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_第1页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_第2页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_第3页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_第4页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谈有关SARS的常识问题2003.11一、 SARS还会“卷土重来吗”?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有可能提出这个问题,也的确有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牵涉到科学和其他问题。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用“卷土重来”这个词并不十分恰当,他给人恐怖感,并夸大了今后SARS可能再度出现的严重程度。用科学的头脑去思维,用传染病学的一般规律去判断,今冬明春SARS还将出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其影响范围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对社会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等的影响绝对不应该超过去冬今春,即使有发病,也不会造成流行,发病人数不可能很多,可能只是在局部地区散发,否则,我们岂不是要否定我国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创造的、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卓有成效的和成功的防治经验?二、 SARS不可能来无影去无踪传染病的“一贯行为”应该是来去有踪有影。现在的问题是,病毒究竟到哪里去了?关于果子狸是不是病毒来源等问题争论很多。我的个人观点是,变异的冠状病毒很有可能存在于某种保存病毒的动物中。比如,乙型脑炎病毒就存在于猪体内,可以在猪之间传播,夏季时蚊子作为媒介,把猪体内的病毒传播给人。究竟何种动物保存冠状病毒需要给科学家以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发现。还有一种现象,有些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可以正常地寄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比如人的咽喉部,但是SARS冠状病毒不太可能“正常寄生”,因为它的毒力很强,它不可能非要等到寒冷的季节才攻击被寄生者,何况即使是在夏季,人也有可能生活在20°C左右的环境中,比如当空调器的温度很低时。但迄今除了新加坡的一例实验室感染病例外,今年夏季没有新发病例。三、 保持头脑清醒,SARS没有那么可怕请大家先看一个表格。2003年7月10日SARS统计数据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治愈病例治愈率(%)世界各地8437812744988.29中国内地5327348494192.75中国台湾6718450675.41中国香港1755298143181.54注:上表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03年7月10日我们根据表上的数据再根据最近得到的数据做一次组合:中国内地有13亿人口,SARS患者5327例(5327/13亿),发病率为千万分之五点三!最后的统计数据显示,SARS的病死率低于5%。作为一种传染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如此低,我们何足为惧?殊不知我国每年新增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就多达900万!大家可能知道一些历史上有关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些令人恐怖的数据和情况,大家也可能从其他科普读物上了解到许多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预后的情况,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如此我相信你们不应该对SARS再有过多的恐惧。四、SARS冠状病毒存活的时间和条件请大家注意医学科学研究结果和医学实际之间的差距。SARS冠状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4〜5天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我们不能直接理解为存在于物体表面的病毒在5天内有传染性。道理非常简单:科学家在研究病毒生存能力的时候,在不同时间内把物体表面的病毒“搬回”到适合病毒生长的一种细胞中,并给以很好的营养物质,于是濒于死亡的病毒一旦进入足以救它性命的生长环境中,绝大多数病毒也就活过来了,可是如果把这些病毒同样“搬到”人体内,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人体是有天然的抗病能力的,如果病毒量很多,毒力很强,或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那当然有可能抵当不住。但是在体外(物体表面)挨饿、光照(紫外线)了很长时间的病毒攻击力已经丧失很多,致病力可能就没有了。可以形象化地举一个例子:两军作战,一名重伤员被送到自己战友的队伍里,军医们立即实施抢救,他可能获得了新生;如果落入敌方阵营,作为一个奄奄一息的俘虏恐怕没有那么好的“待遇”,最终难免一死。这个例子是否可以说明一点问题呢。在此我提议对待纯科学研究的一些结果,也要学会分析。