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1.gif)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2.gif)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3.gif)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4.gif)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fb24f96188e300800bd340b1bd829a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根本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满意孟尝君的宽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冯谖主要是在观察孟尝君的为人。参见教材P82。第2题【多选题】【2010.10】《蒹葭》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A、真诚向往B、执著追求C、绝望情绪D、疑虑心理E、追寻不得的惆怅【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考查主旨。对这首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是把这首诗看作爱情诗,描写一位青年在怀念她的情人,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心上人真诚的向往,执著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第3题【单选题】《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的主要抒情方式是()。A、直抒胸臆B、借举止抒情C、借景抒情D、借典故抒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参见教材P206。第4题【单选题】【2012.7】下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问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C、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选项C是“砥砺德行”的结语,选项D是“敬爱师友”的结语。参见教材P17、18。第5题【单选题】下列《前赤壁赋》语句中,表现了人生苦短感慨的是()。A、寄蜉蝣于天地B、渺沧海之一粟C、挟飞仙以遨游D、抱明月而长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寄蜉蝣于天地:像蜉蝣一些样寄生于天地之间。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际生于水边,生命短促,只能活几个小时。参见教材P106。第6题【多选题】【2014.10】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我的爱人”的有()。A、一条小鱼B、一只小鸟C、一所小草棚D、熊熊的烈火E、黄昏的太阳【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通篇比喻抒情。五小节就有五组比喻,“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青藤”,“小草棚”和“火焰”,“云朵”和“太阳”。每一组比喻,前者是作者的自喻,后者是对妻子的比喻。第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题【单选题】下列《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A、盛装釆桑B、坚拒“共载”C、观者失态D、极夸“夫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参见教材P178。第9题【单选题】【2014.10】《前赤壁赋》釆用主客对话表现手法,其用意是()。A、制造喧宾夺主、出人意表的效果B、抒写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情趣C、表达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D、说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掌握“赋”写作特点;2.深刻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10题【单选题】【2017.4】下列作品中,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的是()。A、《断魂枪》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D、《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苦恼》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参见教材P277。第11题【单选题】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选项的意思是:要办好学校教育,反复教导年轻人一些孝顺父母长辈、友爱兄弟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头发花白的人不在路上驮东西)。所以正确答案选D。参见教材P33。第12题【单选题】【2014.10】《前赤壁赋》釆用主客对话表现手法,其用意是()。A、制造喧宾夺主、出人意表的效果B、抒写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情趣C、表达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D、说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掌握“赋”写作特点;2.深刻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13题【单选题】【2013.10】《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直接起因是()。A、宝玉问病B、张道士提亲C、宝玉砸玉D、黛玉铰玉穗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注意审题“直接原因”;掌握全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第14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5题【单选题】下列《垓下之围》项羽的言语中,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精神的是()。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C、吾为公取彼一将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项羽自刎时,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参见教材P91。第16题【单选题】【2012.1】下列《秋夜》语词中,比喻小青虫的是()。A、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B、向日葵子似的C、苍翠精致的英雄们D、默默地铁似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考核对课文的阅读熟练程度及对修辞手法的掌握。首先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的是“比喻”小青虫,要用“比喻修辞手法”的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再次,我们要根据课文来分析。“D.默默地铁似的”是描写枣树的,而ABC三项都是描写小青虫的。这三项中只有把小青虫比喻成“B向日葵子似的”,属于比喻。第17题【单选题】《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A、夹叙夹议B、双线并进C、插叙D、倒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马伶传》中作者采用倒叙方式,将第二次较量移至马伶到京师学艺之前叙述,使两次较量的胜负结果显示出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从而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参见教材P113。第18题【单选题】【2013.4】《哭小弟》中将整篇文章主旨升华的语句是()A、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B、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C、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D、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要掌握该文章什么内容是体现“主旨升华”的内容;(2)要熟悉课文的内容。第19题【单选题】【2007.10】下列散文中,运用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叙事方法的是()。