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实务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

仲裁和不可抗力10%15%20%55%20048.2索赔

8.1进出口商品的检验8.4仲裁8.3不可抗力8.2.1争议8.2.2索赔和理赔

8.1.1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8.1.2商品检验的机构8.1.3商品检验证书8.1.4我国商检的检验程序8.1.5合同中的检验条款8.3.1不可抗力的含义8.3.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8.3.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8.4.1争议的解决方式8.4.2仲裁第8章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索赔、

仲裁和不可抗力10%15%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

能够了解商品检验检疫、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的基础知识,应用所了解的上述知识在合同中订好相关的条款,同时还要重点掌握:

商品检验时间和地点的规定以及检验程序;

索赔和理赔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抗力的认定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仲裁协议的作用和仲裁裁决的效力。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8.1进出口商品的检验货物检验(CommodityInspection),是指专门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和其他指定的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进出口合同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数量、包装、安全性能等进行各种分析和测量,并出具检验证书的活动。8.1进出口商品的检验货物检验(Commodit8.1.1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⒈在出口国检验。

⑴在产地检验

⑵在装运港/地检验

⒉在进口国检验。

⑴在目的港/地检验

⑵在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

3.出口国检验、进口国复验。8.1.1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⒈在出口国检验。

⑴在8.1.2商品检验机构

1.国际商品检验机构。

在国际贸易中,从事商品检验上作的机构大体上有下列几类:

⑴官方机构。

⑵非官方机构。

⑶生产制造厂商。

⑷用货单位或买方。8.1.2商品检验机构

1.国际商品检验机构。

2.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

1998年7月,我国将原有的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卫生部卫生检疫局三个部门合并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作为主管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行政执法机构,由海关总署管理。2.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

1998年7月,我国将原有简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或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4月10日,国务院又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或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⑴对重要的进出口商品实施法定检验。

⑵办理对外贸易公证鉴定。

⑶对商检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⑴8.1.3商品检验证书

1.商品检验证书的种类。

我国商检局根据不同的检验或鉴定项目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种类有:

⑴品质检验证书

⑵重量检验证书

⑶数量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Quantity)

8.1.3商品检验证书

1.商品检验证书的种类。

⑷兽医检验证书(VeterinaryInspectionCertificate)⑸卫生检验证书(SanitaryInspectionCertificate)⑹消毒检验证书(DisinfectionInspectionCertificate)⑺产地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Origin)⑻价值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Value)⑼验残检验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DamagedCargo)⑽熏蒸证书(InspectionCertificateofFumigation)⑷兽医检验证书(VeterinaryInspection2.检验证书的作用。

⑴货物通关的凭证。

⑵海关计征关税的凭证。

⑶出口商议付货款的有效证件。

⑷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

⑸计收货物运输费用的依据。

⑹索赔、仲裁及诉讼的凭证。2.检验证书的作用。

⑴货物通关的凭证。

⑵海关计征关税8.1.4我国商检的检验程序

1.商品检验的一般环节。

商检机构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的工作一般包括:报验抽样检验签证8.1.4我国商检的检验程序

1.商品检验的一般环节2.商品检验的程序。

⑴进口商品的检验程序

①登记与报验。

②检验和出证。

(2)出口商品的检验程序

①报验。

②检验与出证。2.商品检验的程序。

⑴进口商品的检验程序

①登记与报验。8.1.5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1.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⑴出口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⑵进口合同中的检验条款8.1.5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1.合同中的检验条款。

⑴2.订立商检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在商检条款中必须明确检验的时间、地点及出具何种检验证书。

⑵要使商检条款与合同中的品质、数量、包装等方面的条款相互衔接,以防由于某一条款订得过于苛刻或过于繁琐以致事后无法出具商检证书,或因出证不及时而难以议付。

⑶要明确规定复验期限和复验地点。

⑷要明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⑸检验条款的规定要切合实际,规定合理的检验条件。2.订立商检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⑴在商检条款中必须明确8.2索赔8.2.1争议

