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gif)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2.gif)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3.gif)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4.gif)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16e2df53e616f404ae0ea59f9e2eea3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泊船瓜洲》。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二、板书诗题,读题。
>1.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2.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3.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4.指名答。(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三、诗句赏析。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6.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7.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
>学生口述。
>8.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靠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五、布置作业。
>学会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秋思》和《长相思》。
>一、谈话导入。
>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指导朗读。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3.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
>4.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三、品读感悟。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小结: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四、继续品读。
>1.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这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3.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4.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能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教育学生鄙视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言行。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3、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和社会意义。
>【教学媒体】
>实物标本录音机投影仪。
>【课前准备】
>1、自录变色龙的特征介绍和背景介绍;
>2、实物标本朗读磁带投影图片(人教版第三册配套内容)
>【教学方法】
>听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物世界”吗?你们到动物园游玩过吗?你们见过变色龙吗?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变色龙的知识。
>(边出示实物标本边放录音。)
>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脊椎动物,四肢稍长,运动极慢。舌长,可舔食虫类,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变色龙》,请听作者写作背景录音介绍。(放录音,板书课题:变色龙)
>《变色龙》,作者,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本文是他的早期作品,发表于1884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了保证统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权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内容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了本文的社会背景介绍,所写的是发生在军警宪兵当道的俄国警察统治时期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再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语气、声调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及当时环境;注意删节号所表示的停顿、省略、转折等语气,看本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故事。(放课文朗读录音一遍)
>回答:
>1、课文朗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语言描写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2、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出示投影图片)
>⑴概括画面内容:
>第一幅:警官广场巡视。
>第二幅:警官审案遇难。
>第三幅:警官终审判决。
>第四幅:警官结案离去。
>⑵小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广场上狗咬人的案件。
>(板书:奥楚蔑洛夫狗咬人)
>2、课题和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善于改变自己的态度。)
>(板书:善变)
>3、作者为了表现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话描写。
>4、主人公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完成表格。
>教师边订正边板书:
>三、分析课文,讨论总结
>1、主人公对狗的评价和对赫留金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六种观点,五次变化?
>(主人当官官官相护板书:警官将军哥当官的赫留金老百姓)
>2、由此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联系板书看投影片,讨论)
>板书:
>看风使舵阿谀逢迎专横跋扈欺压百姓
>3、作者为了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还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有
>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以脱穿大衣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不安的恐惧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定的尴尬窘态。板书:忠实走狗)
>4、我们从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俄国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讨论)
>(经济衰败人们麻木官官相护欺压百姓板书不平等符号)
>5、讨论:假如你是一位法官,该怎样断这个案?
>6、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认清了主人公奥楚蔑
>洛夫的丑恶嘴脸,看穿了沙皇俄国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我们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学习。
>四、目标巩固训练
>课余分角色朗读比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3
>桂花雨
>一、教学要求。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化妆棉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农村拆房建房申请书
- 2025年椒粉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现代化办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研究
- 中国高容量低压化成箔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咨询服务协议 应收账款转让及回购
- 2025年墙壁开头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现代企业品牌定位与营销策略研究
- 记者站申请书
- 直播教育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界限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做账实操-农贸市场的账务处理示例
- 余华《活着》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