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知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通过对科举制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巩固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败的原因。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分组归纳、前引后联、温故知新、直观图片史料等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达到切实理解君权加强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认识,更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设计直观、通俗、有效并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情分析:本次的授课对象是苍溪县江南小学校初一(4)班的学生该班学生的优势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强,但是课堂上不够活跃不爱表现自己;学生们均在不同程度上从文学作学生基础品或相关的电影、电视剧了解明朝的相关历史,他们喜欢听也喜欢看历史故事,但是对相应的历史知识却没有掌握最容易形成课堂上讲得热闹听得热闹课后什么也不知道,所以对教师要求很高,要让课堂活跃还要学生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是,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仅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无法辩证的看待明朝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辩证评价相关历史人物。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教学。而这堂课我认为教学时不宜过于深入地讲解,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着重放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明朝的统治。主要分为四部分: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明朝的建立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基础,朱元璋强化皇权是为了巩固统治;科举考试的变化亦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之一;明朝的建立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为明朝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本课,不仅了解明朝统治内在因素的逻辑关系,亦是为接下来第15、16、17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视频讲了什么内容?(学生简述)多媒体展示朱元璋图像、文字如下
外号:朱重八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放牛
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造反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老师讲述:我们先了解朱元璋这个人,他还有一个别称叫“朱重光”,他是哪里人?你听“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
学生讲述朱元璋生平(看图讲解):他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逐步统一全国。
展示学前导语老师讲述:为巩固统治,他推行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了哪些专制集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
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出示明朝疆域图填图:时间、建立者、都城)请大家阅读第一子目,掌握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思考: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秦、汉、西晋、隋、唐、元)到了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二、君权的加强
从放牛娃到走上权利的巅峰,江山在手权利在握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乐?同学们你们看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为了全班40几个同学的健康成长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说不完的话更何况皇帝要面对偌大一个国家,强悍如朱元璋都禁不住感慨(图片展示)“念天下之广,生民之众,万几方殷,朕中夜寝不安枕,忧悬于心。”——《明太祖宝训》卷一)学生自主完成问题:忧心什么?(社会经济破坏、担心有人威胁到他的皇权、元朝的灭亡的原因)
为了不重蹈覆辙,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强化皇权巩固统治,下面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来探讨:分组分发材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相关内容。)然后分组由学生来讲述每部分的内容。
(1)第一组
阅读材料: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的官制在明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行省始于元朝,行省长官的权利很大,朱元璋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教师讲述:不但把权利一分为三还把自己众多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监管地方,明成祖朱棣就被封为燕王。
(2)第二组
材料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思考:1、丞相设立于什么朝代?朱元璋杀宰相胡惟庸的原因?
学生回答:丞相设立于秦朝,元朝时中书省和丞相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相权威胁皇权
2、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3、对文官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对武官呢?
为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
结果: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教师讲述:对地方长官下手分权对中央官员也豪不手软,你看对开国老臣胡惟庸也是说杀就杀!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原因在这儿!(视频)朱元璋认为朝臣权利太大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所以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且立下祖训告诫后代不得设丞相,防止朝臣专权,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军队的调动权和五军都督府将领的任命权都交给了谁?实际上权利在谁手中?
(3)第三组:
教师讲述:刚才宋濂和众位大臣讨论相权和皇权之争的时候,有一个侍卫的眼神别有深意,感觉他马上就要向朱元璋汇报他们的一言一行,这个人肯定是属于这个组织的(多媒体视频)
学生表演“宋濂请客”的故事:明朝大学士宋濂曾经与客人在家饮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人、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你没有骗我”。
学生看完视频结合同学表演的小品阐述:为什么朱元璋说“你没有骗我”?
目的:朱元璋设锦衣卫监视官民。
锦衣卫的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教师讲述: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和他的子孙们设立的东厂和西厂合称厂卫,也就是特务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帮他监视官民,所以宋濂请客的时候朱元璋非常有自信宋濂没骗他。这个机构的特点视频的最后西厂厂公雨化田已经告诉了我们: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现在经过这一系列措施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都互不统属,但又互相牵制,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使权利高度集中,强悍如朱元璋也难以应付庞大的公务所以他也是明朝最累的一个皇帝,他想设一个四辅官却因为自己的多疑没有成功,后来明成祖才设立了内阁来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4)第四组:
(举子看榜图)
材料一: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三: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清)徐大椿
思考:
1、科举考试开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
学生回答:科举制度是隋煬帝时创立的经过唐太宗的完善武则天又创立了殿试明朝
2、科举考试的范围
学生: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科举考试的形式:八股文
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影响{学生模拟明朝的考试}
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
答案:甲很可能高中状元,
乙要是写得过分,有可能锒铛入狱;
对此,你有何看法?
