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史料研读和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史料阅读和说课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为何新?如何新?新何用?

为何新——课标理念新、教材内容新如何新——大概念教学、主题化教学、有结构、有情境、有目标新何用——实现素养落地、强化情怀培育、彰显国家意志现实的矛盾——高一课时少,纲要内容容量大,如何在“统摄”和“分解”的教材内容整合中如何促新?可操作的层面——以精选主题材料来构建史学情境,以问题链条设置来操作探究活动,以师生互动解答来实践素养能力。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是人教版高中教材第()单元第()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是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旧的说课模式?新的说课模式是否不同?一、析课标,说教材:

析在提炼主题,形成概念;

说在简化内容,构建逻辑。二、抓重点,破难点:

抓在营造情境,设置问题;

破在引发探讨,解决矛盾。三、明学情,定教法:

明在了解生源,适度分层;

定在精准备课,因材施教。六维度的教学预设共同指向学生的发展。新的说课模式?形式可新,旨归同道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①袁氏独裁和《二十一条》: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开始步步独揽大权的活动;1912年国会选举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胜利,其领袖宋教仁随即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中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二次革命”由此爆发,以失败告终,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的《中国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4年8月,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经过谈判,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②复辟梦碎和护国战争:1915年,参议院所谓“尊重民意”为理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在一片所谓“劝进”中袁世凯于1916年称帝,改元洪宪。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全国人民声讨袁世凯破坏共和行径,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①军阀混战、“府院之争”和护法战争: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不久死去,北洋军阀失去统御的中心人物,加上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当时主要有英美支持的直系、日本支持的皖系、非北洋系的东北奉系张作霖,以及各省的中小军阀;各军阀拥军自重,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就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并为了实现权力合法化重新召开了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北京政权出现了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府院之争”,随后张勋以调解纷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居,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17年,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借孙中山名望争权夺利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之职,通电表示“南北军阀实为一丘之貉”。综合所述,民国初年由于无法确立西方式的共和政体的权威,导致各种矛盾尖锐,政治上分崩离析,陷入军阀混战和割据的局面,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②中国参加一战: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随即,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3.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①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原因和条件在于,中国民国建立后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事无暇顾及中国,客观上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创造了发展的机遇,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在于,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速度发展迅速、体系轻重失衡,欠缺完整、两力量无法与外资相抗衡、地位自然经济仍占经济地位、时间短暂。影响在于,以纺织、面粉等为代表的轻工业系统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如荣氏兄弟等;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②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民众日常生活也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如改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①背景和条件: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立宪失败,人们开始反思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依然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和阶级的基础;直接原因是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一批知识分子以北京大学为舆论阵地,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②主要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初,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聘请延揽众多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后迁往北京,和北京大学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成为编辑部成员,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的主张: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响应,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③主要影响: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新文化运动也起到对国民政治启蒙的作用,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新文化也在学术、伦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转型变革作用,如各种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促进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一、史料研读材料一

当时相当普遍的社会心理是厌乱思定,认为民国成立,革命时期已成过去,现在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具有治国经验和能力的人出来担当这个任务,袁世凯似乎就是这种强有力的人。同梁启超比较接近的著名记者黄远庸写道:“袁总统之为人,意志镇静,能御变故,其长一也。经验丰富,周悉情伪,其长二也。见识闳远,有容纳之量,其长三也。强干奋发,勤于治事,其长四也。拔擢材能,常有破格之举,能尽其死力,其长五也。”他也讲道:“大抵今日之崇拜袁世凯者,开口动云‘老袁了不得’,或曰‘老袁必有主意’。至于那些旧官僚派自然更对袁抱着依赖的心理。一时,袁世凯仿佛成了可以维持安定的力量所在。所谓“非袁莫属”,就由此而来。

当时弥漫社会的那种妥协心理,自然便于城府很深的袁世凯得以一步步得独揽大权。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从民国初年的社会舆论和人群心理视角,分析袁世凯能够一步步独揽大权的原因。情境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氏独裁和《二十一条》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知道袁世凯专制独裁、破坏共和的史实,分析革命党人“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通过了解《二十一条》的文本内容,揭露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图谋野心。材料二

材料二袁世凯的政治经验远比原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要丰富得多。他看清一个事实:经过辛亥革命这场大风暴冲刷后,中国的旧社会秩序已被冲乱,原来集结在清朝政府周围的旧社会势力已被打散,把他们重新在自己周围集结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他虽然拥有北洋六镇的重兵,但能直接控制的还只有直隶、河南、山东等几个省;原革命党人在中国南部还有相当大的实力,消除它需要做种种准备;对刚建立并取得民众认可的共和政体和种种制度,不能立刻不顾一切地加以废弃;在财政上也要取得外国借款的支持,一时还没有落实。当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可以说许多好听的空话让对方放心。1912年3月8日,他打电话给在南京的参议院,宣誓效忠共和。10日,他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府采取责任内阁制。经参议院同意,袁世凯在13日任命唐绍仪为第一任国务总理。4月29日,参议院移至北京开会。——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从袁世凯政治经验和个人谋略视角,分析袁世凯能够一步步独揽大权的原因。材料三