A、《香市》B、《纪念傅雷》C、《我与地坛》D、《哭小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只有“哭小弟”行文是“把小弟的一生分为四块,交错展现”。第20题【单选题】【2014.4】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旨B、端正学风C、砥砺德行D、敬爱师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其中的敬爱师友是用其在德国的生活经历进行论证的。参见教材P17-18。第21题【单选题】【2012.1】《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是()。A、忘世B、忘我C、忘情D、忘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表达忘世的是开始四句。第22题【单选题】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展现冯谖深谋远虑、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为孟尝君谋取利益的是()。A、弹铗三歌B、焚券于薛C、西游于梁D、立庙于薛【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弹铗三歌”是怀才不露,考核孟尝君的,“焚券于薛”是收买人心的。“立庙于薛”是利用宗亲的关系给孟尝君的一条出路,只有C“西游于梁”是利用诸侯之间争夺人才的矛盾为孟尝君又寻找的一条出路。参见教材P82。第23题【单选题】【2013.10】下列《断魂枪》人物中,嗜艺如命,执意要学“五虎断魂枪”的是()。A、王三胜B、沙子龙C、小顺D、孙老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小说中主要故事情节。第24题【单选题】【2013.10】《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回忆姐姐的悲剧,所要表达的是()。A、后悔姐姐生前自己没有好好地爱过她B、愧疚姐姐死后自己未做过纪念她的事C、批判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D、控诉鸦片烟对中国人民身心和家庭的毒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中“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第25题【单选题】【2011.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第26题【单选题】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参见教材P107。第27题【单选题】《湘夫人》中,湘夫人终究没来,湘君将衣物投入水中,其用意是()。A、抒发绝望悲伤的感受B、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C、表达焦虑不安的心情D、宣泄对湘夫人的不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最后一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把我的衣袖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轻易得到,姑且欢乐自在与共。)参见教材P174。第28题【单选题】《张中丞传后叙》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这一错误论调时,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对比D、类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证方法是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参见教材P97。第29题【单选题】【2012.4】《都江堰》一文认为都江堰胜过长城,所反映的人文理念是()。A、尊崇更加悠久的历史遗迹B、推崇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C、显示人类驯服自然的信心D、赞赏民间宗教的世俗精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把握。《都江堰》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参见教材P133。第30题【单选题】《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A、德拉的美发B、杰姆的金表C、玳瑁的发梳D、白金的表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如果示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所以选A。参见教材P274。第31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32题【多选题】【2014.10】《先妣事略》一文的写作特点有()。A、文字简洁省净B、叙事和议论相结合C、使用倒叙手法D、寄深味于平易之中E、多用细节描写【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全面掌握课文的写作特点;【提示】第33题【多选题】下列关于《雨巷》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这首诗写于1919年五四运动中B、这首诗写一位名叫“丁香”的姑娘C、这首诗最富象征意味的是“丁香姑娘”D、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E、营造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本诗的一个特色【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需要深入掌握《雨巷》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内容。考核对“提示”的掌握。第34题【单选题】【2011.4】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孤苦无依之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主要是抒写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第35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36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中,《五代史伶官传序》在论证“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为例证的是()。A、赵武灵王B、汉武帝C、唐明皇D、后唐庄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另外,可以从【提示】部分判断: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参见教材P48。第37题【单选题】【2007.10】《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这道题的回答有一定的难度。一看到问“论证方法”,脑子里先要把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调出来,思路不要乱。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类比)。然后,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所给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归纳法,也显然不是演绎法。我们知道: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这句话中的“犹”,表明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那么可以肯定所用的论证手法是“类比”。“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显然是“对比”。第38题【单选题】下列《前赤壁赋》语句中,表现了人生苦短感慨的是()。A、寄蜉蝣于天地B、渺沧海之一粟C、挟飞仙以遨游D、抱明月而长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寄蜉蝣于天地:像蜉蝣一些样寄生于天地之间。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际生于水边,生命短促,只能活几个小时。参见教材P106。第39题【单选题】【2014.4】与其他单纯游记文相比,《都江堰》的一个重要特色是()。A、生动地讲述历史故事B、把人生经历融入到自然描写之中C、严谨地描述地理环境D、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与单纯的游记不同,《都江堰》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较强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在人文感受方面能给读者以较大启迪。参见教材P133。