教师讲述:朱元璋现在大权独揽,却还是不能放心睡大觉,他觉得要想让自己江山永固就要统一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于是他严格规范了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图片)明朝仍然推崇尊孔崇儒,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与前代相比明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从起股到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不允许考生自己发挥,每股又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所以叫八股文。
如果我们穿越到明朝去参加科举考试,别以为自己已经是初中生了,肯定能通过考试当上明朝的公务员,可能你连科举制的第一关童生试都过不了,不信你看(视频)
教师小结:这些精英是完全顺从皇帝的旨意,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创造精神的书呆子,八股取士成为明朝统治者加强皇权,钳制读书人思想的有力武器。所以顾炎武说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残害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厉害。所以明清两代一直有人反对八股取士。今天也有人反对高考,反对客观题的标准化、程式化,但我们现在确实找不到能够取代高考更好的公平选拨人才的办法,因为我们决不能退回到“保送”时代。
三、经济的发展
现在朱元璋已经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达到了强化皇权的目的但是一个朝代的巩固和延续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朱元璋是个聪明的人他一上台就开始恢复和发展经济。
学生阅读第四部分内容(多媒体出示)学生讲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教师补充讲述:明朝青花扁壶是明代永乐青花瓷器的代表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什么是商帮?就是一群商人一起从事粮食、布匹、食盐等买卖。这是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比欧洲出现得还早。总的来说明朝的经济比前代有所发展。
四、作业
平板做十道选择题,统计成绩,讲解错题。(附件)
五、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本课内容小组内总结,同学小结。
六、作业
看书《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故事,使原本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建立
地方三司
中央六部
二、强化皇权
锦衣卫
三、科举考试:八股文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四、经济的发展
教学反思:
四班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得快,对视频内容特别感兴趣,想让他们了解的知识看完后都能达到的目的,但是课堂上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比较少,在分组讨论时开始学生只知道在书上去找答案写在上面,我就分别到每组指导他们如何更生动形象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那一个小组学习到的知识,每个小组的讨论才热烈了。有一组的同学还受其他组的启发两个人表演了“宋濂请客”的小品,当时自己组的同学积极出谋划策,在全班表演后大家开怀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也更积极比之前更放得开。通过同学们分组自己讨论再分别向全班同学讲述内容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知道掌握得比较牢靠,在做练习题时甚至能说出哪个小组的哪个同学介绍的这个知识点。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对学生来说很难有直观的感受,我只有让他们在观看视频模拟历史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既要让他们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又要学习之后能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更有效的好方法还需要摸索学习总结。
附件一课堂练习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姓名:
班级:
得分:
1.知识点一明朝的建立
电视剧《朱元璋》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________)
A.
大都
B.
应天府
C.
开封府
D.
长安
2.知识点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2023福建福州中考)我国古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________)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3.(2023山东东营中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________)
A.
提高行政效率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加强君主权力
D.
避免藩王割据
4.(2023四川巴中南江期末)官员下朝回家后的私人活动受到锦衣卫监控,这是哪朝官员的遭遇(________)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5.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不包括(________)
A.
建立三省六部制
B.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C.
设立五军都督府
D.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6.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2023天津中考)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________)
A.
四书五经
B.
唐诗
C.
《资治通鉴》
D.
宋词
7.明朝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
设置殿阁大学士
B.
设六部分理朝政
C.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
八股取士
8.(2023山东东营中考,6,★★☆)“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________)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9.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
(2023山东临沂平邑蒙阳新星学校期末)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___)
A.
扬州
B.
苏州
C.
景德镇
D.
南京
10.(2023山东日照莒县一模)中国古代政治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强化史。下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开始于明朝的是(________)
①郡县制度
②科举制度
③行省制度
④厂卫特务制度
⑤废除丞相制度
⑥八股取士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附件二分组讨论材料
第一组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地方
行中书省
思考:行省制度始于什么朝代?
元朝的地方官制在明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废,设立“”。将原来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第二组
材料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宰相胡惟庸?
材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皇明祖训》
思考:丞相设立于什么朝代?
朱元璋杀立下“祖训”的原因?
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业合作合同模板下载
- 2025标准版国内航空、公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2024年二月份全屋防弹玻璃安装特殊场所租赁合同
- 宅改政策培训
- 买卖纠纷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办公场所租赁合同
- 保温门合同标准文本
- 新兴领域人才挖掘计划
- 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呈现计划
- 临时合作合同标准文本标准文本
-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曹顺庆 第0-6章 绪论 西方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西方文学 -西方社会生活与习俗
-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DB11T 2103.1-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物业品质巡查管理制度
- 高中物理-《互感与自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 养殖林麝合作协议书模板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2工程分析
- 大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说课稿
- 旅行社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DL 5190.2-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