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第1页
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第2页
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第3页
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第4页
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碳罐行业分析报告2022年汽车碳罐行业发展前景及规模分析产品定义及统计范围碳罐是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碳罐里面顾名思义就是碳,不过这个碳可不是烧烤用的木炭,而是真正的活性炭,活性炭拥有很好的吸附性,比如异味、杂质,因此现在的滤水器、空气净化器中都有活性炭的存在,所以汽车里的碳罐就是吸附一些杂质的。汽车是烧汽油的,因为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会充满蒸气,这些蒸汽会进入到大气中导致空气的污染,因此车上都有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的的作用是将蒸汽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而这个系统的关键就是里面有活性炭的碳罐,因此碳罐的作用就是环保,让汽车的外世界更干净一点。工作过程因为活性碳有吸附功能,当汽车运行或熄火时,燃油箱的汽油蒸气通过管路进入活性碳罐的上部,新鲜空气则从活性碳罐下部进入活性碳罐。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气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燃油蒸发净化装置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参加燃烧。汽油是易挥发的燃料,油箱内的燃油会很快挥发增加油箱内部的压力,当压力到达一定值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所以人们就想法子平衡压力,起初是将油箱盖做成了限压阀,当压力高过某一值时,限压阀就打开,把汽油蒸汽排到大气中,后来,人们出于节约燃料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设置的碳罐,碳罐内部由吸附性很强的活性炭填充,油箱中多余的燃油蒸汽不再排到大气中,而是有一根管子引入活性碳罐。是活性碳吸附燃油蒸汽,当汽车开动的时候,活性碳罐电磁阀适时打开,将吸收的燃油蒸汽重新倒入进气歧管,以达到节约燃油和环保的目的。原理及作用碳罐其实是隶属于汽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的一部分,该系统是为了避免发动机停止运转后燃油蒸汽逸入大气而被引入的,从1995年起,我国规定所有新出厂的汽车必须具备此系统。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汽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汽在进气管的真空度作用下被洁净空气带入气缸内参加燃烧。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排放,而且也降低了油耗。相关的故障及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哪些故障与碳罐相关,以及车主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以降低由于蒸发控制系统引起的故障:车只行驶异响非怠速运转的发动机工作时,时不时可以听到“哒哒”的响声。遇到着这种状况不要惊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找到车上的碳罐电磁阀,判断“哒哒”的响声是不是它发出的,如果是那就不必理会了。因为,碳罐电磁阀在油门打开时会产生断续的开关动作,从而发出声音,而这属于正常现象。踩油门唑车,车内油味较大如果遇到踩油门加速时唑车,且车内的汽油味比较大的故障,此时要格外注意碳罐系统中的管路是否破损。汽油蒸汽会沿着破损处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车内汽油味大。而如果这时管路漏油,造成进入发动机进气道的是空气而不是燃油蒸汽,势必会造成发动机混合气过稀,从而导致不定时的唑车现象。发动机怠速忽高忽低且加速无力如果发动机启动后,怠速时转速有规律地忽高忽低且汽车加速无力,则要注意是否是由于碳罐的空气入口及过滤网阻塞引起的。因为,此时外界空气不易进入碳罐,罐内缺少新鲜空气,怠速时,在进气真空吸力的作用下,吸附在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气被吸入进气歧管,使氧传感器检测到混合气过浓,于是发动机控制单元减少喷油器量,此时可燃混合气的浓度随之减小,导致怠速变低;而随后,由于喷油量减小,氧传感器在下一循环又检测到混合气过稀,于是电脑又增加喷油量,导致怠速接着升高,因此便出现了怠速时转速有规律地忽高忽低现象。所以,出现此种情况时,车主要及时检查碳罐的进气入口是否畅通。发动机熄火或不易启动此时,则要注意检查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碳罐电磁阀。