第40题【单选题】【2012.7】《垓下之围》一文出自《史记》中的()。A、本纪B、书C、世家D、列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垓下之围》一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参见教材P65。第41题【单选题】【2012.1】《都江堰》中说“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路线遥相呼应”,这句话的含义是()。A、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B、科学研究可能会有超前性C、科学研究没有国界D、三者均代表了文明发展的成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理解。《都江堰》第三部分是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其中许多的具体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作者把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三者并列,是因为这三者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代表了文明的发展成果。第42题【单选题】【2012.1】《吃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A、巧设陌生化的比喻B、多用反诘性的问句C、以寓言化故事开头D、从自身的经验谈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艺术特色,课后“提示”明确指出:“《吃饭》主要采取比较法中的类比论证方法。用结婚,烧菜,厨房等比喻来类比说明作者要阐明的道理,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更是本文的最显著的艺术特色。”第43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44题【单选题】《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参见教材P66。(2018年4月试题)第45题【单选题】【2017.4】《婴宁》中婴宁的自然天性受到社会束缚的具体表现是()。A、矢不复笑B、忍笑而立C、笑辄不辍D、反笑为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参见教材P232。第46题【多选题】【2016.10】下列表述中,点明《蒹葭》写作特点的有()。A、意境朦胧,含蓄不尽B、因情造景,善于铺陈C、回环往复,一唱三叹D、层层递进,步步深化E、妙用典故,言约意丰【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提示】意境朦胧、含蓄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又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参见教材P156。第47题【单选题】【2016.10】下列《秋夜》语句中,表现出战士乐观情怀的是()。A、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B、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C、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D、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己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枣树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写作啊,代表了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ABCD都有写到枣树,但是ACD并没有表现乐观。参见教材P105。第48题【单选题】【2014.10】《论毅力》一文引用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论述,据此概括而成的成语是()。A、逆水行舟B、乘风破浪C、盘根错节D、功亏一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判断引用《论语·子罕》的是哪段话?“比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2.将这段话总结成成语。第49题【单选题】【2013.10】《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B、忽复乘舟梦日边C、长风破浪会有时D、金樽清酒斗十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A姜尚;C宗悫;D没有涉及故事。第50题【单选题】【2012.7】《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作者曾用“云朵”、“大旗”作双重自喻,在下列喻指爱人的意象中,与之相对应的是()。A、小鱼B、小鸟C、烈火D、太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全诗通篇比喻抒情。五小节就有五组比喻,“急流”和“小鱼”,“荒林”和“小鸟”,“废墟”和“常青藤”,“草棚”和“烈火”,“云朵、大旗”和“太阳”。每一组比喻,前者是作者的自喻,后者是对妻子的比喻。参见教材P215。第51题【单选题】【2010.10】《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实际上是()A、确立中心论点B、调整思想感情C、安排层次结构D、选择表现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引用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斟酌文字实际是在调整思想与感情;引用推敲的例子,说明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第52题【单选题】【2011.1】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第53题【多选题】【2012.4】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了祖国贫穷落后历史面貌的有()。A、古莲的胚芽B、失修的路基C、神话的蛛网D、熏黑的矿灯E、干瘪的稻穗【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运用新颖的象征意象来表达感情,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特点。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参见教材P211。第54题【单选题】【2013.1】《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66页。既考核对诗词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考核对“转折”的理解。第55题【单选题】【2011.4】下列《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我也都一律尊敬【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B两项中没有幽默,CD有幽默的成分。选择C比较恰当。第56题【多选题】【2013.4】《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假意试探”却“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对此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话语有()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B、不是冤家不聚头C、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D、眼不见,心不烦E、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审题理解的能力。C是林黛玉心里想的;D是贾母说的话。要真正理解ABE这三句话的内容。第57题【单选题】【2012.7】《秋兴八首》(其一)中暗寓时局动荡、国运暗淡的一联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片,具有象征寓意,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阴晦惨淡的气氛笼罩四野,暗示时局动荡,象征国运黯淡,心情沉闷。第58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59题【单选题】【2012.4】《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四季描写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B、衬托C、夸张D、象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表现手法,文章第三部分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参见教材P142。