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蓬溪中学周建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东方红》(截取片段)。

2、配图(毛泽东在中国近代史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

3、思考问题:核心人物是谁?领导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抛出问题:核心人物是谁?领导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预设答案: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最终的胜利果实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出示:《时代周刊》曾经刊登的文章《历史上最后一位巨人》中是这样描述毛主席的:

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几千年不世出的旷世天才。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毛泽东一手铸成的。而那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也必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他唤起了整个东方人类和新兴世界的崛起。像毛泽东这样巨大而深刻地影响过世界历史的巨人,是恐怕不会再有了。但他的精神、政治和全部意识形态遗产已永远地存留在中国大地上,笼罩着未来的全部中国历史。

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毛泽东,走进新中国成立的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一)课程整合

第一章:筹建新中国第二章:建立新中国第三章:巩固新中国

(二)教学环节

1、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教师讲述: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毛泽东将“五一口号”初稿第5条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并接受邀请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

引导问题1:阅读课本第2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预设答案: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

引导问题2:阅读课本第2页,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哪些呢?哪位作者眼光敏锐,跟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感受代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体现其代表性和广泛性,为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中“人民当家作主”做好基础铺垫。

教师讲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发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段讲话犹如时代最强音,道出了全场近千位代表和来宾此时此刻的共同心声。带着历史使命感,与会代表们在本次会议上为筹备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2)(见图5)自主学习①请为六幅图片命名。②阅读课本1-2页,结合以下图片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图自主学习图片资料

学生2-3分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之后分享发言,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图片分析六幅图片分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人民政府委员会场景、毛泽东当选主席、《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

补充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什么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补充1—《共同纲领》内容:总纲-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补充2—关于我国政治制度:“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中国民主同盟主任委员张澜在一届政协上的发言

②你知道国旗上五颗星象征着什么吗?大星星代表什么?四颗小星星代表什么?(图7)

③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含义。

(3)抛出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何意义?

预设答案:(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2)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师:第一章筹建新中国核心事件是什么?

预设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过渡】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犹如时代最强音响彻华夏大地,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下面,请各位作者进入第二章建立新中国的内容编辑。

2、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教师:第二章核心事件是什么?

预设答案:开国大典。

(2)教师设问

引导问题1:阅读课本第4页,你知道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地点吗?

引导问题2:阅读课本第4页,你知道开国大典包括哪几个流程吗?

预设情况:开国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配合老照片展示讲解。

引导问题3:你还知道关于开国大典的哪些有趣见闻或知识吗?

预设答案:54门礼炮,寓意参加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礼炮鸣28响寓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独立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引导问题4:观看珍贵影像资料《开国大典》

(3)学生合作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历史意义。结合课本第5页内容。

【教师引导】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归纳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过渡】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经过近代百余年的斗争,中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新中国是如何“守业”,也就是如何巩固政权的呢?下面,请各位作者进入第三章巩固新中国的内容编辑。

3、巩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

(1)【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

①毛主席部署:解放全国,是为至要。

②毛泽东诗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迁,人民五亿不团圆。”《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势图引导问题:截止到1950年冬天还有一个地方没有解放,是哪里?(西藏)

(2)【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①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依据是什么?

预设答案:元朝:宣政院;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

②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朱德、李济深、周恩来等到北京车站迎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③教师讲述:在此背景下,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多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会议谈判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要不要派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指出,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进藏保卫国防理所应当,不能改变。经过反复协商,最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951年5月24日,毛泽东在北京设宴款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和阿沛•阿旺晋美。(见图17)人民解放军于10月26日抵达拉萨(见图18),受到两万多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五星红旗插遍西藏高原。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再次出示《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形式图》

预设答案: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课堂小结(结合多媒体课件)

一、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北平

二、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三、巩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

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四)情感升华

【教师结语】配乐图文。

音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片段,歌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文字: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包括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云等在内,组成了共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