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工师政策及法规课件_第1页
中级社工师政策及法规课件_第2页
中级社工师政策及法规课件_第3页
中级社工师政策及法规课件_第4页
中级社工师政策及法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社工师考试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的特点1、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目标2、社会政策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3、政府的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4、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5、社会政策坚持福利性的原则6、社会政策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社会政策的原则——福利性原则是指与商业性运行原则相对的概念,气几本含义是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运行原则是: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和其他各种公共资源去向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功能一、目标1、满足民生需要2、保护人权3、维护社会公平4、解决社会问题5、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功能1、经济功能2、政治功能3、社会功能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原则及基本运行方式一、基本原则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2、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原则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社会保护的原则5、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二、运行方式1、资金筹措方式2、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3、社会服务的付费方式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的构成要素一、社会政策的主题1、直接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公民、其他政党二、社会政策的对象普遍性对象、选择线对象三、社会政策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的过程一、政策的制定制定步骤:确定社会政策的优先顺序、确定社会政策的对象、确定社会政策的标准、确定社会政策的资源、确定社会政策运行机制。影响政策制定的因素:社会问题、政策资源、社会成本、社会事件、社会精英、传播媒介、执政理念二、政策的实施机构的因素、人的因素、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实施过程:政策宣传—政策分解—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现行试点—全面推进—协调与监控三、社会政策的评估四、社会政策的调整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一、倡导者二、实施者三、评估者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1、典型示范;2、建言献策;3、间接服务;4、直接服务5、外部评估;6、内部评估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社会政策的发展一、国际社会政策的发展1、现代社会政策体制的建立2、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二、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1、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政策2、改革开放以后我过社会政策3、当前社会政策发展新趋势社会政策的特点、运行及发展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1、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2、针对特定人群的法规与政策3、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4、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社区矫正和解毒法规与政策5、优抚安置6、社区建设7、公益慈善事业8、民间组织9、劳动就业1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1、社会保险12、规范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各项法规与政策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规与政策一、低保对象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居民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二、低保办事机构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保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低保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低保的有关工作。2、县级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真服负责城市低保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3、居委会跟进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保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4、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保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三、低保标准的确立依据1、直辖市、设区的市的城市低保标准由市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县级的城市低保标准,由县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2、确定标准的方式有基本需要发、恩格尔系数发、比例法等。四、低保的申请、审批和发放1、申请:符合条件的由互助向户籍所在街道办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2、审批:由街道或镇政府初审,并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审批机关应于申请日起30天内办结手续3、发放:由管理审批机构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发放五、低保的管理与监督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与法规一、农村低保的对象: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二、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和发放1、申请: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委会受乡镇政府委托,也可以受理申请。2、审批:村委会对申请人开展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组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后提出初步一件,报乡镇政府审核后,再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3、发放:原则上按照差额发放,也可以按照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农村五保供养法规与政策1、对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一屋人,或者法定人无能力的。2、内容: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攻击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办理丧葬事宜或者保障其接收义务教育所需的费用。3、形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4、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适时调整5、农村五保申请和审批程序:村民本人或者村委会提出申请,并公告,然后报送乡镇府,由乡政府自收到意见起20天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送县级民政部门,20日内作出决定。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我国城乡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对象1、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已参加城镇职工几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二、形式三、城乡医疗救助程序1、申请:向户籍居委会或者村委会申请2、核查: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政府医疗救助部门进行核查3、审批: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批。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对象1、五保户未成年人2、三无未成年人3、低保或特困户的未成年人子女4、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二、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程序: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核实,乡政府或街道办审核,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批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城镇居民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面积:50平米二、居民住房救助程序:1、材料包括:家庭收入情况正面、家庭住房状况正面、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市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2、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3、街道办级镇政府30日内进行审核并将出身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市区县人民政府住建部,住建部15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转同级民政部门,民政部门15日内提出审核一件并反馈给住建部,符合情况的由住建部予以15天的公示,成立的予以登记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一、对象:经济困难的公民二、法律援助的范围:代理、刑事辩护、公诉三、程序:代理的,向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刑事辩护的,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四、实施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对象:流浪乞讨人员二、机构: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跟进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三、程序:自愿原则我国社会工作救助法规与政策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救助内容和程序内容:春荒救助、冬令生活救助,重点是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吃饭、穿衣方面的生活困难。程序:上报:县级上报为1月10日前和10月10日前,地级上报5个工作日内,民政部统计数据为5个工作日内。