五、 SARS是可以预防的在谈这个话题之前先要谈谈SARS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首先,SARS一定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呼吸道,虽然有人认为眼睛的球结膜可以染毒,但通过这个途径一般是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过程中防护不到位造成的。至于经皮肤和消化道传播的证据不足,蚊虫叮咬传播更是无稽之谈。其次,既然是呼吸道传播,还要强调一定是近距离飞沫传播。请注意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近距离。钟南山院士反复强调1.5米至2米的危险距离。我们在小汤山医院工作时,也反复强调医务人员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接触要保持这个距离。为什么是这个距离呢,道理很简单,在这个距离以内,病人的飞沫很容易“飞”到接触者,并被吸入,但是病人的飞沫一旦进入空气,尤其是超过2米的距离,就会马上被分散,或者说被稀释,病毒的浓度很低,不足以构成感;第二,不通过空气传播。有事实为依据:我们有许多医院的SARS病房就在我们工作人员附近;小汤山医院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距离SARS病区仅80米。680名病人在病区里住着,病区的上空及其四周的病毒肯定不少吧,但是我们的医务人员的确是安全的,小汤山医院1383名官兵没有一人感染。六、 正确地戴口罩和通风透气是预防SARS的可靠方法我们了解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那么我们自然就知道如何去预防。最佳的预防措施就是正确地戴口罩。一定要强调正确,怎样才算正确?这在医务人员和一般预防是有区别的。医务人员戴的是3层口罩,是否过度不在此讨论。作为一般防护,要强调到位,告诉大家几个不要:不要把鼻孔露在口罩外,否则等于没戴;不要用手反复拉扯、搓揉口罩,这样容易把口罩表面可能携带的病毒“揉”进去,失去戴口罩的意义;不要戴单层的纤维口罩,那种口罩太单薄,没有过滤或阻挡病毒的作用,一定要戴16层以上的面纱口罩,或N95口罩。但是与SARS直接地近距离接触是最危险的,正确地戴口罩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医务工作者。既然我已经告诉大家空气不会传播病毒,那么当你在室外非公共场所,比如走在大街上就大可不必戴口罩了,除非你是为了对付环境污染。去年上海只有8例SARS病人,而且都收住在医院里,但是在大街上半数以上的人戴着口罩,成为2003年上半年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希望今年不再出现。但是,一旦发生SARS流行,大家如果去公共场所,我倒是不反对戴口罩,但正如前面所说的,要正确。通风透气是目前预防SARS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过去的实践表明,那些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的医院,他们除了做好了呼吸道预防之外,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打开所有门窗,让空气流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的浓度。七、 药物预防SARS有效吗?至于说吃药有没有预防作用,目前没有定论,但是人人都吃药肯定是一种缺乏理性的过度防护的表现。顺便说一句,现在人人都要求注射流感疫苗也是一种过激行为。据说理由是通过减少流感的发生,以便于降低确定SARS病人的工作难度,我们能用荒谬来形容这种做法吗?鉴于SARS在老年人,尤其是有其他慢性病的老年人不仅患SARS的几率高,而且一旦发病后病死率也比较高,所以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在SARS流行时,尽量少外出,少去医院,更不要去探望SARS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SARS病毒疫苗。但疫苗的研制、开发还有待时日。前一段时间医学界曾一度过于急躁,个别科学家偏离实际说了一些过头话,媒体也有不当之处。针对一个全新的感染病,在对病原体还没有十分确切的了解之前,设想很快出现可以用于预防的疫苗是不现实的。大家可以期待着,也许2年、3年,也许要更长的时间。我说的是也许,因为这很难预测。八、 SARS是可治的早先,由于医务人员对突如其来的SARS一无所知,在诊断方面、医护人员防护和治疗方面都走了不少弯路,医务人员也因此受到重创。广大医护人员经过去冬今春的战斗洗礼,经过与SARS病毒的零距离较量,我们已经不再是茫然无知。医学界在治疗SARS方面已经积累和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尤其是在今年SARS流行的后期,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就能说明问题。当然,我们迄今对SARS还知之甚少,但我们除了已经掌握了一套可行的治疗方案之外,我们还获得了了一些在治疗方面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比如,老年病人,有基础疾病,尤其是各种慢性疾病的人,疾病发展势头过快的人,治疗中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多个器官损害的人等等,往往预后不好,医务人员会倍加注意,积极应对。相信,随着对SARS的流行病学规律、病原学、病理机制、预后的影响因素、新药的开发等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SARS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被征服。九、正确地表述SARS很有必要大家可能注意到,在我的文章自始至终没有读到“非典”这两个字。为什么?因为,把SARS用“非典”来描述是错误的!“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而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群古老的疾病。“非典型”是相对于“典型”而言的。