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_第1页
(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_第2页
(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_第3页
(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_第4页
(15)第12课:说“木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第12课:说“木叶”(一)课文分析这篇文章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说起,结合大量古诗名句,对“木叶”“树叶”等的不同艺术特征及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只在于凭借显在的和外露的意义,而更在于它的潜在的意义或者说暗示性。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文章开篇交代“木叶”的来源,从源头上揭开“木叶”这个意象的神秘面纱。接下来在第2段以“‘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木叶”产生了不少的佳句,到杜甫的“落木”则发展到极致。至此明确指出,从最开始用的“木叶”,到后来的“落木”,实际上是诗人大胆的艺术追求。文章第3段继续阐述“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引出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4—6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这里作者提出“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的问题,指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接下来,作者借助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进行了一场充满诗意的“高木”和“高树”之辨,指出高树给人饱满的感觉,高木则给人空阔的感觉,进而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组合起来,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比如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人们想起树干,而不大会想到叶子,“叶”因为其繁密性而常被排斥在“木”的舒朗的形象之外,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木”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也因“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如周邦彦《满庭芳》中的“午阴嘉树清圆”,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所以“树叶”并不比“叶”多一些含义,就势指出“木叶”异于“树叶”之处,并且引出了下文要论述的“木”的第二个暗示性特征。第6段,阐述“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相对“树”与“叶”颜色接近而言,“木”可能是透着黄色的,是干燥而不是湿润的。在比较充分地论述“木”的特征的基础上,作者笔触一转,回到“木叶”上,借助丰富而富有典型性的例子,指出正是由于“木”所具备的暗示性,“木叶”也具备飘零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性格。至此,作者清楚地阐述了“木”的特点与“木叶”的性格之间的联系,读来让人既感受到作者的学者素养,增加了审美鉴赏的知识,又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中国传统文学产生强烈的兴趣。第三部分也就是第7段,这是本文的小结。作为一篇文学论文,本文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知识性、思想性强,说理由小见大,层层深入,行文活泼自由,富有文采,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努力探究文学的规律性。作者在治学中总是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直指根本,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葛晓音)。《说“木叶”》是他的这一努力的具体而微的体现。这就使得本文既有理论意识、宏观意识作为主线,又总不脱离具体文本,始终以微观透视作为立论的依据,善用归纳、辨析之法,不为凿空之论。第二,善于“卖关子”。这里的“卖关子”,也就是说不直接抛出观点,而是凭借出色的问题意识,在别人视若无睹之处提出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愿。本文开篇时并没有致力于直接阐发“木叶”的内涵,而是从古代的诗歌钟情“木叶”而少用“树叶”说起,向读者提出问题: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用“树叶”呢?以此为基础,作者向纵深发展,挖掘“木”的内涵。从屈原在“洞庭波兮木叶下”中创造性地发现“木叶”的奥妙,到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对“落木”的再创造,初步揭示了古代诗人的继承与创新。第三,真切而富有个人特色的体验。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又有丰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这两者相辅相成,使他能够自如地出入于各种诗歌语境,将比较复杂的文学鉴赏问题解说得形象生动、清楚明晰。比如说,不管是一始对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一现象的梳理,还是对“木叶”暗示性特征的分析,作者均引用了大量的例证,名篇佳句信手拈来,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又比如,为了将对诗歌语言暗示性问题的阐述落到实处,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如“木叶”与“落木”,“高树”与“高木”,“树”与“木”,“木叶”与“落叶”“黄叶”等的对比,其中关于这些意象的共性与差异性的精微而细致的论述,再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学术造诣,以及充满了诗人气质的敏感心性,读来让人既深深折服,又觉趣味盎然。由于《说“木叶”》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因此,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比如说,作者为了阐述“木叶”的艺术特征,征引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他所选材料自然可以证明所论述的观点,但是也有学者另选诗例,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关于“木”“树”之辨,“木”是否有秋的意味,“高树”和“高木”等是否的确如文中所阐述的那样差异巨大等,这些问题亦各有疑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材料,一方面深化对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二)说课稿《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并积累古诗句。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木”、“木叶”的内涵。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总结学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二、本文的教学重、难点: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诗歌语言富有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2.走出课文,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三、本文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诗人们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课前学生做过预习,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文题,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1.初读课文,思考文题中所说的“木叶”是什么?2.文中阐述“木叶”意味的段落是哪几段?(三)第三个环节是自读(4——6)段,思考讨论。1.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2.根据上面的认识,分组讨论,可从特征、意味适用场合等方面找出“树”与“木”的不同。3.“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3个字的词语概括一下。4.通过文中的一些诗句来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四)拓展延伸,分析品味。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字·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五)布置作业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所有诗句,并再做品析。2.