核查并制定计划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一、主要内容1、婚姻家庭权享受家庭赡养与扶养的权利、居住权、婚姻自由权、继承权、财产所有权2、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生活保障权、医疗保障权、文化教育权、享受社会服务的权利3、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二、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方法1、一般方法—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强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2、具体方法: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一、主要内容1、政治权利2、文化教育权利3、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4、财产权利5、人身权利6、婚姻家庭权利二、保障方法1、行政保护2、法律保护3、社会保护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一、内容1、生存权2、发展权3、受保护权4、参与权二、方法1、家庭保护2、学校保护3、社会保护4、司法保护三、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和矫治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2、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3、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4、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四、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办法我国特定人群合法权益保障法规与政策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一、主要内容1、康复权2、教育权3、劳动权4、文化生活权5、社会福利权6、环境友好权:物理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政治参与无障碍二、方法1、加强立法2、法制宣传3、强化监督检查和视察4、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一、结婚的条件和程序1、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2、禁止结婚条件: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患有一定疾病——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3、程序:申请——审查——决定二、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三、离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收养关系的法规与政策一、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1、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收养人:未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孤儿、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送养人:法律认可的特定公民或社会福利机构,包括: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1、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样,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2、在送养未成年人的孤儿时,监护人必须事先征求得对其有抚养义务的其他近亲属的同意、3、在配偶一方死亡时,死亡方的父母要求行使优先抚养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权利的,生存一方不得将该未成年子女送养。收养人: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限制:1、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2、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双方共同收养,3、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2、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二、程序1、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2、申请:当事人亲自到场,收养人向收养等级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并跟进要求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3、审查:登记机关接受申请后,依法进行审查。34、登记:通过审查后,应办理收养等级,发给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发证之日起正式成立。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私有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符合法定条件的丧偶儿媳、女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二、遗产分配原则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均等原则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不均等原则3、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不均分遗产的原则。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遗嘱继承的内容、形式和法律效力一、内容:1、制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2、明确遗产的名称、数量、指定遗产的分配方法和份额3、规定立遗嘱人对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的附加义务4、指定补充继承人5、指定遗嘱执行人二、遗嘱的形式1、公正遗嘱2、自书遗嘱3、代书遗嘱4、录音遗嘱5、口头遗嘱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与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人民调解一、基本体制1、目前我国人民调解的主要政策是1989年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2、镇(街)调委会——村(居)调委会——调解小组三级调解网络。村民小组设调解小组,每10户设一名调解委员或纠纷信息员。3、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二、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1、依法调解2、自愿平等原则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三、人民调解的程序1、受理纠纷2、调查研究3、进行调解4、结束调解四、人民调解必须遵守的纪律1、不得徇私舞弊2、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3、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4、不得泄漏当事人的隐私5、不得吃请受礼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与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信访工作的法规与政策一、信访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二、信访的渠道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构的方式。要在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行政机关负责任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任当面反映信访事项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与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一、适用范围1、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二、任务与内容1、任务:行刑、矫正、安置救济2、内容:行为督导、教育矫正、组织公益劳动三、矫正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1、法院: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减刑、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2、检察院:加强法律监督,完善刑罚执行监督程序,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地进行3、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乡镇街道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剑鱼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4、公安机关: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我国人民调解、信访工作与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禁毒法规与政策一、目的、方针和机制目的: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只需。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机制: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跟进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的禁毒工作。二、禁毒宣传教育三、戒毒措施1、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2、戒毒治疗3、强制隔离戒毒(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拒绝接收社区戒毒的;在社区解读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毒的;吸毒人员自愿接收强制隔离戒毒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16周岁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4、社区康复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革命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一、烈士的认定二、烈属抚恤和优待三、烈士褒扬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一、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包括: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二、死亡抚恤的具体规定1、一次性抚恤金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病故:20个月月工资或是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排职少尉发放。中央军委荣誉称号,增发35%;军区级荣誉称号,增发30%一等功增发25%;二等功增发15%;三等功增发5%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三、伤残抚恤的具体规定1、残疾抚恤的对象因战致残、因公致残的为1-10级;因病致残的为1-6级2、残疾等级的认定1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完全护理依赖的。2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分护理依赖的3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的4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小部分护理依赖的5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的6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的7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的8级:器官部分缺损,有轻度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的9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明显异常,有轻度功能障碍的10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有轻度功能障碍的3、残疾军人抚恤的标准及待遇4、其他抚恤待遇残疾军人死亡,其遗属享受的抚恤待遇:因战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旧伤复发死亡的,按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金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抚恤待遇因战、因公、因病致残军人因病死亡的,对齐遗属增发12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其中因战、因公至藏的1-4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享受病故军人遗属抚恤待遇1-4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优待的具体内容一、义务兵和初级士官享受的相关优待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退役士兵安置法规与政策一、退役士兵安置办法二、退役士官安置办法1、复员安置;