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14_第1页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14_第2页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14_第3页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14_第4页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试卷号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名师押题精选卷I(带答案详解)(图片可根据实际调整大小)题型12345总分得分一.综合题(共50题)1.单选题

前趋图(PrecedenceGraph)是一个有向无环图,记为:→={(P,P)IPmustcompletebeforePjmaystrt}。假设系统中进程P={P1,P2,P3,P4,P5,P6,P7},且进程的前趋图如下:

那么,该前驱图可记为()。

问题1选项

A.→={(P1,P2),(P3,P1),(P4,P1),(P5,P2),(P5,P3),(P6,P4),(P7,P5),(P7,P6),(P5,P6),(P4,P5),(P6,P7)}

B.→={(P1,P2),(P1,P3),(P1,P4),(P2,P5),(P2,P3),(P3,P4),(P3,P5),(P4,P5),(P5,P6),(P5,P7),(P6,P7)}

C.→={(P1,P2),(P1,P3),(P1,P4),(P2,P5),(P2,P3),(P3,P4),(P5,P3),(P4,P5),(P5,P6),(P7,P5),(P6,P7)}

D.→={P1,P2),(P1,P3),(P2,P3),(P2,P5),(P3,P6),(P3,P4),(P4,P7),(P5,P6),(P6,P7),(P6,P5),(P7,P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前趋图考查题型。

前趋图中,箭线代表前趋关系,结点代表进程,本图中P1是起点,P7是终点,一共有11个前趋关系。每个前趋关系可用(结点1,结点2)的形式表示,如:P1到P2之间的前趋关系可用:(P1,P2)表示。

这里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结果,选项中存在错误的前驱关系就可以直接排除。A选项(P3,P1)错误,不存在P3->P1的前驱关系。C选项(P5,P3)错误,不存在P5->P3的前驱关系。D选项(P3,P6)错误,不存在P3->P6的前驱关系。B选项正确。

2.单选题

软件性能测试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其中,(

)用于测试在限定的系统下考查软件系统极限运行的情况,(

)可用于测试系统同时处理的在线最大用户数量。

问题1选项

A.强度测试

B.负载测试

C.压力测试

D.容量测试

问题2选项

A.强度测试

B.负载测试

C.压力测试

D.容量测试

【答案】第1题:A

第2题: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测试相关知识。

根据测试目的不同,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并发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强度测试:是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考查软件系统极限运行情况。本题第一空选择A选项。

负载测试:用于测试超负荷环境中程序是否能够承担,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压力测试:通过确定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可以结合进行,统称为负载压力测试。

容量测试:并发测试也称为容量测试,主要用于测试系统可同时处理的在线最大用户数量。本题第二空选择D选项。

第2题:

3.案例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设计与建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医院拟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一套预约挂号管理系统,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为医院提供更加科学的预约管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a)注册登录,(b)信息浏览,(c)账号管理,(d)预约挂号,(e)查询与取消预约,(F)号源管理,(g)报告查询,(h)预约管理,(i)报表管理和(j)信用管理等。

【问题1】(6分)

若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预约挂号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得到如图2-1所示的用例图。请将合适的参与者名称填入图2-1中的(1)和(2)处,使用题干给出的功能描述(a)~(j),完善用例(3)~(12)的名称,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问题2】(10分)

预约人员(患者)登录系统后发起预约挂号请求,进入预约界面。进行预约挂号时使用数据库访问类获取医生的相关信息,在数据库中调用医生列表,并调取医生出诊时段表,将医生出诊时段反馈到预约界面,并显示给预约人员;预约人员选择医生及就诊时间后确认预约,系统反馈预约结果,并向用户显示是否预约成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预约挂号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如图2-2所示的顺序图,使用题干中给出的描述,完善图2-2中对象(1),及消息(2)~(4)的名称,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上,请简要说明在描述对象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时,协作图与顺序图存在哪些区别。

【问题3】(9分)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软件,通常需要建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请分别介绍这3种模型,并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上述模型,说明哪些模型可用于软件的需求分析?

【答案】【问题1】

(1)系统管理员

(2)患者

(3)(a)注册登录

(4)-(8)(c)账号管理(f)号源管理(h)预约管理(i)报表管理(j)信用管理

(9)-(12)(b)信息浏览(d)预约挂号(e)查询与取消预约(g)报告查询

【问题2】

(1)预约人员(患者)

(2)预约挂号请求

(3)显示医生可预约时段

(4)显示预约是否成功

顺序图强调的是对象交互的时间次序。通信图强调的是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

【问题3】

概念:

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一般使用对象图来建模。对象模型是整个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动态模型描述了系统的交互次序,一般使用状态图来建模。

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数据变换,一般使用数据流图来建模。

相互关系:

对象模型描述了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所操作的数据结构,对象模型中的操作对应于动态模型中事件和功能模型中的函数;

动态模型描述了对象模型的控制结构,告诉我们哪些决策是依赖于对象值,哪些引起对象的变化,并激活功能;

功能模型描述了由对象模型中操作和动态模型中动作所激活的功能,而功能模型作用在对象模型说明的数据上,同时还表示了对对象值的约束。

【解析】本题考查UML建模相关知识内容

【问题1】

该问考查UML中的用例图填充,首先根据题意可以分析出患者这个参与者。而另一个参与者题目没有明示,然而从账号管理、号源管理、预约管理等用例来看,定性为“系统管理员”较为合适,系统管理员是一个系统中比较常见的角色,起系统管理职能。

然后通过用例的名称来分析判断哪些用例归属于患者哪些归属于系统管理员,按这个逻辑很容易分析出:

患者:(a)注册登录(b)信息浏览(d)预约挂号(e)查询与取消预约(g)报告查询

系统管理员:(a)注册登录(c)账号管理(f)号源管理(h)预约管理(i)报表管理(j)信用管理

从而根据图中参与者对应的用例数给参与者和用例定位到具体的空中。

【问题2】

该问考查UML中的顺序图,本问比较容易,紧扣题目描述来组织内容即可,从题干中“预约人员(患者)登录系统后发起预约挂号请求,进入预约界面”的信息可知(1)应为预约人员(患者),(2)为预约挂号请求;从题干中“将医生出诊时段反馈到预约界面,并显示给预约人员”的信息可知(3)应为显示医生可预约时段;从题干中“系统反馈预约结果,并向用户显示是否预约成功”的信息可知(4)应为显示预约是否成功。

【问题3】

该问考了一个较为早期提出的面向对象模型——OMT。

OMT方法的OOA模型包括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数据”性质,它是对模拟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及对象间的关系映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及结构。通常用类图表示。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上的、系统的“数据”特征。对象模型为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对象模型用包含对象和类的对象图来表示。

动态模型表示瞬间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他规定了对象模型中的对象合法化变化序列。通常用状态图表示。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激发事件、事件序列、确定事件先后关系的状态以及事件和状态的组织。动态模型表示瞬间的、行为上的、系统的“控制”特征。动态模型用状态图来表示,每张状态图显示了系统中一个类的所有对象所允许的状态和事件的顺序。

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它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因此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通常用数据流图表示。功能模型描述与值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功能、映射、约束和函数依赖。

4.单选题

4+1视图模型可以从多个视图或视角来描述软件架构。其中,(

)用于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

问题1选项

A.逻辑视图

B.开发视图

C.过程视图

D.物理视图

问题2选项

A.类视图

B.开发视图

C.过程视图

D.用例视图

【答案】第1题:C

第2题:B

【解析】4+1视图中各个部分的情况如下:

(1)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一般用类图和对象图描述。

(2)开发视图。开发视图也称为模块视图,在UML中被称为实现视图,它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该视图可描述源代码,系统文件结构。

(3)过程视图。过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需求,例如,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等。过程视图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和容错能力,以及逻辑视图中的功能抽象如何适合进程结构等,它也定义了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操作具体是在哪一个线程中被执行的。

(4)物理视图。物理视图在UML中被称为部署视图,它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解决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安装和通信等问题。当软件运行于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时,各视图中的构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应于系统的不同节点上。因此,从软件到节点的映射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当环境改变时,对系统其他视图的影响最小化。

(5)场景。场景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场景视图对应UML中的用例视图。

5.单选题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一个软件会有多个版本,(

)工具用来存储、更新、恢复和管理一个软件的多个版本。

问题1选项

A.软件测试

B.版本控制

C.UML建模

D.逆向工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配置管理中的版本管理,版本控制就是用来管理多个版本变迁的工具。

6.单选题

通常用户采用评价程序来评价系统的性能,评测准确度最高的评价程序是()。在计算机性能评估中,通常将评价程序中用得最多、最频繁的()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称其为基准测试程序。

问题1选项

A.真实程序

B.核心程序

C.小型基准程序

D.核心基准程序

问题2选项

A.真实程序

B.核心程序

C.小型基准程序

D.核心基准程序

【答案】第1题:A

第2题:B

【解析】第1题:本题是对性能评价方法的考查。真实程序、核心程序、小型基准程序和合成基准程序,其评测准确程度依次递减。其中评测准确性最高的是真实程序,第一空选择A选项。把应用程序中用得最多、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作为评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标准程序,称为基准测试程序(benchmark)。基准程序法是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系统性能的较好方法。因此第二空选择B选项。

第2题:本题是对性能评价方法的考查。真实程序、核心程序、小型基准程序和合成基准程序,其评测准确程度依次递减。其中评测准确性最高的是真实程序,第一空选择A选项。把应用程序中用得最多、最频繁的那部分核心程序作为评估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标准程序,称为基准测试程序(benchmark)。基准程序法是目前一致承认的测试系统性能的较好方法。因此第二空选择B选项。

7.单选题

以下关于DHCP服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

A.在一个园区网中可以存在多台DHCP服务器

B.默认情况下,客户端要使用DHCP服务需指定DHCP服务器地址

C.默认情况下,DHCP客户端选择本网段内的IP地址作为本地地址

D.在DHCP服务器上,DHCP服务功能默认开启

【答案】A

【解析】因为客户端要自动获取IP,此时并不知道DHCP服务器在哪,所以B选项有误。

DHCP服务可以服务于一个网段,也可以通过DHCP中继服务多个子网,所以C选项有误。

在DHCP服务器上,DHCP服务功能需要主动开启,不是默认开启的,所以D选项错误。

在一个网段中可以配置多台DHCP服务器,答案选A。

8.单选题

假设系统中互斥资源R的可用数为25。T0时刻进程P1、P2、p3、P4对资源R的最大需求数、已分配资源数和尚需资源数的情况如表a所示,若P1和P3分别申请资源R数为1和2,则系统(

)。

表aT0时刻进程对资源的需求情况

问题1选项

A.只能先给P1进行分配,因为分配后系统状态是安全的

B.只能先给P3进行分配,因为分配后系统状态是安全的

C.可以时后P1、P3.进行分配,因为分配后系统状态是安全的

D.不能给P3进行分配,因为分配后系统状态是不安全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家算法。

由于系统中一共有25个可用资源,分别给P1-P4分配了:6、4、7、6个资源,所以目前系统剩余资源数为:25-6-4-7-6=2。

此时,若给P1分配1个资源,则P1还需要3个资源,系统只余下1个资源。这1个资源分配给任何一个进程都无法满足进程的总资源需求量,从而导致系统进行死锁状态,这是不安全的系统状态。但若给P3分配2个资源,能满足P3的全部资源需求,P3执行完之后,将释放9个资源,此时执行P1、P2、P4中的任意一个均是安全状态,所以这种分配方式才是安全合理的。

9.单选题

面向构件的编程目前缺乏完善的方法学支持,构件交互的复杂性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

)问题会产生数据竞争和死锁现象。

问题1选项

A.多线程

B.异步

C.封装

D.多语言支持

【答案】A

【解析】面向构件的编程一般会涉及以下构件交互问题:

(1)异步

当前的构件互连标准大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事件传播机制作为实现构件实例装配的手段。其思想是相对简单的:构件实例在被期望监听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发布出特定的事件对象;事件分发机制负责接收这些事件对象,并把它们发送给对其感兴趣的其他构件实例;构件实例则需要对它们感兴趣的事件进行注册,因为它们可能需根据事件对象所标志的变化改变其自身的状态。

(2)多线程

多线程是指在同一个状态空间内支持并发地进行多个顺序活动的概念。相对于顺序编程,多线程的引入为编程带来了相当大的复杂性。特别是,需要避免对多个线程共享的变量进行并发的读写操作可能造成的冲突。这种冲突也被称做数据竞争,因为两个或多个线程去竞争对共享变量的操作。线程的同步使用某种形式的加锁机制来解决此类问题,但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过于保守的加锁或者错误的加锁顺序都可能导致死锁。

(3)多语言支持

面向构件编程会涉及多语言问题,在进行不同语言环境涉及到互通,最佳状态是编程语言直接支持转发类的构造,则很多问题都能解决,编程的开销也将是最小的,但目前还没有主流的编程语言支持。

(4)调用者封装

语言支持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接口定义。当构件对外提供一个接口时,可能会涉及两种不同的意图。一方面,构件外部的代码可能会调用这个接口中的操作。另一方面,构件内部的代码可能需要调用实现这个接口的一些操作。

10.单选题

人口信息采集处理和利用业务属于(

),营业执照发放属于(

),户籍管理属于(

),参加政府工程交接属于(

)。

问题1选项

A.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2B)

B.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

C.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

D.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2C)

问题2选项

A.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2B)

B.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

C.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

D.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2C)

问题3选项

A.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2B)

B.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

C.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

D.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2C)

问题4选项

A.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toBusiness,G2B)

B.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toGovernment,G2G)

C.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B2G)

D.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toCitizen,G2C)

【答案】第1题:B

第2题:A

第3题:D

第4题: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化中的电子政务类型。

电子政务分以下类型:

1、政府对政府(G2G,GovernmentToGovernment):政府之间的互动及政府与公务员之间互动。基础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如人口信息;各级政府决策支持。

G2G原则上包含:政府对公务员(G2E,GovernmentToEmployee):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2、政府对企业(G2B,GovernmentToBusiness):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政策环境。给企业单位颁发的各种营业执照、许可证、合格证、质量认证。

3、企业对政府(B2G,BusinessToGovernment):企业纳税及企业为政府提供服务。企业参加政府各项工程的竞/投标,向政府供应各种商品和服务,企业向政府提建议,申诉。

4、政府对公民(G2C,GovernmentToCitizen):政府对公民提供的服务。社区公安和水、火、天灾等与公共安全有关的信息。户口、各种证件和牌照的管理。

5、公民对政府(C2G,CitizenToGovernment):个人应向政府缴纳税费和罚款及公民反馈渠道。个人应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款和费用了解民意,征求群众意见。报警服务(盗贼、医疗、急救、火警等)。

11.单选题

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转发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交换机的初始MAC地址表为空

B.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则不转发该帧

C.交换机通过读取输入帧中的目的地址添加相应的MAC地址表项

D.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项是静态增长的,重启时地址表清空

【答案】A

【解析】B选项错误,因为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交换机会采用ARP泛洪操作,即广播方式进行转发。

C选项错误,因为交换机通过读取输入帧中的源地址添加相应的MAC地址表项。

D选项错误,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项是动态增长的。

12.单选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内存管理的描述中,(

)属于段页式存储管理的描述。

问题1选项

A.一个程序就是一段,使用基址极限对来进行管理

B.一个程序分为需要固定大小的页面,使用页表来进行管理

C.程序按逻辑分为多段,每一段内又进行分页,使用段页表来进行管理

D.程序按逻辑分为多段,用一组基址极限对来进行管理,基址极限对存放在段表里

【答案】C

【解析】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即先将用户程序分成若干个段,再把每个段分成若干个页,并为每一个段赋予一个段名。

13.单选题

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采用了某种调度算法,当某任务执行接近自己的截止期(deadline)时,调度算法将把该任务的优先级调整到系统最高优先级,让该任务获取CPU资源运行。请问此类调度算法是(

)。

问题1选项

A.优先级调度算法

B.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

C.最晚截止期调度算法

D.最早截止期调度算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调度算法。

实时系统存在多种调度算法。

A选项优先级调度算法:系统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相对固定的优先顺序,然后调度程序根据优先级的高低排序,按时间顺序进行高优先级任务优先调度。

B选项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是在优先级调度算法基础上,允许高优先级任务抢占低优先级任务而运行。

C选项最晚截止期调度算法:指调度程序按每个任务的最接近其截止期末端的时间进行调度,本题描述的就是最晚截止期调度算法。

D选项最早截止期调度算法:指调度程序按每个任务的截止期时间,选择最早到截止期头端时间的任务进行调度。

14.单选题

下列关于著作权归属的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

A.改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改编人

B.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属于企业法人

C.委托作品的著作权都归属于委托人

D.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所有参与和组织创作的人

【答案】A

【解析】

本题A选项正确,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B选项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不一定归属于企业法人,有可能归属于个人,企业有优先使用权。

C选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可以由合同约定归属人,不一定都归属于委托人。

D选项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所有参与人不含组织创作的人。

15.单选题

软件需求开发的最终文档,通过评审后定义了开发工作的(

),它在客户和开发者之间构筑了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

),是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之间的桥梁。

问题1选项

A.需求基线

B.需求标准

C.需求用例

D.需求分析

问题2选项

A.需求用例

B.需求管理标准

C.需求约定

D.需求变更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求管理方面的概念知识内容。

软件需求开发的最终文档经过评审批准后,则定义了开发工作的需求基线(baseline)。

这个基线在用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就构筑了计划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约定(agreement),它是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之间的桥梁。