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小组交流。(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参读作品: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三)教案设计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并积累古诗句。过程与方法:1.归纳总结“木”、“木叶”的内涵。2.拓展延伸,讨论交流,总结学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二、本文的教学重、难点: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诗歌语言富有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2.走出课文,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诗人们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解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这篇文章,从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1.初读课文,思考文题中所说的“木叶”是什么?点拨:树叶(板书)2.文中阐述“木叶”意味的段落是哪几段?点拨:第4——6段(板书)(三)自读(4——6)段,分四组分别思考讨论。1.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点拨:(多媒体课件)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午阴嘉树清圆——饱满绿色“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午阴嘉树清圆”中,“午阴”与“树”相契合,十分一致,给人有密密层层浓阴的感觉。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2.根据上面的认识,分组讨论,可从特征、意味适用场合等方面找出“树”与“木”的不同。(回答问题之前,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一株木”,让我们先直观感受一下“树”与“木”的不同。)点拨:(多媒体课件)特征:树枝叶繁茂枝叶绿色树干褐色木枝叶疏朗枝叶黄色本质干燥意味:树饱满飘零木疏朗干燥空阔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荫密密层层没有悲愁木秋风叶落常跟离愁别绪联系有悲愁3.“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3个字的词语概括一下。(多媒体课件)点拨:其一,“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这两个艺术特征,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3个字。——暗示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板书)(齐读这一段)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4.通过文中的一些诗句来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点拨:(多媒体课件)=1\*GB3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微黄=2\*GB3②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绿色=3\*GB3③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静止微黄=4\*GB3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干燥空阔赏析:=1\*GB3①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木”有疏朗之意,“叶”有飘零之意,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2\*GB3②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3\*GB3③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4\*GB3④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一“木”代“叶”,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则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意。(四)拓展延伸,分析品味。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多媒体课件)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字·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讨论分析: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五)布置作业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所有诗句,并再做品析。2.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小组交流。(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参读作品: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附板书:说“木叶”林庚木叶树叶(4——6)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导航: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2)“落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朗读】第六段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过渡】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3)“木叶”与“落木”【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三、拓展延伸“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结论】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四、课堂活动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过渡语】: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五、课堂小结及板书《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暗示性树叶——木叶暗示性落叶——木叶木叶——落木六、课后作业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附录: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10月4日,与往常一样,他吃过晚饭,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晚7时左右,家人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杰出的诗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脱落的大门里,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看着花丛思索,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还记得,一次听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学生。张鸣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虽然那时教室里并没有风。“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张鸣说。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林庚写信给自己的弟子孙玉石,会提笔写道:“玉石兄如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林庚的一些学生创办刊物《红楼》,被打成右派,发配外地,颠沛流离。林庚一直挂念在心,直到他90岁生日时,仍然凭记忆列出他们的名字,嘱咐张鸣,把他们务必请来见面。林老先生讲究衣着,爱戴围巾,素来整洁。即使披一件夹克,不扣扣子,能让人觉得“高洁”。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这样的笑容已经成为历史。2006年10月4日黄昏,林庚由保姆陪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很快将是中秋,他有些失望地说:“怎么月亮不圆啊?”“快了,后天就是中秋了。”保姆答道。“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林庚有些高兴地说。这天晚上,他在燕南园62号的家中,永远地离开了。(五)教案设计3单元(章节)课题必修五第三单元《说木叶》本节课题《说木叶》课标要求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过程与方法: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学情分析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