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三维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进步。2.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目标分解】重点1.掌握铁路交通、公路交通、水上交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2.掌握近代通讯工具的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点探究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情境设疑2010年7月1日,集高铁、航空、地铁、磁悬浮、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正式开通启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千米。京沪高铁建成后,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全程运行时间只需5个小时。中国的铁路运输业正在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近代史上,中国铁路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情境设疑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基础梳理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
。(2)诞生: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①淞沪铁路●基础梳理①淞沪铁路(3)发展:
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
、世界第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②辛亥革命③一位④四位(3)发展: 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2.公路(1)出现: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2)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公路网,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⑤上海2.公路⑤上海二、水运与航运1.水运(1)出现:鸦片战争后,
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2)诞生: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4)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
,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⑥轮船⑦轮船招商局⑧萎缩二、水运与航运⑥轮船⑦轮船招商局⑧萎缩2.航空(1)诞生:1909年,旅美华侨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2)进步: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3)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
。⑨冯如⑩民航大国2.航空⑨冯如⑩民航大国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1)19世纪70年代,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
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3)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⑪台湾三、通讯工具的变迁⑪台湾2.电话(1)诞生: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20世纪初,清政府在
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
。3.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改变着人们的
。⑫南京⑬一位⑭思想观念和⑮生活方式2.电话⑫南京⑬一位⑭思想观念和⑮生活方式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重点透析联系世界局势,理性探究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代替。●重点透析2.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随着西方先进交通、通讯方式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既要认识到发展又要认识到其发展中的缺陷;同时还要认识到近代交通业的发展受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等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例1】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②汽车、电车的引进③北方马车的淘汰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
③④叙述都太绝对化。【答案】
A【例1】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难点阐释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因特点: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成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运输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平衡。●难点阐释【例2】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B.“八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C.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D.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例2】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解析】
“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故B项错。【答案】
B【解析】“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知识升华跃进中的中国城镇解放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十分落后,1949年只有26个城市中的繁华路段才有公共交通设施,全国的公共汽车和电车仅有2292辆。宁波是近代最早开辟的商埠之一,宁波人又善贸易,素有“无宁不成市”之说。然而,解放时宁波市内汽车十分少见,城区交通主要依赖两三千辆人力黄包车和三轮车。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发展迅速。到1999年,公交车达到855台,营运线路62条,年客运量达1.6亿人次。同时,出现了出租车、私人轿车等新的交通工具,并逐渐增多,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知识升华【例3】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A.西部内陆 B.东部沿海C.大中城市 D.通商口岸【解析】
近代社会生活深受欧风美雨的影响,而通商口岸则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地区,因此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通商口岸。【答案】
D【例3】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典例剖析【典例1】下列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西方国家经济侵略带来的客观进步B.有利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D.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典例剖析【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把历史现象放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同时又要辩证地看待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侵略。由于受到外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破坏,中国的近代交通发展缓慢。【答案】
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历史现象放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新题研习【典例2】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 (
)●新题研习A.柴油机和汽油机B.蒸汽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内燃机D.内燃机和电动机【解析】
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时的发明创造和主要动力。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蒸汽机和内燃机。【答案】
CA.柴油机和汽油机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教材知识拓展1901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一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此车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慈禧一生享尽了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意儿,看后心中大喜。可是她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时,汽车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现在的汽车司机,他不仅坐着,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前面。这还了得,有失自己的尊严,慈禧立即责令他跪着开车。慈禧的话谁敢不从?●教材知识拓展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惊天大祸,这可吓坏了当时的王公大臣,他们纷纷下跪乞求慈禧不要冒这个险。无奈,慈禧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桥。慈禧后来就对汽车失去了兴趣,因为她不能容忍司机坐在她前面开车,她认为司机应跪着。因此这辆车被弃置一旁。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下来。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惊●前沿视点透视【热点聚焦】作为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高速动车组载客量世界最多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10年8月1日迎来两周岁生日。两年来,京津城际铁路运送旅客4096万人次,列车正点率接近100%,以安全、高速、平稳、舒适赢得了广泛赞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加速推动中国和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进程。如今,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京津城际列车,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豪迈气势在北京和天津两座中国名城间疾驰,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世界为之瞩目。
●前沿视点透视【理论链接】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2.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理论链接】【创新预测】依据上述热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旧中国铁路建设有何特点?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3)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创新预测】【解析】
第(1)问要从旧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分析当时铁路建设的特点,主要从路权的归属、铁路的布局、质量以及管理等方面组织答案要点。回答影响时,既要看到铁路修筑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要看到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即坚持两点论,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都要分析到。第(2)问需要运用教材相关知识组织答案。第(3)问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要从旧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分析当时铁路建【答案】
(1)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具体表现为:①受外国控制,外国人投资修筑铁路,控制路权、路政以及铁路沿线的开矿权、税收权等;②布局不合理,主要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③铁路工程标准低劣,营运设备落后陈旧;④管理效率低下,混乱不堪。影响: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状况,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的交通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特种火柴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融合路径分析
- 2025-2030年中国演艺经纪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推广类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板簧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气泡水行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板式家具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房产谈判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有线电视市场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扫描仪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中建(轮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WORD一级上机题答案
- 合唱社团第二学期活动记录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公路)环评报告
- 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
- 进步粘滞流体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第九章古典文献的检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