16.单选题

关于网络延迟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对等网络中网络的延迟大小与终端数是无关

B.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带来的延迟小于交换机

C.internet服务能最大限度减小延迟

D.服务器延迟主要即r向因素是队列延迟和ID延迟

【答案】D

17.单选题

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型,其中,()将整个开发流程分为目标设定、风险分析、开发和有效性验证、评审四个部分:()则通过重用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程序在进行修改时产生较少的副作用。

问题1选项

A.瀑布模型

B.螺旋模型

C.构件模型

D.对象模型

问题2选项

A.瀑布模型

B.螺旋模型

C.构件模型

D.对象模型

【答案】第1题:B

第2题: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软件开发模型相关知识。

瀑布模型可以说是最早使用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之一。由于这个模型描述了软件生存的一些基本过程活动,所以它被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模型。这些活动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逐次下降,形式上很像瀑布。瀑布模型的特点是因果关系紧密相连,前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果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输入。本题与瀑布模型无关。

螺旋模型是在快速原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这个模型把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4部分组成,它们是:①目标设定。为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定义和确定这一个阶段的专门目标,指定对过程和产品的约束,并且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②风险分析。对可选方案进行风险识别和详细分析,制定解决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些风险。③开发和有效性验证。风险评估后,可以为系统选择开发模型,并且进行原型开发,即开发软件产品。④评审。对项目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需要进入螺旋线的下一次回路,如果决定继续,就要制定下一阶段计划。第一题答案为A选项。

构件组装模型通过重用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程序在进行修改时产生较少的副作用。一般开发过程为:设计构件组装->建立构件库->构建应用软件->测试与发布。构件组装模型的优点如下:(1)构件的自包容性让系统的扩展变得更加容易。(2)设计良好的构件更容易被重用,降低软件开发成本。(3)构件的粒度较整个系统更小,因此安排开发任务更加灵活,可以将开发团队分成若干组,并行地独立开发构件。

第2题:

18.单选题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中,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

)。关键成功因素来源于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的目标分解和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问题1选项

A.系统边界

B.功能指标

C.优先次序

D.性能指标

问题2选项

A.系统边界

B.功能指标

C.优先次序

D.性能指标

【答案】第1题:C

第2题: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方法论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基本思想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关键成功因素来自于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的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19.单选题

某Web网站向CA申请了数字证书。用户登录过程中可通过验证(),确认该数字证书的有效性,以()。

问题1选项

A.CA的签名

B.网站的签名

C.会话密钥

D.DES密码

问题2选项

A.向网站确认自己的身份

B.获取访问网站的权限

C.和网站进行双向认证

D.验证该网站的真伪

【答案】第1题:A

第2题:D

【解析】

本题考查安全相关知识。

每个数字证书上都会有其颁发机构的签名,我们可以通过验证CA对数字证书的签名来核实数字证书的有效性。如果证书有效,说明此网站经过CA中心的认证,是可信的网站,所以这个动作是用来验证网站真伪的,而不能验证客户方的真伪。

20.单选题

分页内存管理的核心是将虚拟内存空间和物理内存空间皆划分为大小相同的页面,并以页面作为内存空间的最小分配单位,下图给出了内存管理单元的虚拟的物理页面翻译过程,假设页面大小为4KB,那么CPU发出虚拟地址0010000000000100后,其访问的物理地址是()。

问题1选项

A.110000000000100

B.0100000000000100

C.1100000000000000

D.110000000000001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页式存储地址转换相关计算。

逻辑地址=逻辑段号+页内地址,物理地址=物理块号+页内地址。他们的页内地址是相同的,变化的时候只需要将逻辑段号变换为物理块号就可以了。已知页面大小为4K,也就是212,所以页内地址有12位。已知逻辑地址为:0010000000000100所以高4位为页号,低12位为页内偏移量,所以逻辑地址对应的逻辑页号为2(10),由图可知对应的物理块号为110。最后把物理块号和页内偏移地址拼合得:0110000000000100,答案选A。

21.单选题

软件设计过程中,可以用耦合和内聚两个定性标准来衡量模块的独立程度,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应采用以下设计原则(),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以下属于高内聚的是()。

问题1选项

A.尽量使用内容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数据耦合

B.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C.尽量使用控制耦合、少用数据耦合和特征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D.尽量使用特征耦合、少用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限制公共环境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问题2选项

A.偶然内聚

B.时间内聚

C.功能内聚

D.逻辑内聚

【答案】第1题:B

第2题:C

【解析】

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性,从低到高为:

非直接耦合: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数据耦合:一组模块借助参数表传递简单数据。

标记耦合(特征耦合):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数据结构)。

控制耦合: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中包含用于控制模块内部逻辑的信息。

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且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公共耦合:多个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

内部耦合(内容耦合):指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个模块的内部;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本题实际上就是对题目选项出现的几种耦合做排序。

非直接耦合>数据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外部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应选B。

软件模块内聚按高到低排列为:

功能内聚:完成一个单一功能,各个部分协同工作,缺一不可。

顺序内聚:处理元素相关,而且必须顺序执行。

通信内聚:所有处理元素集中在一个数据结构的区域上。

过程内聚:处理元素相关,而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

瞬时内聚(时间内聚):所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执行。

逻辑内聚完成逻辑上相关的一组任务。

偶然内聚(巧合内聚):完成一组没有关系或松散关系的任务。

最高的为功能内聚。

22.单选题

关于敏捷开发方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

A.敏捷开发方法是适应性而非预设性

B.敏捷开发方法是面向过程的而非面向人的

C.采用迭代增量式的开发过程,发行版本小型化

D.敏捷开发中强调开发过程中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敏捷开发方法的相关知识。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敏捷方法特别强调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因为项目失败的原因最终都可以追溯到信息没有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应该接受它的人。特别提倡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交流成本远远低于文档的交流。按照高内聚、松散耦合的原则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增加沟通。

