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苯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苯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熔点(°C):5.5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密度(空气=1):2.77饱和蒸气压(kPa):9.95(20°C)沸点(°C):80.1燃烧热(kj/mol):3264.4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1爆炸极限:下限(%):1.2上限(%):8.0引燃温度(°0:560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重度中毒者发生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可发生心室颤动。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苯酚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苯酚;石炭酸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及光线作用下变为粉红色甚至红色。熔点(°C):40.6相对密度(水=1):1.132相对密度(空气=1):3.24饱和蒸气压(kPa):0.13(40.1口)沸点(°C):181.9燃烧热(kj/mol):3050.6溶解性:可混溶于乙醇、醚、氯仿、甘油。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79爆炸极限:下限(%):1.3上限(%):9.5引燃温度(°C):595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灭火方法: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苯酚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和损害肝、肾功能。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死于呼吸衰竭。眼接触可致灼伤。可经灼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休克、代谢性酸中毒、肾损害等,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报道。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二醇300至400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口服活性碳,导泻。就医。不能使用石蜡油或酒精。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泄露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丙醇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1-丙醇;正丙醇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醇味熔点(°C):-127相对密度(水=1):0.80相对密度(空气=1):2.1饱和蒸气压(kPa):2.0(20口)沸点(°C):97.1燃烧热(kj/mol):2021.3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5爆炸极限:下限(%):2.1上限(%):13.5引燃温度(°C):371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酐、酸类、卤素。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丁醇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正丁醇;丁醇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熔点(°C):-89.8相对密度(水=1):0.81相对密度(空气=1):2.55饱和蒸气压(kPa):0.6(20口)沸点(°C):117.7燃烧热(kj/mol):2673.2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29爆炸极限:下限(%):1.4上限(%):11.3引燃温度(°C):355〜365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酸、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头痛、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精神错乱、谵妄、昏迷。液体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二甲苯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1,2-二甲苯;邻二甲苯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熔点(°C):-25.5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密度(空气=1):3.66饱和蒸气压(kPa):1.33(32口)沸点(°C):144.4燃烧热(kj/mol):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30爆炸极限:下限(%):0.9上限(%):6.7引燃温度(°C):495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苯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甲苯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熔点(°C):-94.9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14饱和蒸气压(kPa):3.8(25口)沸点(°C):110.6燃烧热(kj/mol):3910.3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4爆炸极限:下限(%):1.1上限(%):7.1引燃温度(°C):480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呼吸道和眼结膜可有明显刺激症状。吸入肺内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和肺出血。可出现明显的心脏损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醇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甲醇;木精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C):-97.8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1饱和蒸气压(kPa):12.3(20口)沸点(°C):64.7燃烧热(kJ/mol):723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2爆炸极限:下限(%):5.5上限(%):44.0引燃温度(°C):464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大多数为饮用掺有甲醇的酒或饮料所致口服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或容器破裂泄漏经皮肤吸收大量甲醇溶液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等。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少数严重口服中毒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期可有锥体外系损害或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眼部最初表现为眼前黑影、飞雪感、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羞明、幻视等。重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视神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视神经萎缩。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浓度对眼和上呼吸道轻度刺激症状。口服中毒者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等胃肠道症状较明显,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比例较高,少数可伴有心、肝、肾损害。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催吐。2%碳酸氢钠洗胃,硫酸镁导泻。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硫化氢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硫化氢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味的气体熔点(°C):-85.5相对密度(水=1):1.54相对密度(空气=1):1.19沸点(°C):-60.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口)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60爆炸极限:下限(%):4.3上限(%):46.0引燃温度(°C):260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接触反应表现为接触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急性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出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中度中毒: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出现急性支气管肺炎。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度中毒: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肺水肿;多脏器衰竭;猝死。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接触硫化氢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急救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硫磺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硫;硫磺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熔点(°C):112.8〜119相对密度(水=1):1.92〜2.07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0.13(183.8口)沸点(°C):444.6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80爆炸极限:下限(%):35g/m3上限(%):1400g/m3引燃温度(°C):232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金属粉末。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灭火方法:遇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露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5口。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煤焦油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煤焦油;煤膏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黑色粘稠液体,具有特殊臭味。熔点(°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18〜1.23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沸点(°C):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23爆炸极限:下限(%):无资料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C):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卤素等。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座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 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密闭型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口,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氢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氢[压缩的];氢气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熔点(°C):-259.2相对密度(水=1):0.07(-252口)相对密度(空气=1):0.07饱和蒸气压(kPa):13.33(-257.9口)沸点(°C):-252.8燃烧热(kJ/mol):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无资料爆炸极限:下限(%):4.1上限(%):75引燃温度(°C):500〜571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缺氧性窒息发生后,轻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头昏、头痛、无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缺氧表现。