在我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认识不足的时候,医学上早就与“典型的”肺炎打了多年交道,这就是“大叶性肺炎”,又称“肺炎球菌性肺炎”。这个病属于细菌感染,虽然目前也出现了耐药菌株,但总的来说治疗的难度不大。后来,医学家发现,有不少临床上表现有肺炎的症状,但肺部的X线表现不同,常规的青霉素治疗无效。经过不断研究才知道,这些不典型的肺炎可以由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多种病毒引起,医学上把这些有别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肺炎统称为“非典型性肺炎”。按照上述定义,SARS当然也可以归类于“非典型性肺炎”,但是,一方面SARS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特殊性,另一方面它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我国把SARS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取四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即SARS)。可是,我们的许多政府文件(官员)、报刊杂志(记者),只图省事,无论是在文字性的材料上,还是在口头上离不开“非典”、“抗非”,这是错误的,需要纠正。当然,国内外学者对5ARS”这个名称也有争议,但是至少在现阶段我们还是应该用公认的、统一的名称为宜,以免贻笑大方。十、SARS病人康复期的一般问题不少SARS病人康复后有许多担忧,比如还有没有传染性了?肺的损害会不会继续?有没有可能复发?等等。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回答几点:第一,凡是康复出院的病人肯定是没有传染性的,因为所有SARS病人的出院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就说小汤山医院,科室主任对病人是否可以出院没有最终决定权,必须经过专家组成员确认。从科学上讲,大多数病人住院时间都在近30天,到了这个时间病人体内已经没有病毒,也不排毒。第二,SARS病人患病后的确会出现部分肺纤维化,但是迄今的研究没有发现,这种纤维化的过程不是进展性,也就是说康复后,纤维化就随着停止了。已经有报道,有些病人在住院期间肺功能很差,但出院之后,肺功能逐步改善,并已经达到病前的水平。我最近多次见过我的一位曾经因为抢救病人而患SARS的同学,目前完全正常,没有任何呼吸系统的障碍。第三,关于复发的问题。这是一个很严肃的科学问题。大家知道,SARS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旦治愈不存在复发的问题。但是,由于冠状病毒有比较高的变异率,所以即使是得过SARS,也有可能在被变异了的冠状病毒再感染。另外,SARS病人恢复后体内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也就是说,抗体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逐渐消失,如此,患第二次SARS的可能性也就存在了。当然,毕竟SARS的发病人数比较少,我国各级政府对SARS的防控管理很严,措施到位,今后大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大家大可不必为此忧虑。十一、SARS病人康复后的心理障碍问题在小汤山医院我曾多次接到康复出院病人的咨询电话,绝大多数病人的问题都属于心理障碍的问题。我在此仅举两例:关于SARS病人“康复心理治疗”的问题。举两个典型的例子:例1,女性,教师,出院两周后,主诉每天发热难熬,没有其他任何症状,自己多次测量体温,均为正常,去一家综合型大医院复查过,验了血,拍了胸部X线片,没有任何异常,医生告诉她没病,回家吧!可是回家后还是自觉发热。我详细询问了得病、住院和出院后的有关情况。这个病人患病期间曾高热10天不退,出院前一周还一度有过低热,但后来恢复正常,出院时她仍向医生主诉发热,医生告诉她体温正常,没事。但在她的感觉里,“热”,一直存在着。根据以上情况我判断显然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我把SARS这个疾病的有关医学问题向她作了详细介绍,并明确指出发热必须有测量的体温结果为依据,开导她不要总是陷于疾病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有必要的话可以去看看中医,用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和她通话的时间持续了半个小时以上。后来她告诉没有去看中医,但已经不再有明显的发热感觉了。例2,男性,大一学生,出院一周,主诉胸闷,每天都有,没有其他症状,没有去医院复查。其实他除了偶有胸闷的感觉外,其他一切均好,睡眠、食欲都佳,没有气急的症状,每天还要打球,而且比较剧烈,但运动过程中没有气急和胸闷的感觉。胸闷往往发生在坐着和无聊的时候,如果有精彩的电视节目,不再有胸闷。这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官能症,但对他本人来讲这种感觉的确存在。我掌握了这个情况之后,耐心细致地把“神经官能症”这个医学名词的概念解释给他听,并就他本人的情况作了分析,嘱咐他要学会转移思想,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肺脏上。他听了之后表示完全理解。十二、SARS的研究进展SARS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很多基础试验室和临床科学家都投入了很多精力研究SARS的许多未知课题。关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等问题比较专业化,不在此多谈。目前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病毒的来源和预防的问题。前面和大家谈到过SARS不可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根据SARS一系列表现规律大多数科学家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