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童年趣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触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鼓励有创意地表达。2、选择一件童年的趣事来写,写出趣味,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3、自拟作文题目,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童年趣事的作文,在浏览的基础上摘录若干个精彩片段。2、《童年》歌曲磁带。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触发回忆。1、启发谈话,触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1)(播放歌曲《童年》,在乐曲声中,教师有感情地导入)同学们,童年生活如一个个美妙的梦,童年生活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歌,听着《童年》这首优美的歌曲,怎能不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因为我们童年的故事也如一颗颗七彩的水晶石,折射着太多的稚趣和欢乐。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生活用笔写下来,那该多么有意思啊!(2)回忆童年故事,选择最有趣的事说一说。2、交流汇报,广开“材”路。(1)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自己说给自己听。(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童年趣事,畅谈各自的感受。(3)谁愿意把你童年的乐趣和大家分享?二、指导构思,有序表达。1、读写联系,领悟表达方法。(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读了许多有关童年趣事的作文,谁愿意把所摘录的精彩片段读给大家听一听?(2)在如何安排材料上,你感悟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归纳:安排材料的方法通常有两种: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来组织安排材料。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一步一步从头写到尾,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变化才出现这样的结果。(3)引导学生细读体会,自拟题目,自主选择表达的顺序,列出习作提纲。2、学生根据习作提纲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教师来回巡视,相机进行个别辅导。三、评议修改,完善习作。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文章不厌百回改”,孔尚任写剧本《桃花扇》,十五年中作了三次大修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大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小学生呢?2、自主评议。自读习作,看有无添字漏字、有无病句,是否写具体。3、小组评议。四人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互批互改。4、集体评议。选择典型习作三篇,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写出了童趣、是否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了等。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5、各自再次修改习作,进行誊写。四、佳作欣赏,激励评价。1、分四人小组评赏习作。2、出示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作者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共享成功发快乐。3、请本次习作中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朗读他们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鼓励。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向报刊投稿。教后反思:

第一篇:《加减法的验算》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加减法的验算》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27、28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3、通过加减法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加减法的验算。2、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具准备课本第27页的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2+25=44-23=41+32=56-38=27+22=83-47=54-29=45-22=84-34=37+23=2、根据128+247=375,请你写出两个减法算式。3、根据586-315=271,请你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提问: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教师:任何一道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说明加减法是有一定联系的。二、教授新课1、教学例题1。(1)出示课本27页的主题图的第一幅。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如果要求“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法清楚列式的根据。列式:135+48=183(元)135+48183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还要学会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能及时地了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那这道题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2)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A、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48+135=183B、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183-135=48或183-48=135(3)注意: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地算一算,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4)练习(完成课本第27页的“做一做”)。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讲“你是怎样验算的?”2、教学例2.(1)出示课本第27页主题图的第二幅。师:妈妈付了200元钱,那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呢?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列式:200-183=17(元)200-18317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把减的过程口述一遍)师问:那怎么能知道阿姨找得对不对叫呢?(要进行验算)讨论一下,有几种验算的方法?(2)验算的方法:A、把付出的200元钱减去找回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183元。200-17=183(元)B、把付出的钱183元,加上找回来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出的200元钱。183+17=200(元)C、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的“做一做”)。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一题。学生完成后,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验算的?”2、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习七的第2题。讲评时,要学生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订正。3、完成课本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3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一个加数=和—别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加减法的验算)加法该怎样验算?减法又该怎样验算呢?学习的快乐吗?教后反思:这节加减法验算的教学时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机会,吸引不同程度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愉快合作。但是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关心他们,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教学中抓好两头带动中间,真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第二篇: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加减法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加法验算教学”教材通过主题图给出生活情境(妈妈买一套运动服138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要多少钱?)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引入加法的验算教学。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的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加减法的验算;难点是加减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整个过程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由学生说出验算方法。验算虽然初次接触,但是许多学生因为有生活中检验的经验做积累,有少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很快找到验算的三种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由于是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总结,学生们很快掌握验算方法,并很快理解了加减法互逆关系。在减法的验算教学我也是采取如此的方法。并且比较两种验算方法的不同。课后我自认为自己非常成功,孩子们真正将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学到家了,但是从课后反馈看,班级出现了明显的两级风化,部分孩子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不仅多,而且说得很清楚,还有一部分学生两种验算方法混淆不清,乱做一气。当时我在想,如果只是为了考试,我加法和减法都只教一种最简单的验算方法多好,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保证比现在要好。可是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简单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思维与方法,理解数学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想到这儿,我顿悟了,对于那部分混淆不清的学生,我要通过其他教学手段,给时间让他们充分理解,我相信只要我始终抱着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我相信真正学不好的数学的学生会越来越少。任课人:吕宗菊