唐绍仪原为袁世凯心腹,启用他为国务总理无非为了控制局势。但唐留洋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却真想实行起“责任内阁”,同袁发生起多次争执。这自然是袁世凯不能容忍的。《临时约法》本来规定由国务院负政府的实际责任,总统发布法律、命令、公文需国务院副署才能有效。唐绍仪原曾征得袁的同意,准备任命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但袁未经国务院副署,直接公布王为南方宣慰使,随后又任命嫡系大将冯国璋为直隶都督。唐绍仪明白了这是袁对他决裂的表示,只得留下辞呈,悄悄离开北京。唐内阁一共只存在三个多月。唐绍仪的去职,不是一般的内阁人事变动,而是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的第一次公然破坏《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制的重大政治行动。但它在社会上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就是国民党人也采取了隐忍退让的态度。这使袁世凯更加胆壮,步步紧逼地展开他独揽大权的活动。——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唐绍仪内阁去职的史实。通过国民党人对该事件的态度,分析这一事件对袁世凯步步独揽大权的推动作用。材料四

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后,在袁世凯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对付南方的国民党势力。当临时政府从南京北迁后,黄兴担任南京留守,直接统率着驻守南京的十几万军队。为了扫除这个障碍,袁世凯并不立刻采取强硬手段,而是使用釜底抽薪的做法,那就是对驻南京的十几万军队不拔军饷。……当袁世凯用“拥兵自卫”、“势同树敌”这些话来指责南方时,黄兴却担心保留南京留守机关会引起“内讧叠起,外患丛生”,以为只有请卸职、解散军队,才能显示诚意,使“南北猜疑尽泯”,达到“行政统一,民国基础日趋巩固”的结果。(实际上江南富庶,军饷筹措并不成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黄兴不仅撤销了南京留守府,而且将南京的十几万军队,除保留第八师,并将苏、浙、粤各省军队调回原省外,其他全行裁撤。江苏在黄兴主持下裁得最多,一共减少了七个师。革命派之所以放下手中的武器,正是因为他们先已解除自己思想上的武装。——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革命派自身的视角,分析袁世凯独裁大权图谋能够得逞的原因。材料五

袁世凯只把国会看作点缀门面的装饰品。1912年12月国会选举的结果,无论在参议院还是在众议院,国民党据有的议席都超过半数。国会将要担负制定宪法和选举正式大总统等任务。这使崇信西方政党政治的宋教仁十分兴奋,他深信“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3月20日,宋教仁准备从上海北上筹划国会的召开。当他在黄兴等陪同下来到上海火车站时,突然遭到刺客向他连开三枪,两天后伤重不治去世。……调查的结果直接指向袁世凯。孙中山召开军事会议,力主武力讨袁。但是黄兴等却反对,主张:“民国元气未复,仍不如以法律解决为之愈。证据确凿,俟国民大会发表后,可组织特别法庭,缺席裁判,何患效力不复生?”汪精卫等也奔走南北,竭力谋求在妥协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至于已成为各省都督和国会议员的国民党人,由于对既得利益的恋栈,响应孙中山号令者寥寥无几。孙中山的战斗要求,不仅不能召唤他们再参加到战斗的行列中来,反而引来一片“孙大炮”的讥笑声。

广大下层群众,在辛亥革命后早已被革命党人撇在一边。在国民党担任都督的南方许多省内,民众同样不曾得到多少实际利益,有的倒是遭受残酷镇压和换汤不换药的各种苛捐杂税。在他们眼中,国民党和袁世凯的冲突,只是一群官僚政客与另一群官僚政客之间的争夺多利,跟他们并不相干,自然不可能再有多少热情起来给国民党以有力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工商业者,特别是上海的新兴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积极投入反清的武装斗争。这时,他们生怕对袁世凯的反抗会破坏自己发展实业的大好机会,因而对孙中山提出的“二次革命”普遍抱着反对的态度。——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聚焦,了解“宋教仁案”的史实,分析孙中山号召“二次革命”却遭到冷遇和反对的原因。材料六

袁世凯调兵遣将,在向欧美列强完成以盐务为担保的“善后大借款”后,就进兵南下。不甘坐以待毙的部分革命派起而反抗。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通电讨袁。15日,黄兴入南京,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安徽、广东、上海、福建、湖南、重庆等相续宣布独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只是昙花一现,前后不到两个月。在袁世凯的几路进军和对南方军人的暗中收买下,南方各省的独立和抵抗很久就烟消云散。这个失败,严格地讲,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除江西、南京等地进行了短时间抵抗以外,大体上是在国民党内部自行瓦解中崩溃的。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的失败,首先都由于内部的叛变。