(1)敏捷开发方法是“适应性”(Adaptive)而非“预设性”(Predictive)。

(2)敏捷开发方法是“面向人”(peopleoriented)而非“面向过程”(processoriented)。

B选项描述错误,本题选择B选项。

23.单选题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核心技术之一,AI芯片是占据人工智能市场的法宝。AI芯片有别于通常处理器芯片,它应具备四种关键特征。()是AI芯片的关键特点。

问题1选项

A.新型的计算范式、信号处理能力、低精度设计、专用开发工具

B.新型的计算范式、训练和推断、大数据处理能力、可重构的能力

C.训练和推断、大数据处理能力、可定制性,专用开发工具

D.训练和推断、低精度设计、新型的计算范式、图像处理能力

【答案】B

【解析】AI芯片的特点包括:新型计算范式AI芯片的关键特征:

1、新型的计算范式

AI计算既不脱离传统计算,也具有新的计算特质,如处理的内容往往是非结构化数据(视频、图片等)。处理的过程通常需要很大的计算量,基本的计算主要是线性代数运算,而控制流程则相对简单。处理的过程参数量大。

2、训练和推断

AI系统通常涉及训练和推断过程。简单来说,训练过程是指在已有数据中学习,获得某些能力的过程;而推断过程则是指对新的数据,使用这些能力完成特定任务(比如分类、识别等)。

3、大数据处理能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依赖海量的数据。满足高效能机器学习的数据处理要求是AI芯片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4、数据精度

低精度设计是AI芯片的一个趋势,在针对推断的芯片中更加明显。对一些应用来说,降低精度的设计不仅加速了机器学习算法的推断(也可能是训练),甚至可能更符合神经形态计算的特征。

5、可重构的能力

针对特定领域而不针对特定应用的设计,将是AI芯片设计的一个指导原则,具有可重构能力的AI芯片可以在更多应用中大显身手,并且可以通过重新配置,适应新的AI算法、架构和任务。

6、开发工具

就像传统的CPU需要编译工具的支持,AI芯片也需要软件工具链的支持,才能将不同的机器学习任务和神经网络转换为可以在AI芯片上高效执行的指令代码。

干扰项:

信号处理能力:把某一个信号变为与其相关的另一个信号的能力,例如把信号变换成容易分析与识别的形式。

可定制性: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设计制造。

图像处理能力: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的能力。

24.单选题

进行系统监视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如UNIX/Linux系统中的ps、last等;二是通过系统记录文件查阅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运行状态;三是集成命令、文件记录和可视化技术的监控工具,如()。

问题1选项

A.系统命令

B.系统调用

C.系统接口

D.系统功能

问题2选项

A.Windows的netstat

B.Linux的iptables

C.Windows的Perfmon

D.Linux的top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系统安全相关知识。

系统监视的目标是为了评估系统性能。要监视系统性能,需要收集某个时间段内的3种不同类型的性能数据:

(1)常规性能数据。该信息可帮助识别短期趋势(如内存泄漏)。经过一两个月的数据收集后,可以求出结果的平均值并用更紧凑的格式保存这些结果。这种存档数据可帮助人们在业务增长时作出容量规划,并有助于在日后评估上述规划的效果。

(2)比较基准的性能数据。该信息可帮助人们发现缓慢、历经长时间才发生的变化。通过将系统的当前状态与历史记录数据相比较,可以排除系统问题并调整系统。由于该信息只是定期收集的,所以不必对其进行压缩存储。

(3)服务水平报告数据。该信息可帮助人们确保系统能满足一定的服务或性能水平,也可能会将该信息提供给并不是性能分析人员的决策者。收集和维护该数据的频率取决于特定的业务需要。

进行系统监视通常有3种方式。

一是通过系统本身提供的命令,如UNIX/Liunx中的w、ps、last,Windows中的netstat等,第一空选择A选项。

二是通过系统记录文件查阅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运行状态;

三是集成命令、文件记录和可视化技术,提供直观的界面,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一些可视化的设置,而不需要记忆繁杂的命令行参数,即可完成监视操作,如Windows的Perfmon应用程序。第一空选择C选项。

Linux的top是基于命令行的,Linux的iptables是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工具。

目前,已经有些厂商提供专业化的监视平台,将上面3种方式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进行统一监控,并提供各类分析数据和分析报表,帮助用户进行性能的评估和诊断。

第2题:

25.单选题

SYNFlooding攻击的原理是()。

问题1选项

A.利用TCP三次握手,恶意造成大量TCP半连接,耗尽服务器资源,导致系统拒绝服务

B.操作系统在实现TCP/IP协议栈时,不能很好地处理TCP报文的序列号紊乱问题,导致系统崩溃

C.操作系统在实现TCP/IP协议栈时,不能很好地处理IP分片包的重叠情况,导致系统崩溃

D.操作系统协议栈在处理IP分片时,对于重组后超大的IP数据包不能很好地处理,导致缓存溢出而系统崩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SYNFlooding攻击原理相关内容。

SYNFlood攻击利用TCP三次握手的一个漏洞向目标计算机发动攻击。攻击者向目标计算机发送TCP连接请求(SYN报文),然后对于目标返回的SYN-ACK报文不作回应。目标计算机如果没有收到攻击者的ACK回应,就会一直等待,形成半连接,直到连接超时才释放。攻击者利用这种方式发送大量TCPSYN报文,让目标计算机上生成大量的半连接,迫使其大量资源浪费在这些半连接上。目标计算机一旦资源耗尽,就会出现速度极慢、正常的用户不能接入等情况。攻击者还可以伪造SYN报文,其源地址是伪造的或者不存在的地址,向目标计算机发起攻击。SYNFlooding攻击与TCP报文的处理过程没有很大的关系。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

26.单选题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采用人工监测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监测。(

)也称为功能测试,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算法,只检查软件功能是否能按照要求正常使用。

