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选择判断总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学院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单项选择题:1.为了防止受弯构件少筋破坏,应适用条件[C]V>0.25卩cfcbhoB. b C.A s>As®D・ 以上都不对2•混凝土的双向受压强度与压应力的比值有关,当横向应力与轴向应力之比为 0.5时,双向受压强度最大可提咼 [A]A.25%B.35%c.10%D.16%3.当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等级为C25-C45时般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A]A.25mmB.30mmC・35mmD.40mm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保证率为参考取值依据)[D]A.50%B.75%C.85%D.95%5.在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屮,规定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控制在 0.002以内时HPB235HRB335HRB400热轧钢筋均能达到抗压屈服强度热处理钢筋可以达到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越高,钢筋的应力就越高与混凝土无关,各级钢筋都能达到自身的屈服强度6.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大偏心时M相同N越小越不利;N相同时6.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有(大偏心时M相同N越小越不利;N相同时M越大越不利)A.M不变时,N越大越危险B.M不变时,N越小越危险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D.N不变时,M对配筋无影响(与双筋截面一样)7・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截面设计时要令x=Ebho,这是为了(与双筋截面一样)保证不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保证破坏时,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使钢筋用量最少保证破坏时,靠近轴向压力一侧的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8・ 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有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都属于脆性破坏都属于塑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剪压和斜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9・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值至少应取99后张法构件1000N/mm;先张法构件800N/mm先张法构件100N/mm;后张法构件80N/mm所预加预应力总值的一半所预加预应力总值的15%10・下列情况屮,属于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A.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B.挠度超过规范限值结构或构件视为刚体丧失平衡预应力构件屮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11・螺旋箍筋柱可以提高抗压强度,其原因是螺旋筋参与受压-B.螺旋筋使混凝土密实C.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混凝土屮不出现内裂缝C.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筋使混凝土屮不出现内裂缝12.一般梁的截面限制条件取 Vw0.25卩cfebho,其目的在于 [D]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B. 防止箍筋屈服c・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D.防止发生斜压破坏(同时也防止梁在使用时斜裂缝过宽)13•使混凝土产生非线性徐变的主要因素是 [D]A.水泥用量B.水灰比的大小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成线性关系c.-徐变变形与持续应力为线性关系C.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成线性关系c.-徐变变形与持续应力为线性关系14.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主要破坏形态有三种。对同样的构件,其受剪承载力的关系为 斜拉破坏v剪压破坏v斜压破坏A.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二斜压破坏〉斜拉破坏C.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D・一般会发生(斜压破坏类似超筋破坏)15•箍筋配置过多,而(截面尺寸又太小的梁,[A]剪压破坏类似正截面适筋破坏)C.斜拉破坏(类似少筋破坏)A.斜压破坏B.16°*腓嘀段专生徐变是是徐变与应力之间的关[c]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D.- 瞬时变形和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17.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应A.在截面四角必须布置,其余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c.-在截面下边布置18•—般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A.B.A.在截面四角必须布置,其余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c.-在截面下边布置18•—般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当A.B.在截面上边布置在截面左右两侧布置[c.19.A.增大箍筋直径和减小箍筋间距加配弯起钢筋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直径较小的钢筋V>0.25fecbho时,应采取的措施是B. 提高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D. 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应尽量采用B. 直径较大的钢筋多种直径的钢筋D.D. D. 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D]横向受压,纵向受拉,可提高抗压强度三向受压能提高抗压强度[A]割线模量D. 变形模量[D]20°在懈嶄齬缶瞬麴构件的变形时,截面刚度应取A.最大刚度B.最小刚度c.平均刚度 D・1.5 倍的平均刚度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A]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 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通常是无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D. 裂缝的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1A.防火、防锈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23•混凝土若处于三向应力作用下,则呈现A.横向受拉,纵向受压,可提高抗压强度C•三向受压会降低抗压强度 D.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A.原点弹性模量B.切线模量 c・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是考虑了A.初始偏心距的影响 B. 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附加弯矩c.两端约束情况的影响 D. 的影响以支承条件为()26•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 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较支C.两端不动较支D. —端嵌固,一端自由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两端约束情况越好,则稳定系数 (I。与构件两端支承长度有关,两端固定TOC\o"1-5"\h\z1。越小,则稳定系数越大、承载力越大 ) [A]A.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定—般来讲,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配有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同配有普通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前者的承载力比后者的承载力 [B]A.