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1.(2020辽宁鞍山中考)新文化运动中,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人物是()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2.(2019青海中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ABCD3.(2021山东滨州中考)“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认定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A.陈独秀B.蔡元培C.鲁迅D.胡适4.(2020青海西宁中考)“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字,不如用二十世纪之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喻户晓之《水浒》《西游》文字也。”胡适主张()A.思想改良B.文学改良C.政治改良D.教育改良5.(2022陕西扶风二中期末)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C.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它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6.(2019山东济南中考)2019年5月4日,新华网的一篇文章说:“100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掀起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效应:愤怒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掀开了中国近现代史新的篇章。”文中的“一场运动”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2020辽宁锦州中考改编)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的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时间:1919年5月4日。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果:北洋政府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8.(2021山东聊城中考)“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2022陕西渭南城关中学期末改编)如图所示为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浮雕生动再现了近代某一历史事件中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的场景,该事件()A.是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0.(2021四川泸州中考)毛泽东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直接影响毛泽东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11.(2019湖南株洲中考)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12.(2018四川自贡中考)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中共一大会址A.新文化运动兴起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13.(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B.中国共产党诞生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14.(2020江苏扬州中考改编)“……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材料中的“大事变”是指()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诞生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15.(2022河南鹿邑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其中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中共二大召开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18分,第17题22分)16.(2019河南中考)(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陈独秀的活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9年起草《北京市民宣言》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派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10分)(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17.(2021江苏镇江中考)(22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摘编自《中共中央文件选编》(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8分)(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4分)(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4分)答案全解全析1.A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所以应查阅的是《新青年》。3.A根据材料“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认定民主与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提出民主与科学的是陈独秀。4.B材料内容体现了胡适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B项正确。5.D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A、B、C表述正确。故选D。6.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中的“一场运动”是指五四运动。7.B根据学习卡片上的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该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8.D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等阶层共同参与,促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故选D。9.A据题干信息和图片可知,该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0.B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所以毛泽东的转变受五四运动的影响。11.C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2.B根据图片信息“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13.B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4.B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5.D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16.(1)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分子的不懈探索。(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责任与担当;创新精神。(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解析(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一表格中的前两项内容反映了新文化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材料一表格中第三项内容反映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陈独秀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材料一表格中第五项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第一小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据材料二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依据材料和问题进行概括即可。17.(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未能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