第60题【单选题】【2016.10】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体现了文章机趣幽默特点的是()。A、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B、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C、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己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D、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鸦雀无声”是与前面翻译《哈姆雷特》时提到的翻译问题相照应的,显出机趣和幽默。参见教材P117。第61题【单选题】【2011.4】《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A、建筑美B、音乐美C、意象美D、情感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闻一多提出诗词创作“三美”:音乐美:音节美;节奏美;绘画美:用词美,意境美;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第62题【单选题】【2013.1】《行路难》中,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70页《提示》。第七、八两句与末尾两句是用典,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第63题【单选题】【2007.10】《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A、感情的变化B、逻辑的演绎C、时间的推移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行文线索是考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前赤壁赋》全文展开的内在线索是感情变化,在教材有明确交代。第64题【单选题】下列《哦,香雪》句子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是()。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B、她尽量高高地掂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属于心理描写的“从旁叙述”,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描写人物心理。参见教材P257。第6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66题【多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有()。A、荒林B、城堡的废墟C、常春藤D、小草棚E、云朵【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参见教材P222。第67题【多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有()。A、荒林B、城堡的废墟C、常春藤D、小草棚E、云朵【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参见教材P222。第68题【单选题】下列《先妣事略》语句中,兼有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是()。A、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C、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行为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特点。参见教材P107。第69题【单选题】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细节中,展现了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A、背诵《汉书》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D、操纸笔立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南霁云的故事主要有拔刀断指、抽矢射塔,表现嫉恶如仇。博闻强记的是张巡。参见教材P69。第70题【多选题】【2010.1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A、使用倒叙方法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C、行文夹叙夹议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考查叙事特点。小说的叙述手法,从总体来说,是采取倒叙手法;2、小说在行文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见出内涵的深刻动人的风格;3、小说叙事的中心线索:百裥裙。叙事的独特视角。第71题【单选题】【2013.10】《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里采用的情景交融方式是()。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重点掌握诗词间接抒情的六种方法: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象征抒情,借比喻抒情,借典故抒情,借举止动作抒情。这六种间接抒情的方法是考核的重点,也是考生学习的难点。第72题【单选题】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玄宗返长安途经马嵬坡的是()。A、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B、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C、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D、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鋳躇不能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鋳躇不能去”写玄宗返长安途经马嵬坡,徘徊在马嵬坡不忍离去。参见教材P188。第73题【单选题】《马伶传》写华林部与兴化部第一次较量,采用的描写方法是()。A、场面描写B、景物描写C、肖像描写D、语言描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文中写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采用场面描写方法,形象生动,对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描写,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参见教材P113。第74题【单选题】下列《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提到的愚蠢见识中,与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关的是()。A、麒麟和火蛇是真实存在的B、刺猬好吃油虫C、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D、男性特别优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课文原文第二段第二行:“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A项是古代和中古时代的著作家所认为的。B项是作者自己以为的。D项是作者提出对狂妄自大意见进行提防时所提到的,存在这种思想的是某些男人。参见教材P66。第75题【单选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呵”的象征意义是()。A、饱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B、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的痛苦记忆C、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D、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赋予青年的重大责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一一祖国呵”体现了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参见教材P217。第76题【单选题】【2014.10】下列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事物中,促使“匆匆春又归去”的是()。A、蛛网B、落红C、芳草D、风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第77题【多选题】【2012.1】《雨巷》所抒发的感情有()。A、悲痛B、寂寥C、凄婉D、愤懑E、惆怅【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较深刻掌握,包括时代背景的较深刻的理解。