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1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2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3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4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程标准考情分析

以统计图表为载体,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不同区域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一讲城市化一、城市化概念、标志、意义和动力2、标志含义标志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产业活动土地利用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注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例1.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为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不断上升城市化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化出现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农业发展剩余劳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4、城市化的意义1、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

。2、改善地区

结构3、

推动

。4、大城市成为

基地和

中心,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缩小

差距。劳动力

产业工业化城乡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3)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4)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5)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水平高、速度慢原因?逆城市化?三、两类国家的城市化时间阶段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城市化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提醒:注意区别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美国(2012浙江卷文综9~10)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8.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9.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境难点:城市化几个阶段的区分人口迁回市区人口由市郊迁往乡村或小城镇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表现图形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化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D重点:城市化进程图的判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从城市化表现的三个方面看,城市化进程图有以下几种类型:1.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3.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郊区城市化(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2)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3)比较阶段Ⅰ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阶段Ⅰ: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混杂分布。阶段Ⅲ: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为CBD(2012年高考真题上海卷)2010年,上海市近郊区与远郊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千米4684人和1388人,比2000年分别增长80.2%和61.4%。郊区人口密度增幅远高于城区。回答24~25题。12.近十年来,上海市郊区和城区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发展速度快、水平低、发展不平衡。(2)城市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基础设施南美洲印度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速度早(自产业革命开始);快晚(自“二战”结束后开始);慢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较低,城市人口比重不足40%发展趋势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甚至停止;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虚假城市化

合理性问题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相对合理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快提高农民工业化自然资源城镇人居四、中国的城市化(2012高考真题福建卷)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B.乙C.丙D.丁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⑴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⑵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_______。⑵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⑷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3分)⑷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城市地位等(4)城市规模大小的制约因素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因素影响表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捷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为城市服务区内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