在二次革命中,袁世凯除了获得国内相当大的势力支持其政治立场外,其第二个优势就是外国人的支持。对于辛亥革命,列强以为是灾祸中之幸事,以为可以由此获得许多附加条件。列强普遍对袁世凯抱有信心,相信袁氏能很好维持其在中国的利益;而列强的这种信心,也正符合袁世凯当前的需要。……是外国银行团为袁世凯提供了资金,才战胜国民党人的。——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二次革命”的史实,分析“二次革命”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材料七

袁世凯在解散国会的当月,就下令组织约法会议。它的任务就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来代替辛亥革命留下的《临时约法》。5月1日由袁世凯公布的这部《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布开会、停会、闭会。”“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大总统宣布开战媾和。”“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大总统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兵额。”“大总统依法律宣告戒严。”这部《约法》中不设国务总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责任内阁”,而规定:“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胡春惠编《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1978,第227、228、230页)这样的大总统已无异于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皇帝,只是名称不同罢了。袁世凯是不是满足了?不。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纲常观念,深深地植根在一部分人头脑中。只有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袁世凯半世匍匐在皇权之下,在清末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帝王地位的羡慕和向往已成为一种难以遏制的强烈欲望。——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袁世凯破坏共和,走向复辟的史实。分析其走向复辟帝制的原因。)材料八

领青岛后,日本政府认为这时是独占中国的难得良机,内阁通过了对华《二十一条要求大纲》,共分五部分,主要内容有: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日、德两国关于转让山东利权的任何协定,承认日本在南满和东部内蒙古的特权,汉治萍公司(包括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由中日合办,不得将所有沿海港湾和岛屿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顾问等。袁世凯为了获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秘密与日本签订了这一条约。

二十一条”表现出来的日本侵略野心之大,损害中国权益之甚,涉及范围之深广,是以往各次不平等条约所不及的。许多人把它称为“亡国条约”,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抵制日货运动在全国广泛展开。这是民国成立后第一次出现的具有如此群众规模的爱国运动,不仅对稍后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成为四年后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先导。——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聚焦,了解“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通过条款内容,揭露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图谋野心,分析该条约的签订产生的巨大影响。)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的史实,分析其“复辟梦碎”的原因。(2)复辟梦碎和护国战争材料一

袁世凯要恢复帝制,但形式上仍要装出一付出自民意推戴的样子。9月19日,在袁的亲信、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策动下,成了全国请愿联合会,出现了形形色色要求恢复帝制的“请愿团”:“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位。31日,改翌年为洪宪元年。

恢复帝制,实在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人们可能会问: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共和制度的传统,民国的现状又令人失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起来捍卫共和制度呢?原因在于: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国的观念终究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圣明天子”治下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历史已经根本改变的东西,很难再让它回到原来的老样子。许多政治上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也觉得鼎革之后“民国”已成为正统,谁再想颠覆它,就把自己置于叛逆的地位;何况,袁世凯曾经宣誓效忠共和,现在又要颠覆共和,背叛誓言,这就失去诚信。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在袁氏当国几年间,谈不上什么丰功伟业,沙俄对外蒙和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更加紧了,库空如洗的财政更依靠外国的高息借款度日,百业凋零,国家的境遇和民众的生活都没有改善,同清政府时期没有多少区别。现在这个并无尺寸功绩的袁世凯忽然要做起皇帝来,更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结合教材论述的视角,分析其复辟走向失败的原因。材料二

恢复帝制的风声一传出,立刻在社会各个角落激起强烈反响,群起反对。思想敏锐的青年学生表现得尤为激烈。武汉学生指出:“且以革命先烈牺牲无数金钱性命所争得之民主国,曾不数年仍复为君主,匪特无以对先烈,无以对全国人民,并且无以对大总统之初心。果使君主复活,则中国纵不亡于大总统之身,亦必亡于大总统之子孙。”

至于曾经以流血奋斗手造共和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情绪更为激昂。这在云南的中下级军官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蔡锷从北京脱身到达昆明后,由于他的声望,使云南的人心更加振奋。……25日,唐继尧、蔡锷等联名通电讨袁,宣告独立。云南民众情绪激昂,自动编悬国旗踊跃参军。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独立。

这时北洋派内部也发生严重分化。袁世凯的两个主要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都不赞成恢复帝制。他们不赞成的原因,一是在帝制准备过程中深感袁世凯对他们不说实话,甚至斩钉截铁地向他们表示绝没有帝制自为的意思,显然对他们并不信任;二是在共和政体下他们将来也有可能充任总统,如果恢复帝制,将来还要对袁的儿子俯首称臣,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冯国璋还以五将军名义密电各省将军,建议联名通电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一向支持袁世凯而这时忙于欧战的英国,本来就不赞成袁世凯称帝,以免在这个时候发生变乱。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给莫理循的信中说:“这种帝制鼓动是一派胡言乱语,自然,它是利己主义者打动的纯属虚幻的运动。由于“二十一条”秘密谈判等消息外传,引起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不满,更由于国内局势迅速向不利于袁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决定拒绝接待袁的特使,并正式通知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说:“原来贵政府欲改帝制,本系保证无乱。今明明云南有乱,竟于此时断行帝制,无视友邦劝告;则中政府之责任甚大,日政府当然不能承认。”(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7卷,第30页)这些都是袁世凯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四面楚歌中,袁世凯不得不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一共做了83天“皇帝”。但他还想继续再当“民国总统”。这自然是独立各省和各界民众不能答应的。他尽管用尽权谋,力图挣扎,处境却日益恶化,已成为万众唾骂的孤家寡人,于6月6日在焦虑中死去。——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护国战争的史实,深度分析袁世凯分析“复辟梦碎”的原因。)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知道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探究民国初年政治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和护法战争的史实,综合本课所学知识,深度剖析民国初年立宪失败的根源。情境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混战、张勋复辟、“府院之争”和护法战争材料一