1.争议的产生原因。

产生争议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三个:

⑴卖方违约。

⑵买方违约。

(3)双方均有违约责任。8.2索赔8.2.1争议

1.争议的产生原因。

2.违约的法律责任。

英国法将违约行为分有两种:

⑴违反要件。指违反合同的主要条款,如品质、数量、包装、运输等。这些条款是合同中根本性、实质性的交易条件。

⑵违反担保。指违反合同的一般条款,如保险、商检、不可抗力等,这些是合同次要的、从属性的条款。违反要件行为的受害方,可以据此撤销合同,还可以要求赔偿。违反担保的受害方,可以向违约方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但不得以此为由撤销合同。2.违约的法律责任。

英国法将违约行为分有两种:

《美国统一商法典》依违约的轻重程度,将违约分为“重大违约和轻微违约”。重大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中任何一方违约,致使另一方无法取得该项交易中应该得到的主要利益。也就是说一方的违约行为使另一方遭受了重大损失。

轻微违约是指买卖双方中一方的违约情节较轻,不影响受损方的主要利益,也就是说,一方的违约行为使另一方只遭受了轻微损失,受损方仍然获得了交易的主要利益。轻微违约的受损方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可以解除合同和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美国统一商法典》依违约的轻重程度,将违约分为“重大违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违约分为根本性违约和非根本性违约,根本性违约的法律后果是可以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非根本性违约的法律后果是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不能解除合同。

由此可见,根本性违约是违约方的主观因素所致,非其他不可预测的原因引起。根本性违约给受害方所造成的损害是实质性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将违约分为根本性违约和非8.2.2索赔和理赔

争议发生以后,遭受损失的一方,或者说受害方,向违约方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要求就叫做索赔。违约方对受害方提出的索赔进行受理与处理,就叫做理赔。

索赔和理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8.2.2索赔和理赔

争议发生以后,遭受损失的一方1.索赔对象

在实际业务中,发生索赔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⑴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索赔和理赔。

⑵是买卖双方或一方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索赔和理赔。

⑶当买卖双方中的一方或保险公司与运输公司之间的索赔和理赔。1.索赔对象

在实际业务中,发生索赔的情况主要有以下2.索赔条款。

合同中的索赔条款有两种规定方式,一种是异议与索赔条款,一种是罚金条款。

⑴异议与索赔条款

(2)罚金条款

罚金条款(PenaltyClause)亦称违约金条款或罚则,是指在合同中规定,如一方未履约或未完成履约,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约定罚金,以弥补对方的损失。2.索赔条款。

合同中的索赔条款有两种规定方式,一种是3.索赔、理赔注意事项

如向卖方提出索赔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供必要的索赔证件,其中包括商检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检验证书内容要与合同的检验条款要求相一致。

⑵合理确定索赔金额。

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向卖方提出索赔。3.索赔、理赔注意事项

如向卖方提出索赔应注意以下问题:在出口理赔工作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⑴认真审查买方提出的索赔要求,其理由是否充分,出证机构是否合法.证据与索赔要求是否一致,索赔是否在有效期内提出等。

⑵如属于船公司或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应分别转请有关公司处理。如确属我公司的责任、在合理确定对方的损失后,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赔偿。对于不该赔的也要根据事实向对方说明理由。

总之,索赔和理赔工作均应认真对待,及时处理。注意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在出口理赔工作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⑴认真审查买方提出的索8.3不可抗力8.3.1不可抗力的涵义

不可抗力(ForceMajeure)或称人力不可抗拒。是指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发生了当事人所不能预料的、无法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据此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迟履行合同,对方无权要求损害赔偿。8.3不可抗力8.3.1不可抗力的涵义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水灾、旱灾、飓风、暴雨、大雪、地震等自然灾害。二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行为、政府封锁、禁运等。但不可抗力事故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解释。不可抗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水灾、旱8.3.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事故所引起的后果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解除合同,一种是延迟履行合同。8.3.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事故所引起的8.3.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1.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一般有:

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

不可抗力事故的后果;

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方式和期限;

出具证明文件的机构等。8.3.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

1.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不可抗力条款的订法常见的有三种:

⑴概括式规定,即在合同中不具体规定不可抗力事故的种类而是作笼统的规定。例如:“由于公认的不可抗力原因而不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一方可不负责任,但应于若干天内通知对方并提供有关的证明文件。”

⑵列举式规定,即逐一列明不可抗力事故的种类。例如:“由于战争、洪水、水灾、地震、暴风、大雪的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一方可不负责任。”

⑶综合式规定,即将概括式和列举式合并在一起的方式。不可抗力条款的订法常见的有三种:

⑴概括式规定,2.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注意事项。

⑴任何一方在遭受到不可抗力事故时因立即按照合同规定通知对方,并提供有关机构的证明。

⑵一方接到不可抗力事故通知和证明后,应及时研究所发生的事故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所包括的范围。如合同中已经列举了事故的种类,但发生的事故不属列举范围,一般就不能按不可抗力处理。如合同中附有“双方当事人所同意的其他意外事故”规定的,则必须经买卖双方协商同意才能作为不可抗力事故处理。如一方不同意即不能列入不可抗力事故。但不论同意与否,都应及时答复对方。2.援引不可抗力条款注意事项。

⑴任何一方在遭受到不可抗力8.4仲裁8.4.1争议的解决方式

1.协商

协商是指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直接交涉来解决争议。双方对某一问题发生争议,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可以不拘形式和程序,不求助于第三者的介入。8.4仲裁8.4.1争议的解决方式

1.协商

具体说,协商方式解决争议对当事人具有以下优点:

⑴解决争议的速度快。

⑵保密性强。

⑶协商方式气氛平和,有助于保持甚至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⑷协商不妨碍当事人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具体说,协商方式解决争议对当事人具有以下优点:

2.调解

调解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一个第三者,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清责任,以促进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2.调解

调解是指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一个第三者,采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具有如下优点:

⑴解决争议快捷灵活。

⑵调解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⑶调解可以与仲裁或诉讼结合起来,从而使争议的解决更灵活、更具有自主性。

⑷调解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增加了解决争议的可能性。

⑸调解是在双方自愿接受调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当事人没有任何强迫。采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具有如下优点:

⑴解决争议快捷灵活。3.仲裁

仲裁也叫“公断”,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他们之间存在的争议提交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审理和裁决,裁决是终局性的,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4.诉讼

诉讼,就是打官司,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控告另一方有违法违约行为,要求法院依法给予救济或惩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争议案件,在诉讼时,一方当事人一般要求另一方当事人以赔偿经济损失或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承担违约的责任。3.仲裁

仲裁也叫“公断”,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他们8.4.2仲裁条款

1.仲裁的含义和特点。

仲裁(Arbitration)是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这个裁决是终局性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照执行。8.4.2仲裁条款

1.仲裁的含义和特点。

仲仲裁相比诉讼等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如下特点:

⑴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原则,双方须达成仲裁协议。

⑵双方当事人均有在仲裁机构挑选仲裁员的权利。

⑶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可以在另一个国家生效或执行。

⑷仲裁程序简便,费用较低,处理迅速,有利于双方今后交易的开展。仲裁相比诉讼等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如下特点:

⑴仲2.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

⑴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它有两种形式:

①合同中的仲裁条款(ArbitrationClause)

②提交仲裁协议(Submission)

⑵仲裁协议的作用

①表明双方在发生争议时自愿提交仲裁。

②约束双方当事人在协商或调解不成时,只能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③使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2.仲裁协议的形式和作用。

⑴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协议必须3.仲裁形式和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