低 B. 高 C. 相等 D. 不确定对长细比大于12的柱不宜采用螺旋箍筋,其原因是 [D]A.这种柱的承载力较高 B. 施工难度大C.抗震性能不好D. 这种柱的强度将由于纵向弯曲而降低,螺旋箍筋作用不能发挥轴心受压短柱,在钢筋屈服前,随着压力而增加,混凝土压应力的增长速率 [C]A.比钢筋快B.线性增长 C. 比钢筋慢 D. 与钢筋相等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柱A配筋率大于柱B,则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程度是 [B]A.柱人二柱B B.柱心柱BC. 柱Av柱BD.不确定32.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A.混凝土压碎,纵筋屈服 B. 混凝土压碎,钢筋不屈服C.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D. 间接钢筋屈服,33•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是A.Ia状态A.柱人二柱B B.柱心柱BC. 柱Av柱BD.不确定32.与普通箍筋的柱相比,有间接钢筋的柱主要破坏特征是A.混凝土压碎,纵筋屈服 B. 混凝土压碎,钢筋不屈服C.保护层混凝土剥落 D. 间接钢筋屈服,33•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是A.Ia状态B. na状态C・川a状态34・建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所依据的破坏形态是A.少筋破坏 B. 适筋破坏 C. 超筋破坏35.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B.柱子才破坏D.D.第祁介段界限破坏A. bB.XwEbho C・3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屮,截面抵抗矩系数[A]A.E(1-0.5E)B・E(1+0.5E)D.s取值为(内力臂系数为C选项)pWpmaxC.l-0.5ED.1+0.537.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所规定的限制条件是A.规定最小配筋率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38.A.-规定最小配筋率C・-规定最小截面尺寸限制为了避免斜压破[C]B・(和最大配篩率B.D.39・血图必须包住M图,才能保证梁的规定最大配筋率)D.规定最小配箍率(避免斜拉破坏)为了避免斜拉破坏,在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规定最大配筋率规定最小配篩率[A]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A.正截面抗弯承载力c鈔端面箱前気栽力 n《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纵向钢筋弯起点的位置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C]A.0.3ho B.0.4 hoC.0.5 ho D.0.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梁、板类构件,不宜大于 [A]A.25%B.50%B.C.75%D.100%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柱8.8.类构件,不宜大于A・A・25%B・50%C・75% D・100%43・100%43・偏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二阶偏心矩的影响的因素 D.是 匚A•eo B• ea C• C・ Eb44・判别大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条件是E>Eb(小偏压)A・nei>0・3hoB・nei<0・A・nei>0・3hoB・nei<0・3ho随着轴向力的减少而增加大偏压时随着轴向力的增加而45・偏压构件的抗弯承载力D.增加46A.钢銅潮吐砂勸昭删制別大、小偏心受拉的根据是S•[D]B.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C・受压一侧混凝土是否压碎 D・ 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47・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错误的说法是 [A]A.如果E>Eb,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这是小偏心受压破坏)B・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 N的作用点的位置4&下面的关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弯曲刚區塑辦弯骗骚着时间的增加而减A.-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荷载增大而减小 小C.~截面弯曲刚度随着裂缝的发展而减小 -D.-截面弯曲刚度不变49.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等级为( 三级 〔C]50A•《涌護土结构谧|•规范》规定绻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朵应低于四级A.C20 B.C30 C.C35 D.C4051•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构件中,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T M应为A.TII+T12 B.A.TII+T12 B.T1I+T12+t13C.(T11+T12+T13+T14D52.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tA.两次升温法B.采用超张拉 C.增加台座长度 D.53.对于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的损失,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应力松弛与时间有关系应力松弛与钢筋品种有关系应力松弛与张拉控制应力的大小有关,张拉控制应力越大,松弛越小(Tii+12+(T13+(T叫I超另法是采用两端张拉[D.进行超张拉可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A.D.进行超张拉可以减少,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其他条件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延性A.相同 B. 大些 C. 小些 D.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使用条件下,构件截面混凝土A.不出现拉应力B.允许出现拉应力C.不出现压应力 D.[大很多[允许出现压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做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C20B.C30C.C35D.C40A.C20B.C30C.C35D.C40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相邻结构单元屮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在内力组合Z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在内力组合Z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C.在内力组合Z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D.C.在内力组合Z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D.在内力组合Z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 J否则打“X。每小题1分。)第1章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X)混凝土在三向压(V)2混凝土在三向压(V)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V5.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X)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6・6・C20表示fcu=20N/mm。 (X)7.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混凝土受压(V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混凝土抗(V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混凝土抗(V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大而增大。(X)10.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混凝土受拉时的弹(V)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