事实上,袁世凯的称帝虽然失败了,但不仅他所代表的旧社会基础没有受到触动,就是作为他统治支柱的北洋军阀也没有受到多少触动。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袁世凯称帝前由于他的控制力,至少在表面上还能维持一个“统一”的局面,在他死后,北洋派里再也找不出一个像他那样能统驭整个北洋势力的人,而陷入四分五裂中。袁世凯取得最高权力,靠的是握有一支由他支配的武力。他的部下也纷纷仿效,拥兵自重。“全国无论那一省那一地,没有直接或间接受到军阀蹂躏的,那真是世外桃源,可谓绝无仅有。”(《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国史馆”,2005,第3页)时局更加混乱,由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逐步发展到军阀割据、军阀混战那样更加恶劣的局面。正是在多种力量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哪一派也没有力量独自控制中央政权,只得依据约法由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由段祺瑞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以后又经重新召集的国会选出冯国璋为副总统。但这种妥协只能暂时掩盖矛盾,并没有造成一些人所期待的相对平静的局面。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很快相继爆发,包括总统府和国务院的矛盾(常被称为府院之争)、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的矛盾、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张勋又利用这些矛盾,积极策划清室的复辟活动。不少省内形成地区性的小军阀,相互争夺,以至演化成连绵不断的武装冲突。整个局势陷入越来越严重的混乱之中,这说明北洋军阀的势力事实上已大大削弱了。——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辛亥革命的胜利并非一党之功,而是由三方势力合力而成:一方是体制外的革命党人,另一方人是体制边缘的士绅精英,第三方是体制中心的北洋旧势力。多方势力合力而成的革命,推翻一个旧体制很容易,墙倒众人推,摧枯拉朽而已,但革命之后要建立各方认同的新秩序很难。晚清的朝廷陷入了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辛亥之后,这一双重危机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以更严峻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四分五裂,中央权力式微,政治秩序缺乏公认的权威——无论是宪法的权威还是人格化的权威。辛亥之后的中国,选择的恰恰是走向权力之路,民国初年的三派势力,无论是袁世凯、进步党还是国民党,目光都盯着权力的争夺,而忽视了权威的重建,在中国传统政治的集体潜意识中,权力与权威是合二而一的,谁掌握了权力,谁便拥有了权威,最重要的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辛亥革命奠定了新的权力正当性,但作为正当性基础的人民意志,却是一种抽象的整体意志,一旦缺乏公平的选举和超越权力的宪政制度,人民意志便如同玄虚的天命一般,被各种政治势力所操控,玩弄于政客的股掌之间,成为角逐最高权力的工具。——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聚焦,知道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结合许纪霖先生评述的视角,探究民国初年政治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二

黎元洪是一个本身没有实力的总统,但并不甘心做段祺瑞“责任内阁”的傀儡,对段的心腹、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的飞扬跋扈更是极为愤慨,又得到一些对段祺瑞不满的政治势力的支持,于是,府院之争很快便越演越烈。冲突的进一步激化是从对德宣战问题爆发的。……在对德宣战的问题,双方争执不下。因为法令需要国会讨论通过才能交由总统签署,段祺瑞左右指使的“海陆军人请愿团”等各种旗号的两千多人包围众议院,宣称必须在当天通过参战案,并打伤议员十多人。

事情闹到如此乌烟瘴气的地步,全国舆论不哗。督军团成员仍不罢休,又联名呈文黎元洪,要求解散国会。黎元洪在得到美国公使芮恩施支持后表示:我抱定了九个字的注意:不违法,不盖印,不怕死。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29日,安徽省长倪嗣冲通电宣布与中央脱离关系。接着,奉天、河南、浙江、山西、陕西、直隶、山东、福建等省督军纷纷宣布独立。6月2日,独立各省“在天津设立军务总参谋处,通电说:‘出兵各省,意在另订根本大法,设立临时政府和临时议会’,这更显然是谋叛了。”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502页。)

