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的教学重难点_第1页
《五石之瓠》的教学重难点_第2页
《五石之瓠》的教学重难点_第3页
《五石之瓠》的教学重难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石之瓠》的教学重难点《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充分体现了《庄子》善于以寓言说理,且文风汪洋恣肆等特点。选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大故事”是惠子告诉庄子,他是如何处理一个容得下五石之物的大葫芦的。因为这个葫芦太大了,做不了盛水的容器,剖开做水瓢,又没有地方放,索性就把它打破了。庄子认为,惠子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无法发挥“大”的作用。于是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也就是著名的“不龟手之药”的故事。说宋国有一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这项工作经常要沾水,为了防止皮肤冻裂,他家有一种特效药,即“不龟手之药”。有人以百金购买这个药方,并把它献给了吴王。吴越两国冬天水战,吴国凭借这种药,取得了胜利,献药者也因此获得了封赏。庄子总结说,同样一种药,有人凭它获得封赏,有人用它世世代代漂洗丝绵,这是因为用法不同造成的啊!你有这么大的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遨游江湖呢?你的见识真是像蓬草一样弯曲不通啊。和《庄子》其他寓言一样,选文也有很多生僻字词,需要参考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来解决。但此文的重点、难点不在疏通文字,而在通达其意。首先,要指导学生体会“大故事”和“小故事”的相通之处。前者是围绕如何使用“五石之瓠”展开的,后者是围绕如何使用“不龟手之药”展开的。惠子用“五石之瓠”盛水、做瓢,结果都失败了,最后只能把葫芦打破。这种做法与“世世以洴澼絖为事”、最后以百金售药的宋人极为相似,他们只能看见世俗的小利,看不到背后的“大用”。事实上,惠子即惠施,他是和庄子同时代的哲学家,也是《庄子》这本书里的“常客”。巧合的是,惠子也是宋国人,当着惠子讲宋人的“蠢事”,带有明显的讥讽意味。综上是“小故事”对“大故事”的第一个作用:批评惠子的固陋。吴王之客凭借此药裂地受封,眼光和做法超过宋人太多,而庄子以超凡的智慧说出大葫芦的“妙用”,在境界上与吴王之客是相似的。这是“小故事”对“大故事”的第二个作用:凸显庄子的超拔。需要说明的是,吴王之客眼光再高,也仅仅是功利的心机,而庄子“浮乎江湖”的想象,则隐含精神的自由,二者不是具体做法和价值取向上相似,只能说在“宋人与客”和“惠子和庄子”这两组对比关系中体现出的境界高下相似。其次,我们既要明晰寓言本身的意义。单看这则寓言,“小故事”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同一种事物,用法不同,价值就不同。因此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在“大故事”中,庄子运用了“小故事”中蕴含的方法论,借如何处置“五石之瓠”,说明了“无用之用”才是“大用”的道家哲学。这种交叠相生的叙事方法和意义蕴含,类似《庖丁解牛》。庖丁从不断进阶的解牛经验中领悟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郭象认为,以刀可养,故知生亦可养也,这就是梁惠王从中领悟的养生之法。鉴于篇章结构逻辑的相似性,教学中不妨请学生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读、比较。再次,要放在《逍遥游》的整体语境中来把握,以获得多向度的理解。通读《逍遥游》全文,不难发现《五石之瓠》与全篇保持了高度一致。其一,《逍遥游》开篇借鲲鹏与“蜩和学鸠”的认知差异,提出“小知不及大知”;又用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与冥灵、大椿做对比,论证了“小年不及大年”,进而抽象出“小大之辩”的概念。小和大都是哲学概念,二者是有区别的:小比不上大。何也?一方面,“小”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太狭隘了,通俗地讲就是没见过世面,不知天地之辽阔,时间之恒久。另一方面,“小”自以为是,还要嘲笑、讥刺“大”。《五石之瓠》中的惠子就是“小”的代表,他不是来向庄子“求教”的,而是暗藏机锋。世上哪有“五石之瓠”?惠子无非借此批评庄子的主张“瓠落无所容”罢了。他的态度也很明朗,“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弦外之音是你这种大而不当的思想早就该被打碎了。这种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不正和蜩、学鸠、斥鴳等辈一脉相承吗?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庄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样的嘲讽和批评,并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代表“大”对“小”所做的“反击”。其二,《逍遥游》的前文在明确了“小大之辩”后,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儒家: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儒家推崇的道德楷模、行为模范,在庄子看来无非和蜩、学鸠、斥鴳等辈是一种境界。儒家是显学,不破不立,这是庄子批判儒家的大背景。儒家之弊在于执着现世,太讲究“有用之用”,缺少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庄子则超功利、超道德,直追天地境界,这是他批判儒家的内在动因。惠子是名家,名家近儒,他的话也充满了功利色彩。“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在他眼里,“五石之瓠”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需要借助对外物发挥的作用来体现,这与儒家齐家治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价值观何其相似。道家认为人生命存在的本身是有价值的,而且这是最大的价值,不能为外物做牺牲。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得到了庄子的肯定,正因为他“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可以说,《五石之瓠》这则寓言对惠子的批评,同样延续了前文对儒家的批评。其三,《五石之瓠》在反击惠子的问难、批判其狭隘功利主义的同时,也轻巧地点出了《逍遥游》的题旨。何谓“逍遥”?前文在连续否定或排除儒生、宋荣子、列子等人的生命状态之后,庄子给出结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可见,彻头彻尾的逍遥就是无所依傍、无所事事,获得身心的绝对自由。《五石之瓠》里庄子给惠子开出的药方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在这个方案里,惠子作为葫芦的使用者身心两闲、优游从容。大葫芦既没有被劈开,也没有被当成粗夯的水桶,它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发挥了“大用”。这种主客体的自在亲和,不正是一幅逍遥的画面吗?或曰,惠子和大葫芦还要依靠江水、湖水的浮力,既有所“待”,怎算逍遥?这就有点胶柱鼓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