问题1选项

A.静态测试

B.动态测试

C.黑盒测试

D.白盒测试

问题2选项

A.系统测试

B.集成测试

C.黑盒测试

D.白盒测试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

静态测试是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静态测试包括对文档的静态测试和对代码的静态测试。对文档的静态测试主要以检查单的形式进行,而对代码的静态测试一般采用桌前检查(DeskChecking)、代码审查和代码走查。经验表明,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30%~70%的逻辑设计和编码错误。与之对应的动态测试是利用计算机运行得到测试结果的方式进行测试。

动态测试中的黑盒测试不关注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从程序块的功能、输入、输出角度分析问题,设计测试用例并展开测试工作。

27.单选题

为近似计算XYZ三维空间内由三个圆柱x2+y2≤1,y2+z2≤1,x2+z2≤1相交部分V的体积,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容易理解,最容易编程实现。

问题1选项

A.在z=0平面中的圆x2+y2≤1上,近似计算二重积分

B.画出V的形状,将其分解成多个简单形状,分别计算体积后,再求和

C.将V看作多个区域的交集,利用有关并集、差集的体积计算交集体积

D.V位于某正立方体M内,利用M内均匀分布的随机点落在V中的比例进行计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应用数学中随机模拟相关应用。

由于3个圆柱相交部分很难画图,并且构造出其图形也很难想象,因此A、B、C三个选项计算难度都比较大。

D选项利用随机函数进行计算,比较好实现。对比抽象的3个圆柱相交的图形,在它的外围圈出一个比之较大一些的三维立方体【x∈[-1,1],y∈[-1,1],z∈[-1,1]】更容易。构造出立方体后,在计算机上利用伪随机函数,很容易统计出该立方体的随机点位于V【取随机数判断是否满足3个圆柱的公式】的比例。

此时立方体体积为(1-(-1))3=8,假设概率值即比例值记作P,由几何概型公式可知:P=V的体积/立方体的体积,也就是说V的体积近似等于该比例值的8倍。

28.单选题

著作权中,(

)的保护期不受期限限制。

问题1选项

A.发表权

B.发行权

C.展览权

D.署名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在著作权中:

”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时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的50年(第50年的12月31日)。

29.单选题

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通过信息隐蔽可以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和()。

问题1选项

A.可修改性

B.可扩充性

C.可靠性

D.耦合性

问题2选项

A.封装性

B.安全性

C.可移植性

D.可交互性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质量属性相关知识。

信息隐藏是提高可修改性的典型设计策略,又因为信息隐藏可以有一定保密作用,所以也可以提高安全性。

常考质量属性及相应设计策略如下:

1、性能

性能(performance)是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即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对某个事件做出响应,或者在某段时间内系统所能处理的事件的个数。

代表参数:响应时间、吞吐量设计策略:优先级队列、资源调度

2、可用性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经常用两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长度或在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的速度来表示。

代表参数:故障间隔时间设计策略:冗余、心跳线

3、安全性

安全性(security)是指系统在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阻止非授权用户使用的企图或拒绝服务的能力。安全性又可划分为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特性。

设计策略:追踪审计

4、可修改性

可修改性(modifiability)是指能够快速地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对系统进行变更的能力。通常以某些具体的变更为基准,通过考察这些变更的代价衡量可修改性。

主要策略:信息隐藏

5、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是软件系统在应用或系统错误面前,在意外或错误使用的情况下维持软件系统的功能特性的基本能力。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容错、健壮性。

代表参数:MTTF、MTBF设计策略:冗余、心跳线

第2题:

30.单选题

数据库的安全机制中,通过提供(

)供第三方开发人员调用进行数据更新,从而保证数据库的关系模式不被第三方所获取。

问题1选项

A.索引

B.视图

C.存储过程

D.触发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数据库基础知识。

索引是数据库中提高查询效率的一种机制,不能进行数据更新。

视图一般是提供查询数据的,具有一定安全机制,但是不能进行数据更新。

触发器可以作为更新机制,但是无法避免数据库的关系模式被第三方所获取,并不安全。

存储过程方式,可以定义一段代码,从而提供给用户程序来调用,具体更新过程通过代码调用,避免了向第三方提供系统表结构的过程,体现了数据库的安全机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1.单选题

下面关于网络延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

A.在对等网络中,网络的延迟大小与网络中的终端数量无关

B.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所带来的延迟小于交换机

C.使用Intemnet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网络延迟

D.服务器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队列延迟和磁盘IO延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网络相关知识。

对等网络,即对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在对等者(Peer)之间分配任务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对等计算模型在应用层形成的一种组网或网络形式。在对等网络中,由于采用总线式的连接,因此网络中的终端数量越多,终端所能够分配到的转发时隙就越小,所带来的延迟也就越大。A选项错误。

路由器一般采取存储转发方式,而交换机采取的是直接转发方式,相比存储转发方式,直接转发方式转发时延更小。因为存储转发方式需要对待转发的数据包进行重新拆包,分析其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再根据路由表对其进行路由和转发,而直接转发方式不对数据包的三层地址进行分析,因此路由器转发所带来的延迟要小于交换机。B选项错误。

数据在Intemet中传输时,由于互联网中的转发数据量大且所需经过的节点多,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延迟。C选项错误。

网络延迟=处理延迟+排队延迟+发送延迟+传播延迟。如果不考虑网络环境,服务器的延迟的主要因素是队列延迟和磁盘IO延迟。D选项正确。

32.单选题

以下关于区块链应用系统中“挖矿”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问题1选项

A.矿工“挖矿”取得区块链的记账权,同时获得代币奖励

B.“挖矿”本质上是在尝试计算一个Hash碰撞

C.“挖矿”是一种工作量证明机制

D.可以防止比特币的双花攻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应用。

比特币网络通过“挖矿”来生成新的比特币。所谓“挖矿”实质上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系统的一致性。比特币网络会自动调整数学问题的难度,让整个网络约每10分钟得到一个合格答案。随后比特币网络会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币作为区块奖励,奖励获得答案的人。A选项正确。