军人势力联合起来,倚仗手里掌握的枪杆子,公然干预以至操纵中央政治,这种现象在中国至少几百年内没有出现过(五代十国的武人政治还是近千年前遥远的历史),而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却成了屡见不鲜的行为。它反映出中国旧社会势力的统治秩序已经乱套,无法再利用原来社会生活中已比较习惯的那套办法来维持,只得采取这种粗暴的、更加不得人心的做法,预示着他们的统治已经日暮途穷,难以为继。——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府院之争”的史实。结合金冲及先生的评述视角,理解为什么说中国旧社会势力的统治秩序已经“日暮途穷,难以为继”。)材料三

民国初年的政坛诡谲变幻,暗潮翻滚。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后,由临时大总统而正式大总统而终身大总统,并进而企图“承天建极”;而被推翻的清王朝并不甘心这种命运,伺机“恢复祖业”,“光复旧物”。一个企图复清朝之辟,一个力谋复帝制之辟;一个拥戴溥仪复辟,一个推动袁世凯称帝。两种复辟势力所拥戴的具体对象不一,但它们植根于相同的社会土壤和由千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成的皇权心态。两种复辟势力导致了“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两场历史丑剧。虽然这两场复辟丑剧很快灰飞烟灭,但历史中的丑剧又常常蕴含着迫人深思的内容。在袁世凯和张勋的背后,有着新朝的佐命元勋和旧朝的孤臣孽子。而他们后面又有着辛亥革命所没有革去的社会心态。……实行共和制度虽然只有五年多,民众心理已经大变。民心不可违。袁世凯称帝只维持了83天,张勋复辟更只有12天,君主专制制度从此在中国绝迹,谁也无法把历史车轮倒转回去了。

人们常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当皇帝不那么好做了,“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张勋复辟的史实。通过这些史实,结合陈旭麓先生的评述视角,深度理解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材料四

云南唐继尧和广西陆荣廷已成新的地方军阀,势力及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这些省实际上处在北洋派控制范围之外。北洋政府拒绝恢复据《临时约法》产生、被张勋解散的国会,另行设立临时参议院。孙中山便打起“护法”旗帜,南下广东,旧国会议员150人也相继南下,因为不足法定人数,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推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唐、陆对这些其实并不赞同,但又想利用孙中山的声望和“护法”的旗号来抵制北洋派势力南下,便听任这个军政府在广州不死不活地存在着。

这时,南方政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北军向湖南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广西、云南军阀以及非常国会一些议员决计抛开孙中山,频频密议,要求改组军政府,取消大元帅制。他们不顾孙中山的坚决反对,在5月4日由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废除大元帅,改设七个政务总裁,并推清末曾任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的岑春煊为主席总裁。孙中山只成为七总裁之一。他愤而辞去大元帅职,发表通电痛心地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垦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

事实表面,在“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情况下,不铲除军阀势力,什么“法律及民意”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是孙中山从这次残酷打击中悟到的重要教训,也是他以后思想变化的重要起点。(旧民主主义革命也落下帷幕)“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孙中山语)——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护法战争的史实。结合思考点,分析护法战争的失败给孙中山带来哪些重要的启示。)材料五

民国元年(1912年)的民国有民国必须具备的条件吗?当然没有。在走上了轨道的国家,政党的争权绝不使用武力,所以不致引起内战。军队是国家的,不是私人的。军队总服从政府,不问主政者是属于哪一党派。但在民国初年,在我们这里,军权就是政权。辛亥的秋天,清室请袁世凯出来支持大政,正因为当时全国最精的北洋军队是忠于袁世凯的,中山先生在民国元年所以把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也与这个缘故有关。

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不拥护民国的宪法呢?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如不加以训练,他们不知道大忠,那就是忠于国家和忠于主义,只知道小忠,忠于给他们衣食的官长,和忠于他们同乡或同族的领袖。野心家知道我国人民乡族观念很深,从而利用之以达到他们的割据企图。——摘编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摘编自【美】费正清著:《评中国和日本近代化》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蒋廷黻、费正清先生评述的视角,深度剖析民国初年立宪失败的根源。)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一战期间中国劳工为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所作的贡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北洋政府派遣劳工参加一战的目的。从一战后北洋政府修约的视角,简要评价一战期间中国海外劳工的历史作用。(2)中国参加一战材料一

“一战”期间,尽管中国已经对德宣战,但没有派遣一兵一卒、一枪一械前往欧洲战场;而另一方面,有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以非战斗人员的身份出现在法国。值此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来自中国的劳工在异国战场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而这也为后来中国成为战胜国增加了些许筹码。……在战争的阴影下,华工们在离开祖国那一刻起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其间,德国潜艇在1917年2月24目击中其中一艘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按事前的合同约定,中国劳工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执行过程中却并非如此,据中国劳工第十三营的随行翻译张邦永回忆,他们被英军派往法国东北边的阿拉斯挖战壕时,事实上己在敌人的步枪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方战壕的距离不过50米;直到中国劳工挖好战壕后,英国兵才进入阵地,换言之,劳工们被顶在了最前线。

英国记者韦克菲尔德就说:“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难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