第三篇:《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城关四小徐春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45+56=10156+45=101-56=101-45=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二、新课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135+418183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教学后,反思自己整个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我的感悟和收获:在这节课的中,我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且为自己的方法找理由和根据,并且对探究出的验算方法进行验证,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教学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中集中编排,为了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我还颇费一番心思。就拿加法验算教学来说吧,根据教材主题图给出的生活情境(妈妈买一套运动服138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一共要多少钱?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引入加法的验算教学。整个过程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由学生说出验算方法。验算虽然初次接触,但是许多学生因为有生活中检验的经验做积累,有少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很快找到验算的三种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由于是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总结,学生们很快掌握验算方法,并很快理解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在减法的验算教学我也是采取如此的方法。并且比较两种验算方法的不同。课后我自认为自己非常成功,孩子们真正将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学到家了,但是从课后反馈看,班级出现了明显的两级风化,部分孩子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不仅多,而且说得很清楚,还有一部分学生两种验算方法混淆不清,乱做一气。当时我在想,如果只是为了考试,我加法和减法都只教一种最简单的验算方法多好,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保证比现在要好。可是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交给学生简单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数学思维与方法,理解数学各种运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想到这儿,我顿悟了,对于那部分混淆不清的学生,我要通过其他教学手段,给时间让他们充分理解,我相信只要我始终抱着让学生学习终身受益的数学。我相信真正学不好的数学的学生会越来越少。

第五篇:教学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教学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花小董祥国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验算的基础。但开展本课教学内容时并非简单地从一个纯计算题入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购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体验在实际情况中验算的必要性。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验算,所以在小组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验算也不一定正确,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在安排练习时设计了诊断等多种形式的习题,是学生感悟到了无论是计算还是验算都需要认真仔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理解验算也是判断计算正确与否的一个方法。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加法与其减法验算的关系,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没有很好的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练习时书写不规范;3、引导学生体验验算是检查计算方法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或备课中,我会更仔细的研究教材,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世说新语》之《期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之《期行》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主要写了陈元方和父亲友人的对话,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则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诚信”乃立世之本的道理。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学情分析:1、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文言文,加上乡镇中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已经有了一点肤浅的文言知识,能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2、这则短文所述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3、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教学本文,应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优秀品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翻译难理解的句子,了解故事大意,分析人物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取情感体验,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学习古人懂礼知仪的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结合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2、通过故事内容,推究文章内涵,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2、生成问题策略:“生成”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时,给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有效的“生成问题”,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译读课文,把握内容--悟读主旨,质疑探究--创读课文,指导人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阅读理解这个故事,由王戎的善于思考,聪慧机敏,引出《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像王戎这样聪敏机智的儿童,导入新课《期行》。2、简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由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原书八卷,分为德行、言语、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类。“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学生认真听读欣赏。2、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课件展示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1)读准字音:如“尊君在不?”读fǒu,(2)读好节奏:把握停顿,准确断句。如“君/与家君/期日中。”(3)读出情味:由两位同学分角色进行表演,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3、师生评价,共同纠正:要重点读出友人“礼--怒--惭”的语气和情感变化。要把元方维护父亲尊严,有理有据地驳斥友人“无信”“无礼”和入门不顾的小孩情态表现出来。4、背诵课文。三、译读课文,把握内容1、教师提示,课件展示自译方法:(1)留:国名、人名、地名、年号等保留不译例:陈太丘,元方。(2)补: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例:(太丘)去后(友)乃至。(3)比:比较异同。例:尊君:你父亲;君:你、您;家君:我父亲。(4)参:参考课文注释或工具书。(5)积: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积累文言词汇。2、自读自译: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教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注释,尝试翻译文章,并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3、学生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疑难问题。(教师适当指导。)4、把握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后理出文章的两个层次,前半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后半部分通过元方和客人的对话阐明寓意。四、悟读主旨,质疑探究课件展示探究问题1、友人为什么怒?2、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反驳的?3、试对人物进行评价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见解都要予以重视,因为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见或超出教学预设的.教学情境,这时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积极应对,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搞好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特别是评价人物时,要客观、公正、全面。在经过师生相互的活动之后,达成共识:1、因为陈太丘没有等他,认为陈太丘没有守信。2、一是“无信”,二是“无礼”。3、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敏机智、懂礼识义。4、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要做一个明礼诚信的人。五、创读课文,指导人生课件展示“八荣八耻”内容,提出问题:1、如果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这则故事可以作为哪方面的教材?“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学生讨论后明确: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2、请选择一句或者写一句关于诚信的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创诚信校园,树诚信学风,做诚信学子。诚信为本,学做真人。诚信为荣,失信可耻。我诚信,我美丽.我诚信,我自豪!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芸芸众生;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精华。希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