本质上,挖矿的过程就是计算哈希函数,并以此来确认交易的过程。哈希函数值具有不可篡改、不可逆性。但哈希函数输入的原始数据长度是不定长的,可以随意长度,而得出的摘要值是固定长度的。因此,存在一个可能,同样一个哈希值对应的不止一个数据串。这个现象就是哈希碰撞。B选项正确。

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机制PoW就是工作越多,收益越大。这里的工作就是计算出一个满足规则的随机数,谁能最快地计算出唯一的数字,谁就能做信息公示人。C选项正确。

“双花”问题是指一笔数字现金在交易中被反复使用的现象。传统的加密数字货币和其他数字资产,都具有无限可复制性,人们在交易过程中,难以确认这笔数字现金是否已经产生过一次交易。在区块链技术中,中本聪通过对产生的每一个区块盖上时间戳(时间戳相当于区块链公证人)的方式保证了交易记录的真实性,保证每笔货币被支付后,不能再用于其他支付。在这个过程中,当且仅当包含在区块中的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且之前从未存在过的,其他节点才认同该区块的有效性。所以双花攻击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时间戳。用户发起的每一笔交易都有时间记录,“挖矿”行为不能防止双花攻击,D选项错误。

33.单选题

针对二层c/s软件架构的缺点,三层c/s架构应运而生,在三层c/s架构中,增加了一个(

),三层c/s架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

)三个部分,其中(

)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担负与应用逻辑间的对话功能。

问题1选项

A.应用服务器

B.分布式数据库

C.内容分发

D.镜像

问题2选项

A.硬件层

B.数据层

C.设备层

D.通信层

问题3选项

A.表示层

B.数据层

C.应用层

D.功能层

【答案】第1题:A

第2题:B

第3题: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层次架构的知识内容。

三层C/S架构增加了应用服务器,将应用功能分为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其中:

1、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

2、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编入程序中。

3、数据层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数据库数据的读写。

34.单选题

某公司欲开发-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在架构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识别出3个核心质量属性场景。其中“网站在并发用户数量10万的负载情况下,用户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这一场景主要与()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主站宕机后,系统能够在10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站点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完成上线后,少量的外围业务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与修改不超过10人●月”主要与()质量属性相关。

问题1选项

A.性能

B.可用性

C.易用性

D.可修改性

问题2选项

A.抽象接口

B.信息隐藏

C.主动冗余

D.资源调度

问题3选项

A.性能

B.可用性

C.易用性

D.可修改性

问题4选项

A.记录/回放

B.操作串行化

C.心跳

D.增加计算资源

问题5选项

A.性能

B.可用性

C.易用性

D.可修改性

【答案】第1题:A

第2题:D

第3题:B

第4题:C

第5题:D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和质量属性实现策略的掌握。

对于题干描述:“网站在并发用户数量10万的负载情况下,用户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主要与性能这一质量属性相关,实现该属性的常见架构策略包括:增加计算资源、减少计算开销、引入并发机制、采用资源调度等。“主站宕机后,系统能够在10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站点并恢复正常运行”主要与可用性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心跳、Ping/Echo、主动冗余、被动冗余、选举等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系统完成上线后,少量的外围业务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与修改不超过10人/月”主要与可修改性质量属性相关,通常可采用接口-实现分离、抽象、信息隐藏等架构策略实现该属性。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35.单选题

在Web服务器的测试中,反映其性能的指标不包括:(),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评测方法有基准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

问题1选项

A.链接正确跳转

B.最大并发连接数

C.响应延迟

D.吞吐量

问题2选项

A.功能测试

B.黑盒测试

C.白盒测试

D.可靠性测试

【答案】第1题:A

第2题:D

【解析】

在Web服务器的测试中,反映其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最大并发连接数、响应延迟和吞吐量等。常见的Web服务器性能评测方法有基准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36.单选题

在架构评估中,(

)是一个或多个构件(和/或构件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改变加密级别的设计决策属于(

),因为它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问题1选项

A.敏感点

B.非风险点

C.权衡点

D.风险点

问题2选项

A.敏感点

B.非风险点

C.权衡点

D.风险点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第1题:

敏感点(sensitivitypoint)和权衡点(tradeoffpoint)。

敏感点和权衡点是关键的架构决策。敏感点是一个或多个构件(和/或构件之间的关系)的特性。研究敏感点可使设计人员或分析员明确在搞清楚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应注意什么。权衡点是影响多个质量属性的特性,是多个质量属性的敏感点。例如,改变加密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提高加密级别可以提高安全性,但可能要耗费更多的处理时间,影响系统性能。如果某个机密消息的处理有严格的时间延迟要求,则加密级别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权衡点。

37.单选题

以下关于软件构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问题1选项

A.构件的部署必须能跟它所在的环境及其他构件完全分离

B.构件作为一个部署单元是不可拆分的

C.在一个特定进程中可能会存在多个特定构件的拷贝

D.对于不影响构件功能的某些属性可以对外部可见

【答案】D

【解析】软件构件有3个核心特点:

1、独立部署单元;

2、作为第三方的组装单元;

3、没有(外部的)可见状态。

D选项的描述与第3个核心特点相冲突。

38.单选题

软件过程是制作软件产品的-组活动及其结果。这些活动主要由软件人员来完成,软件活动主要包括软件描述、()、软件有效性验证和()。其中,()定义了软件功能以及使用的限制。

问题1选项

A.软件模型

B.软件需求

C.软件分析

D.软件开发

问题2选项

A.软件分析

B.软件测试

C.软件演化

D.软件开发

问题3选项

A.软件分析

B.软件测试

C.软件描述

D.软件开发

【答案】第1题:D

第2题:C

第3题: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软件过程的相关知识。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又称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developmodel)或软件过程模型(softwareprocessmodel),它是从某一个特定角度提出的软件过程的简化描述。软件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与概括,它应该包括构成软件过程的各种活动,也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之间关系的一个描述和表示。

软件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软件过程是制作软件产品的一组活动以及结果,这些活动主要由软件人员来完成,软件活动主要有如下一些:

1、软件描述。必须定义软件功能以及使用的限制。第三空选择C选项。

2、软件开发。也就是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软件工程人员制作出能满足描述的软件。

3、软件有效性验证。软件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以保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4、软件演化。改进软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一空和第二空选择D选项和C选项。

第2题:

第3题:

39.单选题

需求变更管理是需求管理的重要内容。需求变更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

)、变更实现。具体来说,在关于需求变更管理的描述中,(

)是不正确的。

问题1选项

A.变更调研

B.变更判定

C.变更定义

D.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

问题2选项

A.需求变更要进行控制,严格防止因失控而导致项目混乱,出现重大风险

B.需求变更对软件项目开发有利无弊

C.需求变更通常按特定的流程进行

D.在需求变更中,变更审批由CCB负责审批

【答案】第1题:D

第2题:B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需求工程相关内容。

第一空选择D选项。

在需求管理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受严格管控的,其流程为:

1、问题分析和变更描述。这是识别和分析需求问题或者一份明确的变更提议,以检查它的有效性,从而产生一个更明确的需求变更提议。

2、变更分析和成本计算。使用可追溯性信息和系统需求的一般知识,对需求变更提议进行影响分析和评估。变更成本计算应该包括对需求文档的修改、系统修改的设计和实现的成本。一旦分析完成并且确认,应该进行是否执行这一变更的决策。

3、变更实现。这要求需求文档和系统设计以及实现都要同时修改。如果先对系统的程序做变更,然后再修改需求文档,这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需求文档和程序的不一致。

第二空,需求变更对软件项目开发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是有利有弊的,而不是有利无弊,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第2题:

40.单选题

某企业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E-R图设计,人力部门定义的是员工实体具有属性:员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和部门,培训部门定义的培训师实体具有属性:培训师号,姓名和职称,其中职称={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高级培训师},这种情况属于(

)。

在合并E-R图时,解决这一冲突的方法是(

)。

问题1选项

A.属性冲突

B.结构冲突

C.命名冲突

D.实体冲突

问题2选项

A.员工实体和培训师实体均保持不变

B.保留员工实体、删除培训师实体

C.员工实体中加入职称属性,剔除培训师实体

D.将培训师实体所有属性并入员工实体,删除培训师实体

【答案】第1题:B

第2题:C

【解析】ER图集成时产生的冲突及解决办法:

属性冲突:包括属性域冲突和属性取值冲突。

命名冲突:包括同名异义和异名同义。

结构冲突:包括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以及同一实体在不同局部E-R图中所包含的属性个数和属性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

本题中,培训师属于员工的一种,所以不应该抽象为两个不同实体,这个冲突属于结构冲突,解决方案是员工实体中加入职称属性,剔除培训师实体。

41.单选题

软件架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按照软件架构风格,物联网系统属于(

)软件架构风格。

问题1选项

A.层次型

B.事件系统

C.数据线

D.C2

【答案】A

【解析】

由于物联网从架构角度来看,是分三层的:

感知层: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如:二维码、RFID、摄像头、传感器(温度、湿度)

网络层: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

应用层:解决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问题

所以应属于层次型架构风格。

42.单选题

混成系统是嵌入式实时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子类。以下关于混成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问题1选项

A.混成系统一般由离散分离组件并行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计算模型进行控制

B.混成系统一般由离散分离组件和连续组件并行或串行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计算模型进行控制

C.混成系统一般由连续组件串行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计算模型进行控制

D.混成系统一般由离散分离组件和连续组件并行或串行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同步/异步事件进行管理

【答案】B

【解析】混成系统:一般由离散分离组件和连续组件并行或串行组成,组件之间的行为由计算模型进行控制。

选项A只提到离散组件,缺少对连续组件的描述,是错误的。

B选项是正确的描述,本题选择B选项。

C选项缺少对离散组件的描述,只提到连续组件,所以是错误的。

组件之间的行为应该是由计算模型进行控制,D选项描述是错误的。同步/异步事件是任务通信机制的一种,与计算模型并不等价。

43.单选题

使用McCabe方法可以计算程序流程图的环形复杂度,下图的环形复杂度为(

问题1选项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环路复杂度计算:

图G的环形复杂度V(G)=E-N+2,其中,E是流图中边的条数,N是结点数。

本题中,E=12,N=10,所以V(G)=12-10+2=4。

44.单选题

软件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决定因素。软件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两类。其中,用户文档主要描述()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问题1选项

A.系统文档

B.需求文档

C.标准文档

D.实现文档

问题2选项

A.系统实现

B.系统设计

C.系统功能

D.系统测试

【答案】第1题:A

第2题:C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软件文档相关知识。

软件系统的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和系统文档两类,它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的重要因素。

用户文档主要描述所交付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关心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用户文档是了解系统的第一步,它可以让用户获得对系统准确的初步印象。

用户文档至少应该包括下述5方面的内容。

①功能描述:说明系统能做什么。

②安装文档:说明怎样安装这个系统以及怎样使系统适应特定的硬件配置。

③使用手册:简要说明如何着手使用这个系统(通过丰富的例子说明怎样使用常用的系统功能,并说明用户操作错误是怎样恢复和重新启动的)。

④参考手册:详尽描述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解释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出错信息的含义(对参考手

册最主要的要求是完整,因此通常使用形式化的描述技术)。

⑤操作员指南(如果需要有系统操作员的话):说明操作员应如何处理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系统文档是从问题定义、需求说明到验收测试计划这样一系列和系统实现有关的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的文档对于理解程序和维护程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2题:

45.[标签:题干][标签:答案]46.单选题

某厂生产的某种电视机,销售价为每台2500元,去年的总销售量为25000台,固定成本总额为250万元,可变成本总额为4000万元,税率为16%,则该产品年销售量的盈亏平衡点为()台(只有在年销售量超过它时才能盈利)。

问题1选项

A.5000

B.10000

C.15000

D.20000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盈亏平衡点计算问题。

盈亏平衡点也称为零利润点或保本点,是全部销售收入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