但是,也有一些欧洲人带着种族主义的优越感看待中国劳工,他们甚至轻蔑地表示:“当黑鬼、中国佬不工作时应被监管起来,在他们被合理使用时就不会引起什么麻烦。他们花样很多,但是既不会知足也不会犯下暴力的罪行。他们很顺从、很听话。”——摘自赵伟:《一战时期的中国劳工》刊名:《老年世界》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一战期间中国劳工为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所作的贡献。材料二1915年,中国拟派遣劳工,以代替士兵参加欧战。这既是权宜之计,也是出于战略考虑。同年夏天,法国政府意识到它的人力资源可能很快就将耗尽,因此立刻接受中国提议,于1915年底开始招募华工。1916年,丘吉尔指出英国应该雇佣华工,他说:“我在‘中国人’这个词面前是不会退缩的,现在是我们最不应该顾及人们偏见的时候”。欧战期间,14万名华工前往欧洲。通过检视华工的工作和经历,我们可能对东西文明间的差异和融合取得新认识。1919年9月,从法国归来的华工在上海组织他们自己的工会,定期开会。华工奔赴欧洲为大战所作出的牺牲,帮助中国在战后和平会议取得一席之地。——摘编自徐国琦:《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之大转变》

作为修约主体的北洋政府,由于参战及战后的战胜国地位,产生了较为强烈的修约意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为了将中国绑在它们的战车上,向中国承诺愿意在参战后提高中国的地位,实现中国的要求。这为中国收回主权提供了很好的机遇。……1918年1月,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倡导外交公开,民族自决,建立国联的十四点和平计划,主张“国无大小,一律享同等之利权。这既是议和的基本条件,又是确立战后国际关系的准则。它从国际法的角度把尊重各国的平等权、独立权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提了出来。十四点和平原则提出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同意,这极大地鼓舞了亚非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摘编自杨俊:《从“守约"到“修约":论一战对北洋政府的外交影响》刊物: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英法等国接受中国政府派遣劳工参战的原因。结合教材内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北洋政府派遣劳工参加一战的目的。从一战后北洋政府修约的视角,简要评价一战期间中国海外劳工的历史作用。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归纳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特点,并评析其历史影响。情境3: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材料一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大力提倡发展实业,开始着手经济法制建设。北京政府成立后,经济法制体系基本上建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16日,袁世凯发布《劝农保商令》,宣示:“现在国体确定,组织新邦,百务所先,莫急于培元气,兴实业。袁世凯在1913年7月13日发布《临时大总统令》,要求各省民政长官对工商实业“务望督饬所属,切实振兴,以裕国计。举凡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一切商办公司,其现办者,务须加以保护,即已停办及有应办而未办者,亦应设法维持,善为倡导。一面由农林、工商两部,迅将各种应行修订法律分别拟议草案,提交国会公决施行。”191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工商部召开会议,会总结了以往办实业的经验得失,更进而对政府提出了多方面的政策要求。到会经济界代表纷纷建言从速修订经济法规,主张改革经济政策和制度,提出:一要迅速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二要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并尽保护提倡之责;三要确立特别保护法,实行补助和保息;四要裁免厘税,改良税则;五要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本国制造业。此外,工商代表们还提出了统一币制、设立银行、整顿金融、利用外资、实业教育、培养人才、划一度量衡制度等政策要求与建议。同年12月,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该会认为中国商人缺乏立法保护,“商业没有法律保护是万不能发达的”,还指出了改变商业习惯,制定商法的必要性,敦促政府加快经济立法、变革经济制度。

袁世凯下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衡制度,筹定划一办法,从而拉开了北京政府经济立法的序幕。按照民国时期《法令辑览》、《新编实业法令》等所记载,《公司条例》、《商人通例》等经济法规,多制定颁布于1916年前,即北京政府前期——摘编自王征:《民国初年经济立法活动的历史地位》,《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汪朝光编著:《中国近代通史(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政府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对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概括民国初年工商界对政府经济立法的主要诉求。结合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经济立法,分析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促进作用。材料二