《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四一二”政变后,作者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这首诗采取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惆怅,以及愁怨、寂寞等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种思索、希望、探求的积极思想因素。第78题【单选题】《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D、不满“墨猪”之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是傅雷三“怒”中的第一“怒”,能够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而BC没有表现傅雷的“怒”,D表现了刚直,但是是为了学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在他思想成熟以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并不符合“狂妄”。参见教材P129。第79题【单选题】《冯谖客孟尝君》先写冯谖的“无好”、“无能”,后写其为孟尝君经营三窟,这样的表现方法是()。A、以小见大B、互相映衬C、欲扬先抑D、首尾呼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欲扬先抑:要发扬,先控制、压抑。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互相映衬:映衬:映照、衬托。映衬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形式。互相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头和尾相互接应。另外,教材【提示】部分: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其实冯谖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参见教材P82。第80题【单选题】《爱尔克的灯光》:“这就是‘家’!‘甜蜜的家’!”作者连用两个引号的用意是()。A、感叹家业凋零、物是人非B、控诉封建家庭摧残年轻的生命C、回忆童年生活的温馨甜蜜D、暗示时局动乱,自己无家可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第81题【多选题】【2014.10】下列《断魂枪》的人物描写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A、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B、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教什么?拿开水浇吧!”C、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D、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E、孙老者很坚决,两个“不”字把小辫从肩上抡到后边去【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肖像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等。语言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人物描写行动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心理描写:具体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看法。细节描写:具体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如《张中丞传后序》《垓下之围》《哭小弟》《先妣事略》。第82题【单选题】【2012.4】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A、你这革命家的风度B、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C、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考核考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但是,考核的这一点是一般考生都很难注意的地方。教材第30页第一段倒数第三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第83题【单选题】【2007.10】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先妣事略》C、《马伶传》D、《都江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张中丞传后叙》、《先妣事略》、《都江堰》三篇课文在课文后面都没有加以议论,只有《马伶传》后面有侯方域一段议论。第84题【单选题】【2013.4】《早雁》中表现敌人猖狂、朝廷无能,以致边民有家难归的一联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每一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第85题【单选题】【2007.10】《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这道题的回答有一定的难度。一看到问“论证方法”,脑子里先要把有关论证方法的知识调出来,思路不要乱。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类比)。然后,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所给的这句话显然不是归纳法,也显然不是演绎法。我们知道:凡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这句话中的“犹”,表明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那么可以肯定所用的论证手法是“类比”。“小石,小木”与“大山”相比,显然是“对比”。第86题【单选题】【2012.7】《哭小弟》一文以“哭”贯穿全文,却又以“小弟,我不哭”结尾,在本文的下列语句中,能够说明其原因的是()。A、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B、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C、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D、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选项ABC反映的都是“哭”的因素。第87题【单选题】【2012.7】下列诗词句中,作者以菊花自喻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教材P194:通过满地堆积憔悴的黄花自喻,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叹。第88题【单选题】【2013.1】《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166页。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怎样写低保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园包涵哪些项目
- 分公司冬季施工方案
- 大学生创业项目微信小程序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竞赛试题训练题
- 儿童节商家策划方案
-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提升练习(含解析)-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 独立户口申请书
- 钳工转正申请书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道德和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单元试题带解析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情志护理方法
- 2024-2030年中国炼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英语语法选择题100例附答案(完整版)
- JB∕T 7946.4-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4部分: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 家谱凡例范文(白话)
- 小学三年级奥数入学测试题
- 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现状、发展前景及政策支持研究
- GB/T 44093-2024排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卷4
- JBT 7041-2006 液压齿轮泵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