2、转业安置;3、退休安置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一、军队干部离退休的条件和待遇二、军队干部退休安置办法三、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一、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群众性、基层性、自治性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3、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监督活动三、居民自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1、居委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2、居委会与所在单位的关系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一、村委会的性质: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二、村委会的任务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2、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相关服务保障3、资源财产管理和保护4、自我教育5、社区矫正三、村委会的选举1、村委会负责任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2、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普遍性原则4、村委会选举的办法和程序5、对妨害或批坏村委会选举的处理办法四、村民会议1、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和评议村委会成员的工作2、讨论决定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3、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4、表决罢免村委会成员的要求5、村民会议的召开应有本村年满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必要时可以邀请驻在本村的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拍代表列席会议6、村民会议的决策应当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7、村民会议由村委会召集,或者1/10以上的村民提议,也应当召开村民会议。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城市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一、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三、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1、发展社区卫生2、繁荣社区文化3、美化社区环境4、加强社区治安我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一、发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1、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依据;2、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方向;3、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路径;4、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2、坚持社会化的原则;3、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主要任务:建立新的社区服务体系二、社区服务的主体1、政府;2、社区居委会;3、社区民间组织;4、驻社区单位;5、企业三、社区服务的内容1、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就业服务、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社区安全服务)2、社区互助和自助服务3、社区志愿服务4、社区商业服务四、社区服务的方式1、政府公共服务的方式(一站式服务、委托服务、购买服务、项目管理、服务热线)2、社区居委会提供社区服务的方式:了解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组织互助服务、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一、公益慈善的特点和领域特点:自愿性、大众性、公益性领域:。。。。二、公益慈善组织1、类型:慈善基金会、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草根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2、发展:1993年1月,吉林省慈善总会;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1993年10月《红十字会法》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为慈善机构制定的全国性法律198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004年《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截至2008年9月,各级基金会有1361家三、公益事业捐赠的主要规定1、公益事业捐赠的原则:平等、自愿、公益、合法与符合社会公德、国家鼓励2、捐赠人与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3、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4、对捐赠人的优惠措施对企业捐赠的优惠措施:企业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个人捐赠的优惠措施:捐赠支出准予在所得税税前扣除;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优惠措施:可按程序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对境外捐赠的优惠措施: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彩票与公益事业的发展一:发行1987年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发行福利彩票(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券)1994年国务院批准原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发行体育彩票二、彩票公益金返奖比例不得低于50%;发行费用不得高于15%;公益金不得低于35%彩票公益金按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结余转下一年继续使用,不得用于平衡一般预算。彩票公益金按50:50的比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彩票机构分别上交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三、彩票对公益事业的促进1、国家发行彩票是筹措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2、国家发行彩票为人们提供了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平台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志愿者服务法规与政策一、志愿服务的特点自愿性、非营利性、无偿性二、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规定1999年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2007年,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2005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1999年8月5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11次会议《广东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条例》三、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对亚洲、非洲的国际援助1981年,开始长期的联合国志愿人员项目的合作80年代后期,我过开始有自己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90年代初期——全国性志愿者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法规与政策社会团体法规与政策一、社会团体成立登记1、免予社团登记的社会团体:参加政协的人民团体、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内部活动的团体。2、成立社团的条件:会员数达到法定要求——单位会员30个、个人会员50个;混合会员50个。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固定住所。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合法资产和经法来源,10万全国;3万地方。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社会团体变更登记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变更备案。换届时,无论是否变动,均要按相关规定及时办理负责任变更备案手续。三、社会团体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部分收入项目可免征企业所得税:财政拨款。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社区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收取的会费。社会捐赠四、社会团体的年检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收年度检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本社会团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的情况级财务管理的情况。五、社会团体的终止1、注销登记2、撤销登记,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为开展活动。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法规与政策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一、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变更登记三、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与税收政策1、应纳税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为纳税人2、有应纳税收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3、有应纳税收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按期进行纳税申报4、对涉及征税的收入项目,应统一使用税务发票,但按规定可使用财政收据的除外5、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下列收入项目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一是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三是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时间未超过6个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参加当年的年检。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年检材料,经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初审意见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终止1、申请注销2、依法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法规与政策基金会管理法规与政策一、基金会的分类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二、设立基金会应具备的条件1、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WRMB;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不低于400WRMB;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200WRMB;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3、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4、有固定住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基金会的组织结构理事会和监事四、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公益事业指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