当然,对民国初年经济法制体系建设的功用也不能估计过高。由于北京政府维持中央统一权威的时间非常短暂,也没有较为明确的经济法制体系建设规划,有关经济法规条例的制定缺项甚多;已经制定者,或因财力不够(如铸造国币的条例不能大规模推广),或因部门利益(如证券交通系对铁路系统的把持),或因监管不力(如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泡沫泛滥而演成信交风潮),或因官商争利(如有军政官员投资的某些特权企业的存在),等等,在其执行过程中打折扣者甚或流于纸面文字者亦复不少。——摘编自汪朝光编著:《中国近代通史(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民国初年经济法制体系建设运行中存在的局限性。材料三右图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1913年指数为100)此时期中国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种自发的发展,就其基本的动力而言,既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局势的推动,又有内部的因素——受到中国社会本身的推动。当大部分列强忙于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承担起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责任,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需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足的。于是,在进口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了。——摘编自(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白吉尔先生的评述视角,从客观上分析一战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材料四右图为1919年,清华大学举行国耻纪念大会,会后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一战期间前后获得较好的发展环境,以棉纺织业、丝织业、卷烟业、面粉业四大工业部门发展情况为例,华资企业确实是迎来发展的大好时光,辛亥革命结束后,民资资产阶级逐渐成为政治中心力量,也成为早期社会近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在创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民主革命中日益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此时外资在华企业面临国家层面的积极工业政策推荐,社会层面的抵货运动,个人层面华商企业家的精心经营,华商企业赢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除产业资本发展之余,中国企业群体也出现新气象,尤其是企业家精神对近代工商业发展的良性驱动作用。近代实业家群体有五种类型,其一绅商型,以张謇为代表,这一类型拥有科举功名,官场北京,属于地方绅士,企业属于商办,有别于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其二商人型,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纯粹的商人身份;其三买办型,以朱葆三、虞洽卿、刘鸿生为代表,他们买办出身,完成资本积累后,投资企业;其四归国华侨,包括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的张振勋、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永安公司的郭氏兄弟、先施公司的马应彪等;其五知识型,这一期间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经济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业经营者,他们能将资本、土地、劳动力与技术等生产要素加以设计与组合,以从事生产活动,牟取利润,并承担亏损的风险,他们有专业知识并关心市场,有组织协调能力并发挥最高生产力,有远见和冒险精神,有社会关怀。——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其他视角概括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张謇材料五

荣氏兄弟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1902年初办茂新面粉公司,资本20万两,到1909年为止只有4个粉磨,经营困难,颇多亏损。1912年又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到1919年荣氏的茂新、福新、申新三家总公司,已拥有12个面粉厂和4个纺织厂,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以上。(右图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示意图)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区域分布和工业体系层面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荣宗敬荣德胜材料六(表8来源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第108页)关注点:(依据上述材料的数据,分析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七

1914-1924十年间中国军阀混战,工业发展环境不稳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互动乏力。诚如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所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向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以法治环境为例,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外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所以随后1922-1927年间发展速度放缓。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各大行业内部竞争问题,以中国纱厂为例,一战期间的长足进步让市场份额分配紧张,市场的扩大和企业的扩大不相协调,欧战结束后不久进口洋纱重新带给国内同行业贸易商压力。相对于华商纱厂而言,日本同行商人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产业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华商纱厂面临产销平衡困难,需要行业调整和市场开拓。——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关注点:依据材料,辩证评析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指出其后劲不足发展放缓的原因。材料八

此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国民党和共产党展开第一次合作,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国民大革命等运动都让这个国家政治力量有全新发展态势。1927-1937年当国家力量成为这个社会近代化的主要推进力量,资产阶级仍旧扮演重要角色。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艰难生存,却依旧努力改造国运,革命性与妥协性成为它的底色。追求近代化是每一代国人的美好愿景,国力强盛,不再被国外同行挤压,成为每一位华资企业者的共同诉求,唯独国家独立,民族凝聚,开辟一个法治、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民族企业者可以获得新生。在历史“三峡”深处,民国初期这一段经济奇迹依旧为后继工业这提供资金运转、技术管理、处理工业与农业、处理市场与国家等方面宝贵经验。——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评析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史影响。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呈现的新气象,分析这些新气象带来的影响。(2)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在礼仪方面,民国元年政府即公布国民应遵守之礼制,“男子礼为脱帽鞠躬,女子礼为鞠躬。另有相见礼及访谒仪式,男子十九项,女子三大项;授手仪式十二项;宴会仪式中国者八项,西洋者十一项”。——摘编自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时报》<新陈代谢>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呈现的新气象。

