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兼爱对接高考课前预习结构图解
概括主旨教学目标课上思辨积学储宝
随堂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的逻辑。3.体会“兼爱”的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对接高考
1.文中出现的“当”“恶”“亡”“其”“爱”等词以及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在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2.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爱人如己,最终形成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有着深刻的意义。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家的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2.熟悉作品《墨子》《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书中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该书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论证时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明白而严谨。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墨子》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其中所反映的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认同,到了秦汉时期,墨家已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墨子的事迹知之者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所作的传,也只有寥寥数语。3.了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大变革时期。在那个礼崩乐坏、王权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广大劳动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思考,认为一切的灾难和邪恶都是人们不相爱带来的恶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坚决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课上思辨
1.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答: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逐层递进,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2.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的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答:墨子认为天下混乱起源于人们不相爱,因此他倡导“兼相爱”,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爱人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如此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3.有人说,墨子的《兼爱》语言不简洁,有絮叨之感。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答:和儒、道两家的散文相比,尤其和孟子、庄子的文章相比,《墨子》的语言直言不讳,通俗易懂。墨子在论述时总是把一种观念、一种逻辑贯串到底,绝不旁生枝节,不但用语特别浅显,还说理透彻,往往从正面说一遍,再从反面说一遍;一个观点强调过了,在下一段落还要再总结。这种文风与墨家的思想主张和受众群体有关。墨家主张兼爱,反对侵略战争;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注重道德实践,反对纸上谈兵。从这些思想倾向和有关的历史记载来看,墨家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求,他们“传道”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文风既契合他们的功利、实用的思想,也有利于作者期待的读者群体接受。墨子为了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除语言浅显外,还不避“絮叨”。这种“絮叨”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自成一派,给读者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4.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答:相同之处:(1)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于社会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5.“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答: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之中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兼顾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构图解概括主旨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积学储宝
(一)课内文化常识盗和贼的区别窃货曰盗。
——《荀子·修身》害良曰贼。
——《荀子·修身》盗:①偷窃;②偷东西的人;③谗佞小人。贼:①害,祸害,害人的人;②杀,暗杀,杀人的人,作乱、肇祸等危害国家的人;③强盗;等等。“盗”的侧重点在偷窃、骗取;“贼”的侧重点在祸害、作乱。“窃国大盗”一般指通过欺骗而篡夺国家政权的人;“国贼”一般指通过叛乱夺取国家政权,危害国家或出卖国家主权的败类。(二)课外文化常识官职典制古人设官而治,官职典制主要指的是国家机构及其官员的设置、职掌、品秩和沿革等,官职典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关社会发展、王朝兴衰。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作用的重要人物,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与官职典制都有过关联。一些历史事件,离开了官职典制便难以理解,可以说官职典制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官职制度【禅让】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为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传说尧年老,咨询部落酋长会议的意见,推举舜作继位人。舜经受了各种考验,摄位行政。等尧去世后,舜正式即位。舜也同样用这种方法选举禹作继位人。禹即位后也先后找皋陶、伯益作继位人。这种选举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作禅让。后世权臣篡夺帝位也往往冠以禅让之名,如曹丕逼汉献帝退位。《后汉书·逸民列传》:“古者隐逸,其风尚矣。颍阳洗耳,耻闻禅让。”【兄终弟及】亦作“兄死弟及”。兄长死了,弟弟接替,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商代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传弟多按年龄长幼继承,即所谓“兄终弟及”。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了“兄终弟及”制度,而行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时宋、鲁等国仍有兄终弟及的例子,宋代宋太宗、宋徽宗也均为兄终弟及之例。《汉书·武五子传》:“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亦称“宗祧继承制”。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嫡长子继承制主要适用于王位与皇位的传承及宗法制度下贵族爵位的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商代初期,实行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并行的制度,中期开始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因为商朝时已有妻妾之分、嫡庶之别。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双轨并行的制度无法明确规定王位继承人,因此王室中经常发生为争夺王位而骨肉相残之事。为避免王位之争,统治者总结了以往经验,首先确立了嫡子继承制,即“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其次为避免嫡子间的内讧与纷争,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公羊传·隐公元年》:“立嫡以长不以贤。”【分封制】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商周时期,普遍推行这种制度。商代分封诸侯的名称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了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的后裔,在所征服地区实行大分封,即把周天子的兄弟叔侄以及某些有战功的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一个地区。这种“封邦建国”的做法,其目的是“以藩屏周”。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役、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大国均以食邑分封功臣和贵族子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有“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封爵有“诸侯王”和“列侯”两等。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封国名存实亡。此后历代王朝虽也还有不同程度的分封,但性质与西周时期已不尽相同。【五等爵】古代的一种爵位等级,始于周代。《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爵为第一等,亦为诸侯国君之通称,侯爵为第二等,伯爵为第三等,子爵为第四等,男爵为第五等。此后各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直到清代仍沿用。如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曾因战功被封为“新建伯”,晚清重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随堂练习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⑤家:卿大夫的封地。⑧劝:鼓励。B【解析】
A.①代词,这样,②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状态;B.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D.①连词,于是,②疑问代词,哪里。B【解析】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②名词用作动词,获利;③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4.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察此何自起②蚓无爪牙之利③而今安在哉④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⑤句读之不知⑥小子何莫学夫《诗》⑦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A.①③⑥/②④⑤/⑦ B.①③⑥/②④/⑤/⑦C.①③⑤/②/④⑦/⑥ D.①③/⑤⑥/②④/⑦【解析】
①宾语前置句;②定语后置句;③宾语前置句;④判断句;⑤宾语前置句;⑥一般疑问句;⑦判断句。C5.下列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如“三十辐共一毂”。辐辏,是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也作“辐凑”。B.敬称用来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五石之瓠》中“今子有五石之瓠”中的“子”和“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的“夫子”都是敬称,译为“您”。DC.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D.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跬”是迈两次腿的距离。【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D项,“跬”是迈一次腿的距离。6.翻译下列句子。(1)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供热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年产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欣赏 洋娃娃之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9.1 美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征信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实战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题(古诗词韵律与表达)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慢性病管理预防措施试题集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阅读写作强化版)二十八
- 2024年4月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题
- 备孕知识讲座课件
- 腹泻便秘课件
- 《开胸心脏按压技术》课件
- 标准仪表进场程序课程设计
-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2020版
- 餐券模板完整
- 燃气管道保护办法
- 全国水利ABC证单选题五
- 明框玻璃幕墙计算书
- 石英砂过滤器技术参数及外形规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