如果电磁阀一直处于关闭状态,那么碳罐内的汽油蒸汽会越聚越多,最终充满整个碳罐,其余的汽油蒸汽只能逸入大气中了,污染环境浪费燃油。反之,如果电磁阀一直处于开的状态,发动机的进气道的混合气就一直在处在加浓状态,而同时发动机的控制单元由于此时还没有控制碳罐电磁阀工作,也就不会发出降低喷油量的指令,这样便会造成热车时混合气过浓引起发动机熄火,以及热车熄火以后不易启动的现象。加油不宜过满或过快车主们要注意的第二点是每次加油不要过满,在添加到快满的时候记得要慢一些。加注过满容易造成活性碳罐系统中的管路进入汽油,这些液态燃料进入碳罐不仅是对碳罐本身构成危害,而且会顺着管路流入进气道引起火花塞“淹死”,造成汽车加油就熄火直至无法启动的严重后果。而加油过快的话,如果膨胀的蒸汽加之汽油顶出来的气体来不及释放,就会产生呛油。汽车碳罐行业目前现状分析碳罐就像人类得胆囊,工作方式大致如下:汽车油箱有三根油管,一根通向发动机,一根通向碳罐,最后一根就是回油管。车用活性碳罐就是一个安装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用来减少因燃油蒸发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并同时增加燃油效率得装置。当引擎关闭时,车用活性碳罐开始吸收从油箱挥发出得油蒸汽,并牢牢锁定在碳罐内得活性炭微孔中,防止油蒸汽散发到大气中。驾驶员在踩油门得同时行车电脑(下称ECU)会根据情况调整喷油与进气得混合比浓度,一方面靠调整喷油量,同时碳罐上有一根进气管与节气门(油门)后部相连,也就就是进气支管,这根管上有一个电子磁力阀门,通常为闭合状态,当ECU需要补充进气时会控制该阀门打开,使碳罐中得油气混合气体进入燃烧室辅助燃烧,从而达到降低排放、节省燃油、保持动力得效果。当引擎关闭时,由于油箱得密闭性,因燃料得消耗会造成油箱内部得负压,在负压得作用下,汽油会比在常压下更容易地挥发出油蒸汽,最终达到与大气压平衡。此后随着油箱内油气分子得扩散运动,一部分油气分子会随着油箱得油蒸汽管路扩散到活性碳罐,在那里,经过特殊工艺制成得特别适合用来吸附油气分子得颗粒状活性炭会将油气分子牢牢锁定在碳罐内,防止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当引擎启动时,活性碳罐得排气口电磁阀将打开,随着引擎得吸气作用,之前锁定在碳罐内得油蒸汽会作为燃料被吸入到引擎进气岐管。至此活性碳罐得工作循环完成,直到引擎再次关闭重新开始循环工作。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碳罐市场规模为25.79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碳罐市场规模为38.12亿元,同比增长5.12%。2016-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碳罐市场规模如下:图表:2016-2021年中国汽车碳罐市场规模汽车碳罐产业链分析图表:汽车碳罐产业链汽车碳罐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发展机遇轻型车国六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具有六个突破,一是采用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程序,全面加严了测试要求,有效减少了实验室认证排放与实际使用排放的差距,并且为油耗和排放的协调管控奠定基础;二是引入了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改善了车辆在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排放控制水平,利于监管,能够有效防止实际排放超标的作弊行为;三是采用燃料中立原则,对柴油车的氮氧化物和汽油车的颗粒物不再设立较松限值;四是全面强化对VOCs的排放控制,引入48小时蒸发排放试验以及加油过程VOCs排放试验,将蒸发排放控制水平提高到90%以上。五是完善车辆诊断系统要求,增加永久故障代码存储要求以及防篡改措施,有效防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超标排放。六是简化主管部门进行环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监督检查的规则和判定方法,使操作更具有可实施性。为保证汽车行业有足够的准备周期来进行相关车型和动力系统变更升级以及车型开放和生产准备,本次轻型车国六标准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设置国六a和国六b两个排放限值方案,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实施。同时,对大气环境管理有特殊需求的重点区域可提前实施国六排放限值。目前,标准实施的行业生产和油品条件也已初步具备。多家轻型汽车生产企业已基本完成符合轻型车国六标准样车的开发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也已于同期批准发布了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国5有燃油蒸发泄漏量的要求,但是并不做检查,但是国6对于燃油泄露量的要求十分高,国6车如果出故障灯,基本大概率是这个燃油蒸发系统的OBD故障。所以这块挑战很大,比如通用就应用智能主动电控碳罐泵(行业领先),实现汽油蒸汽由传统的被动脱附升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