材料二

民国建立之后,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改革风俗的政令。革除前清官厅称呼、禁止赌博、禁止买卖人口、禁止缠足、禁止吸鸦片,限期剪辫、倡议改历等等。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蔓延了成百上千年的习俗如蓄辫子、裹小脚,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中,渐渐销声匿迹。反缠足、兴女校、推广男女同校、争取女子参政权等随之兴起。在如何移风易俗的方法上,革命派产生了分歧。一种支持西化,一种主张复古。而孙中山等人却高瞻远瞩,做出了中西调和的决策。以改历为例,1912年颁布的《命内务部编印历书令》中,第二条规定新旧二历并存。第三条规定,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第四条规定,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种方法不偏不倚,既摒除了封建迷信,又不至于盲目崇洋。新旧历合用的方法一古沿袭到现在。——摘编自杨秋:《变革时期的生活:近代广州风尚习俗研究》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在移风易俗政策上的特点,评析其作用。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民国年间,很多地方还是有缠足、吸食鸦片、买卖人口、溺死女婴等陋习。移风易俗推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把传统文化过分贬低。这在上海表现得尤其明显,有些人一味把西洋习俗看作是时尚、进步和革命,这就把移风易俗简单化了。——摘编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需要指出的是,风俗的西化,是有“度”与“量”的限制的,并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这里的“中俗”只是指一部分中国传统风俗,而绝非全部。另外,风俗西化在城市显于农村,在沿海显于内地。这样,中俗西化的结果是中俗、西俗在很多方面共存共容。对中俗西化有保留肯定的人居多数。李大钊写了《新的!旧的!》一文,在文中列举了中俗、西俗在中国的并存与矛盾:在礼节上,“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在行路上,一条窄路“其间竟能容纳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轿,也有上贴‘借光二哥’的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新的嫌旧的妨碍,旧的嫌新的危险”。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他认为一应增强创造力,增加社会富力;二应培养起新精神,创造一种新生活,使老人青年都能“享享新文明的幸福,尝尝新生活的趣味”。对于西式婚姻、家庭关系,李大钊则持保留态度。在风俗的具体内容上,梁漱溟赞扬了西人的纪律习惯、公共观念和法制精神,认为这是中国人所缺乏的,应当虚心学习,予以接受,在家庭伦理方面,他却不主张中俗西化。胡适赞同西化,但是他反对风俗文化方面的全盘西化,认为文化只是人民生活的方式,处处都不能不受人民的经济状况和历史习惯的影响,“吃饭的,决不能都改吃‘番菜’;用筷子的,决不能全改用刀叉”。——摘编自王桧林著:《中国现代史》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结合戴鞍钢、王桧林先生评述的视角,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移风易俗带来的影响。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情境4: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背景和条件材料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怎么会发生?它是由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而来。前面说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初期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这方面的补课。……《青年杂志》创刊后,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内,认为共和制度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那样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缺乏民主和科学的觉悟。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在探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没有合格的共和国国民,没有“多数国民”的觉悟,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要造就合格的共和国国民,首先必须使国民具有“国民之思想人格”。同时,在批判孔教和封建礼教过程中,激进民主主义者看到孔教和封建礼教最大的危害在于养成了人们的奴性和劣根性。因此,由民主和科学的启蒙,对孔教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合乎逻辑地引导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国民性改造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了继辛亥启蒙思潮后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高潮。——摘编自彭平一著:《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从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反思中,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阶段飞跃的舆论准备。新文化运动,正李大钊所说,“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而是以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发展为基础,“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八十年》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陈旭麓先生评述的视角,谈谈你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

材料三

一九一六年冬,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是一个开明的学者,本着“兼容并包”的宗旨,对学校锐意改革。在顽固守旧势力几乎笼罩一切的时候,提倡“兼容并包”实际上就为新社会力量在这所最高学府中取得一席之地打开了大门。他聘请陈独秀为文学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教员有胡适、钱玄同、鲁迅、梁漱溟、刘师培、黄侃、辜鸿铭等不同倾向的人。在蔡元培主持下,北京大学的面貌很快发生了变化,各种社团纷纷成立,思想空前活跃。——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主阵地的原因。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查收相关资料,以一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2)主要内容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按: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意指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结蒂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挂念。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之点在于“重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目的,他们提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人主义、科学、民主。——摘编自张岱年著:《中国文化概论》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科学与民主密切相联系、相辅相成。没有民主,科学难以发展;没有科学,民主也没有基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们思想解放,从而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和愚昧是一对孪生兄弟。封建专制造成愚昧,愚昧又维护和巩固了专制统治。这正反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在大力宣传民主思想的同时,又将科学作为反对封建主义的重要武器。——摘编自彭平一著:《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核心主张。结合张岱年、彭平一先生评述的视角,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选择这两大核心主张的原因。材料二

近代启蒙的根本含义是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启蒙运动(戊戌启蒙)并没有抓住这个话题。那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天赋人权”的呼喊和“新民”的鼓吹,是在20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但是却被淹没在政治论战和武装革命的波涛中,只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才把唤醒“国民之自觉”作为根本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势不同了,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摘编自张岱年著:《中国文化概论》关注点:依据材料,对比19世纪末的戊戌启蒙和新文化运动启蒙主旨目的的不同。

材料三

陈独秀指出,“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而孔教所主张的“别尊卑、重阶级、事天尊君”思想正适应了专制帝王的需要,是“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他还从批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三纲五常”出发来批判孔教。“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由起也”。“今人欲偏废君臣,根本已摧,其余二纲焉能存在?”……由此可见,他正是从建立民主制度,提倡民主精神的需要出发进行反孔斗争。陈独秀认为“孔子之道”与整个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家庭生活是根本不相容的。现代社会经济主张“个人独立主义”,即“个人财产独立”;而“孔子之道”则使人“既失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现代社会政治上实行“政党政治”,国民“莫不发挥个人独立信仰之精神,各行其是”,“自择其党”;而“孔子之道”强调“教孝”和“教从”,儿子只能听从父亲的,妻子只能听丈夫的,根本不可能有独立的信仰。现代社会实行男女平等交往,家庭成员平等;而“孔子之道”强调“男女授受不亲”……所有这些都说明,“孔子之道”不能行于现代社会,而只是“封建社会之精神”。批判孔子的实质“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摘编自彭平一著:《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关注点:依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