重者除表现为上述症状外,很快发生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急救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 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润滑油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润滑油;机油危险性类别: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熔点(°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82〜0.93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沸点(°C):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无资料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61爆炸极限:下限(%):无资料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C):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长期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座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露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石蜡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石蜡危险性类别: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晶体。熔点(°C):50〜60相对密度(水=1):0.88-0.92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沸点(°C):>370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酸,溶于苯、汽油、热乙醇、氯仿、二硫化碳。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98爆炸极限:下限(%):无资料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C):245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露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石脑油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石脑油;粗汽油;轻汽油;化工轻油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熔点(°C):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63〜0.76相对密度(空气=1):>2.5沸点(°C):20〜180燃烧热(kJ/mol):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23爆炸极限:下限(%):1.1上限(%):5.9引燃温度(°C):480-510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用储罐储存。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碳酸二甲酯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碳酸二甲酯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理化性质熔点(°C):0.5相对密度(水=1):1.07相对密度(空气=1):3.1饱和蒸气压(kPa):7.38(25口)沸点(°C):90〜91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酸、碱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8.33爆炸极限:下限(%):无资料上限(%):无资料引燃温度(°C):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氧化剂、还原剂、强酸、强碱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灭火方法: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未见人中毒报道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特别注意眼和呼吸道的防护。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氨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氨;氨气(液氨)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C):-77.7相对密度(水=1):0.7(-330)相对密度(空气=1):0.59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口)沸点(°C):-33.5燃烧热(kJ/mol):316.2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燃爆特性与消防爆炸极限:下限(%):15上限(%):28引燃温度(°C):651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齐U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轻度中毒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可并发气胸或纵隔气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内置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的全封闭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液体泄漏物。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同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关闭时可浸入水中。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有毒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液化石油气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由炼厂气加压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有特殊臭味熔点(°C):-160〜-107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密度(空气=1):1.5〜2.0饱和蒸气压(kPa):三1380kPa(37.8口)沸点(°C):-12-4燃烧热(kJ/mol):无资料溶解性:无资料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80〜-60爆炸极限:下限(%):5上限(%):33引燃温度(°C):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卤素等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急救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乙醇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乙醇;酒精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熔点(°C):-114.1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饱和蒸气压(kPa):5.8(20口)沸点(°C):78.3燃烧热(kJ/mol):1365.5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3爆炸极限:下限(%):3.3上限(%):19.0引燃温度(°C):363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酸、酸酐、碱金属、胺类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甚至昏睡。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慢性影响: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口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乙二醇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乙二醇;甘醇危险性类别: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熔点(°C):-17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饱和蒸气压(kPa):6.21(20口)沸点(°C):197.5燃烧热(kJ/mol):281.9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110爆炸极限:下限(%):3.2上限(%):15.3引燃温度(°C):398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泄露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甲烷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甲烷;沼气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熔点(°C):-182.6相对密度(水=1):0.42(-164°C)相对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C)沸点(°C):-161.4燃烧热(kj/mol):890.8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218爆炸极限:下限(%):5上限(%):15引燃温度(°C):537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甲烷浓度过高,能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慢性影响:急救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C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露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储运包装储存注意事项:用大型保温气柜在常压和相应的低温(-160〜-164C)条件下储存。钢瓶装本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一氧化碳物质特性表标识中文名:一氧化碳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熔点(°C):-205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0.97饱和蒸气压(kPa):沸点(°C):-19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C):<-50爆炸极限:下限(%):12.5上限(%):74.2引燃温度(°C):610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但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强直状态、休克、脑水肿、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呼吸衰竭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意识障碍恢复后,约经2〜60天的“假愈期”,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急救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河北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操作题步骤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 《激光的基本特性》课件
- 《证券投资学课程》课件
- 《电器安全知识》课件
- 农业新纪元模板
- 银行工作总结辛勤劳动取得佳绩
- 三年级安全教育行动
-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5篇
- 输血科护士工作总结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练习(含答案)
- 新建设项目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品质总监转正述职报告
- 2024年游艇俱乐部会员专属活动策划与执行合同3篇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项目管理培训课程》课件
- 2024年企业团购: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6 文言文阅读
- 制药课程设计三废处理
- 惠州学院《大学物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