于移动场景。而移动VR由于需要搭配手机使用,用户体验与手机性能息息相关,沉浸感较差。按照运算/续航单元是否与AR眼镜分离可将AR眼镜分为一体式AR与分体式AR,与VR产品一样,AR产品的性能与使用场景灵活性不可兼顾。
就硬件性能而言,影响用户VR体验的主要因素包括清晰度、流畅性与交互感:
清晰度:由于VR视频内容为空间球面显示且贴近人眼,因此对视频以及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要求较高,一般认为显示屏4K基本实现真实世界画面感。
流畅性:一般认为VR设备刷新率>90HZ才不容易产生晕眩感,帧率越高,流畅体验越好。
交互:视场角越大,越能够带给用户越好的沉浸感,仿佛置身其中。3DOF到6DOF形成更为立体的交互感,改善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以往VR产品硬件性能不足、内容匮乏。无论是VR还是AR设备,两者的技术体系趋于一致,而AR由于需要实现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的融合,其在近眼显示与感知交互领域的技术难度高于VR。早期的VR/AR设备的硬件性能不足,同时缺乏优质的内容支持,导致用户体验一般,此外高昂的价格也是压制用户购买率的重要因素。
VR进入部分沉浸发展阶段
行业技术发展处于部分沉浸阶段。根据信通院的划分标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从目前已有的VR头显设备的系列参数来看,VR产品发展目前处于部分沉浸阶段。从使用体验来看,虚拟现实产品在近眼显示、渲染处理与感知交互方面表现并不逊色,极大地改善了用户沉浸式体验。未来在部分关键技术如近眼显示依旧是硬件升级的重中之重。
FAST-LCD为目前主流,MicroLED或为未来方向。对比LCD、OLED、MicroLED技术特点,不难发现三者各有优劣。LCD的缺点在于功耗高、对比度低、响应速度慢,而OLED在使用寿命、成本、像素密度低(同样分辨率下,显示效果不及LCD,容易产生纱窗效应)等方面处于劣势,MicroLED在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最大问题在于成本高昂。而改良的FAST-LCD即快速响应液晶屏,在保证较高分辨率的同时时延大幅降低,且性价比较高,目前主流的VR大多以FAST-LCD屏幕为主。MicroLED具有寿命长、低功耗、高刷新率、高对比度和亮度等优良特点,将是迎合VR屏幕发展的方向,目前主要受制于巨量转移效率与良率较低并未量产。
2展望未来:技术与内容的共振
未来一体式或成主流终端形态,AR为终极方向。VR/AR头显作为移动终端设备,考虑到一体式形态产品在使用场景与空间约束方面优势明显,未来或将成为VR/AR产品的主流形态。由于AR产品技术尚不成熟,当前市场主要为VR产品,待AR技术逐步成熟并落地,其便携性与可移动性决定了其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未来AR产品出货量有望反超VR产品。
行业初期仍将由头部公司引领发展。以往VR/AR产品的一大痛点在于高端产品价格昂贵,中低端产品体验不佳,因此短期无法征服大众市场。行业发展初期尚处于用户培养阶段,用户体验为第一位,这也是早期中低端产品在短暂热度过后销声匿迹的原因。考虑到VR/AR行业壁垒较高,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与资本投入,未来该行业预期仍将由头部公司引领发展。从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来看,2020Q4头部三家厂商占据超7成份额。
优质内容是提升硬件渗透率的重要推手。作为当前VR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VR游戏,头部VR厂商大多拥有自己的内容生态平台,优质内容是获取用户口碑的关键,反过来促进硬件产品快速渗透,形成正向循环。以Valve公司开发的爆款VR游戏《Halflife:Alyx》为例,在开启预售后ValveIndex头显产品当季销量大幅增长。
时至今日,VR/AR产品在硬件技术方面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已不是行业发展的死穴,硬件性能足以支撑起《BeatSaber》、《Half-Life:Alyx》等爆款游戏的良好体验与一致好评。真正掣肘VR/AR产品快速渗透的因素或许在于内容生态,杀手级应用短期可以拉动设备端的渗透,而行业长远发展更多依赖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输出以及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展望未来,单一的技术突破以及内容爆发都不能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5G时代或将开启行业技术与内容的共振,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
根据VR陀螺数据统计,Steam平台内容数量最多,从2020年5月的4,983款到2021年8月的6,021款,VR/AR内容应用平台数量越来越多,内容生态渐渐丰富。
5G与云计算优化VR多场景用户体验。由于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的特点,可以极大的缩短端到端之间的传输时间,一方面可以减少因带宽和时延带来的眩晕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VR的使用场景,拓展在游戏、视频、直播、教育、医疗、安防等领域的应用。而将图像渲染、建模等对算力要求较高的过程云化后,则降低VR终端对存储、运算、续航等硬件的依赖性,进一步促进VR设备轻型化、便携化。
千万级迈入亿级出货量或可期待
近期Quest2产品的持续畅销引发市场对VR行业的关注,2021年VR行业全年出货有望超越千万级,正式开启高速增长阶段。我们认为Quest2的热卖主要源于四点:
性能增强提升用户体验:在硬件方面,2代相较于以往1代在分辨率、刷新率、内存、处理器等配置上升级显著,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
优质内容逐步丰富:Quest2目前的定位向游戏机倾斜,VR游戏经历了多年的开发,出现诸多优质爆款游戏,以Steam为代表的内容平台上线的VR游戏数量大幅增长。
低廉的价格刺激购机需求:Quest2产品相较于1代或其他一体式VR厂商设备都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加速了消费级VR的渗透,成本下降的重要贡献或来自于从OLED到LCD屏幕的转换。
疫情推动居家娱乐需求: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限制居民外出增加了民众的居家时长,刺激居家娱乐需求爆发,加速VR行业的发展。
短期而言,受益于Quest2的持续热销以及明年Sony、苹果、Oculus等诸多品牌的新品有望问世,预计今明两年VR行业整体出货量有望迎来高速增长,AR出货量也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百万级的突破。
长期来看,成长曲线或与游戏机趋同,形态与应用助力VR/AR“破圈”。就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以及VR内容来看,VR产品依旧定位在“游戏机”,未来的成长曲线或与游戏机相似,稳态出货预计在3-5千万台;若未来能够跳出游戏机的定位,进一步丰富娱乐、社交、教育、直播等应用,成为元宇宙的硬件基础,其定位或将向平板电脑/个人电脑转变,未来成长曲线有望突破亿级出货量。而FB等厂商致力于将XR产品打造成为超越智能手机的智能终端,功能以及形态或将发生诸多变革,AR作为未来发展主流形态,其硬件成熟度、应用场景以及内容生态将显著影响VR/AR成长曲线。
AR下游应用领域广阔。AR可适用于多个生活场景,例如社交、教育、零售、导航、旅游、运动健康等。未来AR有望成为应用场景对标手机的另一个智能终端,满足消费者各类需求。
价格仍是制约AR设备快速放量的核心因素。早期的AR头显定价过高、销量少,以GoogleGlass和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览馆管理合作协议
- 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在制造业中的推广方案设计
- 农村电商农村电商国际合作与交流方案
- 环保科技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合作协议
- 保证金质押担保协议书
- 房屋租赁合同三方协议
- 可再生能源设备采购合同
- 项目季度工作总结与前景展望报告
- 大数据平台开发协议
- 承包招商合同协议书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练习300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考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治理培训
- 第1课《我们的闲暇时光》教学设计
- 模块1铁道线路养护与维修认知《铁道线路养护与维修》教学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及应用 课件 项目6、7 列车网络控制管理系统、城轨列车网络控制及应用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